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泽泻的化学成分及其免疫抑制活性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泽泻Alisma orientalis的免疫抑制活性物质.方法: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现代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测定萜类化合物对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结果:从泽泻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倍半萜类clovandiol(1),orientalol E(2),alismoxide(3),alismol(4)和三萜类4α,10α-dihydmxy-5β-H-guaj-6-en(5),alismorientols A(6),泽泻醇F(7),泽泻醇A(8),13β,17β-环氧泽泻醇A(9),23-乙酰泽泻醇B(10),1H-indole-3-carhox-ylic acid(11)和琥珀酸(12).化合物9,10和24-去乙酰泽泻醇A均具显示了剂量依赖性免疫抑制趋势.结论:化合物1,5,11和12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首次对化合物1的NMR波谱数据归属问题进行了修正,活性结果显示原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
泽泻降糖活性提取物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研究泽泻Alisma orientalis根茎具降糖活性的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用泽泻水、醇提物干预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胰岛素抵抗模型,从整体上观察泽泻提取物对小鼠糖耐量的影响,然后采用硅胶、ODS、制备液相等分离方法对具有降糖活性的醇提物进行分离,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对于高脂饲喂小鼠胰岛素抵抗模型,泽泻水、醇提物均可改善糖耐量。进一步从泽泻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谷甾醇(1)、棕榈酸(2)、十七烷酸(3)、二十烷酸(4)、11-去氧泽泻醇B(5)、23-乙酰泽泻醇B(6)、23-乙酰泽泻醇C(7)、泽泻醇B(8)、24-乙酰泽泻醇A(9)、泽泻醇G(10)、24-乙酰泽泻醇F(11)、泽泻醇L(12)、泽泻醇C(13)、泽泻醇F(14)、泽泻醇A(15)、16-羰基-24-乙酰泽泻醇A(16);其中9种三萜类成分具有促进Hep G2细胞葡萄糖摄取活性。结论化合物3、4为首次从泽泻中分离得到,泽泻水、醇提物均可改善高脂诱导小鼠胰岛素抵抗,泽泻三萜类成分可能是其降糖药效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3.
土庄绣线菊五环三萜类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土庄绣线菊乙醇提取物石油醚和氯仿分离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化学成分分离,运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MS,1H-NMR,13C-NMR和HMBC等)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土庄绣线菊乙醇提取物石油醚和氯仿分离部位分离得到6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酮(1),木栓酮(2),羽扇豆醇(3),β-香树脂醇(4),白桦脂醇(5)和熊果醇(6)。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茶条槭叶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苦津茶来源植物茶条槭叶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参数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茶条槭叶8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蒲公英赛醇(1),豆甾醇-β-D-葡萄糖苷(2),胡萝卜苷(3),L-2-O-chiro-肌醇(4),杨梅萜二醇(5),豆甾醇(6),没食子酸乙酯(7),羽扇豆醇(8),β-谷甾醇(9)。结论:化合物1、2、5、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5、6、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泽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雪艳  陈海霞  高文远  刘新桥 《中草药》2008,39(12):1788-1790
目的研究泽泻Alisma orientalis干燥块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制备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泽泻干燥块茎中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泽泻醇A24-乙酸酯(alisol A 24-acetate,Ⅰ)、16,23-氧化泽泻醇B(16,23-oxidoalisol B,Ⅱ)、11-去氧泽泻醇B 23-乙酸酯(11-deoxy-alisol B 23-acetate,Ⅲ)、11-去氧泽泻醇C23-乙酸酯(11-deoxy-alisol C 23-acetate,Ⅳ)、alismol(Ⅴ)、阿曼托黄素(amentoflavone,Ⅵ)、2,2′,4-三羟基查耳酮(2,2′,4-trihydroxy chalcone,Ⅶ)、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Ⅷ)。结论化合物Ⅵ和Ⅶ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禹白附95%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核磁共振波谱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禹白附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亚油酸(1),亚油酸乙酯(2),亚麻酸乙酯(3),5-羟甲基糠醛(4),1-十三烷醇(5),1-十五烷醇(6),1-十六烷醇(7),3-羟基-豆甾-5烯-7-酮(8),β-谷甾醇(9)和谷甾醇-3-氧-6-亚油酰基-β-D-葡萄糖吡喃糖苷(10)。结论化合物3,5~8和10为首次从禹白附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红花龙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龙胆属红花龙胆Gentiana rhodanth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RP C18柱色谱分离等疗法对化合物进行纯化,并通过MS和NMR等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并鉴定了16个化合物,分别为10个酚性化合物:1,3,7,8-四羟基咄酮(1),rhodanthenone D(2),1,3,6,7-四羟基咄酮(3),1,3,7-三羟基-4,8-二甲氧基咄酮(4),槲皮素(5),异荭草素(6),芒果苷(7),1-O-β-D-吡喃葡萄糖-3,7,8-三羟基咄酮(8),没食子酸乙酯(9),水杨酸(10);6个三萜类化合物:α-香树素(11),3-0-棕榈酸酯高根二醇(12),熊果醛(13),3-O-乙酰氧基熊果醇(14),熊果酸(15),2α-羟基-熊果酸(16).结论:化合物9,13,14为首次从龙胆科巾分离得到,化合物1,3为首次从龙胆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6,8,10 ~ 12,15,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女贞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女贞Ligustrum lucidum的干燥成熟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ODS柱色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NMR,MS等波谱方法和理化性质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女贞子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其中三萜类化合物15个,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1),2α-羟基齐墩果酸(2),乙酰齐墩果酸(3),羽扇豆醇(4),白桦脂醇(5),达玛烯二醇(6),3β-乙酰氧基-20,25-环氧-24α-羟基-达玛烷(7),20,25-环氧-3β,24α-二羟基-达玛烷(8),3β-乙酰氧基-达玛烯二醇(9),3β,20S-二羟基-24R-过氧羟基-25-烯-达玛烷(10),fouquierol(11),oliganthas A(12),达玛烯二醇3-O-棕榈酸酯(13),拟人参皂苷元II 3-O-棕榈酸酯(14),3β,20S-二羟基-25-过氧羟基-23E-烯-达玛烷(15);苯乙醇类化合物5个,分别为毛蕊花苷(16),北升麻宁(17),2-(3,4-二羟基苯基)乙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18),osmanthuside H(19),3,4-二羟基苯基乙醇(20)。结论:化合物4,16,17,19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15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佛甲草中甾醇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晓峰  刘霞  潘兰  岐琳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0):1319-1321
目的:对佛甲草Sedum,lineare Thunb.中的甾醇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方法:利用普通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技术对植物全草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并经超导核磁共振(NMR)等现代波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佛甲草中分离得到6个甾醇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7-烯-3β-醇(1),豆甾-3β,5α,6β三醇(2),豆甾-5-烯-3β-醇-7-酮(3),豆甾-5-烯-3β,7α-二醇(4),豆甾-5-烯-3β,7β-二醇(5),β-谷甾醇(6).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对小蓟乙醇提取物中显示细胞毒活性的石油醚萃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运用正反相硅胶、凝胶、反相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应用NMR和MS等波谱学方法,并结合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结构。从小蓟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2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乙酸酯(1),羽扇豆醇(2),羽扇豆酮(3),β-香树酯醇(4),伪蒲公英甾醇(5),伪蒲公英甾醇乙酸酯(6),蒲公英甾醇乙酸酯(7),marsformoxide B(8),α-香树酯酮(9),β-香树酯酮(10),蒲公英甾酮(11),伪蒲公英甾酮(12)。化合物3,5,7~12为首次从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微波提取毛老虎茎中总三萜酸的正交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微波法提取毛老虎茎中总三萜酸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考察时间(A)、温度(B)、固液比(C)、NaOH浓度(D)4个因素的影响.结果微波提取优化工艺条件是A1B2C3D2.结论微波提取具有提取率高,提取速率快,提取温度低,能量消耗小等特点,用于中草药的提取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包疮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根据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中分得6个化合物,分别为:22-O-(2-methylbutyryl)-28-al-12-en-olean-3β,16α-diol(1),22-O-hexanoyl-28-al-12-en-olean-3β,l6α-diol(2),l,12-bis(3,3′-dihydroxy-4,4′-dimethyl-5,5′-dimethoxypheny(l)dodecane(3)],3β,16α,22α,28β-tetrahydroxy-13β,28-epoxy-olean(4),(24R)-stigmast-7,22(E)-dien-3α-ol(5),(24R)-stigmast-7,22(E)-dien-3β-D-glucopyranoside(6)。结论:化合物1为一新的齐墩果烷型甙元,其它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三花假卫矛的有效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三花假卫矛的化学成分,通过理化常数和MS,1D和2D-NMR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三花假卫矛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friedelin,1),3-氧-木栓烷-28-羧酸(3-oxo-28-friedelanoic acid,2),29-羟基-3-木栓酮(29-hydroxy-3-friedelanone,3),大子五层龙酸(salaspermic acid,4),直楔草酸(orthosphenic acid,5)。结论: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三花假卫矛中分得。  相似文献   

14.
地蚕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张中朋  杨中林  唐登峰  孙明珍 《中成药》2004,26(12):1051-1053
目的:对地蚕(Stachys geobombycis C.Y.Wu var.geobombycis)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和光谱学方法进行成分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初步分离得到4个黄酮类和2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黄芩素(5,6,7-trihydroxyflavone,baicalein)(1),千层纸素A(5,7-dihydroxy-6-methoxyflavone,oroxylinA)(2),汉黄芩素(5,7-dihydroxy-8-methoxyflavone,wogonin)(3),黄芩苷(baicalin)(4),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5)和常春藤苷元(hederagenin)(6).结论:以上化合物均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红树林植物海漆中的三萜和甾体化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红树林植物海漆Excoecaria agalloch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分析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海漆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相中分离、鉴定了6个三萜和3个甾体化合物,分别为蒲公英赛酮(1)、β-香树脂醇乙酸酯(2)、3-β[(2E,4E)-6-oxo-decad ienoy-loxy]-olean-12-ene(3)、蒲公英赛醇(4)、乙酰油酮酸(5)、cycloart-22-ene-3β,25-diol(6),β-sitostenone(7),(24R)-24-ethylcholesta-4,22-dien-3-one(8)和β-谷甾醇(9)。结论:化合物5~8为首次从海漆中分到。  相似文献   

16.
雷公藤多苷三萜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雷公藤多苷的三萜化合物进行分离鉴定和完善雷公藤多苷产品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硅胶柱层析分离,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确定三萜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纯化获得10个三萜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雷公藤内酯甲(1),雷公藤内酯乙(2),regelin(3),demethylregelin(4),salaspermic acid(5),雷公藤酮(6),cangoronine(7),3-hydroxy-2-oxo-3-fridelen-20α-car-boxylic acid(8),3-epikatonic acid(9),雷公藤三萜酸A(10)。结论:化合物(3),(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HPLC制备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从茜草科红芽大戟属植物红大戟根的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得到21个非蒽醌类成分;通过NMR和MS等波谱数据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包括10个三萜:乌苏酸(1),齐墩果酸(2),3β,19α-二羟基-2-氧-乌苏-12-烯-28-酸(3),坡模酸(4),马斯里酸(5),3β,19α,24-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6),委陵菜酸(7),救必应酸-3,23-缩丙酮(8),2α,3β,19α,23-四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9),2α,3β,19α,23-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10);4个豆甾酮:(24R)-24-豆甾-4,22-二烯-3-酮(11),(24R)-24-豆甾-4-烯-3-酮(12),(24R)-24-豆甾-3β-羟基-5,22-二烯-7-酮(13),(24R)-24-豆甾-3β-羟基-5-烯-7-酮(14);2个木脂素:桉脂素(15),刺五加酮(16);1个香豆素:8-甲氧基异欧前胡素(17);4个简单芳香类化合物:5-羟甲基呋喃醛(18),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19),苯甲酸(20),2-羟基-5-甲氧基-苯丙烯醛(21)。在肿瘤细胞毒(MTT法,HCT-8,Bel7402,BGC-823,A549和A2780),神经细胞保护(去血清和谷氨酸损伤模型),抗氧化(Fe2+-Cys诱导大鼠肝微粒体丙二醛生成模型),抗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模型),抗HIV(VS-VG/HIV-luc模型)和抗糖尿病(PTP1B酶抑制模型)药理模型上筛选结果显示,在1.0×10-5mol.L-1浓度下,这些化合物均未表现出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合蕊五味子(Schisdndrapropinqua var.propinqua)地上部分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反相硅胶、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分离技术进行分离,利用IR,UV,MS和NMR等现代波谱技术手段鉴定了它们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两个分别具有3,4-seco—cycloartane和3,4:9,10-seco—cycloartane型骨架的新三萜内酯:propiniclactnnesA(1)和B(2);同时分离得到了一个典型的cycloartane骨架三萜类化合物。结论:这两个新化合物在生源合成途径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可能是连接cycloartane骨架三萜和schisandra降三萜骨架的重要中间体。  相似文献   

19.
密花樫木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阐明密花樫木(Dysoxylum densiflorum(Blume)Miq.)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层析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化合物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β-白檀酮(β-amyrenone,1)、richenone(2)、β-谷甾醇(β-sitosterol,3)、cabraleadiol(4)、β-香树脂醇(β-amyrin,5)、龙脑香醇酮(hy-droxydammarenone-Ⅱ,6)、cabraleadiol monoacetate(7)、ocotillone(8)、3β-hydroxy-5-pregnen-20-one(9)、3β-hydroxy-5α-pregnan-20-one(10)、cabraleahydroxylactone(11)、川楝子甾醇B[(3α,20S)-dihydroxy-5α-pregnan-16-one,12]、表儿茶素[(-)-epicatechin,13]。结论:甾体、三萜和黄酮类化合物是密花樫木根的主要成分。化合物1-13为首次从密花樫木中分得,化合物12为首次从该属中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