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是重要的古为今用的经典医学著作,对辨证论治起到极为显著的指导作用。六经辨证是其辨证的主要方面,太阳病篇设条文178条,约占《伤寒论》全书内容(共398条)的二分之一,故太阳病辨证是六经辨证的集中体现,而其中太阳病兼证的辨证是太阳病辨证的主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伤寒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寒热发生机理的分析,阐述少阳病属于八纲辨证之里证,认为半表半里证实际是里证。  相似文献   

3.
刘维政 《江西中医药》2005,36(11):12-13
《伤寒论》太阳病篇章占全书近一半,而“其原出之病与正治之法,不过二十余条”(《伤寒贯珠集》提要),其他则大量的是变证条文。刘渡舟在《伤寒通俗讲话》中指出:“正由于有内容丰富多采的变证,穿插在六经辨证之中,因而大大地扩展了《伤寒论》的辨证范围。”因此,对《伤寒论》太阳病变证进行研讨,进一步掌握张仲景辨证施治的精神,指导临床实践,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伤寒杂病论》系古今中外推崇的中医经典。后整理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本文根据“文理服从医理”的要求,着重探讨二书的理论原则及思想方法,首先提出应寻求书中“病脉证治”的主线以提纲掣领,网罗全书,从而探讨仲景辨证之规矩及立方遣药之法度。再说明寒热是观察外感热病的主线,以寒热变化为纲,可以分析出六经三阴三阳各证;虚实是观察内伤杂病的主线,以虚实变化为纲,可以分析出杂病各证;表里及表里双方的轻重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交叉重复的主线,以表里轻重为纲,可以分析出表里证的先后缓急。文章从六个方面举例进行理论方法探讨,最后指出,寒热、虚实、表里六个方面,也不是各自孤立而不相涉的。  相似文献   

5.
一、桂枝汤证分类《伤寒论》第13条云:“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后世称“桂枝四症”,凡病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无问中风伤寒或杂病,均当选用桂枝汤。在《伤寒论》中对于桂枝汤的使用大抵有如下分类: 1、六经表桂枝汤证《伤寒论》六经病证,虽各有其特点,但每一经都囊括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八纲辨证的内容。桂枝汤能调和营卫、解肌散风故凡六经经表之证,多用此方治疗,诸如第12条为太阳中风经表证,第234条为阳明经表证等。 2、表里同病桂枝汤证《伤寒论》表里同病而使用桂枝汤者,有两种情况,其一是表证挟有里实者,治当先解表后攻里,如44条云:“太  相似文献   

6.
谭智敏  杨学 《江西中医药》2008,39(11):11-11
姜建国教授早年师从伤寒大家徐国仟、李克绍教授,致力于《伤寒论》教学和临床工多年,洞悉《伤寒论》辨证精髓,善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笔者有幸从师侍诊,深感其思辨方法活而又准,临证每获奇效。厥阴病为《伤寒论》最为复杂深奥之病,其症状表现多怪异不常,病理上又寒热虚实错杂,给辨证施治带来诸多困难,因此近代名医陆渊雷将其称为“千古疑案”。老师多年临证中,抓住厥阴病阴尽阳生、以肝为主的特点,灵活辨证,治愈多例厥阴病患者,现举二例以述之:  相似文献   

7.
正《伤寒论》中"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等数篇自成一体,成为辨治外感伤寒的轨范,后世将其将其称为"六经辨证",六经辨证包含了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其以病为纲,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都能包含在内。1六经辨证本质不明关于《伤寒论》"六经辨证"的本质争论较多,对六经的本质研究形成了各种学说,有经络说、脏腑说、气化说、六区地面说、阶段说、八纲说、正邪斗争说、证候群说等。至今这种争论仍然在延续,赵氏等~([1])认为《伤寒论》  相似文献   

8.
一、《伤寒论》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答:《伤寒论》是在《内经》、《难经》的理论基础上,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并结合临床经验,探讨了人体感受病邪以后,所引起的整体病理变化和临床证候的特征。它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为纲,密切结合脏腑及病因,阐明了外感病发生和发展的变化规律,创造了“六经辨证”的方法,以及治疗原则和方剂的配伍。全书共十卷,  相似文献   

9.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南宋时期的医学家陈言(无择)所著,全书共十八券,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证。其中,该书《肝胆经虚实寒热证治》、《肺大肠经虚实寒热证治》、《肾膀胱经虚实寒热证治》等篇对目前脏腑辨证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有无肺虚寒、肝虚寒、胆虚寒、胆寒、肾实热等,均有  相似文献   

10.
温长路 《中医研究》1991,4(4):20-22
《伤寒论》是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名著,它创造性地提出了六经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树立了永恒的丰碑。细读《伤寒论》全书,虽然它把各种外感病的临床表现综合为六个类型,并按照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条脉络进行辨证,实质上六经所属归经络、所应有脏腑、病性有阴阳、病位有浅深、病情分寒热、病体有虚实,病程中又无不涉及气、  相似文献   

11.
寒热作为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与阴阳、表里、虚实辨证纲领相辅相成。寒热既为症状,又为证名。张仲景继承和创新了《内经》的寒热证治理论,《伤寒论》六经辨寒热,能够判断疾病的病性、正气的强弱并指导临床用药。在六经病中,三阳病多热证,三阴病多寒证,但也有变例。  相似文献   

12.
中医历来就讲究按照其本身的理论体系既辨证、又辨病。这一辨证、辨病相结合的辨证思想,在《伤寒论》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何谓病?即《伤寒论》中之太阳病、阳  相似文献   

13.
"八纲辨证"的概念虽然是由当代著名医家祝味菊在《伤寒质难》中明确提出,但阴阳、寒热、虚实、表里、缓急等对偶性的概念早在《黄帝内经》医学时期就已经普遍使用。《伤寒论》为仲景撰用《黄帝内经》等古医籍而成,在其行文中自然会体现出这些对偶点。《伤寒论》对偶观在六经病篇俯拾即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皆为对偶成文之基础,两经病有类似证,或两证候只有一症之差,皆可对偶成文,以示重要。对偶成双本是自然之规律,古医家本着天人相应的观点逐渐将其引入医学范围,仲景亦以此为重,并将对偶观体现在其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选读》教材认为第96条之“往来寒热”属于少阳病症,表现为发热恶寒交替。通过进一步研读《伤寒论》原文,笔者认为第96条所论为柴胡证。在《伤寒论》中,柴胡证不同于少阳证,而是太阳病的变证,主要症状是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基本病机是表寒里热。少阳证主要表现为口苦、咽干、目眩,病机为胆火上炎。往来寒热是柴胡证之热型,体现了柴胡证“半在里半在外”的病位及太阳病渐趋阳明病的病势。往来寒热并非“恶寒时不发热、发热时不恶寒”,而是患者在持续发热状态下,时感恶寒、时觉恶热,恶寒与恶热交替而作。太阳病向阳明病的传变存在着发热恶寒→往来寒热→发热恶热的热型转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正> 五种泻心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篇》,仲景用以治疗太阳病误下变证的五种痞证,在《金匮要略》中用以治疗内科杂证,如泻心汤治热盛之吐衄,半夏泻心汤治寒热夹杂之呕吐,甘草泻心汤治虚实间夹之狐惑病等。由于其组方严密,标本兼顾,虚实兼施,配伍灵巧,随证施治,疗效显著。在叶氏《临证指南医案》及吴氏《温病条辨》中应用于治疗温病。路老师从事中医诊疗工作四十余年,对五种心汤运用灵活,积累了丰  相似文献   

16.
以《伤寒论》六经病证为主线,结合呕吐有关条文,通过总结和分析仲景治疗呕吐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证施治提供清晰的组方用药思路。《伤寒论》辨证用药严谨、考究,临证用药时审证求因,辨别寒热虚实、阴阳真假,四诊、脉证合参,"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是辨证论治的典范,张仲景通过对临床症状进行细致观察、精确分析,细审病机来指导临床用药.如根据"小便利"这一症状,判断疾病之寒热、虚实、转归等内容,有效地指导着临床辨证施治.为了进一步学习张仲景的辨证思想,现将"小便利"在《伤寒论》中的辨证意义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辨证施治,是《伤寒论》撰用《素》、《难》精神,而为后世理法方药的规矩准则,兹约述如下。一、辨色《素问·举痛论》说:“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难经》六十一难说:“望而知之谓之神,以外知之曰圣。”《伤寒论》就是撰用《素》《难》之义而辨其病之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而施治的。如《辨太阳病脉证治》说:“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赤为热,面为阳脉所过,阳为热,故视其面色缘缘正赤,当为阳气怫郁在表。又说:“藏结无  相似文献   

19.
张玉英 《河南中医》2013,33(5):633-635
《伤寒论》以六经将外感病进行分类,以阴阳归纳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普遍规律,又以六经所属的脏腑经络与八纲有机结合,将六经病发展演变过程中错综复杂的病情归纳为六经病中各个证候,使之反映各经病的表里、寒热、虚实,并在辨证论治过程中,重视主症、证候的轻重程度及证候与治疗、病程的关系等.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对后世临床辨治有深远影响.论治应以证立法,汤证对应,以法处方用药,体现辨病与辨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仲景《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其辨证寓八纲,论治创八法,确立随证立法、依法组方的原则。其对呕吐一证散见于各条,其病机可归纳为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真假四方面,只有做到审证求因,随证治之,方能收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