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对2005-2007年江苏省6个国家级性病监测点和张家港市的梅毒病例及其医疗机构的梅毒网报系统进行分析,探讨导致近年来梅毒报告病例大幅度增加的因素,为今后制定性病艾滋病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被调查地区2005-2007年通过网络直报的梅毒个案资料并进行诊断符合率分析,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同时对医疗机构医生和检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07年和2006年调查地区临床梅毒筛查人数分别较上升21.6%和84.2%,各期梅毒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8例胎传梅毒为0,498例Ⅰ期梅毒为56%;574例Ⅱ期梅毒为63%,496例隐性梅毒为48%;在54份有效调查问,临床医生对梅毒诊断标准的认知正确率为65%;在30份对检验人员的有效调查问卷中,检验人员对胎传梅毒检测方法的认知正确率为17%.29.8%的隐性梅毒患者为50岁~的人群.结论 江苏省梅毒网络报告发病率的快速增长受多种因素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培训和预防等措施,以消除人为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掌握了解无偿献血者满意度,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无偿献血者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 满意度每年稳中有升,其中两个要素满意度上升的幅度较小.结论 无偿献血服务仍存在一些问题,应改进服务质量,为献血者再次献血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广东省1995~2001年献血员HIV流行的特征及与其他传染病合并感染情况,为制定HIV经血源传播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95~2001年广东省HIV抗体阳性献血员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HBV、HC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1995~2001年,广东省累计HIV抗体阳性献血员167例,占全省报告HIV感染总数的5.44%(167/3072),且献血员中HIV抗体阳性人数逐年增长。167例病例中以男性为多(88.02%);年龄主要集中在20~29岁组(55.09%);病例送检地区以广州、深圳和东莞为主;其原籍主要是广东省和河南省。128例肌,抗体阳性献血员中抗-HCV、梅毒抗体及HBsAg阳性率分别为79.69%、7.81%及3.13%,HIV/HCV/梅毒、HIV/HBV/HCV、HIV/HBV/梅毒三重感染率分别为7.81%、3.13%及0,未发现四重感染。结论 广东省肌,抗体阳性献血员合并HCV和梅毒感染率高。应加强献血员的筛查及流动人口的管理,以控制HIV,HBV和HCV经献血员向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4.
2004-2009年泰州市梅毒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泰州市梅毒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4-2009年梅毒疫情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近6年来,泰州市梅毒年发病率从2004年的3.71/10万,上升到2009年的29.19/10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1.68%.以早期显性(一期、二期)梅毒为主,占71.52%;男女性别比为1.51∶1,发病年龄集中在30~49岁,占50.16%;重点人群是农民、工人和待业者.结论:泰州市梅毒发病率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应进一步加强性病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规范梅毒诊治,控制梅毒的快速流行.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1995-2009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湖南省1995-2009年梅毒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方法利用Excel 2003对1995-2009年湖南省梅毒病例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对梅毒流行趋势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995-2009年梅毒流行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率年均增长49.5%。发病以早期梅毒为主,一期和二期病例占62.4%;2005年以来隐性梅毒病例快速上升;发病以20-49岁性活跃期人群为主,近年来,0-1岁组和60岁以上离退休人员发病快速增长。结论梅毒在湖南省呈明显增长趋势。应加强对梅毒流行形势的认识,尽快落实2010年卫生部下发的《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加强宣传教育,规范梅毒诊断与病例报告,规范梅毒诊疗服务,加强对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和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许昌市2007-2012年梅毒流行现状,为遏制梅毒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2年许昌市梅毒病例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2007~2012年许昌市共报告梅毒4013例,发病率为15.75/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各年发病率,2007年为4.03/10万,2008年为5.22/10万,2009年为12.58/10万,2010年为18.01/10万,2011年为24.86/10万,2012年为29.28/10万(P〈0.01);男性为15.01/10万,女性为16.55/10万(P〈0.01);城区为4.22/10万,农村为11.83/10万(P〈0.01)。4013例中,隐性梅毒和I期梅毒分别占70.27%和19.51%;30~39岁占20.18%;农民占48.67%,家务及待业占19.91%。结论许昌市梅毒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普洱市梅毒的流行情况,探讨防治工作措施。[方法]分析普洱市2007-2011年梅毒疫情分布情况。[结果]普洱市2007-2011年梅毒呈上升趋势,女性多于男性,其中隐性梅毒及一期梅毒占绝大部分;发病年龄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但大于60岁男性发病近年上升比较明显,职业以农民和工人为主。[结论]应加强普通人群的健康知识宣传,开展对重点人群的检测,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减少传播,降低发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花都口岸1999年4月-2009年4月的梅毒流行情况及特征进行分析,为掌握花都口岸梅毒流行趋势及今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在花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出人境人员检测梅毒血清学试验及其他性传播疾病血清标记物,对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花都口岸在1999年4月-2009年4月共检出梅毒37例,检出率高于全国口岸总的检出率和全国人群的发病率;其中19~29岁占40.53%;以口岸从业人员(外来民工)最多(占40.1%),其次为移民或旅游探亲(占35.1%),船员和台商人群梅毒病例有增高趋势;感染途径以非婚伴侣为主;约48.65%为潜伏梅毒;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结论花都口岸梅毒有其自己的流行病学特征,针对特定人群可更有效监测;对风险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或选择更有效的初筛试验,有助于控制花都口岸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情况,加强合格献血者的招募,保证血液质量的安全。方法对2009-2013年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梅毒不合格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加强对无偿献血者的健康教育、评估和筛查,排除高危人群,降低梅毒的不合格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宜宾市梅毒流行特点和趋势,为制定性传播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宜宾市近十年网报梅毒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6年宜宾市累计报告梅毒病例8 58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8.55/10万,2016年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193.62%,其中2012年发病率最高;发病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不详为主,占71.90%;男女性别比为1〖DK〗∶1.43;男性20~44岁年龄组和65岁及以上年龄组发病较高,女性20~39年龄组发病最多;梅毒发病率以隐性梅毒为主;发病地区以经济状况较好和旅游业发展较好地区为主,但年均增长率以贫困地区为高。结论 近10年宜宾市梅毒发病率呈现增长后略有下降的特征,但仍应加强高危人群的宣传干预力度,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提升网络直报的准确性,对梅毒患者采用规范化治疗,进一步控制梅毒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四川省2004-2009年淋病和梅毒的流行情况。方法对2004-2009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淋病和梅毒报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淋病总报告发病率从2004年的16.77/10万下降为2009年的7.52/10万。梅毒的总报告发病率从2004年的5.77/10万上升至19.63/10万;各型梅毒中,胎传梅毒的报告发病率最高,各年的报告发病率分别为8.30/10万、12.18/10万、20.37/10万、27.09/10万、42.64/10万和71.31/10万;而隐性梅毒的报告发病率上升最快,年均增长率为45.29%,且其渐成流行的主要类型。淋病报告病例数的男女性别比各年分别为2.94:1、2.87:1、3.46:1、3.34:1、2.87:1和2.43:1(P〈0.01);梅毒报告病例数的男女性别比各年分别为1.45:1、1.41:1、1.18:1、1.15:1、1.03:1和0.92:1(P〈0.01,2008年除外)。各年淋病和梅毒报告病例均集中于15~59岁年龄组,且在2009年之前该组发病率最高。但2009年梅毒的最高报告发病率出现在≥60岁年龄组,为230.72/10万;0~14岁年龄组梅毒的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率为76.13%。结论 2004-2009年,四川省淋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梅毒发病率增长迅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武进区梅毒的发病率及疫情形势,为制定梅毒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武进区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6年期间,平均年报告发病率33.01/10万,其中隐形梅毒发病率最高,胎传梅毒发病率最低.不同年份梅毒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39岁年龄组中,女性发病数和发病率均高于男性,而>50~岁年龄组发病率男性始终高于女性.主要职业人群为家务及待业、工人和农民,且农民的占比不断上升.不同乡镇梅毒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我区梅毒流行情况形式不容乐观,应针对重点人群普及性病防治知识,加强梅毒筛查及疫情管理,实施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防治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1998-2007年胎传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浙江省梅毒报告病例数近年来持续增加,且女性患者增速明显快于男性.为了解梅毒对新生儿的影响,制定高效合理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分析浙江省1998-2007年胎传梅毒流行特征,探讨导致胎传梅毒快速增长的因素.资料来源于全省各县(市)性病防治机构1998-2007年报告的胎传梅毒疫情.诊断方法和标准依据<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5974-1995和WS273-2007.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厚街镇梅毒疫情流行特征,为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4年厚街镇梅毒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年全镇共报告梅毒1 17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4.84/10万,最高为2011年(54.12/10万),最低为2009年(37.20/10万),各年份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19,P<0.01)。报告病例以流动人口为主,占78.36%,病例分期以隐性梅毒居多,占68.40%,报告病例主要为20~49岁青壮年,占68.91%,男女比例为1.03∶1,职业分布以工人为最多,占35.26%,时间分布以5月和3月发病例数较多,分别占11.33%和10.76%,区域分布呈中部社区发病例数较多,周边社区较少的情形。结论 厚街镇梅毒处于较高发病率水平,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重点加强流动人口及工厂员工的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提倡安全性行为,增强人们主动筛查、主动防治的意识,有效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唐山市梅毒的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趋势为给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河北省唐山市1996~2007年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黄春红  赵晓红  卫晓丽  李刚 《职业与健康》2012,28(12):1426-1428
目的分析2007—2011年西安市梅毒流行特点和发展趋势,为制定梅毒防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西安市2007—2011年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西安市共报告梅毒5 682例,报告发病率由2007年的11.7/10万上升至2011年的17.28/10万,发病年均增幅为12.80%;以隐形梅毒和Ⅰ、Ⅱ期梅毒为主,占梅毒报告总数的95.20%;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64/10万,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24/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发年龄为20~39岁和50岁及以上年龄组;职业分布中家务及待业、农民、其他职业和工人的报告发病数占总报告发病数的76.58%;传播途径以非婚性接触为主,占梅毒报告总数的61.79%。结论该市梅毒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应继续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17.
邵琴 《中国校医》2010,24(10):734-735
目的分析徐州市鼓楼区2005-2009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5—2009年梅毒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共报告梅毒病例739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46.78/10万,2005年报告发病率最低为35.47/10万,2009年最高为54.12/10万;梅毒病例Ⅰ期202例,占27.33%,Ⅱ期80例,占10.83%,Ⅲ期5例,占0.68%;胎传梅毒34例,占4.60%,隐性梅毒418例,占56.56%。发病年龄以20~49岁年龄组居多,占64.95%(480例)。结论梅毒疫情呈现持续性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应继续广泛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近8年来周口市梅毒发病的流行趋势及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周口市2005~2012年报告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12年周口市梅毒累计发病2758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3.16/10万。梅毒发病率(/10万),2005~2012年分别为0.75、0.70、1.51、1.68、2.19、3.39、5.14、9.69;男性为3.10、女性为3.23(P〉0.05)。2758例中,20-49岁占53.95%;农民占32.74%、工人占19.87%、家务及待业占14.76%。结论2005-2012年周口市梅毒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扬州市梅毒疫情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2年扬州市梅毒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2年共报告梅毒病例12 036例。其中男性6 373例,女性5 663例,男女比为1.13∶1。城区与县市、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的各期别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病例年龄主要分布在20~59岁,职业以农民、工人、家务待业为主,农民、待业及商业服务3类人群构成比均有明显增加。结论加强梅毒防控工作,应以农民、家务待业及商业服务者中的20~59岁人群为重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