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7年收治的26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26例患者存活8例,其中3例遗留部分神经功能障碍,2例重残,死亡18例. [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早期发现,及时诊断,积极抢救,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颅脑损伤已成为发达国家伤病致死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交通的发展,颅脑损伤发生率逐年增加。由颅脑损伤或中枢神经系统其它疾病引起的肺水肿,称之为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或中枢性肺水肿,其特点是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护理质量与其预后密切相关。我院1999—2006年共收诊16例重型颅脑损伤引起的神经源性肺水肿,采取了有效的抢救治疗和护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8例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源性肺水肿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以进行性呼吸困难、紫绀、粉红色泡沫痰、血氧饱和度下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此病发病急骤,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是重型脑损伤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3],为了更好地认识本病,提高诊治水平,现将我院2001~2004年收治的8例颅脑损伤后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病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重型颅脑外伤后神经源性肺水肿病人的诊断、治疗、预后的情况。结果20例病人不同程度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症状,死亡13例。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神经源性肺水肿病人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关键,可以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探讨PICCO(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对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疗效影响。方法:3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应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1周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撤机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而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O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神经源性肺水肿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以进行性呼吸困难、紫绀、粉红色泡沫痰、血氧饱和度下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此病发病急骤,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是重型脑损伤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3],为了更好地认识本病,提高诊治水平,现将我院2001~2004年收治的8例颅脑损伤后  相似文献   

7.
李兰香  潘瑛慧 《现代保健》2010,(11):114-114
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的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e pul—monad edema,NPE)起病急、进展快、预后差,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笔者自2008年12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NPE患者11例,结合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发热是诊断和处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一个常见问题.颅脑损伤患者中神经源性发热是一种非感染性发热,如果不正确地处理,可能会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脑损伤.以前认为,脑外伤后发生神经源性发热相对少见.但最近的研究表明,有4%~37%的脑外伤患者会发生神经源性发热.脑外伤后患者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减弱,因而他们容易感染而致患脓毒症,尤其是在昏迷患者中更应注意.神经源性发热实质上是只作为排除诊断:即只有当脓毒症被排除时,我们才能考虑神经源性发热.尽管在重型脑损伤的急性期阶段,脑温实际上是高于体温的.但对于预后而言,发热的临床意义是不确定的,因为直接进行脑温监测的资料还很缺乏.总之,对神经源性发热的病理生理学和处理方法 还并不是非常了解,对神经源性发热的处理和愈后判断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9.
重度颅脑外伤所引起的神经源性肺水肿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由于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出现 ,加重了病情 ,使得病人的死亡率增高。因此 ,应当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本文收集我院 1998- 2 0 0 1年治疗的神经源性肺水肿 2 0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 16~6 5岁。其中广泛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病人 8例 ,硬膜外血肿 4例 ,硬膜下血肿伴脑肿胀 5例 ,原发脑干伤 2例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颅底骨折 1例。所有病人GCS积分均小于 8分 ,其中 14例术前出现脑疝症状 ,神经源性肺水肿出现的时间在颅脑外伤后 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早期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25例危重型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儿中,全部给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24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对于手足口病可能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者,反复的肺部听诊,进行评估,是早期发现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34例急性脑卒中并发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病历资料,对其与原发病关系、好发时间、诊断及病情转归作初步分析及总结.结果 34例神经源性肺水肿中脑出血21例,占61.8%,脑梗死7例,占20.6%,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占17.6%.病后发生肺水肿时间2h至5d,其中第一个24h发生25例,24h后发生9例.34例中,死亡16例,占47.1%,其中7例(20.6%)死于急性肺水肿,9例(26.5)死于脑疝形成及中枢性呼吸衰竭;18例经治疗于12~24h肺水肿消退,占52.9%.存活者植物生存6例,余14例除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痊愈未留明显后遗症外,其他11例均遗留较明显后遗症.结论 神经源性肺水肿多发于卒中48h内,多见于严重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其次为大面积脑梗死,病情重,预后不良.但经过积极正确处理,部分患者可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就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疗效及护理对策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2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NPE患者在常规急诊入院治疗上增加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并全程配以精细护理,观察治疗、护理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死亡率为0.00%,呼吸、酸碱平衡、血气情况均有明显改善,RR[(21.27±4.41)次/min]、PaCO2[(37.22±5.52)mmHg]均低于治疗前[(33.68±3.97)次/min、(47.80±3.78)mmHg],PH值(7.40±0.24)、SaO2[(91.70±2.55)%]、PO2[(75.80±6.21)mmHg]均高于治疗前[(7.17±0.20)、(72.60±5.30)%、(47.66±3.77)mmHg],以上指标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机械通气联合精细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并发PNE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血气和酸碱平衡情况,降低死亡率,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祝华  王彪 《工企医刊》1997,10(5):72-72
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往往合并脑干、丘脑下部损伤,病人长时间昏迷,不能自行进食,影响消化功能,易发生神经源性应激性溃疡性消化道出血,加重了颅脑继发性损伤。因此在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做好消化道护理极为重要。现将我们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消化道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分析与总结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低氧血症的原因及护理,认为呼吸道不畅或阻塞,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肺及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易引发低氧血症,从而加重脑缺氧而危及生命;护理上加强呼吸道管理、改善通气状况,保证有效吸氧,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抢救的关键,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有效护理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做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本院自1992年~1997年共收治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患者6例,现结合文献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例,男3例,女3例。年龄11~55岁,平均32岁。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2例,重度颅脑损伤4例(脑肿胀3例,脑干损伤1例)。格拉斯哥分级:3~5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炎患者的治愈率.方法 方法对神经外科收治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观察.结果 结果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肺炎7例,全部治愈.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及控制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炎的机率和提高并发肺炎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控制率、控制时间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研究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2013年进行诊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颅脑损伤后24h内行气管切开术,对照组在损伤后>24h行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感染率、控制率、控制时间及两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治疗组为31.67%,对照组为86.67%;19例早期气管切开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得到控制16例,控制率为84.21%,对照组5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肺部感染患者得到控制25例,控制率为48.08%;肺部感染控制时间治疗组患者平均为(7.3±2.9)d,对照组为(14.4±4.5)d,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治疗组为13.33%、对照组为45.00%,早期行气管切开术明显降低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结论早期行气管切开术应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休克的救治.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43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和治疗.结果:全部患者中良好26例,中残9例,重残5例,死亡13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休克应积极纠正循环休克状态的同时降低颅内压,预防脑缺血.必要时应手术治疗,以取得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后导致病情恶化、致死的常见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90年~2006年死于急性期过后的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后的死亡原因20例继发感染(其中3例粒细胞缺乏症继发感染),10例心血管系统并发症,8例窒息,7例应激性溃疡,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4例肺梗死,3例脑梗死,4例自杀或误服药物,3例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与急性期有明显不同.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后死亡常见危险因素应有充分的认识,积极预防和早期处理,可有效地减少死亡的发生,避免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