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例患者在进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的全过程,实施耐心、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所得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图像全部达到了临床诊断要求。结论:全程、细致、耐心、周到的护理服务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99mTc-MDP全身骨显像与同机断层融合骨显像对颈椎病变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54例颈椎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颈椎退行性变患者19例,颈椎转移性病变患者35例。两组均行99mTc-MDP全身骨显像与同机断层融合骨显像,比较析99mTc-MDP全身骨显像与同机断层融合骨显像的诊断效能。结果:99mTc-MDP全身骨显像共检出36例,其中颈椎退行性病变13例,颈椎转移性病变23例。同机断层融合骨显像共检出53例,其中颈椎退行性病变18例,颈椎转移性病变35例。同机断层融合骨显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99mTc-MDP全身骨显像(P<0.05)。结论—同机断层融合骨显像对颈椎病变患者的检出率高于99mTc-MDP全身骨显像,同机断层融合骨显像有助于鉴别诊断颈椎良恶性病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脑血流灌注显像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58例行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脑血流灌注显像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患者进行整体护理、放射防护指导和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无1例因焦虑或恐惧拒绝检查,脑血流灌注显像阳性率为63.8%,其中脑外伤患者阳性率为52.2%。结论: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各项技术细节,做好检查前中后的观察和护理,是减少副作用、提高图像质量、保证诊断正确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总结210例顽固性癫癎患者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引导下行X刀治疗的护理体会。认为及时、正确、完整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前控制血糖;检查中准确注射药物;检查后多饮水加速药物的排泄。X刀治疗过程中,护士全程陪护,治疗前遵医嘱预防性用药,防止术中癫癎发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病人的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断层(PET)/CT消化道肿瘤患者显像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56例行18F-FDG PET/CT消化道肿瘤显像患者行整体护理、放射防护指导和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图像质量符合医师诊断要求,无患者因焦虑、不理解或恐惧核医学而拒绝检查,结果肿瘤灵敏度为91.1%,特异性89.5%.结论: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各项技术细节,针对检查部位特点做好检查整个过程中的观察和护理是获得患者配合、提高图像质量、保证诊断正确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ET/CT)检查肝胆疾病患者图像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18年6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接诊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出院前比较两组依从性、PET/CT图像...  相似文献   

7.
PET-CT是分子影像中最高端的显像方式,一次显像可以全面地了解患者全身整体状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提高诊断疾病的准确性。本文介绍2010年8~12月在我院行PET-CT检查患者共1468例,通过精心护理,顺利完成检查,并获得较好的PET和CT融合图像,体现了护理在PET-CT检查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消化系统肿瘤病人~(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显像检查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62例于2018年1月—2018年10月入住医院的消化系统肿瘤病人,在其空腹状态下进行~(18)F-FDG静脉注射后嘱其静卧于床上休息,并于60 min后行PET/CT检查。[结果]1次显像顺利完成检查的共有59例病人,另外3例病人初次显像图像与诊断要求不相符,对其进行护理后再次显像,图像质量达到了相应的要求。[结论]在消化系统肿瘤病人~(18)F-FDG PET/CT显像检查中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可确保病人~(18)F-FDG PET/CT显像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9.
陈丽媚 《大医生》2023,(23):112-114
目的 探讨全身骨显像联合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计算机断层扫描(CT)融合显像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实施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融合显像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最终经病理或影像检查、临床随访半年以上证实204例患者中骨转移者65例,无骨转移者139例。139例无骨转移患者中,65例为脊柱退行性病变,30例为骨折,24例为炎性病变,20例为肿瘤样病变。全身骨显像诊断71例乳腺癌骨转移,无骨转移者133例。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诊断72例乳腺癌骨转移,132例无骨转移。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高于全身骨显像(P<0.05)。结论 与单纯全身骨显像检查比较,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较高,应用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淋巴瘤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50例淋巴瘤患者行静息PET-CT扫描,并给予精心的扫描前护理、扫描中护理、扫描后护理及辐射防护。结果:50例淋巴瘤患者均顺利完成PET-CT扫描,图像质量符合诊断要求。31例初诊患者通过PET-CT扫描,明确分期,其中25例发现新的淋巴结转移或远处器官转移,6例为原发淋巴瘤,全身其他部位及淋巴结未发现明显受累;19例复诊患者通过PET-CT扫描,发现临床治疗均有效果,原发灶和(或)转移灶均变小及代谢减低。结论:对50例淋巴瘤患者行PET-CT扫描成像,可提供原发灶及转移灶的解剖信息及代谢改变,做到淋巴瘤的早期发现、精确诊断、明确分期、评价疗效等。同时,护理人员应不断更新护理知识,提高护理业务水平,从而更好地配合相关临床工作,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1.
摘要:对1331例行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的患者进行检查前后护理和心理护理。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检查,采集图像清晰、对比度好。提示在患者检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安慰、解释和指导,以及放射维护等措施,能帮助患者安全顺利完成检查,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资料。关键词:放射性核素; 骨显像; 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03-0036-02  相似文献   

12.
总结210例顽固性癫痫患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引导下行X刀治疗的护理体会。认为及时、正确、完整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前控制血糖;检查中准确注射药物;检查后多饮水加速药物的排泄。X刀治疗过程中,护士全程陪护,治疗前遵医嘱预防性用药,防止术中癫痫发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病人的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核医学显像仪器和骨显像的不断发展,骨显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成为主要的放射性核素显像方法之一。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检查过程虽不太复杂,但许多因素可影响显像的质量,由于其使用的放射性药物在患者体内代谢过程中存在着放射性污染的可能,因此,如何做好此类患者的护理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果检查前患者的准备工作不充分,会直接影响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4.
对诊断脊柱骨转移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带有低能量CT的99mTc-MDP SPECT骨显像所产生的骨断层、CT及融合图像对鉴别脊柱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评价同机定位CT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49例在常规全身骨显像中表现为仅脊柱出现异常核素浓聚灶(病灶数目≤3个)的患者,行局部骨断层,同时获得局部骨断层图像、同机定位CT图像以及两者的融合图像。所有病例均以病理、1个月内磁共振结果或1年以上随诊为最终诊断结果。结果:局部骨断层、同机定位CT和融合图像对49例患者的94个病变椎体诊断的灵敏性分别为81.4%、86.0%和100%,特异性分别为72.5%、98.0%和96.1%。说明融合图像不但可以对病灶的解剖位置精确定位,而且明显提高了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此外同机定位CT图像在诊断过程中比较令人满意,但是在细小病变的判断时还应慎重以免造成假阳性;当局部骨断层与同机定位CT在诊断时不一致时,应反复对比图像和相互补充信息,也可以避免一些假阳性产生。结论:局部骨断层与同机定位CT所产生的融合图像对恶性肿瘤椎体转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该作为全身骨显像必要的补充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杨吉刚  庄红明 《临床荟萃》2012,27(10):855-857
目的 研究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平面和断层骨显像对青少年腰椎峡部裂(spondylolysis)的诊断价值.方法 115腰痛青少年患者行骨扫描,男66例,女49例,年龄11~22岁,平均(15.9±4.2)岁.最终47例诊断为腰椎峡部裂,68例排除了腰椎峡部裂.回顾性分析SPECT平面骨显像和断层骨显像诊断腰椎峡部裂的显像特点和价值.结果 SPECT平面骨显像诊断腰椎峡部裂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2%、53.3%、98.5%、96.9%、80.7%;SPECT断层显像诊断诊断腰椎峡部裂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0%、87.2%、97.1%、95.3%、91.7%.结论 SPECT平面骨显像可发现大多数腰椎峡部裂患者,而SPECT断层骨显像在不增加射线剂量的前提下可灵敏的诊断腰椎峡部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ECT)全身核素骨显像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价值,以及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的规律及与病理分级、PSA(前列腺癌糖蛋白抗原)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42例前列腺癌患者资料.术前均测定血清PSA水平及全身骨ECT检查,术后病理分级.结果 142例前列腺癌患者,全身骨显像中107例有骨转移(占75 35%),骨转移好发部位为脊柱(87例,占30 96%)和骨盆(84例,占29 89%).PSA越高骨转移发生率越大,肿瘤分化程度越低骨转移发生率亦相应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全身骨扫描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有重要价值,前列腺癌血清PSA值、病理分级与前列腺癌骨转移发生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骨髓水肿综合征(bone marrow edema syndrome,BMES)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扫描(single photo 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y,SPECT)显像图像表现,提高诊断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其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鉴别诊断。方法 选取1998年7月-2005年11月我院收治的骨髓水肿18例,均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全部病例摄有骨盆正位平片,并于1周内行双髋1.5T(特斯拉)核磁共振(MR)检查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包括髋局部血流灌注和血池相,及3h后全身骨和局部断层显像。分析双侧髋关节的血流灌注、血池及放射性摄取增高的分布特点。结果 患者病变范围包括整个股骨头、股骨颈、转子间区及股骨干上部,血流灌注双侧对比未见明显变化,血池相双侧股骨头可见患侧血池相明显摄取增高,全身骨显像和断层显像放射性摄取一致增高,股骨头中心区和股骨颈未见明显放射性摄取减低。其余部位未见明显放射性异常包括膝关节。11例治疗后平均5个月后复查发现原放射性摄取范围减小,程度明显减轻,摄取增高主要分布在股骨头下部,其中8例病人完全恢复至正常。结论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扫描能够提高诊断骨髓水肿综合征,并且根据全身骨显像能够显示病灶分布范围及治疗后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动脉瘤样骨囊肿在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中的影像特征,以提高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准确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5月在我院行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并且术后病理诊断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患者,总结其在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上的影像学特征。  结果  在我院行全身骨显像及断层融合显像且术后病理诊断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患者共24例,原发19例,继发5例,大多为青少年,病变主要分布于四肢长骨,也见于肋骨及骨盆骨,病变部位主要呈膨胀性骨质破坏伴相应部位骨代谢增高。  结论  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可较好地显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特征及骨代谢情况,有助于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对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检查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57例PET-CT检查患者采用检查前准备、药物注射方法、注药后候诊医嘱等护理因素,统计检查成功率、并分析影响图像质量的护理因素。【结果】57例检查成功率100%,其中图片质量以甲、乙、丙、丁判定分别占44例(77.2%)、9例15.8%、4例(7%)与0例。PET-CT图像质量欠佳中数据采集与图像扫描前肠道水化不足造成肠腔生理性浓聚过高,占9例,其中4例做了延迟显像,延迟后发现消化道18 F-脱氧葡萄糖(18 F-FDG)摄取明显减低;示踪剂渗漏形成异常糖代谢增高区3例;尿液污染1例;患者不合作造成PET 与CT图像配准欠佳1例。【结论】护理质量直接影响PET-CT检查成像质量。检查前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充分水化肠道、注药时避免药物外渗、嘱患者避免小便污染衣裤与皮肤以及对不合作的患者适当应用镇静剂等对改善图像质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0月-2008年2月,我们对200例实施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的患者进行检查前护理,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重要信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