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策略。方法 选取86例ICU机械通气患者,根据是否合并VAP分为VAP组(n=41)和非VAP组(n=45)。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影响因素。结果 VAP组机械通气时间≥10 d、意识障碍、留置胃管、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占比均高于非VAP组(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AP组机械通气时间≥10 d、意识障碍、留置胃管是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OR>1, P <0.05),而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保护因素(OR<1, P<0.05)。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针对危险因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以降低VAP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小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方法 选取机械通气时间在 >48h30 1例患儿 ,符合 VAP诊断标准 10 8例作为 VAP感染组 ,VAP未感染组作为对照组 ,采用单因素分析 VAP的危险因素 ;并对 VAP作病原菌分析。结果 VAP发生率为 35 .88%,其中新生儿 40 .5 0 %,儿童 2 8.90 %;单因素分析表明新生儿 ,机械通气时间 >5 d,儿童危重病例评分≤ 90分 ,肺部原有疾病、有胃内容物吸入、鼻饲、使用胃酸抑制剂 /抗酸剂是 VAP的危险因素 ,而机械通气时患儿头部位置抬高 >30°及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能预防VAP的发生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能降低 VAP的发生 ;病原学以 G- 菌为主 ;前 5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避免 VAP的危险因素 ,使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能降低 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3)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预防VAP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设计、多中心合作的方法,对部队19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6个类型27个ICU开展前瞻性监测,监测对象为2015年6月-2016年5月所有入住ICU并插管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结果共监测患者3488例,发生VAP393例,发病率为11.27%;住院总日数为128572d,插管总日数40114d,VAP千日感染率为9.80‰,呼吸机使用率为31.20%;不同类型ICU VAP发病率为4.91%~26.95%,千日感染率为5.74‰~34.79‰;病死率为25.45%,治愈率为2.80%;单因素结果显示,VAP相关危险因素与年龄、住ICU天数、基础疾病数量、机械通气时间、置管次数和口腔清洁次数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ICU天数、机械通气时间、置管次数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共检出44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9.01%,革兰阳性菌占7.17%,真菌占3.81%。结论通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能力建设"项目,明确发生VAP的相关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和规范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4.
《社区医学杂志》2019,(23)
目的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较严重的并发症,本研究调查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6-06-01-2018-10-31我院ICU收入的298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发生VAP将其划分为VAP组和非VAP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VAP影响因素。结果 298例患者中发生VAP 106例,VAP发生率为35.57%,共检出101株病原菌,其中64株(63.37%)为革兰氏阴性菌。年龄(χ~2=7.319,P=0.007)、侵入性操作(χ~2=23.042,P<0.001)、使用制酸剂(χ~2=5.933,P=0.015)、意识状态(χ~2=5.427,P=0.020)、原发肺部疾病(χ~2=16.311,P<0.001)和机械通气时间(χ~2=29.453,P<0.001)均为VAP发生影响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3.357,95%CI为1.287~8.753,P=0.014)、有侵入性操作(OR=8.499,95%CI为1.898~38.069,P=0.005)、有原发肺部疾病(OR=3.212,95%CI为1.777~5.806,P<0.001)和机械通气时间>3d(OR=2.181,95%CI为1.060~4.487,P=0.035)均为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较高,年龄、侵入性操作、原发肺部疾病和机械通气时间是VAP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ICU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268例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68例患者发生VAP23例,发生率为13.9%.危险因素与床头抬高≥30~45°、留置胃管、再次插管、口腔护理、口腔溃疡、抗生素的使用相关.结论: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对降低VAP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与否是机械通气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明确相关因素是预防VAP的关键,我院于1998年2月~2004年6月使用呼吸机治疗成年患者420例,其中发生VAP者198例,占47.1%.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微生物来源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感染途径,为制定VAP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探寻使用呼吸机患者口咽部、胃液及呼吸机的湿化器、冷凝器、螺纹管的微生物污染或携带与VAP患者痰液中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结果VAP发病率为61.02%(36/59);60.71%(34/56)的VAP病原微生物是革兰阴性(G-)杆菌,23.22%(13/56)是革兰阳性(G )球菌,16.07%(9/56)是真菌。51.79%的VAP患者痰液阳性结果与咽拭子阳性结果一致;26.79%的VAP患者痰液阳性结果与胃液阳性结果一致;分别有7.14%,19.64%,12.50%VAP患者痰液培养出病原微生物与呼吸机湿化器、冷凝器、螺纹管标本的阳性培养结果一致。结论VAP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口咽部微生物定植、气道内病原微生物易位是VAP发生的重要原因。胃液微生物携带以及呼吸机管路微生物污染在VAP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ICU应用呼吸机的临床患者病例,抽取其中的8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成肺炎组和对照组,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肺炎组患者年龄较对照组大(P<0.05),误吸发生率,糖皮质激素、抗酸剂、抗生素应用率,呼吸机的应用时间,呼吸机撤机困难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死亡率等均较对照组高(P<0.05),而白蛋白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影响ICU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因素相对较多,会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产生显著影响,临床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展开预防,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成人心脏手术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某院2017年1月—2021年5月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胸骨切开术的成人心脏手术患者病历资料。选取术后发生VAP患者为病例组,按照1∶1进行病例-对照匹配。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AP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5 919例成人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使用呼吸机,其中766例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48 h。62例患者发生VAP,发病率1.05%,8.03例/1 000机械通气日,成功匹配61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肌酐≥1.1 mg/dL、手术时间≥7.33 h及术后意识障碍是成人心脏手术后VAP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4株,90.0%),检出率最高为鲍曼不动杆菌(24株,40.0%)。VAP患者消化道出血、鼻饲和急性肾损伤风险明显升高,ICU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及病死率明显增加(均P<0.01)。结论 术前改善肾功能、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后意识障碍可降低成人心脏手术后VAP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崔娟娟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1,(4):89-90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预防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2018年5月收治的104例ICU行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3月实施品管圈管理以前时间段的病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品管圈管理以后时间段的病例作为观察组,每组各5 2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方式,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某院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和病原学特点。方法对该院2004年1月—2007年2月住S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对其中机械通气时间≥48h的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125例患者机械通气时间≥48h,符合VAP诊断者59例(47.20%)。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年龄≥60岁、留置胃管、鼻饲、机械通气前2周内使用抗菌药物、近期或正在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进行肠道手术各组分别与无上述因素组比较,VAP发病率明显增高(P〈0.05)。VAP组的APACHEⅡ评分、总机械通气时间、住SICU时间、病死率均明显高于无VAP组(P〈0.05)。病原菌以革兰阴性(G^-)菌为主(51.82%),其次为革兰阳性(G+)菌(31.82%)、真菌(16.36%);绝大部分病原菌呈现多重耐药性。结论VAP的发生与多种临床因素相关;病原菌以G^-菌为主,多呈现多重耐药性;VAP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许长琼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4(4):323-32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以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116例患者中符合VAP诊断标准的42例患者作为VAP感染组,未感染者作为对照,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分别得出VAP的危险因素.结果VAP发生率为36.21%;慢性肺疾病、糖尿病、年龄≥60岁、机械通气时间≥5 d、使用胃酸抑制剂、鼻饲、仰卧位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能降低VAP的发生率.结论避免VAP的危险因素是降低VAP发生率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某院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病原学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机械通气>48 h,符合VAP诊断的新生儿临床资料,并对VAP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VAP发生率为60.00%。低体重及早产、机械通气时间≥3 d、肺部有原发疾病、平卧位、应用H2拮抗剂者其VAP发生率明显高于无上述因素者(均P<0.05)。病原菌以革兰阴性(G-)菌为主,占69.44%;居前6位的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溶血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普遍耐药。结论新生儿VAP发生率高,应避免危险因素或针对危险因素重点监控,并根据病原学及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引起ICU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和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2011年2月-2013年2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共有120例患儿实施机械通气治疗。治疗后诊断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儿共有20例,作为观察组;从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儿中随机选择20例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引起ICUsb)L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计算病原菌的耐药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为28.12±3.32,体质量指数为23.78±1.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50±4.24和22.12±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插管天数、插管次数、吸痰次数和住院天数与ICU小儿吸机相关性肺炎有关(P〈0.05)。提取20例患儿的尿液标本,从中分离出病原菌49株,对其施用3种抗菌药物。结果发现病原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吡肟的抗药性强,而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ICU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其患病率极高。临床中应严格控制呼吸机的使用,合理使用对病原菌敏感的抗生素,从而降低患儿的死亡率,提高患儿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SICU患者NP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年龄(老年组和非老年组)、NP发生率的关系。方法调查外科监护病房(SICU)获得性肺部感染(NP)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基础疾病、休克、意识改变、慢性肺部疾病、机械通气的使用和持续时间、误吸、H2受体阻断剂的使用等在老年组患者(年龄≥60岁)和非老年组患者(年龄<60岁)中分布情况及其NP发生率。结果452例SICU患者中,老年组196例患者NP发生率21.4%,非老年组256例患者NP发生率为11.4%,老年患者NP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老年组患者平均机械通气使用时间长,NP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患者(P<0.05),合并慢性肺部疾病的比例及NP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患者(P<0.01)。结论机械通气使用时间长、误吸多、合并慢性肺部疾病的比例高是本研究中老年患者NP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NICU应用呼吸机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痰培养结果、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应用呼吸机支持治疗患者共80例,其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7.50%;30例患者检出8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6株占68.29%,革兰阳性菌16株占19.51%,真菌10株占12.20%,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假丝酵母菌属,分别占31.71%、15.85%、14.63%、12.20%、10.98%,>2种细菌混合感染10例,细菌合并真菌感染7例;年龄大、营养不良、应用镇静剂及制酸剂、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是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撤机困难多、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结论 NICU患者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高,痰培养结果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高危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入科时无肺部感染且机械通气时间>48h的患者,应用自行设计的表格记录每例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VAP的危险因素及与死亡的关系。结果 93例患者中,VAP组42例,发生率为45.2%,死亡27例,死亡率为64.3%;未发生VAP组死亡18例,死亡率为3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昏迷、糖皮质激素使用、制酸剂使用和鼻胃管留置均为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是或否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在VAP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ACHEⅡ评分与死亡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对机械通气尤其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应严密监测,加强护理,规范侵入性操作,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避免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收住的357例机械通气患者中VAP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及病原菌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VAP的发病率为18.8%;病原菌分布:革兰阴性菌占65.6%,革兰阳性菌25.4%,真菌9.0%;患者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7d、应用制酸药物、意识障碍、抗菌药物联用及留置胃管是VAP的高危因素。结论 V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危险因素的存在与VAP的发生密切相关,应加强对危险因素的监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