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近年会厌结核临床特征,进一步引起临床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明基医院耳鼻咽喉科近2a诊治3例会厌结核的治疗经过。结果 3例患者全身症状均较轻,局部症状多不典型,诊治初期均存在一定程度误诊。所有患者均接受正规抗痨治疗治愈,治疗后随访(最短随访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与以往会厌结核相比,现今本病患者全身症状较轻,局部表现多不典型,可不伴有肺结核;尽早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会厌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咽喉结核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提高临床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对32例咽喉结核患者分别给予不同的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果:所有病例接受抗痨药物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咽喉结核可原发或继发于肺结核。由于临床表现及局部特征不同常与喉癌、会厌炎、声带息肉、非霍奇金淋巴瘤等病变难以区别,易被误诊或漏诊。依靠典型症状和临床表现诊断咽喉结核已难以适用。对可疑咽喉结核的病例应尽早进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咽喉结核的主要手段和最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咽喉结核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咽喉结核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咽喉结核主要症状为咽喉疼痛、异物感、声音嘶哑,多数合并有肺结核。结论:咽喉局部症状重而全身症状轻为咽喉结核临床特征,其诊断主要依靠X线胸片及CT检查,需结合结核菌素纯化蛋白、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以及结核菌DNA检查,确诊尚需病理活检。  相似文献   

4.
王永生  杨倩婷 《临床医学》2012,32(6):100-101
目的探讨鼻腔咽喉部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耳鼻喉科收治的31例咽喉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患者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19~58岁,平均39.3岁;病程2~18个月,平均10个月;结核以局部症状为特征,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咽痛、声音嘶哑、鼻塞;抗结核治疗10个月左右治愈。结论鼻腔咽喉部结核患者局部症状多不典型,临床上误诊率较高,抗结核治疗可治愈,主要依靠局部活检确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咽喉结核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咽喉结核患者临床资料料.结果:咽喉结核主要症状为咽喉疼痛、异物感、声音嘶哑,多数合并有肺结核.结论:咽喉局部症状重而全身症状轻为咽喉结核临床特征,其诊断主要依靠X线胸片及CT检查,需结合结核菌素纯化蛋白、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以及结核菌DNA检查,确诊尚需病理活检.  相似文献   

6.
耳鼻咽喉结核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耳鼻咽喉结核28例临床分析浙江台州市椒江人民医院(318000)张国强陶宝鸿耳鼻咽喉结核多继发于其它结核病灶,尤其是肺结核,但临床上常因局部症状明显,首诊于耳鼻咽喉科。由于局部表现多样,而原发病灶隐匿及全身结核中毒症状甚微,易误诊、漏诊。现将自198...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脾结核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例血行播散型结核伴脾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的转归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脾结核的临床特征。结果该例19岁男性患者以咳嗽、发热、盗汗、体重下降为主要表现,胸腔镜检查提示结核,影像学提示全身多处结核合并脾结核,经抗结核治疗后病情好转。通过文献复习,脾结核临床可分为两类,一类作为血行播散型结核的一部分,另一类为原发性脾结核。原发性脾结核临床表现及体征多不典型,免疫缺陷为危险因素,主要表现为脾肿大、发热、消化系统症状等,少数可发生自发性脾破裂(3/32),32例患者经抗结核和/或脾切除治疗后大部分病情得到痊愈和缓解(28/32)。结论脾结核多隐匿起病,临床症状不典型,确诊依赖脾脏影像学及病理活检,抗结核及选择性脾切除为有效治疗手段,预后大多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蜂蜇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蜂蜇伤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轻型10例全部治愈,重型22例中治愈16例,2例放弃治疗,4例死亡,病死率18.75%。结论蜂蜇伤轻型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较轻,临床效果好。而重型则损害全身多脏器,主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类患者具有典型的局部表现和明显的毒血症症状:9例患者均治愈。结论 病史+局部表现+全身症状有助于临床诊断:全身支持+反复清创引流的治疗原则对治疗坏死性筋膜炎是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耳鼻咽喉结核5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有明显增长趋势。耳、鼻、咽喉结核在临床上并非罕见。然而由于缺乏肺结核典型表现和全身中毒症状而易被误诊。本院1991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住耳鼻咽喉结核5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72例不典型肾结核的诊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卓炜  丘少鹏 《新医学》2002,33(8):461-462
目的:总结不典型肾结核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不典型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2例患者临床表现以血尿(32%),腰痛(29%)为主,部分(13%)表现为尿频,个别伴发热,但症状较轻微,尿常规异常占92%,尿抗酸杆菌阳性占47%,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阳性占67%,32%经手术治疗,40例经抗结核药物治疗痊愈。结论:不典型肾结核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对确诊该病有重要意义;规范的抗结核治疗或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效果良好,手术切除无功能肾时应尽可能切除可疑结核的患侧输尿管。  相似文献   

12.
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类患者大多数有外伤史,并具有典型的局部表现和明显的毒血症症状;12例患者均治愈。结论:病史+局部表现+全身症状有助于临床诊断;“全身支持,反复清创,延期修复”的治疗原则对治疗坏死性筋膜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廖崇凯  柳曦 《华西医学》2001,16(2):199-199
报告18例喉结核临床资料,本病的特点是:年龄40岁以上发病者多见,临床症状以声嘶为主,多数病人全身结核症状较轻,喉部病变表现为粘膜充血,节白水肿及增殖性肥厚改变。  相似文献   

14.
不典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不典型表现,以减少误诊。方法:对32例老年人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无典型胸痛,疼痛部位不典型11例;首发症状为恶心、呕吐、上腹痛8例;头晕、乏力、一过性意识障碍4例;突发心律失常、休克7例;合并肺心病2例。结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无痛或疼痛部位不典型、症状隐匿多样、多种心脏病并存等特点.临床医生对症状不典型者应及时做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身化疗配合 CT 定位椎旁抽脓及局部注药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90例脊柱结核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全身抗结核治疗18个月,结合 CT定位椎旁抽脓及局部注药治疗时间(55±14)d;其中310例患者有脊柱手术指征,在全身抗结核治疗结合CT定位椎旁抽脓及局部注药治疗2~4周后行病灶清除术。结果980例脊柱结核患者未发生交叉感染及窦道形成,随访3~5年,均达到治愈及停药标准,另310例手术后达到治愈。结论全身化疗配合CT定位椎旁抽脓及局部注药治疗结合全身抗结核治疗,对不伴有严重脊髓损伤或严重脊柱后凸畸形的脊柱结核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1985~1994年笔者经治咽喉部结核16例,合并肺结核14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借以探讨本病新的临床特征,减少误诊误治。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中男13例,女3例。年龄26~72岁,平均40.2岁;病程1~7个月。其中咽结核2例,喉结核8例,咽喉部合并结核6例。1.2临床表现:16例患者均以咽喉局部症状突出,首诊耳鼻喉科、内科。8例咽及咽喉部结核以疼痛最多见6例,伴声嘶5例,吞咽困难4例,局部特征以溃疡为主,粘膜糜烂,散在点状、片状污黄分泌物,部分伴粘膜肿胀。8例喉结核均有声嘶,喉痛4例,病变多发生在会厌、声带,其次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不典型脊柱结核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最初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16例不典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患者均经影像及病理活检确诊为脊柱结核,经给予正规抗痨治疗后行病灶清除术,均获痊愈。结论:不典型脊柱结核容易误诊,应提高认识,并结合影像及病理活检等检查及时诊治,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总结肾移植术后肺结核的临床特征及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方法1394例肾移植受者中,术后有32例诊断为肺结核,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肺结核发生率为2.29%,发病时间为术后6~62个月,中位时间19月,其中术后12月内发病12例(37.5%),12—24个月发病9例(28.1%),24~36个月发病6例(18.8%),36个月以后发病5例(15.6%)。本组所有病例均以发热为首发表现或唯一表现,其中高热多见;部分患者伴有呼吸道症状和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5例(15.6%)患者胸片即高度考虑肺结核,其余27例(84.4%)患者随后行胸部CT考虑肺结核可能性大。9例(28.1%)患者根据病史、影像学资料结合痰涂片抗酸杆菌染色阳性确诊。6例(18.8%)患者根据病史、影像学资料结合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阳性确诊。其余17例(53.1%)患者根据病史和影像学资料或结合实验性抗结核治疗有效而做出临床诊断。所有患者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原则进行抗结核治疗。经过规律抗结核治疗后30例患者6~18个月后痊愈。此外,T—SPOT.TB与现有的一些结核诊断手段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结核病诊断中有重要价值。结论肾移植术后肺结核临床症状不典型,部分患者也缺乏典型影像学和细菌学证据,诊断困难,而影响治疗和预后。因此对于肾移植术后临床症状不典型,结核菌素试验(PPD)诊断不明确,涂片及培养均为阴性的疑似肺结核患者中,T—SPOT.TB作为一种新的检测结核感染的酶免疫学方法,可以帮助确诊,利于肺结核的早期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当前临床中存在部分肛瘘患者术后伤口难以愈合,其结核筛查结果阳性或结果为阴性,但其症状体征高度怀疑结核的患者,通过予以抗结核治疗后伤口得到痊愈,此提示抗结核治疗在该类患者中的必要性,为临床中肛瘘术后伤口不愈的患者提供临床诊疗思路。方法:对厦门市中医院肛肠科近5年诊治的15例结核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观察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的结核筛查结果、创面愈合情况、与结核相关全身不适症状情况及肝肾功能指标,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5例患者,平均住院7.53d,经过住院治疗及出院后的康复治疗,14例随访6个月至2年,1例患者正处于术后恢复期,创面愈合良好,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等结核筛查均为阴性。结论:对于确诊或高度怀疑结核性肛瘘的患者,准确清除肛瘘病灶和及时运用抗结核药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附睾结核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附睾结核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附睾结核有无痛性肿块表现,占58.1%。18例有阴囊肿痛,占41.9%。43例手术病人术后恢复良好,均治愈出院。随访32例,无异常情况发生,身体其他部位未再发结核病变。结论根据附睾结核的临床特点,必要时作局部穿刺或活检,确诊一般不难。经正规抗结核治疗和局部手术切除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