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宇  艾芳 《山西中医》2010,26(8):41-42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的功效。《伤寒论》40条谓:“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其41条云:“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该方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  相似文献   

2.
李晨帅  任勤 《中国中医急症》2013,(11):1977-1978
小青龙汤来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出自其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己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其组成为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是《伤寒论》中治疗太阳伤寒兼水饮的主方。其方所主病机为外感风寒未解,正邪相争则发热;外寒引动内饮,  相似文献   

3.
<正>小青龙汤出自医圣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为太阳伤寒证所用方剂,方药组成:麻黄(去节)三两、桂枝(去皮)三两、干姜三两、细辛三两、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芍药三两、炙甘草半升,其证治为《伤寒论》第40条所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1]),即外寒内饮证。外感  相似文献   

4.
<正> 小青龙汤首见于《伤寒杂病论》。《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第23条曰:“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第35条曰:“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从以上论述可知,本方主要适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证。风寒束表则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外寒引动内饮则痰饮上逆,咳嗽气喘,痰多而稀,甚则咳逆倚息不得卧;水饮溢于体表,当汗出  相似文献   

5.
小青龙汤是“医圣”张仲景所创的一首治疗外寒内饮的著名方剂,其原文见于《伤寒论》第40条、41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减也。小青龙汤主之”。另外,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第23条、35条也用到该方。兹就在临床上随师侍诊中应用小青龙汤的体会对其脉证机理及治法方药略做探析,以就正于同道师友。  相似文献   

6.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桂枝、芍药、干姜、细辛、炙甘草、半夏、五味子组成。第40、41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本方原为治外寒内饮之病而设。笔者以本方治疗泄泻、失音等病证,效果较好,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中有关小青龙汤的条文有两条 :“伤寒表不解 ,心下有水气 ,干呕发热而咳 ,或渴 ,或利 ,或噎 ,或小便不利 ,少腹满 ,或喘者 ,小青龙汤主之” ( 4 0条 )。“伤寒 ,心下有水气 ,咳而微喘 ,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 ,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 4 1条 )。第二条有倒装文法 ,“小青龙汤主之”应接在“发热不渴”后面去理解 ,文义便一望而知。伤寒表不解 ,指的是恶寒发热 ,头项强痛 ,无汗脉浮等太阳表证。心下有水气 ,明确指出部位在心下 ,系水气为患。寒水相搏 ,停积胃中 ,致升降失常 ,故干呕而噎 ;水寒射肺 ,故咳喘 ;水走肠间 ,故下…  相似文献   

8.
《黃帝内经》最早提出"水气"二字,不同时期的医家对《伤寒论》水气的论述各抒己见,故从水气之病位结合综合性病理概念,旨在探讨与心下之水气间的联系及其致病机理。小青龙汤出自《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治疗"外寒内饮证"之代表方。"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是对小青龙汤证外寒里饮病机的概括,并为临床运用小青龙汤治疗水气病提供理论参考,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小青龙汤重用细辛治疗哮喘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加保 《陕西中医》2007,28(1):128-128,F0003
小青龙汤是《伤寒论》中用于伤寒兼挟水饮的病症,即“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之证。  相似文献   

10.
<正>《伤寒杂病论》小青龙汤是治外感风寒、内伤寒饮证之良方,但小青龙汤尚有另一妙用少见论述。笔者在读书之余偶然悟得,故笔录于此。小青龙汤之妙用能从治肝角度发挥,理由如下。其一,据现存敦煌古籍医书残本的记载和考证,《伤寒杂病论》之青龙、白虎、玄武、朱雀(《汤液经法》中小朱雀汤实为黄连阿胶汤,大朱雀汤实为黄连阿胶汤加人参、干姜)四汤,实源于《汤液经法》中六神大小汤。而仲景出于当时社会背景与政治因素等限制,  相似文献   

11.
<正> 小青龙汤系张仲景《伤寒论》方,由麻黄、桂枝、于姜、细辛、芍药、甘草各3两,半夏、五味子各半升组成。经云:“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相似文献   

12.
小青龙汤的功用,大多认为是外散风寒,内散水饮,但治表治里,孰轻孰重,则避而不谈。我认为本方的作用主要是温里,就此问题谈一点肤浅认识。一、汤证病因与病机《伤寒论》阐述小青龙汤证病因病机共有两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相似文献   

13.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其适应证为外寒内饮,临床多用于咳喘。本文以两例咳嗽病案来探讨运用小青龙汤的心得,同时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使用小青龙汤的辨证要点、使用事宜及善后以指导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4.
<正>小青龙汤,出处张仲景《伤寒论》[原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方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古有"左青龙右白虎"之说。青龙是神话中东方木神,色主青,主发育万物,张秉成曰:  相似文献   

15.
吾师郑小伟教授临床30余年,学验俱丰,善于运用仲景经方化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肺系疾病。现就郑师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寒饮伏肺型哮喘病临证经验介绍于下。1小青龙汤方证机理小青龙汤出自仲景《伤寒杂病论》,《伤寒论》第41条有云"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又《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  相似文献   

16.
小青龙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方之一。由麻黄、细辛、桂枝、白芍、五味子、干姜、半夏、炙甘草等八味药组成。“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条中病证的临床特点,即恶寒发热、元汗脉浮紧等太阳伤寒证;里有水饮之邪,表现为干呕、咳嗽、口渴、咽喉噎阻,气喘,小便不利,下腹胀满等,属太阳伤寒兼停水饮证。  相似文献   

17.
小青龙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解表化饮,表里同治的典型方剂。临床上凡见到主证是"咳喘、痰涎清稀量多、恶寒发热,或渴喜热饮量不多,或下利,或胸痞,舌质淡、苔白滑或白腻,脉浮紧或滑"等症状,不必悉具,抓住主证,辨证论治,皆可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现代研究也表明小青龙汤具有止咳、平喘、抗炎、调节免疫力等作用。研究旨在结合现代相关研究进一步认识小青龙汤方证。  相似文献   

18.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40条,该条指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其中“或渴”的病机多认为是饮停不化,津液不滋,而“若渴,去半夏,加瓜蒌根三两”是取瓜蒌根润燥生津的功用。笔者在学习中存在疑问,故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青龙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主治太阳病之外寒内饮证,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本文主要归纳小青龙汤在小儿肺系疾病中的应用,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查阅并总结了近些年来的文献报道,对小青龙汤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小青龙汤儿科应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青龙汤是张仲景《伤寒论》治疗太阳伤寒兼里停水饮证的主方,临床用其治疗流行性感冒、肺炎、肺气肿、慢性胃炎等内科疾病亦获良效。笔者临床应用小青龙汤治疗儿科疾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