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外伤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近年来收治的140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0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经积极治疗,治愈137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2.14%。死亡原因分别为: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腹腔污染重并发脓毒败血症死亡。术后15例患者发生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胰漏等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71%,经治疗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5~25d,平均15.4d。结论对于闭合性腹部外伤的患者要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检及腹腔穿刺进行早期诊断,并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处理,优先处理有生命危险的病症;对于符合剖腹手术指征的患者,要积极进行剖腹探查,以提高闭合性腹部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外伤后脑积水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重型颅脑外伤后引起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重型脑外伤后继发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该11例患者均采取额部纵行切口,穿刺侧脑室额角,腹部直切口,行侧脑室腹腔分流。结果 11例患者术后2周~6月复查头颅CT,侧脑室恢复正常形态。随访7例,意识及肢体活动好转6例,并发分流管堵管1例。结论脑积水是重型颅脑外伤的严重并发症,及时诊断及治疗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讨论临床面对闭合性腹部外伤时的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在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间收治的68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本组68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因腹腔的严重污染所导致的脓毒败血症而发生死亡,剩余6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在并发症方面,本组68例患者术后合计出现7例并发症,占10.29%。结论临床面对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时,应给予患者及早的明确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给予患者实施治疗,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重症闭合性腹部外伤2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重症闭合性腹部外伤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21例重症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治愈19例,死亡2例(合并严重脑外伤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术后发生腹腔感染1例,切口感染5例,切口脂肪液化2例。结论 对重症闭合性腹部外伤的诊治,要及早作出诊断,在快速扩客、输血抗体克的同时紧急施行剖腹探查术。术后及时正确处理并发症。方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柯吟笑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159-160
目的探讨利用腹腔镜手术对腹部外伤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优点。方法对2005年1月至今因腹部出现外伤来我院就诊且选择采用腹腔镜进行探查诊断并在腹腔镜下实施手术的100例腹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细致的回顾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其中85例患者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有51例实施了中转开腹,13例无需处理。术后97例治愈,另外3例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总治愈率97%。腹腔镜诊断时间约15min左右,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治疗时间为30~120min。腹部外伤患者在手术后的住院时间在3~12d,平均住院时间为7d,跟踪回访患者3~18个月的时间,都未出现不适的症状。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来治疗腹部外伤患者创伤微小、诊断率高、治愈率高且十分安全可靠、能有效降低阴性剖腹的探查率等一系列的优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腹部外伤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因腹部外伤选择腹腔镜探查进行诊断和治疗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均采用腹腔镜探查确诊,诊断为肝破裂8例、小肠破裂7例、脾破裂6例、大网膜血管破裂出血4例、腹壁损伤4例、腹膜后血肿3例、肠系膜血管破裂出血3例、胰腺损伤2例、膈肌穿孔1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9例,未行特殊处理7例,中转开腹手术12例.38例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5~15 d,其中26例在腹腔镜下治疗者,术后1~3 d排气,住院5~8 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探查是集诊断和治疗于一体的一项微创外科技术,具有安全、准确、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可应用于腹部外伤的诊疗.  相似文献   

7.
杨蓉蓉  桂希恩  张永喜  付学东 《医药导报》2006,25(10):1023-1024
目的观察两种核苷类联合一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药治疗艾滋病的疗效。方法定期随访接受治疗的患者41例,观察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测定CD+4淋巴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VL),并严密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对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基因型耐药分析。结果41例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死亡病例;机会性感染发生率由治疗前的56.1%降至治疗后的9.8%;随着CD+4淋巴细胞计数及CD4+百分比逐渐上升,病毒载量降至检测限以下; 4例CD+4淋巴细胞计数上升一段时间后又逐渐下降,且病毒载量升至检测限以上,并出现机会性感染,2例经基因型耐药分析证实出现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耐药。用药后出现轻中度皮疹4例,全身性皮疹2例;外周神经炎9例;肝功能轻度异常7例;严重贫血1例,换药及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后好转。 结论 国家免费提供的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可取得良好疗效。对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应及时调整其治疗方案;对出现非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应鼓励其坚持治疗,并对症处理。耐药株的出现使艾滋病的防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但能够降低病死率,延长患者生命,改善其生活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行腹部手术患者,均于术后发生早期炎性肠梗阻,并经临床症状分析以及影像学检查而确诊,其中8例采用手术方式纠正梗阻部位,另外40例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比较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保守组和手术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87.5%,差异明显(χ2=6.875,P<0.05);而保守组患者中1例出现肠瘘,1例并发腹腔感染,手术组2例并发切口感染,1例并发腹腔感染,1例出现肠瘘,1例再次出现肠梗阻,保守组并发症发生率5%(2/40)低于手术组62.5%(5/8),差异明显(χ2=13.662,P<0.05);保守组患者病情恢复时间均短于手术组患者。结论影像学辅助检查有助于EPISBO的早期诊断,同时早期进行保守治疗干预可降低并发症的可能性,避免患者再次接受手术治疗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损伤的诊断延迟的原因,及诊断延迟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该院收治的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损伤患者66例,根据确诊时间将其分为早期组30例和延迟组36例。2组患者均给予临床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霹术后并发症。结果早期组患者手术治愈率为83.3%高于延迟组的7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7%低于延迟组4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地诊断和治疗能明显提高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损伤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质量,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纪成武  王德坤  刘小雷 《中国医药》2011,6(12):1532-1533
目的 观察腹部手术后血浆白蛋白水平与并发症发生的关系.方法 检测98例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前与术后7d的白蛋白,并跟踪观察患者在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98例普外科腹部手术患者中,有2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切口裂开7例,炎性肠梗阻3例,腹腔感染3例,呼吸道感染3例,泌尿系感染3例,吻合口瘘1例,胃排空延迟1例,死亡2例.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严重呼吸道感染和无法控制的腹腔内感染所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2组患者术后7d的白蛋白水平均低于于术前[有并发症组为(37.36±2.84) g/L比(26.60±2.83) g/L,无并发症组为(30.37±3.71)g/L比(38.35±4.64)g/L,均P<0.01],有并发症组患者术后血浆白蛋白低于无并发症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低蛋白血症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资料,综合评价诊治情况。结果 50例进行手术治疗,48例一次手术治疗,2例接受二次腹部手术,首次接受手术治疗时间距受伤6h内42例,6~12h4例,12h以上3例,最长时间32h1例。主要并发症:胃肠吻合口瘘1例,腹部切口疝1例,十二指肠瘘2例,腹部切口感染4例,腹腔脓肿2例,肠粘连3例。结论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及时行手术治疗,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脾外伤CT表现与分型(附5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脏血液循环丰富,实质脆弱,是腹部最易受损的器官。脾外伤的发生率占各种腹部外伤的40%~50%。CT对脾外伤的诊断正确率高达96%以上犤1犦。本文采集我院多年来脾外伤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脾外伤CT分型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寻找出更适用于临床治疗CT分型方法。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14~58岁。均有明确外伤史。伤后1d内就诊者36例,2~7d者14例。50例中均有不同程度腹痛,以左季肋部痛明显,其中移动性浊音阳性20例,血压下降17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综合表现明确诊断,其中经手术证实20例。1.2方法50例均采用SOM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12I病临床表现及诊治措施。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手足121病患儿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0例患者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治疗4—7d后体温下降到正常范围,皮肤水泡干涸,丘疹消失,且无色素沉着现象发生,口腔溃疡治愈时间多为1-10d,发生并发症的患儿治疗时间较长,合并肺炎患儿的治疗时间多为7~10d。合并心肌炎的患儿治疗时间为2周;伴有神经系统异常症状的患儿经针对性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小儿手足121病的传染性非常强,治疗期间必须加强对消毒的重视,及时对污染品进行消毒处理,并尽可能避免进入人群密集场所,同时需做好健康宣教,一旦有临床症状发生应立即就诊,从而防止患儿出现危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5-11月37例来本院行腹部手术后血糖升高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16例,其中治疗组术后采用莫西沙星0.4g静点,1次,d,用药5~7d;对照组术后采用左氧氟沙星0.4g静点,1次/d,用药5~7d。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腹腔引流情况、血常规、血糖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莫西沙星抗感染作用强于左氧氟沙星,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莫西沙星对血糖无影响,左氧氟沙星对血糖略有影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挎0.05)。结论:莫西沙星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不产生明显影响,但对外科术后引起的感染有明显抑制作用,可推荐作为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阑尾炎手术后腹腔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本组对46例腹腔感染患儿及早准确做出诊断并及时采取引流,同时使用抗生素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结果 46例阑尾炎术后并确诊为腹腔感染的患儿经及时准确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全部治愈出院,全组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7d,随访1~3年,无肠瘘,肠梗阻等手术并发症。结论儿童阑尾炎手术后腹腔感染较其原发病严重,故应重视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6年5月~2008年3月以来成功实施的65例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其中尸肝移植54例,亲体肝移植11例,女性占16.92%(11/65),男性占83.08%(54/65)。结果本组65例肝移植患者其中有8例3个月内出现胆道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2.31%(8/65),分别为胆漏3例,胆汁瘤1例,肝内胆汁湖1例,胆泥形成1例,胆道狭窄2例。女性患者早期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9.09%(1/11),男性患者早期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2.96%(7/54)。8例患者中,留置T管引流1例,未留置T管引流7例。治愈6例,好转2例,死亡0例(0%)。其中3例术后3d内出现单纯胆漏,通过留置的腹腔引流管得到及时的诊断,同时应用留置的腹腔引流管持续引流4周~2月后得到治愈。5例经B超、MRCP、ERCP得到诊断;1例胆汁瘤和1例肝内胆汁湖通过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而得到治愈;1例胆泥形成通过ERCP进行胆道冲洗后好转出院;2例通过ERCP进行球囊扩张或者放置支架后好转出院。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胆道并发症的诊断主要手段是留置的腹腔引流管、B超、MRCP、ERCP等:肝移植术中留置的腹腔引流管对于肝移植术后早期胆漏的治疗起着特殊的作用: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是治疗胆汁瘤、胆汁湖的重要手段;ERCP下胆道冲洗对胆泥形成非常有效.ERCP下球囊扩张或者放置胆道支架对胆道狭窄的治疗很有效。  相似文献   

17.
兰文富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6):188-189
目的:探讨骨折合并腹部损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以本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例骨折合并腹部损伤,经保守及行剖腹手术治疗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4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痊愈;8例患者有7例伤后及时剖腹手术治疗痊愈,1例择期剖腹手术治疗,术后发生肠瘘,腹腔广泛感染,经二次手术后临床死亡。结论:①骨折合并腹部损伤时出现明显腹膜刺激征时应及早行剖腹探查术,膀胱直肠刺激征是腹膜刺激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如排除膀胱直肠损伤也应尽早手术探查;肝脏和脾脏被膜下破裂的患者腹部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漏诊,明确诊断后在保守治疗期间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如腹部症状加重,应尽早行剖腹探查。②骨盆骨折是一较为严重的损伤,其并发症通常包括失血性休克、腹膜后血肿、血管损伤、尿道及膀胱损伤、神经损伤和生殖器损伤、骨盆骨折合并回肠损伤临床上比较少见,如可疑本病,应及早行手术治疗。③可疑骨折合并腹部损伤时要特别注意观察腹部体征的动态变化,专人定时记录减少漏诊误诊机会。  相似文献   

18.
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30例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CT检查结果与临床手术情况对比分析。结果: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以钝性创伤为主,车祸伤20例,坠落伤6例,钝性击伤4例,均以实质性脏器损伤为主,其中脾损伤18例,肾挫伤7例,肝损伤2例,复合伤3例,其中伴外伤性膈疝1例,腹腔积血22例,5例行增强扫描,腹腔穿刺抽出积血12例。结论:CT扫描有利对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实质脏器损伤及出血的及时诊断,有利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李林 《中国医药指南》2014,(18):237-237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外伤性胃肠道裂伤的诊治水平。方法选择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38例腹部外伤中胃肠道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8例患者,治愈率为78.95%,病死率为5.26%。结论 CT检查、腹部X线光检查、B型超声波和腹腔穿刺动态检查是诊断腹部外伤中胃肠道裂伤的主要诊断方式,及时的剖腹探查手术应用于腹部外伤中胃肠道裂伤是临床治疗中最根本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45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结果本组45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后,治愈39例,治愈率为86.7%,死亡6例,死亡率为13.3%,其中4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患者死于失血性休克。术后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8.9%,其中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患者发生肠梗阻,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病情较为复杂,早期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对于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