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5S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培训5S管理方法,制定实施计划,实行5S管理。结果应用5S管理后,科室管理指标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5S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效果突出,实现自己管理自己,树立科室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可追溯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所应用物品的防感染质量控制,对其控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效果。结果可追溯管理方法不仅消除了灭菌物品在消毒过程中潜藏的安全因素,而且也为科室建设性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平台,有利于各医疗单位及社会减少成本投入,为医疗资源提供了更有利保障。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医院应用可追溯管理体系,不仅加强了灭菌物品在消毒过程中的管理和控制,而且也为实现感染控制在消毒供应生产质量及安全方面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付琳 《中国药事》2012,26(3):297-300
目的 改善医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工作环境,强化全体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风险意识.方法 运用6S管理模式的方法对科室环境、物品定置摆放、药库的管理、工作流程质控管理及工作人员素养5个方面进行调查、改善和评价.结果 通过6S管理模式的运行,使得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工作环境、物品的分类、定点放置规范达到了目视管理的要求,提高了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促使人人都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并形成行为习惯.结论 6S管理模式在PIVAS里的合理应用,实现了“安全管理常态化、现场管理规范化、流程管理标准化、标识管理统一化、人员管理制度化”.  相似文献   

4.
喻琼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4):513-514
目的:探讨5S管理法在手术间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根据5S管理的要素实施具体方法,必需物品和每天要用的物品放在手术间,定位、定量,术后物品归还原处,对手术问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结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找寻物品的时间,减少巡回护士的走动和进出手术问的频率.结论:5S管理法在手术间物品管理中是可行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民  沈爱宗  姜玲  柳晓  马旖旎 《安徽医药》2014,18(1):165-168
目的 改善自动化药房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全体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参与药房管理意识.方法 运用6S管理方法对科室环境、药品、物品定位等方面进行现场管理.结果 通过6S现场管理,使得自动化药房的工作环境,药品和物品的分类、定点、定位达到了目视管理规范的要求,全体员工的责任心和参与药房管理意识得到提高.结论 6S现场管理是自动化药房管理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苟吉玉  余松 《北方药学》2016,(3):155-156
目的:加强医院药房药品管理,临床探讨5S管理法在药房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于2015年7~12月在我院药房药品管理中施行5S管理法,观察施行前后药品管理的改进情况以及临床科室满意程度.结果:管理前药房药品合格率为87.1%,管理后合格率高达97.1%,管理后较管理前药房药品合格率明显上升.管理前临床科室满意度为80%,管理后满意度为96%,管理后临床科室满意度明显高于管理前.结论:在医院药房采用5S管理法对药品进行管理不仅可有效提高药品合格率,避免药品过期、错放,也可提高药学人员工作效率和临床科室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某院消毒供应中心引入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对护理人员展开分层次培训,应用目视管理、程序化管理提升人员主动管理意识,构建风险防范机制,对实施前后消毒供应物品质量、临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后供应消毒物品合格率及临床科室对服务态度、供应物品质量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中实施护理安全干预,可大大提高消毒供应物品质量,临床科室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5S"管理在基层医院门急诊抢救室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抢救室进行现场评估,运用"5S"管理法对门急诊抢救室中的物品、药品等进行分类管理。结果:通过"5S"管理方法,改善了抢救室的环境,抢救物品井然有序,全员素质提高。结论:"5S"管理法能有效解决抢救室凌乱和无序状况,确保抢救工作快速、高效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了护士的自信心,提升了护士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陈颖 《中国医药指南》2011,9(6):166-167
目的探讨应用"五常法"(Seiri,Seilon,Seiso,Seikelsu and Shilsue,5S)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应用"五常法"原理,对手术室骨科专科人、物、环境进行规范化管理,规范了手术室护士言行和技术,手术物品准备与放置统一标准,形成专科护理准则(标准),并设立五常组和对照组,观察五常法应用效果。结果五常组器械准备完好率、物品准备完好率、贵重仪器使用管理完好率、手术科室及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五常法能改善手术室的工作方法和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5S管理在药剂科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0月我院药剂科药品管理未应用5S管理阶段的2000份处方作为对照组,2016年11月应用5S管理后的2000份处方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对药剂科药品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应用5S管理模式后,观察组的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药品管理质量评估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药剂科在药品管理中应用5S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药品管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患者及临床科室对药品管理质量的好评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手术室患者的就诊时间、人数、病种、病情都是医护人员难以预料的,也是医疗纠纷、事故易发之地。重庆市西郊医院手术室从2007年开始引入5S管理方法,使手术室的面貌焕然一新,科室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为病员提供了一流的医疗环境,获得了手术医师和患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分析引入5S活动能否改善急诊工作环境,提高护理质量,优化护理管理。方法培训护理人员"5S活动"的相关内容,制定目标及工作计划,在急诊各工作场所大力推行"5S活动"。结果提高了急诊护理质量,保障了护理安全,提高抢救的效率,提升了患者满意度。结论 "5S活动"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控制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本院消毒供应中心自2007年7月,探讨应用外来手术器械在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等3区规范化管理,得到外科手术科室的认可,医院感染率控制满意,保障了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4.
五常法在手术间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五常法对远离无菌房的手术间壁柜中无菌物品的管理效率.方法 对远离无菌房的5间手术间壁柜共655件无菌物品运用五常法进行管理.结果 应用五常法使得室间壁柜无菌物品管理更规范有序,效果满意.结论 五常法能提高室间壁柜无菌物品管理的有序度,提高工作效率并提升科室形象.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科室办公环境"差乱"现象,我科运用"5S管理"法对科室办公环境进行规范管理,通过半年的管理活动,科室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员工素质明显提高,科室凝聚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6.
消毒供应室作为医院无菌物品供应中心,是预防医院发生感染的关键科室。本文通过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细节管理的探讨,阐述了细节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并为细节管理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以促使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实施。  相似文献   

17.
医院消毒供应室主要用于储存发放无菌物品,同时对污染物品进行回收,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既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保障科室,又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危科室。因此,供应室的管理和工作质量在医院感染防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探讨精细化运营管理在手术室成本控制中的作用。将精细化运营管理运用于手术室的成本控制管理中,通过对手术室人、财/材、物、空间、流程等方面进行深入评估、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措施并改进,对改进后的效果进行追踪评价,持续改进。对手术室采取一系列的成本控制措施后,手术室成本收益率增长3630%;人均结余平均增长106.97%;百元医疗卫生材料消耗下降25.49%;手术患者满意度提高9.00%;设备维修损坏率下降16.30%;首台手术准点开台率增长62.24%;手术间利用率大大提升,节约了手术室资源。通过对手术室成本控制的精细化运营管理,建立手术室成本控制标准,加强科室人员、耗材、设备、流程等方面的精细化运营管理,结合绩效评价,可以减少消耗性资源的浪费,细化手术室的工作流程,同时促进科室整体运行效率的提升,使资源最大化利用,有效降低手术室成本。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手术间物品实施"5S"管理,保持手术间物品定位放置且处于功能状态,提高术中用物的到位率和准确率,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方法将"5S"理论用于手术间物品的管理上,用"5S"的5个步骤来管理手术间物品。结果人人规范自律,手术间物放有序,洁净整齐,配置齐全,各类物品、仪器处于良好的功能状态,术中取用快速、准确无误。结论"5S"管理法用于手术间物品的管理,可提高手术效率,保证手术安全有序运行,保证患者安全。同时提高医生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质量管理在临床护理安全中的重要性,为提高医院消毒供应室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卫生部统一标准,对我院消毒供应室进行标准的质量控制,调查质量控制前后2年时间内科室满意度、清洗合格率、物品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结果 实施质量管理前,临床护理事故共计发生60次,科室满意率为74%,清洗合格率75%,物品包装合格率为70%,灭菌合格率74%;实施质量管理后事故共计发生10次,各项指标明显高于质量管理前,尤其是灭菌合格率达到98%.结论 建立完善的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标准,可以提高临床护理安全,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有着建设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