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WT1基因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WT1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研究WT1基因在102例AL中的表达。结果 RT-PCR检测WT1基因的敏感性为10^-4。WT1基因在AL所有亚型中都有表达,初治和复发的AL中阳性率为66.7%,而在5年长期生存者中阳性率只有7.7%(4/52)。随着完全缓解(CR)时间的延长,WT1基因阳性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
WT1基因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WT1基因在白血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定量RT -PCR方法检测病人外周血或骨髓单个核细胞WT1mRNA表达。结果  5 0例白血病患者中 ,41例WT1mRNA表达增高 ,阳性率为 82 0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阳性率分别为 84 0 %和 93 8% ,两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的WT1mRNA阳性率为 6 6 7% ,其中慢性期均阴性 ,加速期和急变期均阳性。 17例完全缓解患者中 ,15例 (85 2 % )WT1mRNA转阴 ,复发患者WT1mRNA再次升高。结论 WT1mRNA表达的测定对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c-IAP1与Smac基因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IAP1及其拮抗素Smac基因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对成人急性白血病(AL)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03例AL患者c-IAP1、Smac的mRNA表达水平,2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K562、Kg-1α细胞株为阳性对照。结果:初治AL患者中c-IAP1、Smac的表达较正常对照者明显升高,2者的表达为高度正相关,治疗缓解后c-IAP1、Smac的表达明显下降,复发后c-IAP1、Smac:基因的表达又复升高。c-IAP1 mRNA和Smac mRNA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组的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治AL患者中,c-IAP1、Smac表达阳性的患者缓解率均低于表达阴性的患者。结论:AL的发病可能与c-IAP1和Smac的高表达有关,而且是AL复发的高危因素;c-IAP1和Smac高表达的患者完全缓解率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乙酰肝素酶(HPA)在不同类型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方法:研究组为白血病患者53例,对照组为缺铁性贫血患者20例。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HPA蛋白表达,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内急性髓系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发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HPA蛋白表达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骨髓中单个核细胞HPA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均P0.05)。研究组内比较,急性髓系白血病HPA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0.05);初发急性白血病骨髓中单个核细胞HPA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慢性白血病组(P0.05)。结论:白血病细胞HPA蛋白高表达;不同类型白血病表达水平不同,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急性髓系白血病表达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五种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 ,MMP)基因表达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关系。方法 取甲状腺手术标本 ,包括乳头状甲状腺癌 8例、桥本甲状腺炎 7例、甲状腺腺瘤 8例和正常甲状腺组织 8例 ,提取其总RNA。分别进行RT PCR扩增MMP 2、MMP 9、MMP 14、MMP 2 5与MMP 2 6基因 ,其产物经 1%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进行荧光强度扫描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比较各种基因在不同组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 ,MMP 2、MMP 9、MMP 14的表达阳性率及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和正常对照组 (均P <0 .0 5 ) ,其它 3组间差异则无显著性。MMP 2 5、MMP 2 6在 4组甲状腺组织表达阳性率及表达水平都极低 ,4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MMP 2、MMP 9、MMP 14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增强很可能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TF-1细胞凋亡相关基因19在桥本病甲状腺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新的凋亡相关蛋白TFAR19在桥本病 (HT )甲状腺组织中是否表达。结果显示TFAR19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几乎未见表达 ,而在HT患者甲状腺细胞中阳性表达 ,提示TFAR19凋亡通路激活可能在HT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WT1基因与CD34在急性白血病(AL)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92例初治AL患者骨髓细胞WT1基因的表达,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细胞CD34的表达。结果初治AL患者WT1基因、CD34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7.4%(62/92)、44.6%(41/92),WT1基因、CD34阳性表达者的缓解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P〈0.01);WT1基因与CD34表达呈正相关(rn=0.5304,χ^z=25.88,P〈0.05);WT1^+CD34^+、WT1^+CD34、WT1-CD34^-AL患者第一次缓解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WT1基因、CD34在A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且阳性表达者的缓解率低、疗效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SALL4基因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运用RT-PCR技术对35例白血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的单个核细胞进行SALL4mRNA表达测定。结果: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中,SALL4mRNA表达率为83.3(15/18);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患者SALL4mRNA表达率为100(7/7);B-ALL患者中,SALL4mRNA表达率为100(6/6),T-ALL的SALL4mRNA表达率为0(0/4)。对照组10例的SALL4mRNA表达为阴性。ANLL、CML、B-ALL之间SALL4mRNA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3组与T-ALL、对照组间SALL4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R-ABL融合基因与SALL4在ALL、CML组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ANLL、CML、B-ALL的单个核细胞SALL4mRNA表达阳性,提示SALL4基因可能与白血病的发生相关;B-ALL与T-ALL间的SALL4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2者的发病机制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研究端粒结合蛋白PinX1基因在乳腺癌细胞中对端粒酶活性的调控作用,构建PinX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表达并鉴定其编码蛋白PinX1。方法采用RT-PCR法扩增PinX1基因的编码序列,将其克隆至pM D18-T载体中构建T-PinX1质粒,NOT1和Xhol1双酶切T-PinX1质粒与PUB6/V5-HIS A载体后,连接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UB6/V5-HIS A-PinX1,采用序列分析鉴定阳性质粒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采用Western blot鉴定PinX1蛋白的表达。结果经酶切、序列分析鉴定证实成功构建PinX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证实,成功完成了该表达载体在乳腺癌MDA-MB-231细胞内的特性外源性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inX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完成了该表达载体在乳腺癌MDAMB-231细胞内的特性外源性表达。为后期进一步研究PinX1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PinX1蛋白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21活化激酶l(PAK1)基因在大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PAK1基因在8株不同转移和恶性潜能大肠癌细胞(LoVo、SW480、SW620、SW1116、HT29 HCT116和CO-LO320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与HCT116、HT29、SW480、SW1116和LST细胞相比,PAK1在LoVo、COLO320和SW620大肠癌细胞中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HT29和SW480细胞中的PAK1蛋白表达亦强于SW1116和LST细胞,但PAK1在SW1116和LST细胞几乎无表达。结论 PAK1蛋白过度表达可促进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且可能与大肠癌的恶性生物学表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CNN1B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中的GSE18842、GSE101929和GSE30219等三个数据集为研究对象,比较SCNN1B在NSCLC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同时,分析SCNN1B基因水平与NSCLC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并采用PROGgenV2在线工具对预后进行验证。最后,运用基因探针富集分析(GSEA)探究SCNN1B在NSCLC中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 SCNN1B基因在NSCL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量均低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SCNN1B基因的表达与NSCLC患者的组织学分型、T分期和N分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高表达SCNN1B基因的NSCLC患者的总生存期(HR:0.62,95%CI:0.46-0.85;P=0.003)和无复发生存期(HR:0.44,95%CI:0.29-0.65;P0.001)均优于SCNN1B低表达者,并且PROGgenV2在线工具能进一步验证该结果(P0.05)。GSEA结果表明SCNN1B基因主要与细胞周期、DNA修复、错配修复、同源重组、剪接体、核苷酸剪切修复、蛋白酶体、p53信号通路、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和RNA降解等信号通路有关。结论 SCNN1B是NSCLC的一种抑癌基因,高表达SCNN1B基因的NSCLC患者临床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Mxi1基因突变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及DNA序列分析技术检测26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30名健康对照者和2种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K562)Mxi1基因表达及突变情况.结果RT-PCR显示所有标本中均可检测到Mxi1基因的表达,在11.5%(3/26)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和KG1细胞株中发现四处错义突变,发生突变的3例患者均于确诊后5个月内死亡.结论首次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发现Mxi1基因突变,提示Mxi1基因的突变可能与白血病的发病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获得研发A型猪流感病毒ELISA检测试剂盒和制备N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抗原物质。方法根据已报道的猪流感病毒H1N1亚型NP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GQ422386)人工合成NP基因,通过XbaⅠ和EcoRⅠ特异性酶切,将NP基因克隆于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HTB,经PCR、酶切、测序鉴定后,获得携带NP基因的重组质粒pFast-BacHTB-NP。该重组质粒转化含有杆状病毒穿梭载体的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抗生素、PCR筛选,获得转座的杆粒Bac-mid-NP。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再感染细胞,收获目的蛋白。结果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该蛋白得到表达,且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大小约为57KD。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已成功构建了携带NP基因的重组质粒pFastBacHTB-NP和转座的杆粒Bacmid-NP,转染后在sf9昆虫细胞上成功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蚕素Ⅱ(BombyxinⅡ)基因在293F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应用脂质体将携带具有6个组氨酸标签的家蚕素Ⅱ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与携带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共同导入293FT细胞。采用β半乳糖苷酶细胞原位染色检测β半乳糖苷酶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从而判断基因的细胞转染效率;应用逆转录PCR方法检测家蚕素Ⅱ基因在细胞内mRNA水平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个组氨酸标签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从而间接判断家蚕素Ⅱ基因在蛋白水平表达情况。结果β半乳糖苷酶原位染色显示基因转染组可见到染成蓝色的细胞,正常未转染组未见到蓝色细胞;逆转录PCR结果显示只有转染携带家蚕素Ⅱ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的293FT细胞中可检测到家蚕素Ⅱ基因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只有转染携带家蚕素Ⅱ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的293FT细胞中可见到染成棕黄色的细胞颗粒。结论通过基因转染技术,成功使家蚕素Ⅱ基因在293FT细胞得以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降血糖生物活性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PUMA基因在胃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p53正向细胞凋亡调控因子(PUMA)基因的四种剪接体(PUMA-α,-β,-γ及-δ)在胃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特点.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PUMA基因四种剪接体的结构特点;同时利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不同胃癌细胞系BGC-823和SGC-7901细胞中四种剪接体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PUMA-α和-β在癌旁组织中表达阳性,但在癌组织中表达难以检测,差异显著(t=9.492,15.875,均P<0.05);PUMA-γ和-δ在癌旁及癌组织中均可见表达,且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组织(t=4.823,4.056,P<0.05).PUMA-α,-γ及-δ在胃癌不同分化程度的细胞系BGC-823(低分化)及SGC-7901(中分化)中均有表达,但两细胞系间无统计学差异.而PUMA-β在BGC-823中的表达明显高于SGC-7901细胞(t=8.710,P<0.05).结论:PUMA四种剪接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下调,与癌的发生呈负相关;PUMA-β的表达还可能与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B细胞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一种恶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我国发病率虽然低于西方国家,但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B-CLL患者的临床病程和转归呈高度异质性,因此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完善的预后参数分层,提供精确的预后信息,指导治疗[1].  相似文献   

17.
肝白血病因子(E2A-HLF)是由t(17;19)(q22;p13)易位产生的融合基因,多见于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常合并高钙血症及凝血功能异常,虽经规范治疗,但仍易早期复发,预后差。本文报道1例E2A-HLF融合基因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相似文献   

18.
淋巴细胞相关分化抗原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王鲁群张明珙宋素芹宋强迟翠芳白血病细胞分化抗原表达研究发现,所谓细胞系作者单位: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血液科(王鲁群、迟翠芳);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张明珙、宋素芹、宋强)特异抗原,存在细胞系间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B细胞激活因子(B cell activating factor,BAFF)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病人中的表达以及与CLL预后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其在CLL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CLL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正常人外周血B细胞中BAFF基因mRNA表达水平,运用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Ct)比较法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 BAFF在101例CLL病人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1);Binet分期早期(A期)组BAFF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inet分期晚期(B/C期)组(P=0.048),ZAP-70表达阳性组BAFF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ZAP-70表达阴性组(P=0.041)。中位随访时间为27.9月(1~72月),69例病人诊断后接受化疗,BAFF低表达组病人获得较短的无治疗生存时间(treatment-free survival,TFS),提示BAFF mRNA低表达是TFS的不良预后因素(P=0.017)。结论CLL病人存在BAFF基因的高表达,BAFF基因表达水平与Binet分期、ZAP-70阳性表达明显相关,对预后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明胶酶A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i S  Chen ZX  Wang W  Cen JN  Fu JX  Yao L 《中华内科杂志》2003,42(10):684-687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细胞中明胶酶A(MMP2 )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明胶酶谱法检测了 4 6例初治AL患者MMP2的表达 ,同时应用逆转录 PCR(RT PCR)测定了MMP2活化相关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2 (TIMP2 )、基质金属蛋白酶 1(MT1 MMP)的表达 ,并在体外进行了白血病细胞株穿膜试验研究。结果  4 6例AL患者中 2 4例 (5 2 2 % )MMP2表达阳性 ,MMP2阳性组与阴性组发生髓外浸润的比例分别为 5 0 0 %和 18 2 % (P值均 <0 0 5 ) ;外周血幼稚细胞百分率分别为 (77 2 1± 13 9) %和 (6 2 95± 17 2 ) % (P值均 <0 0 1)。同时 4 6例AL患者中TIMP2、MT1 MMP阳性表达分别为 2 7例 (5 8 7% )、33例 (71 7% )。体外穿膜试验证实了MMP2对白血病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论 活性MMP2可能参与白血病细胞从骨髓释出并浸润组织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