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沛田 《中医杂志》2007,48(8):759-759
答:复发性口腔溃疡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反复出现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表性溃疡,局部有灼热疼痛感。属中医学“口疮”、“口糜”、“口疳”范畴。口疮的发生与五脏关系密切。中医学认为,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肾脏连咽系舌本,两颊与齿龈属大肠与胃,又任督  相似文献   

2.
《光明中医》2021,36(4)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以反复发作、有自限性为特征,属中医"口疮""口糜"的范畴,临床多数医者治疗多以清热为主,常治疗效果不一,且易导致患者口疮迁延不愈。笔者遵从导师齐文升教授思想,在临床诊病时,运用"三焦脏腑辨证"理论,先分三焦,再将病位定至不同脏腑,施以阴阳寒热虚实辩证,治疗以调节脏腑功能为主,常获良效,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答: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因主要是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和内分泌紊乱所致。中医治疗主要从心、脾、肾三脏为重点进行辨证施治,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心主血脉,开窍于舌,舌居口内,心之气血与舌相通。脾开窍于口,在液为涎,口腔粘膜及口腔的润泽有赖于涎的保护;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在体合肌肉,又能升清,脾功能正常则能升发水谷精微于口,以养肌肉;  相似文献   

4.
口腔与脾胃等多脏腑经络关系密切。口腔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脾胃等多脏腑经络的滋养。脏腑经络功能失常,可致口腔溃疡、扁平苔癣、灼口综合征等多种口腔疾病,而望唇、望舌有利于诊断脏腑病变。临床上,通过调整脏腑功能来治疗口腔科常见病、疑难病,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复发性口疮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5年来,笔者运用中药汤剂为主治疗复发性口疮,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病机复杂,辨证当分虚实,详察胃肾心脾 中医认为:口疮虽为口腔粘膜局部病变,但其发生与全身脏腑阴阳失调密切相关。舌为心之苗,心脉布于舌;脾开窍于口,脾脉布于舌下;胃脉络脾入上齿,环口唇;肾脉络膀胱,支脉沿喉咙至舌根两侧。口腔与脏腑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临证必须结合整体分析病机。“诸痛疮痒,皆属于心”,心  相似文献   

6.
口疮溃疡多因饮食不节、口腔不洁,以及心、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导致阴虚火旺、热毒炽盛、内夹湿热,上蒸于口,而使口内局部血络受灼,血得热凝为瘀,瘀热互结而致肉腐成疮。治宜理气散郁、清热活血,临床以甘草泻心汤加减,佐以活血化瘀药,疗效显著。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的口疮、口疡等范畴。口腔溃疡是一个典型的"行之于外,而发于内"的  相似文献   

7.
口腔溃疡属祖国医学“口疮”、“口疳”范畴,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症状以口舌点状溃烂、反复发作、灼热疼痛为特征。《杂病源流犀烛·口齿舌病源流》中指出:“脏腑积热则口糜。口糜者,口疮糜烂也。心热亦口糜,口疮多赤,……中焦气不足,虚火上泛亦口糜;服凉药不效,阴亏水泛亦口糜:内热亦口糜”。可见本病与脏腑关系密切。现将本人从脏腑论治口腔溃疡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口腔溃疡虽是小病,但易复发,经久不愈,且新旧创口交替出现。笔者以自拟清心利湿方治疗口腔溃疡,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口腔溃疡属于中医"口疮"、"口糜"范畴。中医认为,疼痛皆与火有关,所谓"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舌为心之苗"。但口疮之火,不独责之于心,因脾开窍于口,两颊与齿龈属胃与  相似文献   

9.
中医脏腑学说关于心的功能论述较多,后产生"心开窍于舌"的理论。此论点有一定的片面性,跟不上现代医学的发展。笔者结合临床、中医学及现代医学理论,提出"心开窍于脑"之说。  相似文献   

10.
口腔溃疡是周期性反复发作的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损伤,具有自限性。属中医"口疮"、"口糜"等范畴。笔者用升降散合导赤散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0例效果明显,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游  齐文升 《河北中医》2021,43(2):196-200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学口疮、口糜范畴,病机多样,病位涉及多脏腑.齐文升教授辨治复发性口腔溃疡从三焦论治,上焦心火上炎证以导赤散合柴胡清肝汤加减;中焦脾虚伏火证以泻黄散加减,寒热错杂证以甘草泻心汤加减;下焦相火妄动证以引火汤合封髓丹加减,阳虚寒凝证以阳和汤加减.临证标本兼顾,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临症验舌法》中说:"凡内外杂证,亦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危急疑难之顷,往往证无可参,脉无可按,而惟以舌为凭"。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3.
口腔溃疡以疼痛或饮食刺激时疼痛为主症,常反复发作,不易愈合.该病属中医学"口疮"范畴.笔者近年来采用益气养阴、解毒利湿中药治疗该病效果良好,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虚、火、毒是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三大致病因素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舌为心之苗,说明口腔疾病与脾胃和心的关系最为密切.肾脉连咽系舌本,两颊及齿龈属胃与大肠,牙齿属肾,任、督等脉均上络口腔唇舌.临证对本病不应仅局限于心脾两脏及局部的红肿热痛,要整体把握,辨证求因.笔者认为,首先应当确认该病的基本病机,进而确立基本治则,才能在辨识复杂病机时不迷失治疗方向.虚、火、毒是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三大致病因素,虚主要是指脾虚、阴虚,是其发病的内在因素,心火、虚火、龙雷之火是导致其发病的重要条件,热毒搏结则是导致病情加重及反复发作的重要一环.三者作用于机体后,可产生不同的病机变化,进而形成复杂证候.因此,当谨守基本病机,紧紧围绕虚、火、毒,密切观察证候的变化,处理好健脾、滋阴、清热、解毒,以及温潜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细心潜方用药,待以时日,才能有望治愈.  相似文献   

14.
高利  刘萍  罗玉敏 《中医药研究》2011,(11):1375-1376
《古今医案按》云:"证有真假凭诸脉,脉有真假凭诸舌",说明舌诊是最为可凭的辨证依据。本文重点综述舌下脉络相关的研究进展。1舌下络脉的定义及形成舌下络脉是位于舌系带两侧纵行的大络脉。《内经》是最早记载"舌下两脉"的古籍,定名"廉泉"穴,归属肾经。中医认为舌下络脉是脏腑经络通于舌体的直接脉络,与脏腑、经络、  相似文献   

15.
口糜是一种口腔粘膜疾病,是以口腔粘膜及舌部溃烂如糜粥样为特征。满口糜烂,故名口糜。西医称为溃疡性口腔炎,或称疱疹性口腔炎。口腔粘膜疾病的病理变化,均以火热上蒸所致,但火有虚、实之分,因此在诊断时,主要是区别实火证与虚火证。实火证:口腔粘膜红肿、溃烂范围较大,灼热,疼痛明显,口干,口臭,同时伴有发热、溲赤等全身症状,虚火证:口腔粘膜淡红、溃烂范围较小,疼痛较微,但易于复发。一、病因病机由于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牙龈属脾胃,肾经行于舌根两侧,因此,口腔粘膜疾病与脾、胃、心、肾等脏腑经脉密切有  相似文献   

16.
<正>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口疳范畴。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口腔粘膜病。多见于青壮年。女略多于男,老年较为少见。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外因以热毒、火毒为主;内因多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室劳倦所致。本病尚无特效疗法,且易复发。耳是全身脏腑经络“经气”之所汇。笔者自1976年以来,应用耳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10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振金 《光明中医》2000,15(5):24-25
口周及口腔生理上与心、脾、胃关系密切 ,“心开窍于舌” ,“舌为心之苗” ,《千金方·心脏脉论》曰 :“舌者 ,心之官 ,故心气通于舌。”心经别络上行于舌 ,心的气血上通舌。《内经》也一再强调 ,脾与胃相表里 ,脾开窍于舌 ,其华在唇。“口为脾之官” ,“脾之合肉也 ,其荣唇也”。《灵枢·脉度篇》说 :“脾气通于口 ,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脾经属脾络胃 ,分支上行挟咽 ,连舌本散舌下 ,胃经属胃络脾 ,起于鼻旁 ,下行鼻孔 ,入口齿 ,环口绕唇。故而口周及口腔皮肤粘膜疾病在病理上与心脾胃关系密切 ,当脾胃有热或心火上炎时 ,口周及口腔皮肤粘…  相似文献   

18.
付新利教授认为,湿热毒瘀是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主要发病机理,患者口咽部反复出现溃疡,并伴灼热疼痛,难以进食,多为湿热毒瘀上蒸于口,灼伤口腔黏膜所致。治疗当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法。并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口腔黏膜的非感染炎性疾病,运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可达到"消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辨治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以局限性口腔黏膜溃疡、疼痛、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为特点,属中医"口疮"、"口疡"等范畴.现将近年来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辨治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难治病之一,属中医"口疮""口糜""口疳"等范畴。本文对项凤梅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验案一则进行分析,探讨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心得体会,为今后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