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医疗经验和临床效果。方法本组60例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4365岁,平均57.3岁。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三支病变者50例,两支病变者8例,单只病变2例,合并有主干病变16例,合并室壁瘤者2例。除2例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常温右心辅助下性冠状动脉搭桥术,余均为正中开胸非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 58例联合应用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吻合,2例单纯大隐静脉搭桥,人均搭桥2.6支。4例术后当日死于急性心肌梗死,2例于术后第2天出现脑梗死,并发肾功能衰竭,术后5 d死亡。随访165岁,平均57.3岁。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三支病变者50例,两支病变者8例,单只病变2例,合并有主干病变16例,合并室壁瘤者2例。除2例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常温右心辅助下性冠状动脉搭桥术,余均为正中开胸非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 58例联合应用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吻合,2例单纯大隐静脉搭桥,人均搭桥2.6支。4例术后当日死于急性心肌梗死,2例于术后第2天出现脑梗死,并发肾功能衰竭,术后5 d死亡。随访148个月,54例患者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均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症状,疗效显著。完全的血运重建和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早期疗效和经验。方法行CABG100例,89.5%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67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14例<30%,最低16%。90%有心绞痛症状,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非体外循环下行CABG37例,体外循环下手术63例,心肌保护采用冷晶体停跳液;体外循环时间(125±3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5±24)min;单支搭桥7例,2支搭桥29例,3支搭桥42例(42%),4支搭桥20例,5支搭桥2例,共搭桥281支,人均搭桥2.81支。其中左乳内动脉桥76例,大隐静脉桥98例。同期行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3例,室壁瘤切除5例,左心室成形8例,二尖瓣置换7例,主动脉瓣置换2例,二尖瓣、三尖瓣成形1例。结果住院死亡4例,其余痊愈出院,心绞痛症状基本缓解。其中低心排出量综合征4例(主动脉球囊反搏辅助),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35例,2次开胸止血3例,伤口感染8例。结论选择合适患者,重视围术期处理,充分血管化是CABG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心脏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临床经验,探讨其替代治疗标准。方法 2005年1月~2011年4月对笔者所在科室心脏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14例患者行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4例患者中死亡4例,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0例经肾替代治疗后血清肌酐、尿素氮很快下降,酸碱、水电解质内环境趋于稳定,平均治疗(16±1)d进入多尿期,出院时复查肾功能生化指标正常,随访1个月~2年,肾功能及原发病恢复良好。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是抢救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适时早用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2001-10~2008-08共施行CABG112例,其中行体外循环CABG106例,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6例;每例移植血管1~4支,平均(2.9±0.8)支。同期行心瓣膜手术6例,室壁瘤切除术3例。结果围术期病死3例(2.7%,3/112),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1例。术后发生心房纤颤25例。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2.8±9.9)h,住ICU时间(4.2±2.0)d,术后住院时间(13.2±5.6)d。随访85例(75.9%),随访时间1个月至8年,其中82例(96.5%)无心绞痛复发,心功能(NYHA)恢复至Ⅰ级47例,Ⅱ级30例,Ⅲ级8例。结论加强CABG围手术期处理,可降低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绞痛复发患者桥血管造影特点,分析桥血管病变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CABG术后心绞痛复发的患者430例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按病变情况分为桥血管病变组253例和开通组177例,考察桥血管病变类型、桥血管病变时长、病变部位,靶血管直径等对其影响,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左内乳动脉-前降支(LIMA)、大隐静脉-靶血管(SVG)及桡动脉-靶血管(RA)的病变率和闭塞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LIMA体部病变率高于SV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远端吻合口病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靶血管直径≥2.0mm与直径<2.0mm病变组LIMA及SVG病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年组,6~10年组SVG病变率高于LI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脂蛋白a[LP(a)]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是SVG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HDL)为其保护因素。结论:靶血管直径≥2.0mm,SVG患者行CABG术中应用体外循环者及序贯吻合术式者桥血管病变率会偏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绞痛复发患者桥血管造影特点,分析桥血管病变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CABG术后心绞痛复发的患者430例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按病变情况分为桥血管病变组253例和开通组177例,考察桥血管病变类型、桥血管病变时长、病变部位,靶血管直径等对其影响,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左内乳动脉-前降支(LIMA)、大隐静脉-靶血管(SVG)及桡动脉-靶血管(RA)的病变率和闭塞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LIMA体部病变率高于SV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但远端吻合口病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靶血管直径≥2.0 mm与直径<2.0 mm病变组LIMA及SVG病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年组,6~10年组SVG病变率高于LI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脂蛋白a[LP(a)]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是SVG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HDL)为其保护因素.结论:靶血管直径≥2.0mm,SVG患者行CABG术中应用体外循环者及序贯吻合术式者桥血管病变率会偏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6例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的临床资料,以探讨EPO对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2010年5月~2011年4月,收集心脏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例,给予EPO 5 000U/次,隔日1次,同时辅助其他综合治疗,如强心、利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结果 6例患者的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尿量检测结果均恢复正常.结论 EPO可能对心脏术后并发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载脂蛋白a(Lp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散射浊度法和透射浊度法分别测定2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Hcy和hs-CRP,Lpa水平,以30名正常人为对照组,进行t检验及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慢性肾功能不全组Hcy,hs-CRP,Lpa水平[分别为(19±6)μmol/L,(11±6)mg/L,(262±103)mg/L]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6)μmol/L,(2.0±0.8)mg/L,(170±82)mg/L],急性肾功能衰竭组更高一些[(25±9)μmol/L,(14±8)mg/L,(293±118)mg/L]。从相关分析看,两组患者Hcy,hs-CRP,Lpa浓度随着尿素氮、肌酐浓度的增高而增高。结论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普遍存在高Hcy血症,hs-CRP,Lpa也明显升高,这几项指标的检测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40例经尿道Urobeam940nm半导体激光剜除术腔内微创治疗BPH的初步经验,探讨其安全性、有效性。方法:2011年6月~2012年3月,由具有丰富的TURP操作经验并熟练掌握腔内剜除术的专家教授对40例患者行经尿道Urobeam940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统计患者术前的一般情况、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40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患者年龄(69.00±9.61)岁,合并高血压病15例、冠心病3例、脑血管意外4例、心律失常2例、肾功能不全2例、COPD 2例、糖尿病9例,2例患者术前2天停用阿司匹林、波立维。术前患者前列腺体积(71.74±37.43)ml,IPSS(22.50±5.74)分,QOL(4.32±0.76)分,最大尿流率(10.47±1.27)ml/s,残余尿量(15.95±29.58)ml,PSA(4.29±2.35)ng/L,术前、术后Hb和Na+分别为(129.45±12.41VS 120.32±16.36)g/L,(141.17±2.70VS 138.19±4.25)mmol/L,术中包膜穿孔2例(5%),无1例输血,未发生死亡、TURS、膀胱损伤、直肠损伤、闭孔神经反射等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44.60±9.30)min,其中剜除时间(19.42±4.77)min,组织粉碎时间(25.17±5.26)min,膀胱冲洗时间(21.92±3.71)h,留置尿管时间(27.50±7.96)h,术后住院时间(4.95±0.95)天。术后1个月时随访,IPSS、QOL、Qmax、PVR分别为:(5.87±1.81)分、(1.65±0.53)分、(19.69±2.22)ml/s、(4.07±12.75)ml;3个月时随访,IPSS、QOL、Qmax、PVR分别为:(5.37±1.51)分、(1.35±0.48)分、(20.92±2.11)ml/s、(1.25±3.10)ml。随访3个月,短暂性尿失禁3例(7.5%),尿道膀胱刺激征激光组5例(12.5%),术后均未出现拔除尿管后尿潴留、长期尿失禁、尿道狭窄、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经尿道Urobeam940nm半导体激光腔内剜除术BPH安全、有效,是未来BPH腔内微创治疗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小儿心脏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时采取腹膜透析的护理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所做心脏手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在完成腹膜透析的6例患儿中,患儿失调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均得以纠正,安全度过术后危险期,术后随访结果,6例患儿肾功能情况恢复良好。结论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为患儿采取腹膜透析可有效提高患儿存活率,有利于患儿术后的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和腹壁下动脉在肾移植供肾动脉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腹壁下动脉进行极动脉、副肾动脉的重建,采用髂内动脉及其分支对供肾动脉属于2、3支类型的肾脏进行血管重建。结果术后患者均未发生外科并发症。2例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后,血肌酐逐渐下降。1例于1个月时降至正常。1例徘徊在180.0μmol/L,3个月后恢复正常。术后随访12个月彩超显示各支动脉均通畅,移植肾血液供应丰富、均匀。结论采用髂内动脉和腹壁下动脉体外重建供肾动脉的方法,可有效修复肾动脉畸形以及肾动脉过短的供肾,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血管重建的方法,血管并发症较低,可有效应用于肾移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复杂型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8例19支复杂型冠状动脉血管病交行球囊预扩张后,植入25枚支架,其中前降支9枚,回旋支6枚,右冠脉10枚。结果 术后经冠脉造影证实狭窄消失,血流TIMI Ⅲ级,支架置入的成功率100%,1例出现穿刺部位出血,无其他并发症,随诊1~18个月,1例术后2个月再发心绞痛。结论 冠脉内支架术治疗复杂型冠状动脉病变是一种完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技术,其成功率高,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途径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选取614例有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冠心病患者,其中经桡动脉途径患者304例(桡动脉组),股动脉途径患者310例(股动脉组),观察介入手术成功率、卧床时间、术后发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危险因素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为97.7%,股动脉组为98.1%,2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P〈0.05);卧床时间明显短于股动脉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功率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不增加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112例在我院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照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分为2组,比较其手术操作时间、X线暴露时间、使用导管数、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操作时间短、X线暴露时间短,使用导管数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和股动脉途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率和股动脉途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损伤小,X线暴露时间短、节省费用,是一个安全、可行、便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缺点。方法选取同期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85例,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41例)和股动脉组(44例),对比其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长于股动脉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安全可行,并发症少且轻微,可以作为脑血管造影的选择入路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不同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护理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经股动脉及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舒适程度,为减少并发症发牛和提高舒适度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经股动脉及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病人各200例,术后对病人心理、穿刺局部、外周血管并发症的预防等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 桡动脉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7.5%,股动脉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7%,差异有显著性(P<0.05);桡动脉组病人舒适度等相关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P<0.01).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较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术并发症少、安全、护理方便、病人舒适程度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150例中心性肥胖者的颈总动脉及颅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对150例中心性肥胖者(肥胖组)和150例健康者(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颈总动脉及颅内动脉进行检测。结果颈总动脉内膜(IMT)异常的检出率为73.3%,而对照组为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动脉检测结果提示:收缩期流度(Vs)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DFI结合TCD可以对中心性肥胖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早期客观的评价,对早期干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移植术后患者桥血管通畅情况,为临床桥血管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32例冠状动脉移植术后复查冠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大隐静脉(SVG)、左乳内动脉(LIMA)及桡动脉(RA)作 为桥血管的整体使用情况及通畅情况,比较3种桥血管的近期(<5年)、中期(5~10年)及远期(>10年)通畅情况,并 对RA闭塞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者桥血管使用总支数为85支,仅有1例用的右乳内动脉(RIMA),其他为 SVG、LIMA、RA,使用支数分别为48、23、13支,4种桥血管整体通畅率为45.88%(39/85),SVG、LIMA、RA桥血管通畅 率分别为 25%(12/48)、73.91%(17/23)、69.23(9/13)。所有桥血管的近期、中期及远期的通畅率呈降低趋势,其中 LIMA、RA及SVG近期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IMA和SVG中期通畅率高于RA,而RA的远期通畅率高于LIMA 及SVG,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9例RA通畅病例靶血管吻合口近段有严重狭窄(>90%)或闭塞,远端血流通畅。 结论 桡动脉整体使用率仍偏低,整体通畅率优于大隐静脉,可作为第二优选桥血管。桡动脉应用前需做好病人选 择及桡动脉评估,靶血管吻合口近端狭窄程度显著影响桡动脉桥血管远期通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脐动脉(UA)、大脑中动脉(MCA)、肾动脉(RA)血流参数在胎儿宫内缺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0年8月产检、分娩并出现胎儿宫内缺氧的51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胎儿缺氧程度分为轻度缺氧组(n=28,根据胎心、羊水污染监测判断为胎儿轻度缺氧者)和中重度缺氧组(n=23,根据胎心、羊水污染监测判断为胎儿中重度缺氧者)。比较两组UA,MCA和RA血流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PIUA,RIUA,PIMCA,RIMCA,PIRA和RIRA与胎儿缺氧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参数对胎儿缺氧程度的诊断效能。结果:中重度缺氧组PIUA,RIUA,PIRA和RIRA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缺氧组(P<0.05),PIMCA和RIMCA水平显著低于轻度缺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胎儿缺氧程度与PIUA,RIUA,PIRA和RIRA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PIMCA和RIMCA水平呈负相关(P<0.05);PIUA,RIUA,PIMCA,RIMCA,PIRA和RIRA诊断胎儿宫内缺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77,0.906,0.957,0.984,0.983和0.946,截断值分别为1.368,0.682,1.585,0.701,1.689和0.738;上述指标ROC曲线AUC与参考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MCA和RA等动脉血流参数与胎儿宫内缺氧状态具有显著相关性,其在诊断胎儿缺氧程度方面具有良好效能,可作为临床重要警示信号,指导实施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伴发颈动脉狭窄(CAS)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是否有CAS将77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CAS组(128例)和非CAS组(647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CAS的发生率为16.5%(128/775)。CAS组年龄高于非CAS组[(69±6)岁比(68±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的发生率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x2=11.425,P〈0.01)。左主干病变CAS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变(x2=7.8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只有年龄和冠心病多支病变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伴发CAS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高龄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