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于下段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导致的一系列慢性症状和食管黏膜损害。其疾病谱广泛,包括反流性食管炎(RE)、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及Barrett食管(BE),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症状多,既有消化道症状,又有消化道外症状。NERD是指具有典型的反流症状但内镜检查食管黏膜正常者,亦称内镜阴性反流病或称症状性GERD。  相似文献   

2.
《新医学》2007,38(6):399-399
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或并发症时,称为胃食管反流病。酸(碱)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nux esophagitis,RE)。消化内镜是RE的主要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胃食管反流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维良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2):1934-1936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包括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以及作为胃食管反流病后期严重并发症的消化性食管狭窄和短食管。其发病机制是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低或频繁松弛.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反流的胃酸和胃蛋白酶造成食管损伤,引起各级食管炎。在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是一种常见病。  相似文献   

4.
许立民  孔磊  周庆南  俸道荣  樊秋萍 《临床荟萃》2008,23(22):1650-1651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范畴内的3个独立疾病之一。由于多种原因造成食管下端括约肌(LES)无力,胃、胆汁反流作用形成食管黏膜炎症,常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在常规药物(奥美拉唑、多潘立酮、复方谷氨酰胺)治疗的基础上,我们配合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辅助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科常见多发病。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咽喉,导致胃食管反流病。有研究表明,我国发生率约为7.6%,西方国家约为7%~15%。胃内pH值监测发现GERD患者酸返流明显增多,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功能低下或频繁出现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LES)松弛,使食管的酸暴露时间增长,损伤黏膜,引起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1].2006年蒙特利尔共识意见对GERD进行了重新定义和分类.GERD分为食管综合征和食管外综合征.前者包括症状综合征(典型反流症状和反流相关胸痛)和食管损伤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狭窄,Barrett's食管(Barrett's esophagous,BE)及食管腺癌];后者包括一些已肯定与反流相关的综合征如反流性咳嗽、反流性喉炎、反流性哮喘及反流性牙侵蚀,同时还包括了一些与反流可能相关的综合征如咽炎、鼻窦炎、特发性肺纤维化及复发性中耳炎.根据内镜所见,一般还可将GERD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s,NERD)、糜烂性食管炎(erosive esophagitis,EE)及BE三种类型[2].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病28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临床表现与食管酸反流程度、食管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84例GERD患者经胃镜或24 h食管pH监测的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与食管炎症和反流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反流性食管炎(RE)组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组在年龄、性别上无显著差异(P〉0.05),且在酸反流严重程度上及食管症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GERD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与食管酸反流程度、食管炎症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抗胃食管反流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COPD合并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的病人并不少见,COPD与胃食管反流关系密切,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临床上常因COPD疾患本身的不适而忽略了胃食管反流的存在,为探讨抗胃食管反流治疗在COPD中的应用价值,笔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arrett食管(BE)临床特点及相关致病因素。方法对经胃镜及病理检出的37例Barrett食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BE病人中有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酸等反流性食管炎症状者各占73.0%、64.9%和51.4%,无症状者3例(8.1%)。胃镜下伴有反流性食管炎表现者占89.2%,伴有胆汁反流者7例(18.9%),胃动力减弱者6例(16.2%)。病理检查结果为37例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结论BE多见于老年人,其发病主要与胃食管反流有关;小部分无明显胃食管反流症状和反流性食管炎胃镜表现的病人,其病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圣阳安中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定义为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反酸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约30%患者在内镜下可见食管粘膜任何长度的破损,包括糜烂、溃疡、狭窄等病变,称反流性食管炎(RE)及Barrett’s食管;70%左右的患者内镜下可无食管沾膜损坏的表现,称为内镜阴性的GERD或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目前治疗NERD以抑酸及促胃肠动力为主,但抑酸药只对大约一半的NERD有效,当抑酸药无效时应考虑其他综合治疗。作者以圣阳安中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NERD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新型安全的Barrett食管(BE)及食管腺癌(EA)动物模型,并探讨环氧合酶-2(COX-2)表达在BE、E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15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铁剂组、反流组、反流铁剂组,后两组行手术造成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铁剂组、反流铁剂组大鼠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5mg/kg,每周2次,共22同)。术后8周每组各处死5只,24周后全部处死,取得食管标本进行组织形态学研究观察大鼠食管BE及EA的发生情况,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OX-2的表达。结果:对照组与铁剂组未发生BE和EA,反流铁剂组BE、异型增生及EA的发生率高于反流组(P〈0.05).反流铁剂组COX-2表达阳性率及阳性程度高于其他组(P〈0.05)。COX-2在肿瘤中表达最高,异型增生中次之,正常黏膜表达最低。结论:应用手术致食管反流并注射铁剂的方法制作大鼠BE及EA模型成功率高.安全性好.COX-2表达的增加可能与BE及EA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π形吻合与圆形吻合(反穿刺法)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吻合重建中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月-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7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食管-空肠吻合方法不同,分为直线型切割闭合器吻合组(π形吻合组,27例)和圆形吻合器吻合组(反穿刺法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全腹腔镜下重建食管空肠吻合的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π形吻合组手术时间和食管空肠吻合时间分别为:(221.5±8.8)和(34.7±3.7) min,与反穿刺法组的(246.9±5.6)和(47.2±4.6) 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19,t=11.81,P <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中淋巴结清扫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反穿刺法组发生术中并发症2例,包括:食管空肠吻合口闭锁1例,吻合口撕裂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3例,包括:吻合口狭窄2例,吻合口出血1例。结论 全腹腔镜下食管-空肠π形吻合和反穿刺法吻合均是安全、可行的,在食管空肠吻合时间方面,π形吻合重建时间...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后(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食管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主要表现为:反酸、反食、暖气、胃灼热等系列症状。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饮食结构的变化,本疾病在我国东北地区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多潘立酮治疗有胃食管反流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潘立酮治疗有胃食管反流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安徽铜陵县人民医院钟能华在国外,胃食管反流(GER)和支气管哮喘(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支)二者关系探讨比较密切,在国内,也有部分学者研究。为探讨二者关系,我院试用多潘立酮(吗丁啉)治疗有GER的哮喘...  相似文献   

15.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其中包括非糜烂性反流病占60%~70%,糜烂性食管炎占20%~30%,Barrett食管占6%~10%。质子泵抑制剂已成为目前胃食管反流病公认和首选的抑酸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Barrett食管(barrecc esophagus,BE)患者的临床特点,尤其是胃镜下表现度食管动力改变,以提高BE的诊断率,以期早期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54例B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行食管动力检查提示LESP厦屏障压(LESP-GS)明显降低,酸反流总时间、酸反流总次数以度食管下段pH〈4时间百分比均明显增加。系统治疗后,41例患者在该院行胃镜复诊,21例(51.22%)仍为BE,19例(46.34%)患者恢复正常食管上皮,1例(2.44%)进展为食管腺癌。结论 BE是胃食管反流痛(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严重的并发症;内镜下治疗联合抑酸治疗为BE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上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GERD的治疗尚无突破性的进展,目前仍然以针对其攻击因子,尤其是三联疗法(PPI)作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抑酸治疗并不能改变引起反流的低张力下食管括约肌(LES)功能,不能加快胃排空,也不能缩短反流物暴露食管的时间等诸多动力因素。GERD最理想的治疗措施是纠正胃食管反流的病理生理和改善抗反流防御屏障功能。为此,我科观察了膈肌生物反馈训练对GERD的康复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iluxdisease,GERD)指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的胃灼热和反流等系列不适和(或)食管黏膜损伤,根据食管黏膜的内镜下病变情况可以分为糜烂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lOSlVerefluxdisease,NERD)以及Barrett食管等不同类型,各种类型的发病机制存在何种差异尚不很明确。尽管反流是GERD的肯定事件,但其如何引起不同程度的食管黏膜组织学改变及复杂的痛觉症状并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19.
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或并发症时,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其中酸(碱)反流导致的食管粘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西方国家本病十分常见,约占人群中7%~22%,我国于1997年对北京,上海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本病患病率达5.77%。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食管pH监测在内镜阴性胃食管反流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ERD)而内镜检查阴性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无上消化道症状的1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行食管24h pH监测检查,分析比较其结果。结果42例内镜阴性者经食管24h pH值监测检出36例(85.71%)符合GERD诊断标准,有反流症状患者酸反流次数、酸长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pH值〈4 总百分比、pH值〈4 立位百分比、pH值〈 4卧住百分比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各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95、6.38、6.12、7.34、7.86、6.06,P均〈0.05)。老年患者24h pH监测GERD栓出率显著高于非老年患者(X^2=6.36,P〈0.05)。结论食管24h pH值监测是诊断内镜检查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