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性出血热的神经系统表现(附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流行性出血热(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三大主征(发热、出血、肾损害)和五期过程,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生率由于观察病例数量不同差异较大,自6.2%~62.2%不等。张氏报告为12.1%。1985年1月~1990年5月我科共收治EHF116例,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症状者34例(占29.3%),较张氏为高。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88例,女28例,发病年龄最小15岁,最大69岁。按1987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及分型,危重型29例,重型40例,中型30例,轻型17例。死亡19例(占16.4%)。全部病例均经  相似文献   

2.
<正> 流行性出血热(EHF)具有独特的血液学改变,但目前对其骨髓象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报道和分析了60例不同病期的EHF患者的骨髓象。临床资料一、材料本组均为1990年10~1991年4月期间住院病人。本组EHF的临床表现典型,且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EHF抗体IgM阳性。60例中发热期40例、少尿期7例、多尿期9例,恢复期4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18~68岁,平均35.95岁。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阿城区肾综合症出血热(EHF)患者发病情况,为流行性出血热(EHF)诊治和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我们对2009-2011年流行性出血热(EHF)疑似病例标本进行了流行性出血热(EHF) IgM抗体检测.方法 收集2009-2011阿城区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例标本共42份,其中流行性出血热IgM抗体阳性13份,阳性率为26.2%;流行性出血热(EHF)IgM抗体阳性主要集中人群以男性青壮年农民为主,年龄19-40岁.流行性出血热(EHF)IgM抗体阳性男11例,占0.33%;女2例,占0.22%.发病时间分布春、夏季节(3月份-7月份)均有病发生.流行高峰出现在6月份,0.62占%.  相似文献   

4.
朱再志  许志忠  牟艳 《四川医学》2005,26(6):694-694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WHO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出血、低血压及肾损害。本病病情复杂、变化多端、病死率高、易误诊。我院肾内科近年收治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85年8月~2000年8月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385例,其中有6例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误诊率为1.57%,现就误诊教训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2岁。临床表现酷似阑尾炎,多以突发性右下腹痛、发热及其他胃肠道症状,但均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和毛细血管损害的表现。典型病例:患者,男,51岁,农民。发热3天,在村卫生室以“感冒”治疗无效,因突发性右下腹痛4小时,疼痛剧烈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泻稀水便2次,尿少,门诊以“急性阑尾炎”…  相似文献   

6.
<正> 流行性出血热(下简写EHF)心动过缓(下称心缓)几年来偶有报道。笔者对我院1982年10—12月收治的130例EHF 中31例心缓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观察对象及方法一、对象1.本组31例皆为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1981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科研工作会议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6例,女性5例。2.31例入院时均为正常窦性心律(心率≥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出血热(EHF)起病形式不一,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但以腹部表现为首发的EHF即腹形EHF因其表现单一,病人往往同时缺乏其它EHF的特征性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阳性指标,或表现轻微,易于误诊及延误病情。本文就作者工作中遇到的8例误诊作一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收集8例EHF病人,均以腹部症状、体征为首先表现。年龄19~16岁,男6例,女2例,全部为农民。发病地区为EHF疫区.病人工作、生活环境均有鼠类污染的可能。二、误诊经过本组病例从发病至就诊时间为2~5天,EHF初步诊断形成时间最长者达9天,最短的也在3…  相似文献   

8.
我们采用安宫牛黄丸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热期病人40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病例选自1991年8月~1992年1月  相似文献   

9.
王萍 《海南医学》2012,23(7):91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急性病毒性传播疾病,亦称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为特征[1]。由于EHF是泛嗜性感染,导致全身多脏器损害,发病特点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比较复杂,病情多变,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据各地报道,EHF误诊率比较高。就我院2011年发现1例EHF,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临床常见病,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组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传染病。由于本病病变广泛,受累器官较多,临床表现多样,导致流行性出血热在早期极易被误诊田,所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成为本病预后良好的关键。我院1999~2007年1月收治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出血热 (简称EHF)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临床上以短期发热 ,继之出血 ,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其特征。我科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共收治重症流行性出血热患者 2 2例 ,死亡 2例 ,痊愈 2 0例 ,现将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 ,男 19例 ,女 3例 ,年龄 2 1~ 5 5岁 ,平均 37.8岁 ;15例生活在郊区 ,5例为农民工 ,另 2例为城市工人。 2 0例居住条件差 ,常有老鼠出没。入院时全部病例均高热 ,体温达 39℃以上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腰痛及肾区扣击痛明显 ;全部病例均少尿或无尿同时伴高…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出血热 (epidemichemorrhagicfcver ,EHF)是一组以发热、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传染病 ,它的病原体是汉坦病毒 (Hantavirus)。关于病毒性出血热的分类 ,尚无统一认识。目前世界各国或地区所发现的出血热均有两个特征 :一是病析体均为病毒 ,并具有传染性 :二是以高热 ,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虫媒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疫病,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我院自1992年1月至1995年9月共收住EHF162例,其中并发肺炎患者29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EHF并发肺炎患者29例.其中男24例,女5例,男女之比4.8:1,年龄15~68岁,平均41.5岁。 1.2 诊断分型标准 本组病例均符合1987年全国出血热会议诊断分型的标准,出血热抗体测定均阳性,其中轻型3例,中型12例,重型10例,危重型4例。 1.3 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均有肺炎的临术表现并经X线胸部摄片诊断为肺炎,其中间质性肺炎16例,支气管肺炎13例;两侧肺炎11例,单侧肺炎18例。  相似文献   

14.
我科1989~1991年间收治发热期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294例,分病毒唑治疗组(174例)及对照组(120例)观察。现报告如下。1.病例选择均为单纯发热期EHF病人,并经特异性IgM确诊。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入院病日、分期分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见表1。  相似文献   

15.
王仓辉 《吉林医学》2011,(20):4248-4248
<正>流行性出血热(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EHF死亡原因主要有休克、肺水肿、心功能不全、尿毒症、腔道大出血以及继发感染等。在我科收治的流行性出血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出血热 (EHF)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出血、低血压休克、急性肾功能不全和水电解质紊乱。属中医“时疫”“疫疬”范畴。自 1 994年起 ,我们通过对 42例EHF中、重型(含危重型 )患者发热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舌象观察 ,发现其舌象表现及变化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治疗。现将有关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观察对象为 1 994年 2月至 2 0 0 0年 1 1月传染科EHF住院病人 ,共 42例 (临床诊断及分型均按 1 994年全国EHF会议修订标准 )。其中中型 2 2例 ,重型 2 0例 (含危重…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出血及肾损为特征。近年来EHF在我市广泛流行,不典型的病例逐渐增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在病程早期可因某项症状,体征比较突出而致误诊,但本病一旦误诊、误治,死亡率较高。本文69例患者都是我县1995年1月~2003年12月间在乡村卫生院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以发热、出血、肾损害为主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腹水是EHF常见的并发症。1990~1994年我院共收治EHF 89例,合并腹水者36例,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均符合1986年全国EHF会议诊断标准,EHF免疫荧光抗体均为阳性。89例全部行腹部“B”超检查,筛选出36例合并腹水。腹水(系指游离腹水)B超诊断标准:①少量腹水:仅在肝肾间及小盆腔内见有少量液体;侧卧位可在低侧髂窝处见有少量液体。②中度腹水:除上述部位液体增多外,可在肋腹部探及腹水。③大量腹水:满腹腔均可见到大量液体,肠曲漂浮于中部或上腹。其中男24例,女12例;平均年龄41岁(26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出血、低血压及肾损害,故亦称“肾综合症出血热”。1993年5月至1997年5月我科共收治46例流行性出血热。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6例均符合1981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会议...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又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组以发热、出血及肾脏损害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疾病.本文通过对69例HFRS患者的尿蛋白、血肌酐、血小板数量和血小板体积的测定,以探讨HFRS患者肾损害与血小板参数间的关系,为HFRS病情的监测和预后的判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