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了恶性心律失常62例,其中快速型24例;缓慢型24例;快慢混合型14例。主要病因为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和肺源性心脏病。治疗快速型以药物为主;缓慢型以人工心脏起搏为主;快慢混合型以药物治疗和人工心脏起搏。预激综合征并房颤者,慎用洋地黄。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23例次ATP治疗PSVT的效果,总有效率56.5%,9例次高浓度快速注射者8例转复。器质性心脏病者副作用较多,1例冠心速注高浓度ATP后,发生心室颤动和阿-斯氏综合征。这一结果提示:药物浓度和注射速度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PSVT伴AVB者疗效也很低;病因和药物浓度是决定副作用的因素。因此,对于器质性心脏病者,尤其冠心病人,应避免高浓度快速静脉注射ATP。  相似文献   

3.
硫酸颅通定治疗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1月至1994年10月试用硫酸颅通定静注治疗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30例次,取得良好疗效。初步观察表明,总有效率80%。未见明显副反应。可作为一种新的植物性抗心律失常药物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370例老年心脏病中冠心病占第一位(150例),高冠心第二位(90例),肺心病第三位(53例),高心病第四位(48例)。出现心率失常者281例。总出现率为75.9%。过早搏动居首位(200例次),依次为:扑动与颤动(92例次),房室传导阻滞(75例次),窦性心动过缓(67例次),窦性心动过速(67例次),束支传导阻滞(49例次)。总的病死率为15.1%。死于心律失常者占第一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分类及合并症。方法选择60例肺心病患者进行心电图及其它实验室检查,对出现心律失常34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0例并发心律失常34例,其中两种以上心律失常者14例,占41.18%,其发生心律失常48例次,激动起源异常37例次,占77.08%,传导异常11例次,占22.92%。激动起源异常中,室上性心律失常占67.57%,室性心律失常占32.43%。传导异常中,右束支传导阻滞最多见占72.73%。结论肺心病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且与肺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心律失常治疗应通过积极的病因及合并症治疗,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不是最佳办法。  相似文献   

6.
射频消融术是快速心律失常唯一有效的根治性技术.为此我院于4年前开展了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共完成12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结果:本组60例中,显效41例,占68.3%,有效13例,占21.7%,总有效率为90%,且起效快,副作用少。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是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结果进行分析,以总结RFCA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心血管内科近3年232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包括阵发性室上速、室早、室速、房速、房扑和房颤)的射频消融方法、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随访6~30个月,232例患者中227例RFCA治疗成功,一次治疗成功率达97.8%,复发率为2.16%(5/232),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87%(2/232),其中1例发生心包填塞,1例出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精确的定位、仔细熟练的操作以及严格控制消融的能量和时间,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成功率、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高原地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的监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高原地区90例先心病病人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后近期发生的心律失常共127例次,以心脏传导阻滞最多见,其次是心动过速和过早搏动,于出院前均消失;同时初步探讨高原地区心律失常的发生较平原地区偏低。提示高原地区病人心肌对心脏手术的缺血损伤的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56例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术58例次(其中2例复发行2次消融术),其中35例为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左侧旁路消融成功率95.4%,平均放电次数5.6±2.1次,操作时间78±51min;右侧旁路消融成功率92.6%,平均放电次数15±12次,操作时间136±68min;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21例,采用后位法消融成功率78.6%,平均放电次数4±5次,放电时间4.6±2.9min,出现交界区心律时成功率96.9%。  相似文献   

11.
心律失常是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本院 1 994年 4月至 2 0 0 1年 3月 ,血透患者中共发生 1 2 4例次心律失常 ,经及时处理后好转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1 2 4例次患者中 ,男性 85例次 ,女性 3 9例次 ,年龄 40~ 84岁 ,平均 5 7.5岁 ;其中慢性肾炎 1 2例 ,高血压肾病 4例 ,梗阻性肾病 2例 ,慢性肾炎 (尿毒症期 )合并肝硬化腹水 2例 ,慢性肾炎 (尿毒症期 )明确合并冠心病 3例 ,合并风心病 1例。 1 2 4例次患者均在透析开始 1~ 3小时发生心律失常 ,其中房扑 1 7例次 ,频发室早2 5例次 ,快速型房颤 2 8例次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 ,对顽固性室性早搏 (顽固性室早 )的治疗常常被疗效和不良反应所困扰。我院于 1 999~ 2 0 0 0年 ,对 45例顽固性室早患者应用安搏律定 (茚丙胺 )治疗。发现安搏律定对顽固性室早有较高疗效 ,不良反应也较小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45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例 ,其中男 3 0例 ,女 1 5例 ,年龄 1 9~ 76岁 ,平均 47岁。冠心病 1 7例 ,病毒性心肌炎 6例 ,扩张型心肌病1 4例 ,风湿性心脏病 5例 ,原因不明 3例。病程 1~ 1 3月。根据 Lown分级 ,均为 2级以上室性早搏。其中有 1 0例室早成对出现 ,6例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所…  相似文献   

13.
尚宇 《中国现代医生》2014,(22):128-129
目的 分析预激综合征合并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8~2013年收治的50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1例次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显效43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78.7% (48/61);25例次阵发性快速房颤中显效11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88.0%(22/25).两种类型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50例患者用药后血压下降1例,占2%,给予常规输液治疗后血压恢复正常.结论 颅痛定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阿替洛尔在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治疗的作用。方法:选择一般情况好,无心衰,低血压,传导阻滞或哮喘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病例90例。其中窦性心动过速20例,房性期前收缩20例,房性心动过速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0例,心房颤动16例,心房扑动4例。口服阿替洛尔6.25~50mg,每日2次,复律后减量每日12.5~25mg维持,用药后进行心电图监测。结果:88例复律成功。2例室上速,1例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1例48h未复律成功,2例改用其他方法复律成功。结论:阿替洛尔在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安全有效,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5.
紊乱性心房律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23例紊乱性心房律,死亡16例,占69.5%。基础疾病以慢性肺部阻塞性疾病为主,亦见于心肌病、冠心病等重症患者,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都不显著,针对基础疾病进行综合治疗和适当地控制心室率,可望收到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急诊科应用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对伴或不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17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使用双相波除颤仪进行了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16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均一次电复律获得成功,1例乌头碱中毒引起的室速患者经过2次电复律成功。除1例高龄心房扑动患者在复律前应用安定诱导麻醉时出现短暂呼吸抑制外,其余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电复律所致的损伤或栓塞事件。结论在急诊科应用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有症状的妊娠期心律失常的病因、类型、心功能状态、治疗及预后,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456例妊娠期间有症状的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电解质、甲状腺功能、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心肌酶学、心脏彩色多谱勒超声等检查结果分析心律失常的病因与类型,评估心功能和疗效。结果:456例有症状的妊娠期心律失常患者中28例有器质性心脏病。352例有明确的诱因。心律失常类型以窦性心动过速居多,达273例(59.9%),其次为室性早搏59例(12.9%),心功能Ⅰ~Ⅱ级428例,Ⅲ级28例,48例需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所有病例均能足月妊娠分娩,未见畸形、低体重儿和新生儿窒息。结论:有症状的妊娠期心律失常患者大部分无器质性心脏疾病,治疗应以去除诱因,心理辅导为主,少数应用抗心律失常药,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并发心房颤动、房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者先给予静脉负荷量150~300mg胺碘酮后,继之以600μg/min静脉点滴维持48 h,同时每天口服胺碘酮600mg。结果:27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心室率得到控制,平均心室率由(151±15)次/min下降到(93±11)次/min。有24例在1 h内心室率得到控制,7例快速房颤,3例房性心动过速,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1例室性心动过速在24 h内相继转为窦性心律。随着心室率下降有18例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27例患者住院期间无1例出现房室阻滞或心衰加重。结论:胺碘酮对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心律失常是一种极其有效而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分析ICU内老年患者(>60岁)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的特点,探讨诱发心律失常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110例转入或新收入ICU监护治疗的老年人(>60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期间全天24 h使用多功能监护仪进行心电监护,每天进行血常规、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检查.结果 住ICU期间新发心律失常26例,发生率为23.6%,按种类分以心房纤颤为主,有24例次,新发生心律失常病例中,20例次有感染,10例次有电解质紊乱,9例次有缺氧.结论 ICU内老年人心律失常以快速型心律失常多见,其中以心房纤颤为主.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原有器质性心脏病无明显相关,感染、缺氧、电解质紊乱为主要诱发因素,控制感染,通畅气道及维持电解质平衡是减少心律失常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44例慢性肺心病心律失常进行分析。男36例,女8例,男女之比为4.5∶1。肺心病心律失常与感染、心衰、低氧血症,酸硷失调以及血钾、血镁异常等因素有关。心律失常类型、房性心律失常最常见,其次束枝传导阻滞,室早、房室传导阻滞等。控制心律失常应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