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调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型糖尿病的发病情况,探讨慢性丙型肝炙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比较15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80例慢性乙型肝炙患者以及同期住院肝功能正常、无肝炙病毒感染患者159例(对照A组)2型糖尿病发病率;另对120例2型糖尿痛患者和513名健康体检者(对照B组)进行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检测,比较这2组HCV感染率.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型糖尿病发病率为19.35%,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8.93%和对照A组7.55%(P<0.05);2型糖尿病患者和对照B组HCV感染率分别为1.67%和0.39%,2组HC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型糖尿病发生率高,HCV感染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江苏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分型特点及其与患者年龄、性别和丙型肝炎病毒(HCV)RNA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抗 HCV 阳性血清1032份,采用荧光定量 PCR(Q‐PCR)法检测患者血清HCV RNA水平,HCV基因分型芯片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应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测出HCV RNA阳性样本704份,其中 HCV 单基因型674份,1b、2a、3b、3a、1a 和6型分别占75.71%、7.95%、7.95%、1.99%、0.99%和1.14%;混合基因型30份,1b/2a、1b/3b、1b/3a和2a/3b型分别占2.27%、1.56%、0.28%和0.14%。不同基因型均以男性和青壮年居多,且病毒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b和3a相近,都高于2a和1b/2a病毒载量。结论江苏地区 HCV基因型以1b型为主,其次是2a、3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以中青年男性居多,而且不同 HCV基因型间病毒载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丙型肝炎患者HCV血清型和基因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HCV的血清型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酶免疫方法和型特异性引物逆转录套式PCR法检测12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型和基因型,比较血清型和基因型的一致性。结果:120例患者中,HCV血清型1型46例(38.3%);2型57例(47.5%);3型5例(4.2%);未分型12例(10.0%)。HCV基因型1a型2例(1.7%),1b型50例(41.7%),2a型45例(37.5%),2b型10例(8.3%),3a型4例(3.3%)。血清型和基因型的一致率为82.5%(99/120)。结论:HCV感染者基因型以1b和2a为主。血清型与基因型一致率高,血清型可以作为替代HCV基因型检测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分析武汉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HCV基因型及其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2013年2月-2014年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254例HCV-RNA阳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浆标本,通过Sanger测序法测定靶片段的基因序列,然后与NCBI genebank数据库中HCV基因型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患者HCV基因型.结果 研究检测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浆中,共检测出11种HCV基因型,分别是1a,1b,2a,3a,3b,6a,6b,1b/2a混合型,1b/2k混合型,6a/1b混合型和6d/6k混合型.其中,HCV1a型为2例(0.79%),1b型189例(74.41%),2a型35例(13.78%),3a型4例(1.57%),3b型12例(4.72%),6a型6例(2.36%),6b型1例(0.39%),1b/2a混合型2例(0.79%),1b/2k型1例(0.39%),6a/1b混合型型1例(0.39%)和6d/6k混合型1例(0.39%).结论 武汉地区HCV-RNA基因型以1b型为主,其次为2a型,亦可见其他型别,提示武汉地区HCV流行的基因型呈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福建省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基因型分布特点以及与患者性别、年龄、丙型肝炎病毒(HCV) RNA 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 SANGER 测序法对15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HCV 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在155例标本中,HCV 基因1型占55.48%,基因2型占18.71%,基因3型13.51%,基因6型12.26%,未见基因4、5型;男女慢性 HCV 感染均以1型为主要基因型,在其他基因型中,男性3型、6型多于2型,女性则以2型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基因2型平均年龄为(49岁),3型平均年龄为(3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建地区 HCV 基因型以1b 型为主,其次是2a 型,未见基因4、5型;基因2型的感染者平均年龄较基因3型大。  相似文献   

6.
苏少慧  甄承恩 《临床荟萃》2009,24(21):1922-1924
慢性丙型肝炎与2型糖尿病共存这一现象是近年大家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糖尿病的出现是因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导致糖尿病发病率升高,还是糖尿病患者易于感染HCV,糖代谢紊乱是肝损害所继发还是HCV直接干扰所致,慢性丙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后是否增加肝纤维化和肝癌的发生率,是否影响长效干扰素的治疗应答率,是否改变女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期,两者共存的2型糖尿病与普通糖尿病在临床特征、治疗以及预后上有何区别,还有诸多临床医师感到困惑的问题。现将近期国外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病例分析、动物实验研究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乙型肝炎部分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为了解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的状况,我们对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患者的血清进行分析。方法应用ELISA法对49例乙肝和丙肝重叠感染患者的血清进行肝炎标志物检测。结果49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阳性率46.9,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阳性率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型肝炎与乙型肝炎有着共同的传播途径,反复接受血液或血渡制品,静脉内吸毒或性传播是造成HCV与HBV合并感染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与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效果的关系,为临床抗HCV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179例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进行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的标准方案进行治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HCV-RNA定量检测,采用基因测序检测进行HCV基因分型.治疗后评价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结果 179例丙型肝炎患者中,HCV 1b型占79.3%,HCV 2a型占8.4%,HCV 3b型占5.0%,HCV 6a型占2.2%,HCV 1b、2a混合型占1.1%,其他型占4.0%.HCV 2a型患者获得SVR率明显高于HCV 1b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6,P=0.026).结论 该院HCV基因型主要为HCV 1b和HCV 2a型,HCV 1b型患者对标准治疗方案的疗效较2a型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HBV-related Liver Cirrhosis)患者2型糖尿病的流行情况,并探讨与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了济南市传染病医院504例住院成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人口资料、血生化、HBV血清学及病毒学指标。结果504例患者中,55例合并2型糖尿病,总的患病率为10.91%。在20~40岁、41~50岁、51~60岁及大于60岁年龄段,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4.95%、13.25%、13.22%及7.94%(P=0.104)。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城乡分布上有显著性差异,城市、城镇、农村患者的患病牢分别为8.31%、12.09%和19.32%(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市居民、ALB异常、TG异常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总胆红素(TBil)〉50μmol/L是保护性因素。结论城市居民、TG升高、ALB降低是乙肝肝硬化并发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反映肝脏损伤的TBil升高为并发糖尿病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甘肃地区东乡族丙型肝炎患者的HCV基因分型特征。方法对HCV患者样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病毒载量的确定。对病毒载量大于10^3的样本用多重PCR进行HCV的基因分型。结果通过对甘肃地区东乡族丙型肝炎患者的样本进行基因分型,发现该民族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为1b型(55.1%)为主,2a(20.6%)次之,再次为1c型(13.7%)和2c型(3.4%),但未检测到3a型。结论东乡族基因分型有其显著特征,C型基因型以1c为主,国内其他地区少有报道,为临床针对不同基因型HCV感染者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昆明地区丙型肝炎(简称丙肝)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隐性感染状况和相关实验室特征.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对244例抗丙型肝炎病毒IgG类抗体[抗-HCV(IgG)]阳性血清标本进行HBV血清标志物(HBVM)检测,同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胆红素(Bil)水平.选择HBsAg阴性标本,以巢式PCR技术和荧光PCR技术进行HBV DNA定性及定量检测.结果 244例抗-HCV(IgG)阳性标本中HBsAg阴性198例,其中HBV DNA阳性76例,丙肝患者合并HBV隐性感染率为31.15%(76/244),包含5种HBVM模式,分别为抗HBs(+)、抗HBe(+)、抗-HBc(+)4例(A组),抗HBe(+)、抗-HBc(+)40例(B组),抗HBs(+)、抗HBc(+)5例(C组),抗-HBc(+)24例(D组),HBVM全阴3例(E组),B组所占比最高(P<0.05),D组HBV DNA平均含量最高(P<0.05).90.8%(69/76)的标本ALT、Bil均增高.老年男性为丙肝伴HBV隐性感染高发人群.结论 该地区丙肝合并HBV隐性感染发病率较高,且HBVM种类多样.HBV DNA检测是判断丙肝患者HBV感染状况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Annals of medicine》2013,45(4):361-366
Prospective international studies have shown the incidence of post-transfusion hepatitis in the 1980s to vary between 2% and 31%. Rare cases of hepatitis B continue to occur despite donor screening for the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but most are of the non-A, non-B type. Non-A, non-B hepatitis is typically mild and often subclinical in the acute phase but has a tendency to become chronic in about half the affected subjects. The recently characterised hepatitis C virus has been shown to cause most, if not all, transfusion associated non-A, non-B hepatitis. Hepatitis C seropositivity seems to be associated with viraemia and infectivity among blood donors, and donor screening for these antibodies has now been instituted in many countries. New assays now being developed are improving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is screening, which is estimated to prevent most cases perhaps 70 to 80% of post-transfusion hepatitis.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IgG)及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3种检测方法在丙型肝炎实验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84例丙型肝炎疑似患者和87例健康对照者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HCV-cAg和HCV-IgG,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HCV-RNA。结果 84例丙型肝炎疑似患者中HCVIgG阳性率为84.5%,HCV-cAg阳性率为13.1%,HCV-RNA阳性率为52.4%;71例HCV-IgG阳性患者中HCV-RNA阴性35例,假阳性率为49.3%,11例HCV-cAg阳性患者中HCV-RNA阴性5例,假阳性率为45.5%;44例HCV-RNA阳性的丙型肝炎确诊患者中HCV-IgG假阴性率为18.2%,HCV-cAg假阴性率为86.4%;HCV-cAg和HCV-IgG联合检测的假阴性率为13.6%,真阳性率为100.0%。结论 HCV-cAg和HCV-IgG在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中均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将二者联合检测或在必要时与HCV-RNA三者联合检测可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该地区预手术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及其HBV血清标志物的表达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预手术者静脉血,以ELISA法检测HBV五种标志物.结果 在4 853例标本中,共发现十种HBV血清标志物阳性模式;HBsAg、抗-HBs的阳性率分别为2.25%、20.73%.结论 该地区预手术人群HBV的感染低于全国人口的整体感染水平.手术前HBV的血清学检测非常重要,为防范与化解医患纠纷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探讨病毒性肝炎的临床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我科从1984年6月至1989年10月对临床诊断的各型病毒性肝炎161例(含死后肝穿23例)患者进行了肝穿刺病理组织学检查。本组资料结果表明临床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1.43%(115/161例)。其中以慢性活动型肝炎(慢活肝)的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最高为86.17%(81/94例)慢性迁延型肝炎(慢迁肝)次之为56.67%(17/3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急黄肝)和慢性重型肝炎(慢重肝)的符合情况较差,分别为33.3%(3/9例)。和40%(6/15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肝炎自身抗体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2例不明原因肝炎患者血清标本ANA,ASMA;免疫印迹法检测AMA-M2,LKM-1,LC-1,SLA/LP。结果92份标本中有57份检出至少一种自身抗体,占62.0%。其中,ANA阳性37例,占40.2%;ASMA阳性26例,占28.3%;AMA-M2阳性11例,占12.0%;LKM-1阳性2例,占2.2%;SLA/LP阳性1例,占1.1%。结论自身抗体的检测对不明原因肝炎的病因探寻,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早期诊断及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分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BcAg与HBVDNA水平及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提供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传染性及诊断的实验室依据。【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053例HBsAg阴性标本的六种血清标志物,同时对其中107例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BVDNA。【结果】1053例HbsAg阴性中HBcAg阳性率为7.31%。在同时检测HBcAg和HBVDNA的107例各种感染模式中.HBcAg阳性率为10.28%,HBVDNA阳性率为8.65%,且阳性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含量均低于10^4Copies/mL。[结论]HBcAg可反映HBV病毒感染与复制,是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HBcAg检测作为HBV血清学方法的补充.对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比较单纯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乙丁型肝炎病毒(HBV HDV)重叠感染的患者血清中 ALT、HBV DNA及 HBV 血清学标志(HBVM)等的异同,了解 HBV HDV 重叠感染特点,初步探讨 HDV 的致病机理。方法对95例 HBV HDV 重叠感染的患者生物化学指标、肝炎病毒标志物等作统计分析,以100例单纯 HBV 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结果在95例重叠感染者中,慢性乙型肝炎发生率最高,占66.32%,肝硬化次之。按 HBV DNA 载量分类,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重叠感染组 ALT 异常率与 HBV DNA 呈正相关(r =0.90,P <0.05)。重叠感染组以 HBeAg 阴性模式为主(P <0.05),按HBsAg>250 IU/mL 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按 HBsAg>250 IU/mL 且 HBeAg >1 S/CO 统计时,单纯 HBV 组高于重叠感染组(P <0.05)。HBcAb-IgM 阳性率在重叠感染组中明显高于单纯 HBV 感染(P <0.05)。结论乙、丁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在慢性 HBV 中的发生率高。随着 HBV 病毒 DNA 数量的增加,肝功能的异常率也增高,HDV 感染能抑制 HBeAg 表达,重叠感染组中 HBcAb-IgM 阳性率高,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加重反复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体、抗原及核酸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筛查抗-HCV抗体阳性标本48份。用3种抗体试剂、2种抗原试剂及HCV-RNA复核检测结果。结果复核阳性丽珠37份,科华36份,新创36份,莱博21份,康润18份,HCV-RNA 28份。3种抗体试剂复核均阴性的10份标本中检出HCV-RNA阳性1份,莱博抗原阳性3份,康润抗原阳性1份。3种抗体灵敏度均为96.4%,阳性预测值为72.9%~75.0%;2种抗原试剂灵敏度分别为40.0%和83.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7.0%和83.3%。结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但诊断特异性较低,对抗-HCV抗体阳性标本采用抗体加抗原模式进行复核对丙型肝炎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对有疑问的标本再用HCV-RNA进行确证,可预防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20.
超声对急性、亚急性重症肝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亚急性重症肝炎的声像图表现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超声诊断技术,观察了66例肝穿刺病检或死后尸解证实的急性、亚急性重症肝炎的超声声像图,并作一回顾性分析总结,与10 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和10 0例慢性活动型肝炎作对照比较。常规超声探测肝、胆、脾、腹水等项目。结果 ①急性、亚急性重症肝炎肝脏的动态观察,肝脏各径线值减小,腹水持续存在提示预后不良。②急性、亚急性重症肝炎呈现肝弥漫性病变,肝表面欠光滑,脾稍增大,门脉增宽与普通急肝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其肝脏形态未失常,胆囊缩小壁厚与慢性肝损害,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③门脉流速减低,有腹水与普通肝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1)。结论 超声检查对重肝的早期诊断及动态观察,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