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湖南省啮齿动物携带汉坦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湖南省啮齿动物中汉坦病毒(HV)流行情况及病毒型别。方法采用IFA法检测鼠肺中HV抗原;用RT-PCR法扩增阳性标本中HV的部分S和M片段;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系统发生分析及分型。结果在湖南省HV流行的地区共捕获啮齿动物344只,其中6份标本HV抗原阳性,病毒携带率为1.74%。对扩增出的部分S与M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5份标本中的病毒为汉城型HV(SEOV),1份为汉滩型HV(HTNV)。用S(620~990 nt)与M片段G2区(2001~2301 nt)核苷酸序列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湘乡褐家鼠、黄胸鼠及黄毛鼠携带的病毒均为SEOV的S4亚型;宁远褐家鼠携带的病毒为SEOV的一个新亚型;石门小家鼠携带的病毒为HTNV的H4亚型。结论湖南省为混合型HV疫区,以汉城病毒为主,并具有宿主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辽宁省汉城型汉坦病毒(HV)的基因亚型及其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辽宁省内主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地区的鼠肺和病人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鼠肺中HV抗原,应用HV特异性引物以RT-PCR方法扩增标本中M和S基因片段的特异性核苷酸序列,测序后与已知病毒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构建系统发生树,以明确其型别和亚型及其地理分布情况.结果 辽宁省HFRS疫区褐家鼠携带的病毒均为汉城型病毒(SEOV);对鼠肺及病人携带HV的部分M片段及部分S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发现SEOV的同源性较高,变异较小,稳定性较高,而且地理位置相近地区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很高(>98.8%),具有小范围的地理聚集现象.结论 辽宁省流行的SEOV均为S3亚型,基因亚型分布比较单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湖北省武汉地区啮齿动物自然感染汉坦病毒(HV)情况以及流行的基因型和亚型。方法 2000-2003年、2009-2011年秋冬季在武汉地区新洲、江夏区野外及居民区采用夹夜法捕鼠。对捕获的动物进行分类鉴定并取肺脏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抗原。抗原阳性的样本,采用RT-PCR方法扩增部分S片段核苷酸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2000-2003年捕获啮齿类动物437只,HV抗原阳性鼠肺标本24份,病毒携带率为5.49%。2009-2011年捕获啮齿类动物173只,HV抗原阳性鼠肺标本7份,病毒携带率为4.05%。褐家鼠为当地的优势鼠种。22份标本成功地用汉滩病毒(HTNV)、汉城病毒(SEOV)特异引物扩增部分S基因片段并测序。17只(13只褐家鼠,4只黑线姬鼠)鼠肺标本中扩增出SEOV部分S基因片段(nt 588~1147),分别属于第3亚型和2个新的基因亚型。5只黑线姬鼠的鼠肺标本中扩增出HTNV部分S基因片段(nt615-1141),分别属于第7亚型和1个新的亚型。结论 武汉地区流行的HV为SEOV和HTNV,并发现新的基因亚型,SEOV可能“溢出”感染黑线姬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余姚市鼠形动物汉坦病毒(HV)携带情况及基因型别。方法选择余姚市的平原、山区、滨海和城区四种地形,采用夹夜法捕获鼠类动物248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鼠类动物肺标本HV核酸,采用反转录PCR法扩增HV核酸阳性样本的M基因并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共检出HV核酸阳性样本12份,分布于除城区外的其余3个地区,总带毒率为4.84%,且均在褐家鼠中检出;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其中8份样本的核苷酸序列,结果显示其M基因与Bj HD01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8.3%~99.8%,与浙江株Z37和ZT10核苷酸同源性为96.2%~97.6%,均为汉城病毒(SEOV)S3亚型。结论余姚市鼠类动物中携带的HV阳性检出率较高,褐家鼠为主要带毒宿主,基因亚型分布较单一,以SEOV S3亚型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9—2022年河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分布及携带汉坦病毒(HV)情况。方法在河南省HFRS监测点开展宿主动物监测,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鼠肺HV, 分析河南省鼠类动物携带HV型别, 对阳性样本进行测序, 分析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及变异情况。结果 2019—2022年共捕鼠1 308只, 16份鼠肺HV核酸阳性, 鼠HV阳性率为1.22%(16/1 308)。按种类, 黑线姬鼠HV阳性率最高(68.75%, 11/16)。按分布地, 野外鼠HV阳性率最高(2.50%, 12/480), 居民区鼠HV阳性率为0.53%(4/759)。16份阳性样本分型结果显示, 所携带的病毒均属于Ⅰ型汉滩病毒。阳性样本测序后获得8条S基因片段(OQ681444~OQ681451)和6条M基因片段(OQ681438~OQ681443);S和M基因片段与陕西84FLi株、四川SN7 株相似性较高。S和M基因片段系统进化分析显示, 均为汉滩病毒H5基因亚型。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 与汉滩病毒疫苗株84FLi相比, 8条S片段编码氨基酸第74位由天冬酰胺替换为丝氨酸;XC2022...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褐家鼠与黄胸鼠中汉坦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云南省褐家鼠、黄胸鼠中汉坦病毒的感染情况及其型别,以明确基因亚型及其地理分布,为该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捕捉鼠类取鼠肺,冷冻切片后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中汉坦病毒抗原,从阳性鼠肺标本中提取病毒RNA,利用RT—PCR扩增汉坦病毒S和M基因部分片段并测序分型,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 共捕获褐家鼠和黄胸鼠307只,检测到阳性样品14份,阳性检出率为4.56%。分析部分S片段(600~999nt)与M片段G1区(140~640nt)、G2区(2003~2302nt)的核苷酸序列,及用部分S及G2核苷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将来自云南省8个地区的汉城病毒分为2个亚型:S1和S3亚型。结论 云南省主要为家鼠型HFRS疫区,汉城病毒有2个亚型,地理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锦州市啮齿动物中汉坦病毒(HV)的感染情况及基因分型。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鼠肺中HV抗原;阳性样品扩增汉坦病毒M片段并测序;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系统发生分析及分型。结果 2011—2013年在锦州市出血热疫区,对捕获的977只鼠进行HV抗原检测。共检出HV抗原阳性鼠肺样品43份,病毒携带率为4. 40%。依据病毒分类及命名原则将43份样品分为7个毒株,每个毒株随机选取1份HV抗原阳性样品,对部分M片段进行扩增并测定序列。分析表明7株病毒与汉城病毒(SEOV)有较高的相似性,为95. 6%~100%,而与汉滩型病毒(HTNV)相似性仅为70. 2%~71. 4%,表明7份鼠肺均携带SEOV。结论锦州地区HV优势毒株为SEO型,其主要传染源是褐家鼠,系统进化树显示分离到7株SEO起源相同,均为S3亚型,并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变异较小,基因型别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长春市双阳区鼠类中汉坦病毒感染情况及其基因分型。方法收集2011年双阳地区捕获鼠类,取鼠肺组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阳性标本进行汉坦病毒M片段扩增并测序,与其他毒株进行相似性比对及系统树分析。结果收集100份鼠肺,经IFA检测到1份阳性,阳性率为1%,对其进行逆转录巢式PCR扩增,结果为汉城(SEO)型HV,与代表株进行相似性比较发现,SY-4部分M基因片段序列与其他SEOV核苷酸相似性为95.4%~99.7%,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9%~100%。系统树显示,该序列属S3亚型。结论本次获得HV是SEO型,亚型为S3亚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查明广西汉坦病毒的基因型及其基因亚型。方法用夹夜法捕获宿主动物,用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鼠肺标本,对汉坦病毒抗原阳性标本用RT-PCR法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拼接后获得全S基因序列,用生物软件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系列分析和病毒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应用ELISA法检测鼠肺抗原792份,阳性6份,RT-PCR测定其中5毒株,基因型为汉城病毒,进一步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均为S2亚型。结论广西汉坦病毒基因型为汉城型汉坦病毒,亚型为S2。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慈溪市啮齿动物中汉坦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浙江省慈溪市啮齿动物中汉坦病毒(HV)流行情况及病毒型别.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鼠肺中HV抗原;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扩增阳性样品中HV的部分S片段;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系统发生分析及分型.结果 在慈溪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点共捕获啮齿动物243只,在7份鼠肺样品中检测到HV抗原,其中4只为褐家鼠,3只为黄胸鼠,病毒携带率为2.88%.用汉城型病毒(SEOV)特异性引物从6份HV抗原阳性样品中扩增出部分S片段(620~999 nt)并测定了序列.对扩增出的部分S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6株病毒与现有的SEOV有最高的同源性,均为SEOV.用部分S片段核苷酸序列所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6株病毒构成两个单元支,其中由褐家鼠携带的3株病毒与BjHD01株病毒的亲缘关系最近,分在同一分支,由黄胸鼠携带的3株病毒构成另一分支,与L99、R22及Hb8610株的亲缘关系较近.结论 慈溪市的褐家鼠与黄胸鼠分别携带一种不同亚型的SEOV,表现出SEOV在同一地区的遗传多样性,并支持宿主与汉坦病毒共进化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200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湖南省HFRS疫源地范围、类型、人群分布和流行规律以及宿主动物种类、带病毒率等情况,为防制HF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06年《湖南HFRS监测实施方案》,在全省7个监测点系统开展HFRS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宿主动物肺组织汉坦病毒(HV)抗原,了解自然感染汉坦病毒情况,并从HV阳性鼠肺标本中提取病毒RNA,应用HV型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及核苷酸序列测定,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2006年共报告病例560例,发病率0.89/10万。共捕获654只宿主动物,总鼠密度为3.15%,鼠带毒率为1.31%,在浏阳市、邵东县室内捕获的7只褐家鼠、黑线姬鼠、小家鼠、黄胸鼠肺标本中均发现携带汉城型(SEO)病毒,双峰县室外捕获的1只黑线姬鼠肺标本则携带汉坦型(HTN)病毒。结论湖南省为SEO型和HTN型混合型疫区,以SEO型为主。防制HFRS应以灭鼠、免疫高危人群、开展健康教育等的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浙江省鼠类自然感染汉坦病毒(HV)情况和病毒型别,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鼠类肺组织和血清标本,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鼠血清IgG抗体,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鼠肺Hv抗原。HV抗原阳性鼠肺接种Vero—E6细胞分离病毒,用HV单克隆荧光抗体鉴定分离株的型别。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1129只,其中黑线姬鼠为优势种,鼠肺HV抗原阳性率为3.0%,鼠血标本IgG抗体阳性57份,阳性率8.0%。分离到6株汉滩(HTN)型病毒,其中来自黑线姬鼠5株,褐家鼠1株。结论浙江省存在以黑线姬鼠为主要传染源的HFRS疫源地,HV主要流行型别为HTN型。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Ⅱ型汉坦病毒基因亚型及其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查明河南省Ⅱ型汉坦病毒基因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在河南省汉坦病毒流行严重的地区,捕捉啮齿类动物,以免疫荧光法检测阳性标本,应用汉坦病毒型特异性引物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抗原检测阳性的鼠肺标本扩增M和S基因片段上的特异核苷酸序列并测序,将扩增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与已知病毒序列进行比较,以明确基因亚型及其地理分布情况。结果褐家鼠、黄胸鼠以及小家鼠携带的病毒均为Ⅱ型汉坦病毒。序列分析发现河南省主要疫区宿主动物问流行的Ⅱ型汉坦病毒至少存在S1、S2和S3三个亚型,其中S1和S3为河南省汉坦病毒的优势流行基因亚型。结论河南省汉坦病毒的亚型较为复杂,地理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葫芦岛地区鼠类汉坦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葫芦岛地区鼠类中汉坦病毒的感染流行情况以及病毒的型别.方法采用夹夜法捕捉鼠类,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中的汉坦病毒抗原,阳性较强的标本接种到Vero E6细胞分离病毒,RT-PCR对分离的病毒与阳性样品扩增核苷酸片段并测序,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分型与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在200份鼠肺标本中共检测到11个样品阳性,阳性率为5.5%.选择阳性较强的标本,接种到Vero E6细胞并连续传代后分离到3株病毒.用S片段(620~999 nt)与M片段G1区(180~580 nt)的核苷酸构建的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葫芦岛分离的3株病毒均为S3亚型.用G2区的2003~2302 nt的核苷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将来自不同地区的SEO型病毒可分为7个亚型,其中从葫芦岛地区分离的3株病毒与北京地区分离株CP211、ch302、dc501和山东省分离株SD10、SD227株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葫芦岛地区鼠类中汉坦病毒的携带率较高,主要流行S3亚型SEOV.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国境口岸媒介生物携带病原体的情况,为媒介生物防治及疫情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鼠类携带的汉坦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和莫氏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进行检测,对蚊类携带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和西尼罗病毒进行检测,对蜱类携带的莱姆病螺旋体进行检测;利用细菌培养技术对蝇类、蜚蠊携带的致病菌进行检测;利用寄生虫学技术对蝇类、蜚蠊携带的寄生虫虫卵进行检测。〔结果〕2005年10月—2009年2月,共检测媒介生物样品3388份(输入性2023份、本底1365份),检出阳性样品95份,阳性率2.8%。输入性媒介生物主要检测结果如下:2005年9月27日,国境口岸首次从输入性蝇类(大头金蝇,柬埔寨籍船舶“凯越”号上捕获)中检测到寄生虫虫卵(肝吸虫卵和蛔虫卵);2006年4月24日,国境口岸首次从输入性蜚蠊(德国小蠊,某外轮上捕获)中培养出肺炎克雷伯菌;2009年2月27日,国境口岸首次从输入性鼠类(褐家鼠,柬埔寨籍船舶“诺斯”号上捕获)中检测到莫氏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本底媒介生物主要检测结果如下:2006年8月24日,从三带喙库蚊等蚊虫(辽宁营口港捕获)中检测到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2006年8月,从长角血蜱(辽宁大连开发区捕获)中检测到莱姆病螺旋体;2008年10月15日,从褐家鼠(辽宁大连湾港捕获)中检测到汉城型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结论〕媒介生物是国境口岸传染病的重要传播载体,应加强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山东省汉坦病毒(HV)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核苷酸序列测定技术,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点的阳性鼠肺标本进行目的基因扩增并测序,与国内外的HV毒株进行同源性分析及系统发生树分析。结果有15份标本扩增出汉城(SEO)型S、M片段,对其中10份扩增片段进行序列分析认为均为SEO型HV,S片段之间的同源性≥96.3%,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JN5-153S和DY1S除外)≥96.8%;M片段之间及与山东省以往分离的ZB8同源性≥97.5%,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6%~100%。结论近年来山东省流行的HV仍以SEO型S3亚型为主。同一地区或地理位置相邻的地区病毒基因组同源性较高,具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基因型别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吉林边境口岸鼠类自然感染汉坦病毒(HV)情况和病毒型别,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日法捕捉啮齿类动物,采集鼠类肺组织标本,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技术对特异性核苷酸序列进行扩增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共捕获鼠类164只,10只携带HV,均为汉城型病毒(SEOV)。结论吉林边境口岸啮齿类动物自然感染HV普遍,HV主要流行型别为SEO型。  相似文献   

18.
汉坦病毒在温州市人与动物间的流行情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分析,掌握温州市HFRS的流行规律,为制定HFRS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温州市1981-2008年HFRS人间疫情进行分析;用鼠笼捕捉小动物调查宿主动物种群构成,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小动物肺中的汉坦病毒(HV)抗原,用PCR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1981-2008年全市共发病383例,平均发病率为0.20/10万,死亡13例,病死率为3.39%。全市10个县(市、区)均有发病,尤以瑞安市发病最多,占总病例数的53.78%。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冬季(11月至翌年1月)为流行高峰,占总病例数的41.25%。病例以20~50岁人群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4.76%。宿主动物监测发现野外捕获率7.16%,室内捕获率7.88%。野外以北社鼠为优势鼠种,其次为黄毛鼠;室内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其次为黄胸鼠。检测422份小动物肺,HV抗原阳性9份,阳性率为2.13%。提取HV抗原阳性鼠肺组织中的病毒RNA,基因分型全部为汉城病毒(SEOV)。结论调查结果提示应采取加强监测、防鼠灭鼠、疫苗接种等综合防控措施,以有效预防HFRS的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榭港区啮齿动物中汉坦病毒的感染流行情况以及病毒基因分型。〔方法〕采用夹夜法捕捉鼠类,直接免疫法(DIF)检测鼠肺中的汉坦病毒抗原;巢式RT-PCR法扩增阳性标本中核苷酸片段并测序,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分型与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共捕获鼠253只,经鉴定隶属2目2科5属7种。经检测,其中2份样本为汉坦病毒阳性,阳性检出率为0.79%,宿主均为社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及系统发生树分析表明分型均为汉滩型(HTN型)。〔结论〕大榭港区啮齿动物汉坦病毒的阳性检出率比较低,以HTN型为主,宿主为社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