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关乐林 《中外医疗》2008,27(35):15-16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37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曲美他嗪20mg,三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1次/d.疗程6周后,比较两组疗效和血脂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血脂TG\LDL-C\TC等指标比对照组和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应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氟伐他汀40 mg,1次/d;曲美他嗪20mg,3次/d,观察治疗后疗效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9%)明显高于对照组(68.8%),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氟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显著改善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并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改变情况,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能够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马献义 《大家健康》2013,(9):136-137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可靠,应用安全,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5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共同改善心肌血供,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脉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加用脉平片和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改善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95.83%(46/48),高于对照组的77.08%(37/48)、75%(36/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脉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是一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治疗.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临床指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各临床指征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应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118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分为3组:治疗组39例、对照A组39例、对照B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照A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对照B组采用曲美他嗪。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绞痛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治疗有较好临床效果,两药合用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7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治疗组常规治疗加上阿托伐他汀40mg/d,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两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定血脂四项、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不良心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脂和C反应蛋白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能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预后,在权衡患者药物使用利弊后,推荐40mg/d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通过曲美他嗪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1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对照组155例和治疗组15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曲美他嗪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美他嗪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在本次研究中比仅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地尔硫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曲美他嗪60mg/d,分3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尔硫(?)注射液。结果:观察组能够显著能够减少心绞痛发作频次,并使心电图上心肌缺血范围和程度减轻,观察组明显优下对照组(P<0 05,或P<0 01),观察组总有效率86.21%,优于对照组70.69%(P<0.05);且两药联合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脂水平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地尔硫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治疗能更好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流动力学、血脂状况,改善微循环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钱雪松 《当代医学》2013,(31):43-44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5%(41/45),明显高于对照组76.74%(55/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为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2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等常规对症治疗及曲美他嗪每次20 mg,每日3次。观察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每次20 mg,每日1次,疗程2周。结果两组心绞痛症状的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显效率61.1%、总有效率达94.4%,分别高于对照组47.2%、77.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心电图改善情况的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显效率50.0%、总有效率达88.9%,分别高于对照组33.3%、72.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东旭 《西部医学》2009,21(10):1690-169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54例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组2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连续用药8用。测定给药前及治疗8周后患者血脂水平及血清hs—CR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脂、hs—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均较治疗前下降,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hs-CRP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均能够在调脂的同时显著降低UA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且较大剂量用药的作用更显著。使用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UA具有更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同时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每天3次,连用4周。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5 mg/次,每天3次,连用4周。治疗4周后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改善的有效率及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及CR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C、TG、LDL、HDL、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TC、TG、LDL、CR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HDL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降低血脂及C反应蛋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集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患者70例,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患者70例,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作持续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66/7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71%(53/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9%,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过程中运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持续发作时间,降低发作次数,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且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5例)与常规对照组(35例)。采用超声多普勒于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对两组分别进行血管内皮功能的测定。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降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对硝酸甘油的反应(N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UAP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9.
王勇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2):1375-1377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UAP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给予硝酸盐制剂、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低分子肝素等,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tid。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收缩压与心率乘积、每日硝酸甘油用量、24h心电图ST段最大下移幅度、总下移时间及24h缺血的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在缺血发作次数、ST段最大下降幅度、总缺血时间减少、每日硝酸甘油用量指标上联合治疗组比常规治疗组显效率更高、疗效更好,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传统药物辅以曲美他嗪是治疗UAP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