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腑泻热法在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娄永和 《天津中医》1994,11(4):18-19
  相似文献   

2.
通腑泻热法治疗急性中风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1 1 通腑泻热法治疗急性中风 35例 ,其中男性 2 1例 ,女性 14例 ;年龄最小 4 0岁 ,最大 80岁 ,平均年龄 6 6 4岁 ;发病最短 2h ,最长 2周 ;患有高血压病史 31例 ,冠心病史 2 2例 ,心肌梗塞 2例 ,糖尿病史 9例 ,颈椎病史 5例。1 2 在 35例中均有半身不遂  相似文献   

3.
通腑泻热活血化瘀治疗急性中风(出血性)35例小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出血性中风是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病死率很高。1985年2月~1987年4月,我们用通腑泄热和活血化瘀二法治疗本病3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诊断依据①具有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典型症状和体征。②具备中风——中脏腑闭证型的证候群。③腰穿为血性脑脊液和脑脊液  相似文献   

4.
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阳闭证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急性期阳闭证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出血性中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近年来中医运用通腑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的研究颇多,兹就相关文献作一综述.1气血逆乱、腑气不通是出血性中风的病机关键出血性中风常发生于中老年人,多在肝肾阴虚、气血亏损的基础上,遇有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失宜等诱因,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血溢脑脉之外而发病.脑脉闭阻,脑神失用,无以统摄全身,则脾胃升降失常,痰饮、宿食、燥屎内结,以致腑气不通[1];或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气不疏,木横土衰,导致中州运化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腑气不通[2];或素体阳盛,嗜食肥甘,聚湿生痰,痰热互结,火热内炽,消烁津液,导致胃肠燥结,腑气不通[2].因此,气血逆乱、腑气不通是出血性中风的病机关键.腑气不通,邪热不得下泄,胃肠燥结,阳明实热上冲,又会使火热更甚,烁液成痰,助阳化风[3];痰热实邪阻滞中焦,影响气血运行布达,加重血瘀[4];风、火、痰、瘀互为因果,使病情不断恶化[5].  相似文献   

6.
化痰通腑活血法治疗重症出血性中风6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采用化痰通腑活血法与一般西医常规治疗对照观察了重症脑出血120例,动态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中医证候、临床疗效、脑血肿清除、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的变化,同时探讨了化痰通俯活血法的作用机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出血性中风闭证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男32例,女30例;年龄45~79岁,平均(65.05±7.47)岁;壳核区出血25例,丘脑出血18例,脑叶出血11例,小脑出血6例,脑干出血2例,其中破入脑室16例;平均出血量(28.4±11.24)mL;中医辨证肝火上扰清窍证18例,痰湿蒙塞心神证20例,痰热内闭心窍证…  相似文献   

7.
中风先兆应用通腑法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霞 《河南中医》2001,21(5):63-63
中风先兆是指中风发生前 1~ 3年 ,间断出现轻、中度眩晕 ,肢麻肉目闰 ,或出现一过性语言不利的症候。现代医学称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前驱症状。中风先兆以标实因素为主 ,其中尤以“腑实”的病理机制为突出。笔者临床上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基础 ,应用通腑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现选择数例介绍如下。1 化痰通腑泄浊法刘某 ,男 ,48岁 ,1996年 11月 10日初诊。嗜烟酒 2 0余年 ,罹患高脂血症 10年 ,经常头晕头重 ,胸闷泛恶。今日中餐时饮酒饱食加上情志不遂而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活动无力 ,语言不清 ,数分钟后恢复 ,45min后上症又发作 ,持续 2 0min…  相似文献   

8.
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理论上云多有二便失禁,实际上多为无大便或大便秘结,并见躁动不安、面红气粗、口气秽臭、头闷胀痛或神志不清、肢体强痉等症。分析其病因病机实为风火上扰,痰瘀壅实于内,多有燥热可下之证。因此,笔者2003-2005年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佐用通腑降气法治疗出血性中风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由于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越来越引起医疗界的重视。如何治疗中风,减轻后遗症,减少并发症,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现将笔者用通腑法治疗中风的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通腑逐瘀汤治疗急性期出血性中风7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腑逐瘀汤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疗效。方法急性期出血性中风患者口服通腑逐瘀汤,每日1剂,连续服用14d。结果75例急性期出血性中风患者服用通腑逐瘀汤7~14d后,血肿减小,脑水肿减轻,神经功能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通腑逐瘀汤具有破血逐瘀、活血通经、通腑消肿之功,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减轻致残程度。  相似文献   

12.
蓝金秀 《江西中医药》2003,34(10):21-22
急症是指发病急骤、病情凶险、变化迅速的病症。一般而言急症找西医诊治 ,慢性病找中医治疗。然而中医在治疗危急重症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为了继承祖国医学遗产 ,振兴中医学 ,现将本人用通腑泻热法治疗小儿急症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1 小儿重症肺炎曾某某 ,女 ,4岁 ,1 995年 8月 5日就诊。患儿持续高热 2天 ,体温在 3 9.5~ 40℃之间 ,经当地治疗 (用药不详 )热不退来我院就诊。症见 :咳嗽气喘 ,鼻翼煽动 ,面色轻度青紫 ,时有惊悸 ,神志朦胧 ,两目直视 ,大汗出 ,四肢厥冷 ,小便少而赤 ,大便数日未解 ,腹胀而硬满 ,舌质红、苔黄而厚 ,指纹青紫…  相似文献   

13.
1资料宋某,男性,19岁。1998年12月9日因全身皮肤红斑、脱皮、瘙痒15d入院。患者15d前因双下肢皮肤不适在某乡医院用药后(具体不详),全身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瘙痒难忍,逐日加重而求治于我院皮肤科。入院检查:全身皮肤密布红斑,水疱结痂,脱皮,皮肤增厚粗糙,尤以四肢末端皮  相似文献   

14.
傅磊鑫 《河南中医》2003,23(7):27-27
中风并发狂证的病人 ,无论是在出血性脑病中 ,还是在缺血性脑病中 ,其发生率较低。《医家四要·病机约论·癫狂者审阴阳之邪并》 :“狂疾始发 ,多怒不卧 ,甚则凶狂欲杀 ,目直骂詈 ,不识亲疏 ,乃狂并于阳也”。笔者自 1984年以来 ,采用通腑泻热、清心开窍法治疗中风并发的狂证 17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7例病人均来自住院病人 ,头部CT示脑实质内出血性梗塞灶 ,并排除脑炎、脑膜炎、脑脓肿及脑肿瘤等病变。其中男 14例 ,女 3例 ;中风属出血性的 16例 ,属缺血性的1例 ;年龄最小的 4 4岁 ,最大的 5 8岁 ,平均年龄 4 9岁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通腑泻热化痰法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5例确诊为急性缺血性中风且辨证为痰热腑实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5例,对两组患者做常规治疗,治疗组外加通腑泻热化痰基础中药汤剂,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及缓解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泻热化痰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活血通腑法治疗出血性中风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出血性脑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病变的一种危急重症,因其发病急,变化迅速,常导致死亡或致残,治疗十分棘手。笔者运用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科研成果,采用活血通腑法治疗出血性中风46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侯丕华  王君 《中医杂志》2001,42(10):633-634
通腑泻热即以寒下药物泻热通便,荡涤胃肠及体内的秽浊积热,属中医“八法”中的下法。笔者经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通腑泻热法在急性热病治疗中应用广泛,疗效突出,将本法辩证地与其他法则结合运用,则更可扩大其治疗范围、提高疗效,发挥中医在急性热病治疗中的优势。现就临床应用体会简述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