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组织工程化肌腱修复生物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 1987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正式提出和确定“组织工程”以来 ,其在迄今的十余年里发展迅速。无论是修复皮肤、骨、软骨、肌腱、韧带 ,还是重建周围神经、血管等 ,均受到广泛关注[1] 。组织工程是指利用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原理构建人工合成的生物替代物 ,以促进细胞和组织生长 ,从而使受损组织或器官的功能得以恢复的一门学科[2 ] 。作为一种新兴生物医学技术 ,组织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组织重建 ,并使其恢复到损伤前组织具有的生物学功能[3 ] 。组织工程的基本方法是在体外将种子细胞种植于生物相容性良好并可被降解吸收的三维多孔支架…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述肌腱组织工程在肌腱修复过程中的应用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3-01/2009-10PubMed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有关肌腱组织工程研究进展、肌腱支架材料生物力学分析、生物材料在肌腱组织工程中应用及组织工程技术在修复肌腱缺损临床应用方面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tendontransplantation,tissue engineering,biologicalmaterial,cellstent",中文检索词为"肌腱移植,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细胞支架"。检索文献量总计132篇。结果:目前组织工程化肌腱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要真正应用于临床,大批量生产,仍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最适的种子细胞来源、理想的支架材料、最佳的培养条件以及植入体内的检测方法等,在组织工程真正成为一种治疗肌腱缺损和功能重建的选择之前,这些问题都是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结论:要真正实现体外预制有生命的种植体完全替代人体组织、器官功能,尚面临着许多挑战。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述肌腱组织工程在肌腱修复过程中的应用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3-01/2009-10 PubMed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有关肌腱组织工程研究进展、肌腱支架材料生物力学分析、生物材料在肌腱组织工程中应用及组织工程技术在修复肌腱缺损临床应用方面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tendon transplantation,tissue engineering,biologicalmaterial,cell stent",中文检索词为"肌腱移植,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细胞支架".检索文献量总计132篇. 结果:目前组织工程化肌腱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要真正应用于临床,大批量生产,仍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最适的种子细胞来源、理想的支架材料、最佳的培养条件以及植入体内的检测方法等,在组织工程真正成为一种治疗肌腱缺损和功能重建的选择之前,这些问题都是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结论:要真正实现体外预制有生命的种植体完全替代人体组织、器官功能,尚面临着许多挑战.  相似文献   

4.
背景:间质干细胞或间质祖细胞的非造血细胞可在体内或体外分化为骨、软骨、肌肉、肌腱、脂肪及骨髓基质,这使得它们成为组织工程领域内非常有价值的种子细胞来源.目的: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以Ⅰ型胶原-聚羟基乙酸为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观察其修复跟腱缺损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3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进行.材料:1.5~2.5 kg健康成年家兔由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动物学部提供,雌雄不限.聚羟基乙酸由威高集团康利达医用制品有限公司提供.SD大鼠由中南大学实验动物学部提供.方法:提取家兔骨髓,通过离心和贴壁法培养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分离、扩增.抽取SD大鼠尾腱,制备鼠尾Ⅰ型胶原溶液,并与聚羟基乙酸缝线混合培养构建胶原-聚羟基乙酸支架.将未经体外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胶原-聚羟基乙酸支架中构建组织工程化兔肌腱模型,以不加入细胞的为对照.切开30只家兔踝部皮肤,分离出兔跟腱,造成3cm长缺损,实验组15只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预制的组织工程化肌腱移植于缺损处,对照组15只以Ⅰ型胶原-聚羟基乙酸支架修复跟腱缺损.主要观察指标:组织工程化肌腱修复兔跟腱缺损的效果.结果:含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Ⅰ型胶原一聚羟基乙酸支架及不含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Ⅰ型胶原-聚羟基乙酸支架回植于体内时大体观察呈条形凝胶状.回植于体内4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可见移植处形成条索状组织,聚羟基乙酸缝线已降解.8周时观察可见实验组组织工程化肌腱与受体肌腱组织完好连接,呈条索状.与周围其他组织无粘连,为白色、有光泽的致密腱样组织,对照组所形成的组织较实验组细小、与周围组织有粘连.结论: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以Ⅰ型胶原-聚羟基乙酸为支架构建的组织工程化肌腱可明显促进肌腱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和分析肌腱组织工程应用于肌腱运动损伤修复的研究现状.方法:以"tissue engineering,artificial biocompatlble tendon",为英文检索词,以"组织工程,肌腱"为中文检索词,计算机检索PubMed和万方数据库1994-01/2009-12的相关文献.纳入具有原创性,论点论据可靠的实验文章,排除重复性的研究,选择符合标准的33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结果:肌腱运动损伤后若未予以及时修复常会导致肢体功能障碍,组织工程化人工肌腱修复缺损肌腱可对肌腱缺损进行形态修复和功能重建,并达到永久性替代.目前,组织工程学研究进展迅速,但要真正应用于临床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以下问题进行了讨论:①种子细胞的来源.②对材料选取及如何合理改进,从而塑造理想的器官形状三维支架材料.③如何模拟体内环境,在体外构建肌腱组织.④如何使制造出来的组织工程肌腱有更好的生物力学性能.结论:如何在体外利用生物反应器模拟体内环境,进行组织工程化肌腱的构建,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肌腱修复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如肌腱缝合与粘连的机制研究,提高肌腱愈合质量研究,缝合材料与方法的改进,肌腱缝接处的抗张强度研究,组织工程肌腱的生物材料研究等,这些都是影响肌腱修复研究发展的重要问题。目的:通过对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2002/2011有关肌腱损伤修复材料相关文献的献计量学分析,评估该领域学术文献的总体趋势,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设计:文献计量学分析。资料提取:由第一作者以电子检索方式对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2-01/2011-12肌腱损伤修复材料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检索词为"tendon injury(肌腱损伤),material(材料),repair(修复)",对检索的相关文献运用数据库中自带的分析功能和Excel软件绘制图表的功能进行分析,描述其分布特征。入选标准:纳入经同行评议的肌腱损伤修复材料研究已发表的文献,包括研究原著、综述和会议的文献类型。排除:①需采用手工检索和电话检索方式收集的文章。②未正式出版的文章。③在收录数量之外排除勘误类文献类型。主要数据的判定指标:以SCI数据库相关文献出版时间、文献的数量、学科分类、文献类型、发文量较多的作者、来源出版物、会议、发文量较多的机构、国家地区分布、基金资助情况、文献语种和被引频次进行分析。结果:①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过去10年共收录肌腱损伤修复材料研究相关文献156篇。从文献发表数量的趋势上看,总体呈现出逐步上升的状态,2009年收录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达到顶峰,为28篇。其中研究原著类文章共收录141篇,综述类文章13篇。研究文字的学科领域集中在骨科学和外科学方向,其次为运动科学和工程学。②目前发表量较多的出版物为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美国运动医学杂志》、Foot Ankle International《足与踝国际杂志》和Archives of Orthopaedic and Trauma Surgery《矫形外科与创伤外科学文献集》。发表文献的国家以美国为主,占全球相关领域发稿量的42.9%。中国在过去10年间被收录文章总量位居第5名,共发表9篇相关文章,占全球相关文章的5.8%。③肌腱损伤修复材料研究相关文献的基金以NIH资助为主。最高被引频次文章主要发表在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细胞生理学杂志》和Cytokine & Growth Factor Reviews《细胞分裂与生长因子评论》等期刊上。结论:文献分析显示,近几年来肌腱损伤修复材料的研究趋于成熟,发文量稳定并且呈逐渐上升趋势,是目前骨科、外科和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肌腱的生物学特性及肌腱缺损修复材料的性能.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5/2009)和Medline database(1985/2009),纳入主题内容与肌腱生物学特性和肌腱缺损修复材料联系紧密的文章;排除Meta分析、与主题无关的文章及重复性研究.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收集和质量评价,共纳入29篇文章,其中中文文献16篇,英文文献13篇.从肌腱的生物学特性及肌腱缺损修复材料的性能进行总结.结果:肌腱的营养主要由肌腱当中的血管通过血液供给,肌腱在重复性载荷下会发生疲劳,但和其他工程材料不同之处在于肌腱具有自我修复能力;肌腱的生物力学特性与胶原纤维密切相关,应力应变曲线与胶原纤维基本相同,表现出明显的黏弹性体特性--滞后、蠕变和应力松弛.当前对肌腱缺损的修复材料主要有自体肌腱、同种异体肌腱、异种肌腱、人工肌腱替代物及组织工程化人工肌腱.结论:虽然肌腱缺损的修复材料较多,但是均具有其优缺点,目前仍未找到一种最理想的修复方法.目前对肌健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组织工程和基因工程将制造出理想的肌腱替代品.  相似文献   

8.
背景:自体肌腱修复肌腱缺损因可用肌腱有限且形成供区功能障碍,同种异体肌腱同样来源有限,并且价格昂贵,在临床上很难满足其需要。目的:观察不同时期异种肌腱修复肌腱缺损的微观变化,为异种肌腱作为临床组织工程化肌腱生长支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6月龄的Leghorn鸡屈趾肌腱经化学去细胞处理后作为异种肌腱移植供体,健康成熟日本大耳白兔36只,建立双后肢跟腱中间束2 cm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异种肌腱移植组和自体肌腱移植组,每组18只。肌腱移植缝合用4-0无创伤肌腱缝合线行双"8"字缝合,移植后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2周,对供体肌腱行去细胞前后大体观察、生物力学测定、组织学光镜及电镜观察,术后2,4,9周每组取6只兔对标本行组织学光镜及电镜检测。结果与结论:1肌腱经过化学去细胞处理后色泽变白,质地较前柔软,去细胞前可见细胞与胶原纤维交替紧密排列,去细胞后胶原排列相对松散,且无细胞及细胞碎片,去细胞后肌腱的力学强度较术前减弱。2由电镜图片直观看到:随移植时间的延长,移植的粗大鸡肌腱胶原纤维逐渐被再生的兔肌腱胶原纤维最终替代,而新生成的纤细胶原纤维经改造塑形变为粗细相等的较粗大纤维,排列方向逐渐趋于平行,在结构和功能上达到正常肌腱水平。结果表明,去细胞后的最大抗拉力是去细胞前的83.44%,能够满足肌腱移植生物力学的要求。最终肌腱修复是再生胶原纤维形成的结果,异种肌腱经过理化方法处理后可作为临床肌腱修复的生长支架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和分析组织工程肌腱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组织工程肌腱作为替代物对于肌腱损伤修复的可能性,以及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方法:以"组织工程,种子细胞,肌腱,损伤修复,支架材料"为中文关键词,以"tissue engineering,seed cells,tendon,damage repair,scaffold"为英文关键词,应用计算机检索 1994-01/2009-12 Pubmed 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维普数据库(http://www.cqvip.com/)有关运动性肌腱损伤与组织工程肌腱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共纳入25篇文献,重点对以下4个问题进行讨论:①运动性肌腱工程生物力学研究进展.②肌腱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分类与筛选.③肌腱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应具备的特点.④组织工程肌腱面临的问题与研究方向.结果:目前,在肌腱组织工程中研究的种子细胞有肌腱细胞、皮肤成纤维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标准种子细胞的难以确立一直制约着组织工程的发展,如何获得大规模、再生性的种子细胞是当前组织工程化肌腱研究面临的最为关键的问题.组织工程化人工肌腱修复缺损肌腱,与其他传统方法相比,主要具有以下优点:①所形成的肌腱组织有活力和功能,可对肌腱缺损进行形态修复和功能重建,并达到永久性替代.②以相对少量的肌腱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后,修复严重的肌腱缺损.⑨按缺损肌腱形态任意塑形,达到形态修复. 结论:组织工程肌腱要真正应用于临床,关键是如何模拟体内环境,在体外成功构建肌腱组织,因而在体外模拟体内环境进行组织工程的构建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评价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生物支架材料的性能及作用,以寻找合理的肌腱替代物.方法:以"组织工程;肌腱修复;生物材料支架;运动性肌腱损伤"为中文关键词,"tissue engineering,tendon repairing,biological material scaffold,sport injury of terndon"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94-01/2009-12相关文章.纳入与有关运动性肌腱损伤与组织工程肌腱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16篇文献为主,重点对一下5个问题进行了讨论:①肌腱的组织学特征?②肌腱移植材料种类及组织工程肌腱种子细胞的来源?③如何解决同种异体肌腱细胞的免疫学反应?④如何制备与筛选特殊力学强度的支架材料?⑤伦理学问题.结果:与传统肌腱修复比较,组织工程化肌腱具有许多优点:解决了供体肌腱来源问题;组织工程化肌腱具有活力和功能,植入后可与受体肌腱愈合,永久性替换缺损肌腱;可根据缺损肌腱任意塑型,在重建功能的同时达到形态修复的目的.但是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如何提高支架材料应用性,研制具有与正常人体肌腱组织相接近的力学性能的支架材料是其中的关键性问题.结论:模拟体内环境,解决组织工程肌腱构建的牛物材料、种子细胞,以及在体外成功构建肌腱组织是未来组织工程肌腱构建过程中的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背景:研究证实活体肌腱的愈合是内源性愈合和外源性愈合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外源性愈合又是肌腱发生粘连的主要原因,影响肌腱功能恢复.目的:探讨组织工程技术及其材料在防治运动损伤导致肌腱粘连中的应用.方法:以"运动损伤、生物材料、组织工程、肌腱粘连"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01/2000-12)查阅发表的关于肌腱生物力学性能、可吸收生物材料聚羟基乙酸、肌腱细胞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生物膜、几丁糖、可吸收性防粘连膜、透明质酸钠、生物蛋白胶等生物材料预防肌腱粘连的随机动物对照实验和临床应用的文献,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综合分析以及随访和功能评价,对组织工程预防肌腱粘连的临床应用进行全面总结.结果与结论:初检得到61篇文献,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排除因研究目的与此文无关的31篇,内容重复性的研究9篇,共保留21篇文献进行分析.肌腱粘连是指肌腱损伤修复过程中周围组织的增生和侵入,随着人们对肌腱修复愈合理论认识的深入,防止肌腱粘连的组织工程应用越来越多.肌腱愈合由内、外源愈合共同作用.以内源性愈合方式为主,同时又与腱鞘、腱纽及滑液等条件有密切联系;肌腱粘连多是由于外源性愈合参与过多及腱周损坏所致.组织工程是一种新技术,在其实施过程中广泛应用其新的生物材料,解决肌腱损伤和软骨坏死等问题,目的在于使组织重建,能够达到防粘连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学术背景:肌腱损伤后传统的手术治疗虽然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但其功能重建结果往往不令人乐观。随着组织工程化肌腱的发展,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肌腱缺损已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目的:对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工程化肌腱的构建以及动物实验的方法和检测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检索策略: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EBSCO以及google scholar引擎中1990-02/2007-05关于组织工程化肌腱的文献,检索词"tissue engineering,engineered tissue,tissue-engineered tendon,scaffold,implantation in vivo,seed cells",检索词被分别组合进行检索,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1990-02/2007-05关于细胞和支架材料的文献,检索词"组织工程,工程化组织,种子细胞,支架,体内植入,组织工程化肌腱",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纳入标准:重点选取与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以及体内植入修复肌腱缺损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排除标准:关于配子、胚胎和组织工程化骨、血管等的文章。文献评价:①文献来源有RCT,循证医学系统综述、汇总分析、个例报道、经验交流。②共检索到214篇关于细胞和支架材料以及体内植入的文献,其中与本实验关系密切的文献14篇,间接相关45篇,最终纳入35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综合:目前运用于组织工程化肌腱的种子细胞主要有间充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多用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及二者的共聚物作为支架材料。在复合物的培养方面,提出细胞-支架材料复合物体外构建过程中引入动态的机械力牵拉,可使修复后的肌腱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强度。组织工程肌腱植入体内后的检测方法除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测外,其力学性能检测也是必要的,且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研究中。结论:组织工程化肌腱可以成为一种较好修复临床肌腱损伤的方法,但需要探索最适的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培养条件以及植入体内后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背景采用不同方法处理的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手外伤肌腱缺损,已成为近年手部组织工程研究的重点.目的探讨经深低温冰箱冷藏及戊二醛处理的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手部肌腱缺损的特点.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单位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病房.对象选择1997-01/2001-08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住院的男性手外伤肌腱缺损患者15例(17条肌腱),年龄20~35岁.其中伸指肌腱缺损8条,屈指肌腱缺损9条;缺损肌腱长3~9 cm.方法应用从健康青壮年意外死亡者志愿贡献或外伤断肢后无再植条件废弃肢体经无菌操作条件取出的手指屈肌腱(本人或家属均知情同意),经-80℃深低温冰箱保存,术前应用3.5 g/L戊二醛溶液浸泡后按显微外科缝合肌腱的方法将异体肌腱移植于手部肌腱缺损处.随访时按国际手外科联合会制定的总活动度法评定疗效,分为优、良、可、差4级.主要观察指标手指总主动活动度和排斥反应.结果15例患者(17条肌腱)均进入结果分析.随访8个月,手指肌腱总活动度优级4条,良级6条,可级4条,差级3条,总有效率82.36%(14/17).全部病例没有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均没有发生急性免疫排斥反应,移植的肌腱无断裂.结论异体肌腱经-80℃深低温保存及术前应用戊二醛处理,可以降低移植后的抗原反应,增加移植肌腱的强度和韧性,避免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的感染,是代替自体肌腱移植的良好方法之一,但移植后存在着肌腱粘连的并发症尚需解决.  相似文献   

14.
背景:采用不同方法处理的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手外伤肌腱缺损,已成为近年手部组织工程研究的重点。目的:探讨经深低温冰箱冷藏及戊二醛处理的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手部肌腱缺损的特点。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单位: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病房。对象:选择1997—01/2001—08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住院的男性手外伤肌腱缺损患者15例(17条肌腱),年龄20~35岁。其中伸指肌腱缺损8条,屈指肌腱缺损9条;缺损肌腱长3-9cm。方法:应用从健康青壮年意外死亡者志愿贡献或外伤断肢后无再植条件废弃肢体经无菌操作条件取出的手指屈肌腱(本人或家属均知情同意),经-80℃深低温冰箱保存,术前应用3.5g/L戊二醛溶液浸泡后按显微外科缝合肌腱的方法将异体肌腱移植于手部肌腱缺损处。随访时按国际手外科联合会制定的总活动度法评定疗效,分为优、良、可、差4级。主要观察指标:手指总主动活动度和排斥反应。结果:15例患者(17条肌腱)均进入结果分析。随访8个月,手指肌腱总活动度优级4条,良级6条,可级4条,差级3条,总有效率82.36%(14/17)。全部病例没有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均没有发生急性免疫排斥反应,移植的肌腱无断裂。结论:异体肌腱经-80℃深低温保存及术前应用戊二醛处理,可以降低移植后的抗原反应,增加移植肌腱的强度和韧性,避免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的感染,是代替自体肌腱移植的良好方法之一,但移植后存在着肌腱粘连的并发症尚需解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由于肌腱来源受限及人工代用品力学性能差等缺点限制了临床肌腱损伤的修复,为此探索组织工程化肌腱修复兔跟腱缺损的可行性,以期为肌腱修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0-08/2001-12在第一军医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30只新西兰白兔分为2组:人发角蛋白(HHK)组:用HHK材料修复兔跟腱缺损;组织工程化肌腱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与HHK在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形成细胞-材料复合体,修复兔跟腱缺损。采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术后3,6和12周损伤肌腱的修复情况。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新生肌腱Ⅰ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扫描电镜下可见MSCs-HHK组织工程化肌腱上有大量梭形的MSCs贴附生长,细胞平行排列,细胞间有突起相连。与HHK组相比,组织工程化肌腱组新生肌腱组织Ⅰ型胶原mRNA呈较高表达,腱细胞增生活跃,胶原纤维更为成熟。结论:在模拟微重力条件下以MSCs为种子细胞,HHK为支架材料构建的组织工程化肌腱能够有效地修复兔跟腱缺损。  相似文献   

16.
背景:以往肌腱损伤的修复方法有端端吻合、自体肌腱移植、同种异体肌腱或人工肌腱移植等,但均有其各自缺点。目的:探讨以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12诱导,聚羟基乙酸复合材料作为支架材料,预构组织工程化肌腱重建家兔跟腱缺损的可能性。方法:家兔抽取股骨近端骨髓,分离所得细胞传代至第2代,加入10μg/L 骨形态发生蛋白12诱导分化,并与Ⅰ型胶原溶液按一定比例移植于预张的聚羟基乙酸缝线上预制组织工程化肌腱备用。将家兔制备成跟腱缺损模型,分别采用不同方法修复跟腱缺损:组织工程化肌腱修复,Ⅰ型胶原-聚羟基乙酸缝线修复,丝线行端端修复。修复12周对各组肌腱行形态学、力学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与结论:修复12周家兔肌腱组织病理切片:组织工程化肌腱组可见大量梭形纤维母细胞顺应力学方向排列均匀分布于胶原中,纤维细胞明显增多,胶原致密;Ⅰ型胶原-聚羟基乙酸缝线组可见部分纤维组织增生伴少许肉芽组织形成,胶原纤维呈松散网丝状,细胞排列紊乱分布不均;丝线组可见纤维组织旁见大量肉芽组织形成。修复12周家兔肌腱生物力学强度:骨形态发生蛋白12+聚羟基乙酸重建肌腱的力学强度明显优于Ⅰ型胶原-聚羟基乙酸组,与丝线缝合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骨形态发生蛋白12+聚羟基乙酸重建肌腱的力学强度低于正常肌腱。提示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12诱导,以聚羟基乙酸为支架,可望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构建的组织工程肌腱具有一定的生物力学特性,能用于修复跟腱缺损。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surgery and clinical applied anatomy, skin flaps and musculocutaneous flaps with vessel pedicles are primary choices in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efect. The transfer of skin flaps and muscular skin flaps with vessel pedicles is rather easy and need't special instruments. Because of utilization of adjacent tissue, the outline is good after operat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评价改良皮下蒂皮瓣推移修复鼻部缺损中的应用及优缺点。方法:自2015年1月以来,采用改良皮下蒂皮瓣推移修复鼻部缺损患者共16例,术后观察供、受区情况,鼻部立体外形情况。结果:16例皮瓣均成活良好,术后随访显示鼻部外形良好,供、受区瘢痕融合,鼻部立体结构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采用改良皮下蒂皮瓣推移修复鼻部下1/3缺损,鼻外形修复效果好,且供、受区融合,无另外供区瘢痕出现。该手术损伤小,操作简便易行,可作为修复鼻部较小缺损的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9.
Whether tendon regeneration can be induced using the umbilical cord as a whole‐graft structure is unknown. In this study, we explored the potential for tendon regeneration induction using an umbilical cord graft in a rabbit model of patella tendon defects. In 52 of 54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the central third of the patella tendons of both hind legs was removed to create tendon defects. The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nonfilling (empty defect), refilling (defect refilled with resected tendon portion), Wharton's jelly (WJ) outside (WJO; defect filled with umbilical cord graft, WJ side facing outward), and WJ inside (WJI; same as WJO with WJ side facing inward) groups. Four rabbits from WJO and WJI groups were sacrificed for human CD 105 evaluation 1 month after surgery. Further histological, biomechanical, and gene expression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at 3 and 6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untreated patella tendons in the remaining two rabbits were harvested as normal biomechanical controls. Histological evaluation showed that the formed tissue structure fibers in the tendon defect area were much denser and more mature in the WJI group than in all other groups. Biomechanical testing showed that the failure load of the final tissue structure was the highest in the WJI group.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dicat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most tendon‐related genes was upregulated in the WJI group at 6 months after surgery. We concluded that umbilical cord grafting induces effective tendon regeneration, particularly when the WJ side faces inward.  相似文献   

20.
背景:各种生物材料人工晶状体的设计为视网膜脱离提供了更好的成像质量和近视、远视功能.目的:评价不同生物材料修复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中检索1999-01/2009-12有关视网膜脱离的研究,关键词为"视网膜脱离;材料".结果与结论:关于治疗视网膜脱落的生物材料临床报道很多.近20多年来,随着显微手术在眼科的应用和显微手术器械的发展,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材料及制作工艺的不断改进,白内障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已成为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恢复视力的先进技术,被誉为当代一项重要的眼科学进展.新的可折叠式可注入材料如丙烯酸酯、硅凝胶等,减少了免疫排斥反应、后囊膜混浊等并发症,很多研究文章提出了有价值的成果.用于视网膜脱离的材料选择很多,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最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