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蔚 《抗感染药学》2013,(4):324-325
目的:比较硫酸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混悬液的不同氧流量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的疗效.方法:将78例喘息婴幼儿患者分成3组,即A组(氧流量为3 L/min)、B组(氧流量为5 L/min)、C组(氧流量为8 L/min),每组26例,分别采用氧气雾化吸入以驱动硫酸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混悬液的治疗;观察喘息婴幼儿患者雾化吸入前、后其症状改善的情况,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不同氧流量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其雾化时间较适中,雾化效果以B组为好;在临床疗效方面B组的总有效率为92.31%与A组总有效率为69.23%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C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喘息患者在进行雾化吸入时氧流量在5L/min能达到最佳雾化效果,是一种有效的雾化吸入方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秀琴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4):2152-2153
目的:评价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血氧饱和度(SaO2)的影响。方法:将96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压缩空气驱动组(空气压缩泵)和氧气驱动组,两组均予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在雾化吸入前、雾化吸入过程中及雾化吸入后10min监测SaO2的变化。结果:雾化吸入过程中及雾化吸入后10min氧气驱动组SaO2水平与压缩空气驱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毛支患儿SaO2均有影响,氧气驱动吸入更适合于毛支患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氧气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儿童脓胸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将30例脓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患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氧气组采用氧气射流雾化吸入治疗,超声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氧气组患儿雾化吸入前5 min与雾化吸入后5 min血氧饱和度均无变化,超声组无变化3例、有变化12例,两组雾化吸入前后血氧饱和度变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90,P<0.05).治疗后,氧气组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超声组有效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82,P<0.05).结论 氧气射流雾化技术用于治疗儿童脓胸可提升或维持患儿血氧饱和度,利于组织供氧和炎症消散,缩短了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5,(20):2811-2813
目的:评价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时进行气道分泌物廓清技术集束化管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2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组,各70例,A、B组应用复方异丙托溴铵2 ml加生理盐水5 ml,10min/次,每日2次,6 L/min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7 d;C、D组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 mg加生理盐水5 ml,10 min/次,每日2次,6 L/min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7天。A组和C组为治疗组,B组和D组为对照组。两治疗组患者在吸入相应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气道分泌物廓清技术集束化管理,两对照组患者在吸入相应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单一的有效咳嗽指导。结果:治疗组患者咳痰量增多、动脉血氧分压(Pa O2)提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下降、住院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中进行气道分泌物廓清技术集束化管理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收治的36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6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3组:A组123例,B组121例,C组122例.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C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结果 A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率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出现轻微肠道不良反应,停药后即消除,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较其他给药方式,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快速缓解症状,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氧气驱动与空气压缩泵两种方法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及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75例,将其随机分成3组,每组25例,三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未予雾化吸入,治疗A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及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B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相同药物。观察三组疗效、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A、B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0%、96.0%均高于对照组(P<0.05)。气喘缓解时间治疗A、B两组均较对照组短(P<0.05),而治疗B组又相对短于治疗A组(P<0.05)。第一次雾化吸入后血氧饱和度(SaO2)与吸入前相比,治疗A组无明显变化(P>0.05),但治疗B组有明显上升(P<0.01)。结论:氧气驱动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及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均是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方法,但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效果优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相似文献   

7.
陈皓 《中国药业》2014,(6):30-31
目的 观察小儿喘憋性肺炎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小儿喘憋性肺炎雾化吸入方式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喘憋性肺炎患儿184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46例.全部患儿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A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辅助治疗,B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C组采用空气压缩泵联合超声雾化吸入辅助治疗,D组采用氧气驱动联合超声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观察4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疗效及呼吸指标.结果 D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及胸部摄片炎症改善明显早于其他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治疗3d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降低,氧合指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 氧气驱动联合超声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效果优于其他组,有望作为小儿喘憋性肺炎的首选辅助雾化方式.  相似文献   

8.
王梦芝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2):1848-1849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布地奈德混悬液氧气雾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加重期COP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另外,大剂量组(A组)每天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6 mg,中剂量组(B组)每天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4mg,一般剂量组(C组)每天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mg,均分为3次氧气吸入.结果 (1)肺功能相关指标FEV1、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A组分别为(1.3±0.2)L、(52.6±6.4)%、(57.3±7.4)%且优于B组,而B组优于C组;SGRQ生活质量评分总分A组为(35.4±5.6)分且优于B组,B组优于C组.三组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药物不良反应三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雾化吸入方式,适当提高布地奈德剂量,可以显著提高疗效,而不良反应并不会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寻求最佳吸入方式,并对其优缺点对比分析.方法 将26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方法,对照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方式,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雾化吸入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EF、SaO2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相比,氧驱动雾化吸入方式雾滴小、刺激少,安全性高,治疗小儿哮喘疗效也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氧气驱动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雾化治疗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COPD急性加重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如吸氧、口服或静脉使用抗生素、祛痰剂等对症处理基础上均给予甲强龙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氧气驱动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雾化治疗,剂量及方法:万托林1ml+异丙托溴铵液2ml+布地奈德液1ml,混合后雾化吸入,2次/d,15 min/次.对照组未加用布地奈德雾化仅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万托林1ml+异丙托溴铵液2ml,混合后雾化吸入,2次/d,15 min/次,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雾化治疗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确切,明显优于未加用糖皮质激素雾化方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徐翠丽  张晓丰  李秀 《安徽医药》2020,24(7):1338-1342
目的探讨血嗜酸性粒细胞( EOS)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吸入药物选择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于 2017年 12月 1日至 2018年 5月 31日就诊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的 182例稳定期 COPD病人,记录其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 FEV1/FVC%),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EOS%),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填写 COPD病人自我评估测试(CAT)问卷及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根据血 EOS%是否 ≥2%及吸入药物种类将病人分为 A1组( EOS≥2%、规律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ICS/LABA))、 A2组( EOS≥2%、规律吸入噻托溴铵粉吸入剂( LAMA)、 B1组( EOS<2%、规律吸入 ICS/LA? BA)及 B2组( EOS<2%、规律吸入 LAMA)。随访 1年后重新测定 FEV1/FVC%、CAT及随访 1年期间的急性加重次数。结果治疗前 CAT: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A1、A2、B1、B2组 CAT分别为( 11.69±2.28)、(13.47±2.67)、(13.14± 2.09)、(12.54±1.44)分, A2、B1组分别与 A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2组、 B1组分别与 B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每组治疗后与治疗前 CAT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 FEV1/FVC%: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EV1/FVC%: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每组治疗后与治疗前 FEV1/FVC%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1、A2、B1、B2组治疗前急性加重次数分别为( 3.06±1.3,0)、(3.25±1.39)、 2(1,2)、 2(1,2)次: A1组与 A2组、 B1组与 B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1组与 B1组、 A2组与 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1、A2、B1、B2组治疗后急性加重次数分别为 1(1,2)、(2.03±0.95)、1,(1,1)、 1(1,1)次: A1组、 B2组分别于与 A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1、B2组分别与 B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每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急性加重次数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 EOS%与 FeNO呈正相关( rs=0.823,P<0.05)。结论吸入 ICS/LABA对 EOS升高的 COPD病人疗效较好, EOS可用于预测 COPD病人急性加重风险,指导 COPD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肺叶切除术患者雾化吸入后不同时间叩背排痰效果.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3组术后按常规行雾化吸入,A组雾化吸入后立即予叩背,B组雾化吸入后15min予叩背,C组雾化吸入后30min予叩背.比较3组术后第1~6天日均咯痰量和血氧饱和度(SpO2)情况.结果 A组术后第1~6天日均咯痰量均多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5d叩背排痰后5、15、30min平均SpO2均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雾化吸入后立即叩背是肺叶切除术后患者排痰最有效及最佳的时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雾化吸入方法对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将51例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用计算剂量的万托林和普米克雾化吸入,A组用超声雾化吸入法,B组用8L/min氧驱动雾化吸入法,C组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观察各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测定治疗前、后15min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的变化。结果B、C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最大呼气流速的前后变化(ΔPEF)和PEF变异率>15%者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C组临床症状改善、最大呼气流速的前后变化(ΔPEF)和PEF变异率>15%者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8L/min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是一种快捷、高效的方法。氧驱动雾化吸入和空气压缩泵雾化疗效相同,优于超声雾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肺叶切除术患者雾化吸入后不同时间叩背排痰效果。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3组术后按常规行雾化吸入,A组雾化吸入后立即予叩背,B组雾化吸入后15min予叩背,C组雾化吸入后30min予叩背。比较3组术后第1~6天日均咯痰量和血氧饱和度(SpO2)情况。结果 A组术后第1~6天日均咯痰量均多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5d叩背排痰后5、15、30min平均SpO2均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后立即叩背是肺叶切除术后患者排痰最有效及最佳的时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多索茶碱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在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符合GOLD指南诊断标准的75例稳定期的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受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250 μg)+多索茶碱(A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500 μg)+维生素B6(B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250μg)+维生素B6(C组)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动态监测患者FEV1、FVC及6 min步行距离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3组FEV1、FVC及6 min步行距离得到显著提高(P<0.05),尤其是A、B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后3个月相比,同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肺功能指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显示,A组治疗后6个月FEV1明显优于C组(P<0.05);不论是治疗后3或6个月,A、B组的FVC、6min步行距离较C组均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定期中重度以上COPD患者,在联合使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和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加用多索茶碱安全、有效并可减少吸入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肝素、盐酸氨溴索和0.45%氯化钠溶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102例COPD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氧气雾化吸入方式分别以肝素(A组)、盐酸氨溴索(B组)和0.45%氯化钠溶液(C组),治疗7天,比较观察三组患者用药前后的日排痰量、血气指标p 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氧分压(Pa O2)评定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三组患者的日排痰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减少,Pa CO2、Pa O2和p H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而A组与B组患者日排痰量均比C组显著减少,Pa CO2、Pa O2和p H值的改善程度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患者日排痰量及Pa CO2、Pa O2和p H值的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三组患者在雾化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雾化吸入肝素、0.45%氯化钠溶液及盐酸氨溴索都可以显著降低COPD患者痰液的日排痰量和黏稠度,能够降低Pa CO2,升高Pa O2和p H值,而肝素和盐酸氨溴索的整体效果更好,尤其是肝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喉气管及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58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超声雾化吸入.比较2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 治疗2、4h后观察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后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喉气管及支气管炎安全可靠,方法简单,作用迅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超声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在治疗老年COPD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COPD急性发作的住院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吸氧、静脉滴注抗生素抗感染、茶碱类平喘、化痰、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氧气驱动超声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溶液,每次2ml加4ml生理盐水,吸氧流量3L/min,每天2次,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咳嗽、喘憋症状肺部干湿啰音改善(或消失)时间及疗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超声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溶液无明显不良反应及临床禁忌证,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老年COPD急性发作常规用药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经口鼻超声雾化后鼻腔冲洗浓度和时机对慢性鼻窦炎术后鼻通气功能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浓度和时机的不同将其分为A、B、C、D四组,每组各20例。A组患者在雾化吸入后10 min时采用0.9%盐水进行冲洗,B组患者在雾化吸入后10 min时采用2.5%盐水冲洗,C组患者在雾化吸入后30 min时采用0.9%盐水冲洗,D组患者在雾化吸入30 min时采用2.5%盐水冲洗。比较四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指标、鼻腔通气功能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B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呼吸改善时间短于A、C、D组,住院费用低于A、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干预后的鼻腔总阻力值(RT)、鼻阻力差异比值(Rlr)低于A、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 经口鼻超声雾化后10 min采用2...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联合雾化吸入异丙托铵和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的疗效与护理.方法 选择80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联合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常规以对症支持治疗,包括吸氧、抗炎、解痉平喘和止咳吸痰等.联合组加用予以异丙托铵和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对照组加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两组均连用1周.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MRC评分与SGR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MRC评分与SGR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或P<0.05),且联合组改善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同时联合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9.32,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异丙托铵和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安全有效,而加强雾化吸入前、中、后的各项护理,可提高雾化吸入的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