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NK细胞与表达NKG2D配体的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混合培养后4、24、48h时KIR、NKG2D的变化及其对NK细胞杀伤CNE2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PCR-SSP法检测CNE2细胞HLA-A、B、Cw表型、NK细胞KIR表型(选择3例健康者为试验对象),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新鲜分离的NK细胞)KIR2DL1、KIR2DL3、KIR3DL1、NKG2D的表达情况.IL2组(IL2培养的NK细胞)、CNE2组(CNE2、IL2、NK细胞混合培养)培养后4、24、48 h时KIR2DL1、KIR2DL3、KIR3DL1、NKG2D的表达情况,LDH释放法测定IL2组及CNE2组培养24 h后的NK细胞对CNE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CNE2细胞表面HLA-A、B、Cw表型为A2,24;B18,35;Cw4,7.3例健康者均表达KIR2DL1、KIR2DL3、KIR3DL1.CNE2组4、24、48 h时KIR2DL1、KIR2DL3表达较对照组、IL2组明显升高(P<0.01),NKG2D表达较对照组、IL2组明显降低(P<0.01),KIR3DL1表达与对照组、IL2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IL2组4、24、48 h时KIR2DL1、KIR2DL3、KIR3DL1及NKG2D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IL2组、CNE2组培养24 h后的NK细胞对CNE2细胞的杀伤活性在效靶比10∶1时分别为(26.%±1.47)%和(2.74±1.64)%,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效靶比20∶1时分别为(35.74±3.59)%和(4.57±2.41)%,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K细胞与NKG2D配体阳性的肿瘤细胞持续性接触,下凋NK细胞表面NKG2D表达,上调NK细胞表面与HLAⅠ类分子相结合的KIR表达,导致NK细胞对靶细胞杀伤活性减低.本研究阐明了编辑后的NK细胞杀伤活性减低的分子基础,同时提示阻断HLAⅠ类分子与KIR的结合或者增强NK细胞表面NKG2D的表达将有利于提高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K细胞与K562细胞混合培养前、后其杀伤活性的变化及分子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与K562细胞混合培养前、后细胞表面相应分子的变化,LDH释放法测定效靶比20∶1时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相互编辑前,K562细胞表面MICA/MICB的表达率为(79.90±0.87)%,NK细胞表面NKG2D、KIR2DL1和KIR3DL1的表达率分别为(98.27±0.67)%、(45.70±1.22)%和(35.60± 1.35)%。相互编辑后,K562细胞表面MICA/MICB和NK细胞表面NKG2D的表达率分别为(35.56±1.01)和(34.67±3.88)%,均明显低于编辑前(P=0.000);NK细胞表面KIR2DL1和KIR3DL1的表达率分别为(47.20±1.08)%和(34.03±1.20)%,与编辑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效靶比20∶1时,NK细胞对编辑后的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为(24.07±0.58)%,编辑后的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为(16.95±2.00)%,均明显低于编辑前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54.03±3.46)%](P=0.000)。结论: NK细胞与K562细胞持续性接触后,双方发生了相互免疫编辑作用;NK细胞的杀伤活性下降,其分子机制是细胞表面相应的配受体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IL-2、IL-15对人外周血来源的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NK)细胞表面功能相关分子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3DL1)、NKG2D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iniMACS免疫磁珠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分选得到纯化的NK细胞,在IL2、IL15作用下培养15d,检测培养前后在不同效靶比下对靶细胞(K562)的杀伤作用变化,之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前后NK细胞KIR3DL1、NKG2D表达变化;结果经IL2、IL15培养15d后的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在不同效靶比下均较培养前增强(P〈0.01);同时NK细胞KIR3DL1表达下降约10%(P〈0.05),NKG2D在培养前后均高表达(99%);结论经IL2和IL15长期体外培养后,KIR3DL1表达轻微下调,是NK细胞杀伤功能增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NKG2D的主要活化性配体在鼻咽癌亲本细胞CNE2和多药耐药细胞CNE2/DDP的表达及其对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NKG2D的主要活化性配体MHC-Ⅰ类链相关蛋白A和B(MICA、MICB)、UL16结合蛋白1-3(ULBP1、ULBP2、ULBP3)在CNE2、CNE2/DDP细胞的表达情况;PCR-SSP法检测CNE2、CNE2/DDP细胞HLA-A、B、Cw分型和NK细胞KIR分型;LDH释放法测定5例健康者的NK细胞在不同效靶比时对CNE2、CNE2/DDP细胞的杀伤活性;效靶比20∶1时观察不同单抗对NK细胞杀伤CNE2、CNE2/DDP细胞活性的阻断作用.结果 CNE2、CNE2/DDP细胞HLA分型为A2,24,B18,35,Cw4,7;5例健康者的NK细胞表达KIR2DL1,KIR2DL3,KIR3DL1,KIR3DL2与CNE2、CNE2/DDP细胞表面的HLA-I类分子之间存在错配.CNE2、CNE2/DDP细胞均表达NKG2D的配体MICA、MICB、ULBP2,均不表达ULBP1、ULBP3;CNE2细胞MICA、MICB的表达率与CNE2/DDP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效靶比5∶1、10∶1、20∶1、30∶1时NK细胞对CNE2、CNE2/DDP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是(10.50±2.17)%、(4.98±0.95)%;(27.68±1.47)%、(15.48±2.10)%;(36.99±3.13)%、(28.46±4.30)%;(55.00±2.20)%、(40.95±2.21)%.在各效靶比时NK细胞对CNE2细胞的杀伤活性与CNE2/DDP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效靶比20∶1时anti-MICA、anti-MICB、anti-ULBP2单抗可明显抑制NK细胞对CNE2、CNE2/DDP细胞的杀伤活性,与阻断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ti-ULBP1、anti-ULBP3单抗不能阻断NK细胞对CNE2、CNE2/DDP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 NKG2D的主要活化性配体MICA、MICB在CNE2、CNE2/DDP细胞的表达差异与NK细胞的杀伤活性有关,肿瘤细胞在发生多药耐药的同时获得了免疫逃避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 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效应.方法 免疫磁珠法分离5例健康个体NK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对CD34 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G1a的杀伤活性,甲基纤维素克隆形成实验检测NK细胞对KG1a细胞的克隆形成抑制率,同时与NK杀伤敏感细胞株K562比较.结果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a中CD34抗原表达率为(98.0±1.1)%,分选后的NK细胞(CD3CDl6 CD56 细胞)纯度为(93.2±3.7)%.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对KG1a细胞均有杀伤活性,均能抑制其克隆形成.随着效靶比的增高,其杀伤活性和克隆抑制率随之增高(P<0.05).同一效靶比时,NK细胞对KG1a的杀伤活性和克隆抑制率低于K562(P<0.05).结论 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 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具有细胞毒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干扰素γ(IFN-γ)治疗前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自然杀伤细胞(CD3-CD56+NK细胞)及其
激活性、抑制性受体表达的变化,阐明其治疗SLE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6例SLE患者和16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受试者治疗前、治疗4和12周后外周血CD3-CD56+NK细胞比率及其激活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表达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前SLE患者CD3-CD56+NK细胞比率明显降低(P<0.05),其激活性受体NKG2C+、NKP30+和NKP46+ 的表达率均明显增高(P<0.05),抑制性受体KIR2DL3+、 KIR3DL1+和NKG2A+的表达率均明
显降低(P<0.05),IFN-γ+ CD3-CD56+NK细胞比率明显增高(P<0.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和12周后SLE患者CD3-CD56+NK细胞比率均明显增高(P<0.05);治疗4周后SLE患者CD3-CD56+NK细胞激活性受体NKG2C+、NKP30+和NKP46+ 的表达率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12周后上述受体表达率均进一步降低(P<0.05)。治疗4周后SLE患者CD3-CD56+NK细胞抑制性受体KIR2DL3+、KIR3DL1+和NKG2A+的表达率较治疗前均明显增高(P<
0.05),治疗12周后CD3-CD56+NK细胞 KIR3DL1+、CD158a+、CD158b+和NKG2A+的表达率较治疗前均明显增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和12周后SLE患者IFN-γ+CD3-CD56+NK 细胞比率均明显降低(P<0.001)。结论:NK细胞及其受体的变化可能与SLE的发病有关,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可能通过调节NK细胞及其受体的变化发挥治疗作用。
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3+CD8+及其表面受体NKG2D、NKG2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肺癌肿瘤免疫逃逸的相关性。方法采集34例肺癌患者外周血,按照TNM分期分为早期组(Ⅰ期和Ⅱ期)和晚期组(Ⅲ期、Ⅳ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分析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3+CD8+及其表面受体NKG2D、NKG2A的表达及相关性。结果晚期组CD3+CD4+的表达水平较早期组降低,而CD3+CD8+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晚期组肺癌患者CD3+CD4+NKG2D表达率(6.69±3.58%)高于早期组的表达率(2.38±1.13%),CD3+CD4+NKG2A表达率(2.28±0.88%)低于早期组的表达率(5.46±2.09%)(P<0.01);晚期组肺癌患者CD3+CD8+NKG2D表达率(90.57±2.49%)低于早期组的表达率(93.51±3.19%),CD3+CD8+NKG2A表达率(12.32±4.24%)高于早期组的表达率(7.15±3.30%)(P<0.0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病理分期间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3+CD8+表达水平的改变,NKG2D、NKG2A在CD3+CD4+和CD3+CD8+表面的表达失衡,可能是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 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克隆抑制效应.方法 免疫磁珠法分离5例健康个体NK细胞,甲基纤维素克隆形成实验检测NK细胞对KG1a细胞杀伤后的克隆形成,同时与NK杀伤敏感细胞株K562比较.结果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a中CD34抗原表达率为(98.0±1.1)%,分选后的NK细胞(CD3-CD16 CD56 细胞)纯度为(93.2±3.7)%.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对KG1a细胞均能抑制其克隆形成.随着效靶比的增高,其克隆抑制率随之增高(P<0.05).同一效靶比时,NK细胞对KG1a的克隆抑制率低于K56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 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克隆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 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克隆抑制效应.方法 免疫磁珠法分离5例健康个体NK细胞,甲基纤维素克隆形成实验检测NK细胞对KG1a细胞杀伤后的克隆形成,同时与NK杀伤敏感细胞株K562比较.结果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a中CD34抗原表达率为(98.0±1.1)%,分选后的NK细胞(CD3-CD16 CD56 细胞)纯度为(93.2±3.7)%.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对KG1a细胞均能抑制其克隆形成.随着效靶比的增高,其克隆抑制率随之增高(P<0.05).同一效靶比时,NK细胞对KG1a的克隆抑制率低于K56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同种异体NK细胞对CD34 早期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克隆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Mg~(2+)水平变化及其对CD8~+ 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日~2月20日期间鄂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OVID-19确诊患者165例,其中轻型/普通型组98例,重型/危重型组67例,另选3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分离PBMCs,检测各组血清及PBMCs中Mg~(2+)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CD8~+ T淋巴细胞和NK细胞亚群以及其表面抑制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激活分子自然杀伤细胞活化受体(NKG2D)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g~(2+)水平与PD-1和NKG2D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型/普通型组和重型/危重型组患者血清及PBMCs中Mg~(2+)水平、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P<0.05),同时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表面抑制分子PD-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活化分子NKG2D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重型/危重型组患者以上各指标改变幅度又大于轻型/普通型组(P<0.05),且COVID-19患者Mg~(2+)水平与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表面分子PD-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与NKG2D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COVID-19患者血清及PBMCs中Mg~(2+)水平会明显降低,其可能会导致CD8~+ 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功能被抑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IL-15诱导CD4+CD25-T细胞向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转化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性细胞分离法分离人外周血中的CD4+CD25-T细胞,依据加入细胞因子不同分为4组:对照组、IL-15组、拮抗1组、拮抗2组,其中后3组均于培养的第1天加入IL-15,而拮抗1组和拮抗2组分别于培养第1、3天加入STAT5a封闭性肽。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变化,3H-TdR掺入法检测IL-15诱导产生的Tregs抑制CD4+CD25-效应T细胞(Teff)增殖的免疫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p-STAT5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L-15能诱导CD4+CD25-T细胞中CD25和Foxp3表达上调,IL-15诱导生成的Tregs具有较天然Tregs稍弱的免疫抑制功能。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IL-15组p-STAT5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上调。加入STAT5a封闭性肽后,拮抗1组和拮抗2组中CD4+CD25-T细胞中CD25和Foxp3表达下调,但拮抗2组[细胞表型分别为(47.9±6.0)%、(20.7±3.4)%]改变较拮抗1组[细胞表型分别为(30.7±8....  相似文献   

12.
Li H  Ren XB  Zhang P  An XM  Liu H  Hao XS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4):3134-3138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 IK)增殖及杀伤活性的影响;同时分析树突状细胞(DC)在逆转Tregs细胞免疫抑制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利用培养前分选去除CD4+CD25+T细胞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常规PBMC,分别培养C IK,检测细胞增殖和杀伤活性;同时在培养前去除Tregs组(C IK-Tregdel)中加入CD4+CD2+5T细胞,检测细胞杀伤活性的变化。利用DC诱导C IK细胞,分别检测DC+C IK及单纯C IK组中Tregs细胞的比例、细胞杀伤活性和TGF-β、IL-10等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结果培养前去除Tregs组中增殖细胞比例、细胞杀伤活性均高于常规C IK组,在C IK-Tregdel组加入分选的CD4+CD25+细胞后,C IK的杀伤活性降低。DC诱导前后C IK中CD4+CD2+5细胞含量分别为13%±5%和10%±4%(t=3.977,P=0.001),证实经DC细胞诱导后C IK细胞中的Tregs数量减少,同时,观察到CD8+、CD3+CD5+6细胞增加;DC+C IK组对肺癌细胞系A549、乳腺癌细胞系MCF-7、结肠癌细胞系HCT-8和淋巴瘤细胞系Raji的杀伤活性分别为49.47%、32.78%、40.28%、47.11%,均高于单纯C IK组(P均<0.05);另外,C IK及DC+C IK组TGF-β分泌分别为546 pg/m l±134 pg/m l、489 pg/m l±132 pg/m l,IL-10分别为107 pg/m l±32 pg/m l和92 pg/m l±32 pg/m l,证实经DC诱导后C IK细胞TGF-β和IL-10分泌水平低于DC诱导前;同时,观察到DC+C IK组IFN-γ和IL-6分泌高于单纯C IK细胞(P<0.05)。结论DC细胞可以增强C IK的抗肿瘤活性,而其对Tregs细胞的影响很可能是DC活化C IK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人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人CD4^ CD25^ T细胞和CD4^ CD25^-T细胞表达的蛋白质组,建立二者之间的差异表达谱。方法 从人脾脏分选CD4^ CD25^ T细胞和CD4^ CD25^-T细胞,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两种细胞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结果 分选细胞纯度分别为CD4^ CD25^ T细胞82.3%,CD4^ CD25^-T细胞96.5%,双向电泳分析发现有4个蛋白点明显仅于CD4^ CD25^ T细胞检测到表达,有9个蛋白点明显仅于CD4^ CD25^-T细胞检测到表达。结论 CD4^ CD25^-T细胞和CD4^ CD25^-T细胞表达蛋白质组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黄琳惠  黄奕江  蔡兴俊  莫儒冰 《海南医学》2013,24(18):2658-2660
目的研究哮喘小鼠外周血CD8+CD28-T细胞与CD8+CD56+T细胞间的关系及两种细胞群在哮喘中的作用。方法 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哮喘组,每组各15只。测定小鼠的气道反应性,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细胞学分类,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流式检测小鼠外周血CD8+CD28-T细胞及CD8+CD56+T细胞的比例,分析哮喘中两种细胞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成功建立小鼠哮喘模型。①哮喘组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高;②哮喘组小鼠外周血CD8+CD28-T细胞及CD8+CD56+T细胞比例均较对照组升高;③CD8+CD28-T细胞与CD8+CD56+T细胞数量上呈正相关(r=0.737,P=0.002)。结论哮喘时外周血CD8+CD56+细胞和CD8+CD28-细胞数目异常,两种细胞正相关,可能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CD46 is not only identified as a complement regulatory protein which protects host cells from complement attack,but also a new co-stimulatory molecule for human T cells.CD3/CD46 co-stimulation can induce a T-regulatory 1 cell(Tr1)-specific cytokine phenotype in human CD4+ T cells.However,the role of CD46 as a co-stimulatory molecule in the modulation of the acquired immunity,such as transplant immunology,remains unclear.In this study,CD4+ T cells were isolated from human CD46-transgenic C57BL/6 mice by magn...  相似文献   

16.
CD4+CD25+T细胞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庆红  王晓娟  甘成军  彭旭  罗高兴  吴军 《重庆医学》2007,36(11):1055-1057
目的 初步探讨CD4 CD25 T细胞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以及TGF-β1分子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磁珠分选纯化BALB/c小鼠脾脏CD4 CD25 T细胞与NK细胞,体外用ConA激活CD4 CD25 T细胞,将激活的CD4 CD25 T细胞与NK细胞共培养,并加入抗TGF-β1抗体,在共培养的24h和48h,用51Cr标记的YAC-1检测NK细胞的杀伤毒性.结果 初始CD4 CD25 T细胞在与NK细胞共培养的24h和48h能够显著抑制NK细胞活性,其抑制率分别为50.8%和49.1%,加入抗TGF-β1抗体后,抑制率变为:-0.1%、0.25%;ConA激活的CD4 CD25 T细胞在与NK细胞共培养的24h和48h也能显著抑制NK细胞活性,其抑制率分别为19%和20.9%,加入抗TGF-β1抗体后,抑制率变为25.2%、16.3%.结论 TGF-β1参与了CD4 CD25 T细胞对NK细胞毒性的抑制,并且,其在CD4 CD25 T细胞激活、不激活状态下的影响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17.
哮喘CD4、CD8T细胞凋亡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活化的T细胞通过分泌IL 3、IL 5、GM CSF促进嗜酸性细胞(EOS)的分化、活化、存活延长及气道内募集[1],在哮喘气道炎症的发病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 (ICC)S AP法与3'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 (TUNEL)双标染色 ,对哮喘豚鼠外周血CD4、CD8T细胞凋亡进行检测 ,观察哮喘T细胞亚群凋亡的变化。1材料与方法1.1主要试剂淋巴细胞分离液为上海试剂二厂产品。小鼠抗人CD4、CD8单克隆抗体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中山公司。卵蛋白 (OA)购自上海生化试…  相似文献   

18.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感染免疫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免疫抑制是减轻机体免疫损伤的重要机制,近来研究发现,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免疫抑制系统的关键组分之一。这群细胞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效能,通过与细胞直接接触发挥作用。本文就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感染免疫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DHHCs家族成员在小鼠CD4+CD25-T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活化前后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磁珠法从小鼠脾脏分选CD4+CD25-T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纯度后,体外用anti-CD3e/CD28抗体分别刺激其活化。TRIzol法提取细胞总RNA,RT-PCR逆转录成cD-NA,分别用24个DHHCs家族成员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反应,对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活化前CD4+CD25-T细胞高表达DHHC5、DHHC14和DHHC18,活化后其上调表达DHHC2、DHHC4、DHHC6、DHHC8、DHHC9、DHHC12、DHHC15和DHHC16;活化前CD4+CD25+调节性T细胞仅表达DHHC9,活化后其上调表达DH-HC18,而下调DHHC9的表达。结论 DHHCs家族成员在CD4+CD25-T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中表达存在差异,活化后表达谱发生显著变化,提示DHHCs家族成员的表达与CD4+T细胞的活化有关,可能参与CD4+T细胞不同亚群活化的调控。  相似文献   

20.
佛波酯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D3和CD4及CD8分子表达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佛波酯(PMA)对细胞表面CD3、CD4和CD8表达的影响,及与胞浆内细胞因子分泌的关系.方法:取10例健康儿童及2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作体外培养后,用不同浓度及时间PMA刺激后作胞浆内细胞因子及细胞表面分子标记物分析.结果:与未刺激组相比,PMA不同浓度(5、10、20和50 ng/ml)刺激4 h后CD4表达均有明显下降,分别从41.03%、40.18%、42.29%及42.85%下调至28.22%、24.44%、26.09%及25.70%,10 ng/ml浓度刺激4、6 h后细胞表面CD4也有显著下调,分别从45.54%及40.56%下调至28.88%及20.03%,且CD4表达与胞浆内细胞因子分泌呈负相关(r=-0.601,P<0.001).PMA对CD3(刺激前后分别为49.57%及51.54%)及CD8(刺激前后分别为13.02%及12.85%)表达差异无显著性,而在CD3 T淋巴细胞中,CD4-CD8-细胞仅占5.52%.结论:PMA刺激对辅助性T淋巴细胞(Th)表面CD4表达有显著下调作用,且Th细胞胞浆内细胞因子分泌越多,CD4分子下调越明显,而PMA对CD3及CD8无明显下调作用.可采用CD3 CD8-表面标记的方法间接定义Th细胞,替代CD4分子,以避免PMA这种效应对Th1/Th2数量检测所带来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