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瘀证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常见的临床证候,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微循环障碍为病理基础,笔者从理论上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瘀证与微循环障碍的关系,以期为开拓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临床治疗范围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2.
微循环障碍与“血瘀”及“活血化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从微循环角度探讨中医学关于血瘀证的本质和活血化瘀的作用原理,本文就近年来我们应用人体和动物多部位微循环检查的方法,进行的一些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结合部分国内文献及中医对血瘀的论述,讨论血瘀与微循环障碍的联系,以及"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障碍的可能机制。一、血瘀患者微循环障碍的具体表现1.微血管畸形、微血流缓慢和淤滞:我们曾对46例瘀证患者与26例非瘀证患者的手指甲皱和球结膜微循环作了比较观察,发现瘀证患者微血管中血细  相似文献   

3.
久病入络患者瘀血证与微循环障碍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徐宗佩  郭伟 《陕西中医》1997,18(9):423-425
“久病入络”患者存在血瘀证,且随病程延长,血瘀证逐渐加重,血瘀证积分值逐渐增高。“久病入络”患者存在球结膜微循环障碍,随病程延长,微循环障碍逐渐加重,微循环积分值逐渐增高。血瘀证与微循环障碍有相关关系,随病程延长,相关系数依次递增。提示:“久病入络”的病理基础可能是血瘀证,病理实质可能是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临床表现和甲皱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学检查所见,提出了小儿腺病毒肺炎辨"血瘀证"的依据,认为中医血瘀证与西医微循环障碍有其共同的病理基础和临床表现。临床以活血化瘀中药为主治疗婴幼儿腺病毒肺炎654例,病死率从六十年代初期30%左右降至5.66%;活血化癌中药对早期 ARDS 的肺组织电镜观察的动物实验也支持该论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比较脊髓损伤的中、西医主要发病机制,深入探讨脊髓损伤中医病机。结果显示血瘀证与微循环障碍关系密切,但血瘀证和微循环障碍不能完全等同,而脊髓损伤患者出现微循环障碍为血瘀证的表现之一。血瘀是脊髓损伤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6.
血瘀和活血化瘀的研究进展及其前景(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血瘀本质的探讨目前研究的结果,比较一致认为血瘀可能是一个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病理过程,它与血液积蓄、血流滞缓等血液循环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的表现在:(一)微循环障碍:血瘀证患者微循环紊乱的共同特点是:1.血流缓慢与瘀滞:手指甲皱和球结膜微循环观察,可见血瘀证患者微血管中血细胞流动速  相似文献   

7.
临床解惑     
对血流变异常、微循环障碍的病人,是否可径用活血化瘀法? 答:血流变异常、微循环障碍反映了机体血液性状与流动的异常改变,这与中医学血液运行不畅的病理相似,在现代研究中,常被用作血瘀证的微观诊断指标。但是病理上的血液运行不畅与诊断上的血瘀证并非等同。血瘀证是以瘀血为病因而导致的病证,其整个病理过程以血液瘀滞为主导,临床有相应的血瘀证候。血液运行不畅固然可以发展形成瘀血,但并非  相似文献   

8.
有研究认为,中医血瘀证的重要病理基础是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姜春华,《活血化瘀新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为此我们对102例肺结核进展期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瘀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1...  相似文献   

9.
孙大林  金保方 《北京中医药》2022,(12):1346-1350
微循环是人体循环的基础,可以调控生精内环境,与精子生成、成熟和排泄紧密相关,对维持生殖功能至关重要。中医学的气、血、经络理论与微循环密切相关,中医学对微循环障碍的病机概括为血瘀证。微循环障碍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是多种病因导致的共同病理结果。临床使用中、西药改善微循环,促进生精环境的营养代谢,在治疗男性不育中发挥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中医证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素是辨证的基本诊断单元,是创建证素辨证体系的核心和关键,它反映了中医疾病的病理本质。就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中医证素进行探讨,认为由于痰浊、血瘀导致血液运行不畅,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与现代医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导致的高凝倾向及血栓形成、微循环障碍等病理本质具有一致性,故血瘀、痰浊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主要中医证素,痰瘀互阻为其主要中医病理本质,而临床上以化痰降浊、活血化瘀为法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红细胞变形性与久病入络为瘀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 :12 8例长期、慢性病患者按病程分别分组做血瘀证、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变性能力观察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的血瘀证积分、微循环障碍积分增高 ,血液流变性异常 ,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瘀证、微循环障碍积分随病程延长而增加 ,红细胞变形能力亦随病程延长而呈递减变化。结论 :红细胞变形能力的降低可能是形成“久病入络为瘀”的重要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 高粘血症是由一个或数个血液粘滞因素异常所致的临床综合症。其主要病理表现为微循环障碍致组织缺血、缺氧,与中医“血瘀证”密切相关。自1990年2月起,我们以益气化瘀为治则,自制“活血Ⅰ号”胶囊,治疗并系  相似文献   

13.
喘证的病理离不开痰,从其临床证候来看均有咯痰,从西医呼吸系统常见炎症疾病来看均有痰。从中医脏腑经络理论来看,喘与瘀有关系。从西医的常见肺部疾病来看存在着微循环病理,而微循环病理与血瘀相关,故喘证病理离不开痰也存在瘀.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从瘀论治的理论及临床进展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晓宏 《国医论坛》2001,16(5):53-54
1 糖尿病血瘀证的研究血瘀是一个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病理过程 ,血液积蓄、血流滞缓等血液循环障碍都可导致血瘀证 [1]。鉴于外周循环障碍、血液流变性和血液凝固异常与血瘀形成的关系[2 ] ,以及在糖尿病中的改变 ,有关糖尿病瘀证的研究多从这些方面展开。1 .1 糖尿病与微循环障碍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并发微血管病患者均可出现外周循环障碍 ,其发生机理多与其糖代谢和脂代谢障碍有关[3] 。陈氏对 2 0 0例糖尿病病人的甲皱微循环 1 6项指标进行综合定量分析 ,通过观察其形态、流态、袢积分、总积分值 ,发现有 90 %左右的患者管袢模糊与渗出 ,个别…  相似文献   

15.
红细胞变形性与久病入络为瘀关系探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秉豫 《中医药学刊》2002,20(5):688-688,690
目的:探讨红细胞变形性与久病入络为瘀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128例长期、慢性病患者按病程分别分组微血瘀证、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变性能力观察,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的血瘀证积分,微循环障碍积分增高,血液流变性异常,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瘀证,微循环障碍积分随病程延长而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亦随病程延长而呈递减变化。结论:红细胞变形能力的降低能可能是形成“久病入络为瘀”的重要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血瘀证的微循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传统医药学对血瘀证的认识 ,以及针对性的活血化瘀治法 ,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辨证论治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理论独特 ,经验丰富 ,需要我们学习、继承 ;同时也要使用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加以验证、发展 ,以促进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创新 ,造福人类。对于中医、血瘀证我是个小学生 ,为了发掘我国传统医学宝库 ,从微循环角度对血瘀证提些个人的看法 ,以求教于有关专家。中医重视微循环研究1 中医对微循环研究趋势 据CBMDISC数据库 ,1980年就有中医对微循环的研究和应用的报道 ;1983年以来 ,从中医角度开展微循环工作的论文开始增…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高凝状态与血瘀证相关性及中医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瘀证是恶性肿瘤患者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候,以病理性肿块、面黯消瘦、舌质紫暗、舌下脉络青紫、脉涩或结代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与恶性肿瘤伴发的高凝状态密切相关.本文从血液高凝状态的角度探讨了肿瘤血瘀证与血流变学、微循环障碍、血凝状态、肿瘤的增殖和转移的关系,并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确定了益气活血的治疗原则及防治对策,以期有效改善肿瘤血瘀证的血液高凝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血瘀证相关分子生物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是指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出现以低骨量和骨组织的显微结构退行性变为其特征,临床表现为骨脆性和骨折易感性增加的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属于中医学"骨痿、骨痹"范畴.中医对PMOP的发病机制和中药防治以肾虚、脾虚研究为多.近年来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资料表明,PMOP患者大多存在血瘀征象,谢林等[1]在临床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人除痛有定处外还有舌下脉络曲张,舌质紫暗有瘀斑等其他血瘀证的表现,且其发生比例高达80%.Meumie[2]通过对骨质疏松患者骨组织形态测量学比较,发现骨质疏松患者小梁骨内有微血管的改变,认为微循环的变化参于小梁骨内部组织的改变并导致骨力学强度下降.而微循环改变是血瘀证的重要病理改变.瘀血的存在与PMOP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血瘀证的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瞩目成就.本文综述PMOP与血瘀证相关分子生物关系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中医从血瘀微观角度认识PMOP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复制血瘀型肝纤维化大鼠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复合多因素的造模方法,在用DMN制作大鼠肝纤维化的同时,多次静脉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和小牛血清白蛋白综合造模,对模型大鼠进行血瘀证的体征观察,采用多部位微循环显微镜行肠系膜微循环检测及肝脏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模型大鼠出现明显的血瘀表现,血瘀证候积分明显高于DMN组,血瘀组大鼠肠系膜微血管均出现典型微循环障碍,血瘀组红细胞聚集明显,血流态以粒流或粒缓流为主,肠系膜血管管径血瘀组较DMN组增粗显著(P<0.01)。肝脏病理显示,血瘀组纤维化改变程度较DMN组更严重,部分肝窦中可见明显扩张瘀血。结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既具备肝纤维化的病理特征,又符合中医血瘀证的证候表现。  相似文献   

20.
角膜瘢痕,在祖国医学典籍中早有记述,属目疾之“外障”“翳”“矇”等。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在研究活血化瘀治则过程中,除认为循环障碍(尤其是微循环障碍)为血瘀证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以外,发现并提出结缔组织增生和变性亦是血瘀证的病理基础之一。因角膜瘢痕亦属于血瘀证之列,以活血化瘀药治之,收到理想效果。瘀血,中医指体内血液瘀滞。多因跌扑损伤,寒凝气滞,瘀热内结而成瘀。或经络失于通利,血液运行受阻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