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了解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建立切口感染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式了解2009-2010年某医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情况;采取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2011年度骨科手术病人切口感染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医院2009年进行骨科手术1 645例,发生切口感染42例,感染率为2.6%;2010年进行骨科手术1 628例,发生切口感染30例,感染率为1.8%。2011年开展骨科手术1 596例,发生切口感染15例,感染率为0.9%。结论通过目标性监测,实施全过程管理,使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住院产妇医院感染现状,探讨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医院2007-2009年期间30 315例分娩产妇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连续3年住院产妇中发生医院感染203例,感染发生率为0.67%,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产妇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依其发生率高低依次为:上呼吸道、宫腔、皮肤软组织、泌尿道、手术切口感染。结论该医院住院产妇医院感染发生率较低,且呈逐年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生儿病房患儿医院感染特点和现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新生儿病房感染管理。方法通过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共调查新生儿病房住院患者2 832例,发生医院感染69例,医院感染率为2.4%;以呼吸道和血液相关感染为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为4.5%,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RBSI)的发生率为8.5%。千日感染率从2013年的4.22‰下降至2015年的1.74‰,呈下降趋势。结论该医院新生儿病房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新生儿呼吸道和血流相关感染为控制重点。  相似文献   

4.
1999-2006年浙江省绍兴市医院感染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为深入开展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控制医院感染发生并评价其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9-2006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结果 8年中共监测住院患者220 054人次,发生医院感染12 196人次,感染率5.5%; 历年医院感染率在4.6%~7.1%之间,医院感染率随时间变化有下降趋势,医院感染漏报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医院感染监测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要针对高危人群、高危因素运用现代化监测手段开展目标性监测。  相似文献   

5.
护理管理学     
时1978医院感染8 085例调查分析口懊秀芝刀齐鲁护理杂志一2003,9(6),一4以一406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该院1993年至2002年住院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779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8085例,感染率4.55%,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外科系统感染率5.70%.高于内科系统4.7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构成比的55.50%;手术切口感染率为7.83%,2以刃年至2002年平均5.94%,明显低于1993年至1995年的10.92%,差异有显著性(尸<0.的1);病原菌G一杆菌多于G十球菌。认为:强化控制医院感染措施,加强对病房系统化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率有明显效果;病原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监测外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和感染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外科1 075例Ⅰ类切口的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本次调查的1 075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7例,感染率为0.65%。结论感染危险指数对手术切口感染存在相当的影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是控制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了解新生儿病房患儿医院感染特点和现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新生儿病房感染管理。方法通过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共调查新生儿病房住院患者2 832例,发生医院感染 69 例,医院感染率为2.4%;以呼吸道和血液相关感染为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为4.5%,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RBSI)的发生率为 8.5 %。千日感染率从2013年的4.22‰下降至2015年的1.74‰,呈下降趋势。结论该医院新生儿病房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新生儿呼吸道和血流相关感染为控制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骨科手术部位感染情况,为降低感染率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照组)和目标性监测方法(监测组),分别对本医院2009年和2010年所有住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回顾性调查表明,2009年住院手术患者共881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69例,平均感染率为7.83%。2010年实施手术患者共930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33例,平均感染率为3.55%。2009年与2010年度手术患者中I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6.06%和1.16%。结论该医院2010年度手术病人手术部位感染率明显低于2009年度,以I类手术切口感染率降低最显著。  相似文献   

9.
手术切口感染的前瞻性监测及干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孟广霞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6):1545-1546
目的:探讨预防和控制手术切口感染的方法。方法:对手术切口易感染的病例实行早期监测,落实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方法,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结果:监测手术切口患者13008例,发生感染107例,感染率为0.8%,占同期医院感染总数的15%(107/715)。结论:对手术切口的患者进行重点环节的前瞻性监测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有效控制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胆囊切除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分析感染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和目标性监测,对该医院实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10年度233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发生手术切口部位感染20例,感染率为8.6%。2011年度260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发生手术切口部位感染9例,感染率为3.5%。结论通过目标性监测,提出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了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郑媛  张玲  焦成元 《华西医学》2014,(3):428-431
目的分析影响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7月1日-12月31日677例所有类别手术(不包括有植入物手术及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术前根据外科手术切口污染情况进行切口类型分类,术后密切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出院后1个月进行电话回访、定期来院复查,了解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并按时填写统一表格。结果对677例手术患者进行随访,其中发生SSI12例,感染率为1.77%。污染及感染类切口SSI发生率(14.28%、30.76%)高于清洁及清洁.污染类切口(0.00%、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住院时间≥4d者的SSI发生率(4.55%)显著高于术前住院时间为2~3d(0.60%)和≤1d者(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和Ⅱ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72h者SSI发生率(7.69%)高于术后用药时间≤48h者(0.00%)(P=-0.002)。结论缩短术前住院时间能降低SSI的发生率;围手术期长时间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不能有效预防术后感染,反而有增加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备皮方法对普外科手术术野皮肤状况及对术后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予以不剃毛备皮法和剃毛备皮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皮肤损伤情况和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在放大镜下可见皮损23例,占38.3%;肉眼可见皮损3例,占5.0%;实验组无皮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占3.4%;对照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占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部分普外科手术前的皮肤准备中,可以采用不剃毛备皮法能减少对皮肤的损伤,降低切口发生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儿童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及其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院小儿外科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2008-2011年,该医院小儿外科共进行儿童手术3 419例,发生切口感染75例,感染率为2.19%。手术切口感染患儿≤3岁、Ⅲ类手术切口、颅脑手术、急诊手术和手术时间超过3 h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较高。结论儿童手术切口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是低龄、切口类型、脑部和急诊手术以及手术持续时间过长等,应针对高危因素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本医院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调查手术患者1 312例,发生切口感染3例,感染率为0.23%。手术切口感染主要发生于高龄患者和手术时间过长的患者。结论该医院普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较低,手术切口感染与高龄和手术持续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开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并对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行开腹子宫肌瘤手术的112例患者,观察术后切1:2是否出现感染,将112例患者分为感染组36例,和未感染组76例,对所有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大于60岁的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几率明显高于小于60岁的患者(P〈0.05);病程方面,术后发生感染患者的病程明显长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长度、术前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术后复发与术后感染存在密切联系,比较感染组和未感染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掌握引起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老年患者术后感染状况以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前瞻性与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分析1 650例老年患者临床感染情况。结果 1 650例老年患者共有40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42%;感染率随年龄增加有递增的趋势,而与年份相反;夏季是感染的高发季节,感染部位多见于四肢和脊柱,χ2检验显示,手术切口感染与切口类型、手术时机、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前住院时间、骨折类型、有无基础性疾病有明显关系(P0.05)。结论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针对老年人群体采取特殊干预措施,降低老年人术后感染的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1年和2012年两年间医院感染的变化趋势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9月21日和2012年8月16日0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的出院患者,不包括当日的新入院患者),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统一标准填写个案调查表,并对调查日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和2012年捌查当日共调查住院患者1165例,实查率均为100%,共有39例患者发生46例次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3.88%和2.80%;2011年调查当日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为神经外科(27.27%)和心胸外科(16.67%),2012年调查当日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为重症医学科(28.57%)和心血管内科(9.09%);感染部位均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和表浅切口感染。2011年和2012年调查当日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63.07%和40.56%,两年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和治疗+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2011年有227例,病原学监测87例,送枪率为38.33%;2012年有187例,病原学送检118例,送检率为6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今后的重点工作是加强呼吸道、泌尿道和手术部位感染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8.
碘伏纱条覆盖手术切口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应用碘伏纱条覆盖手术切口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碘伏纱条覆盖手术切口,对照组用普通无菌纱布覆盖,均于术后第3天、第5天观察切口,是否有感染、渗血、水肿。结果 采用碘伏纱条覆盖的手术切口,术后感染率明显降低,较之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碘伏纱条覆盖手术切口,可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