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说明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戴萍  金蜀蓉 《中国药房》2008,19(9):719-720
目的:规范和完善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内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方法:对目前临床常用的34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与结论:部分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内容不规范,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2.
方铁  黄宗雯 《黑龙江医药》2012,25(2):208-209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宣城市2011年收集的26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在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0至60岁比例达66.04%;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占7.92%。结论::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生产质量控制及说明书的规范,全面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将合理用药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陈爱群 《临床医药实践》2009,(5Z):1679-1680
目的:了解我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便于临床上更好地使用。方法:收集我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进行分析、统计、归纳。结果:我院使用的27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中,有11个列出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症状有12类。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如注意配伍、合并用药、使用剂量、滴注速度、开瓶后放置时间、患者个体差异等问题,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的完整性,论证说明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性。方法统计我院正在使用的24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对其中的相关项目进行归纳,同时结合近年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案例进行分析。结果统计24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药理作用"项完整的占45.8%;"不良反应"项完整的占91.7%;"注意事项"项完整的占95.8%;"药物相互作用"项完整的占16.7%;"药代动力学"项完整的占16.7%;"老人和小儿用药"项完整的占20.8%;"孕妇与哺乳期用药"项完整的占45.8%;"最适宜溶媒"项完整的占91.7%;"以中医理论描述的功能主治"项完整的占66.7%。结论中药注射剂说明书欠规范严重。  相似文献   

5.
徐勤英 《海峡药学》2007,19(11):110-111
收集我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进行分析,统计,归纳。结果我院使用的24种中药注射剂中,有9个品种列出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症状有9类。使用过程中,如注意配伍,使用剂量,滴注速度,患者个体差异等问题,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6.
临床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和使用注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我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便于临床上更好地使用。方法:收集我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进行分析,统计,归纳。结果:我院使用的41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中,有17个品种列出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症状有11类。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如注意配伍,使用剂量,滴注速度,患者个体差异等问题,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临床表现及成因,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归纳。结果:经过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统计分析可知,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人群是中老年人;不良反应以皮肤表皮出血点及全身性损害为主;引起不良反应的品种主要有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和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结论:中药注射剂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的标注情况,规范和完善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内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依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对我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PIVAS)常用的23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与结论:部分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缺项情况较严重,内容不规范,缺乏研究资料。建议药品监管部门严格审批,生产企业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研究,规范和完善药品说明书内容,发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的完整性,论证说明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性。方法收集该院14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对其中的相关项目进行归纳,同时结合近年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案例进行分析。结果统计14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药理作用"项完整的占14.3%(2/14),"注意事项完整的占100.0%(14/14),"不良反应"项完整的占78.6%(11/14),"药物相互作用"项完整的占7.1%(1/14),"药代动力学"项完整的占21.4%(3/14),"老人和小儿用药"项完整的占7.1%(1/14),"孕妇与哺乳用药"项完整的占28.6%(4/14),"最适宜溶媒"项完整的占92.9%(13/14),"以中医理论描述的功能主治"项完整的占71.4%(10/14)。结论中药注射剂说明书项目比较完善,但内容欠规范严重,不够充实。完善药品说明书能促进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相似文献   

10.
马姝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328-329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中药不良反应报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归纳。结果对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进行分析。结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1.
李明斌 《北方药学》2013,(11):39-39
目的:概述中药注射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方法:查阅国内医药学期刊中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道及相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总结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成因,并提出防治对策。结论:中药注射剂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原因。给予临床提供用药指导,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查阅近些年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汇总。结果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为中药注射剂制备工艺不合理、临床使用不规范、患者个体差异、注射剂配伍等。结论提高中药注射剂的提取工艺,临床严格遵循药品使用说明书,降低中药制剂的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合理用药情况。方法收集、分析2010-2011年我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相关消耗信息、说明书、病历及2008-2010年上报的17例ADR报表。结果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其中以皮肤损伤最多。药品说明书描述不全面,应进行规范、完善。结论中药注射剂在肿瘤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应正确认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问题,做到辨证施治、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朱敏 《中国药业》2014,(4):64-66
目的 分析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14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超过50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58.33%.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共37个品种,累及8个系统;活血化瘀类品种涉及不良反应最多,热毒宁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居首.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6.81%,其次为免疫系统损害,占21.53%.结论 中药注射剂应根据药品说明书严格规范操作,建议重视辨证施治,加强临床用药监护,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如何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已成为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药品说明书是临床医师和药师指导患者安全合理用药的法定依据,同时也是合理使用、管理药品的重要指南,其规范性和确切性至关重要。通过对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不良反应]等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牛绍利  穆瑞松  孙学琴 《海峡药学》2009,21(11):247-249
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7年1~9月份收集到1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结果有8例属于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占抽查总报表66.66%。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反应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反应。结论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控,重视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合理、规范使用中药注射剂,发挥中药注射剂应有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251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探讨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加深人们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引起人们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视。方法通过对251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按性别、年龄、不良反应级别、结果和用药途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不良反应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静滴给药引起的ADR比例最高达77.29%,其中活血类注射剂发生率最高为33.95%;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25%。结论应重视中药制剂,特别是中药注射剂的生产质量控制及说明书的规范,全面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将合理用药贯彻于医药学服务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使用情况,为指导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4年销售额和销售数量,计算用药频率,对结果进行用药分析;根据药品说明书,总结药品应用疗程和对肝肾功能影响;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2014年不良反应上报情况。结果销售金额在前10名的主要为活血化瘀类的心脑血管用药和补中益气药;丹红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同步性较好,患者应用注射用益气复脉经济负担相对较重;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中药注射剂在我院应用较普遍,在临床应用中要严密关注不良反应,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合理、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我院现用17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说明书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使用的具有国药准字Z批准文号的17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对说明书的项目和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项目符合规定,但内容简单,药品安全信息不够健全。结论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内容不够完善,不能充分发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建议进一步完善健全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以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我国已上市的理血类中药注射剂现状,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库、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资料,就我国已上市理血类注射剂品种概况,包括品种分布、临床应用、药品不良反应或事件及说明书现况进行整理分析,探讨其安全性问题。结果 我国已上市理血类中药注射剂共37种,获批文号共350个,涉及理血剂药品类型4种,以活血化瘀剂为主。理血类中药注射剂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事件文献报道,且部分药品说明书内容标注不完善。结论 建议生产企业不断提高中药注射剂标准及产品质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生产企业及时加强说明书修订工作,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时,应关注其重视其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