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告咪唑安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颅脑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22例择期开颅手术患者被随机分成咪唑安定-异氟醚组(I组)及单纯异氟醚组(Ⅱ组)。对比观察两组在手术不同时期的血流动力学及异氟醚吸入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两组血压均未见增高,且明显低于基础值(P<0.05),I组异氟醚吸入浓度明显低于Ⅱ组,降低 27%左右(P<0.01)。本研究结果提示,咪唑安定 0.2mg· kg-1/h持续静滴维持麻醉可降低异氟醚MAC,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术中麻醉平稳,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Ebstein畸形矫治术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Ebstein畸形矫治术的麻醉处理19例。成人患者术前口服安定10mg,肌注东莨菪碱0.3mg,吗啡10mg;而12岁以下小孩诱导前肌注氯胺酮6~7mg/kg、东莨菪碱0.01mg/kg。全麻诱导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1—0.03mg/kg,依托咪酯0.1~0.3mg/kg,芬太尼5-10μg/kg,哌库溴铵O.1mg/kg麻醉诱导,吸入1MAC异氟醚。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0.8—2μg/ml;间断给予芬太尼5~10μg/kg,哌库溴铵0.05mg/kg。结果麻醉平稳,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围术期无一例死亡。结论采用复合麻醉药物的处理.对Ebstein畸形矫治术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异氟醚与咪唑安定或丙泊酚联合应用对心肺转流 (CPB)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 /再灌注期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Ⅰ )的影响。方法  5 0例先心、房或室间隔缺损择期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五组 ,每组 10例。Ⅰ组泵注咪唑安定 2 0~ 4 0mg·kg-1·h-1维持麻醉 ;Ⅱ组丙泊酚 0 2~ 0 4mg·kg-1·h-1;Ⅲ组转流前、主动脉开放后持续吸入 0 8~ 1 3MAC异氟醚 ;Ⅳ组转流前吸入异氟醚同Ⅲ组 ,主动脉阻断后泵注咪唑安定同Ⅰ组 ;Ⅴ组转流前同Ⅲ组 ,主动脉阻断后微泵静注丙泊酚同Ⅱ组。分别在术前、停CPB后 30分钟、2小时和术后 2 4小时取中心静脉血 ,测定血清cTnⅠ水平 ,并观察开放主动脉后心脏复跳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 ,五组患者停CPB后各时点cTnⅠ明显升高 (P <0 0 1)。各组术后 2 4小时值与停CPB 2小时值比较已显著下降 (P <0 0 1) ,Ⅰ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升高更为显著 (P <0 0 1)。异氟醚与咪唑安定或丙泊酚联合应用 ,与异氟醚组各时点值比较 ,血清cTnⅠ未见明显降低。Ⅳ组与Ⅴ组间相比也无显著差异。各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无差异。结论 丙泊酚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明显强于等效剂量的咪唑安定 ;异氟醚具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 ;异氟醚和丙泊酚或咪唑安定合用 ,cTnⅠ水平接近异氟  相似文献   

4.
心脏手术麻醉处理的核心环节是维持循环功能稳定 .为了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又可使血液动力学保持稳定,临床上常采用多种药物联合诱导的方式.本文观测了咪唑安定-芬太尼-羟丁酸钠联合诱导对心脏手术病人的效果及血液动力学作用.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择期行心脏手术病人22例,男17例,女5例,平均年龄6 1.7岁,身高1 63cm,体重62.9kg.心功能Ⅱ级9例,Ⅲ级10例,Ⅳ级3例.手术类型:冠脉搭桥术14例,心脏瓣膜置换5例,冠脉搭桥+瓣膜置换2例,冠脉搭桥+室壁瘤切除术1例. 麻醉方法麻醉前用药为吗啡0.2mg/kg、地西泮7.5~10m g及东莨菪碱0. 3mg,于术前1小时肌注.麻醉诱导:面罩吸氧下经中心静脉注入咪唑安定0.1mg/ kg、芬太尼4μg/kg及羟丁酸钠50mg/kg.入睡后注射潘库溴铵0.1mg/ kg.肌松完善后行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作间歇正压通气.以异氟醚吸入及间断静注芬太尼和潘库溴铵维持麻醉.  相似文献   

5.
利多卡因乳剂表麻抑制术毕气管刺激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气管内全麻术毕麻醉减浅时 ,常因导管刺激引发呛咳和心血管不良反应。本研究观察利多卡因乳剂气管内表麻对术毕清醒时气管刺激反应的抑制作用。资料与方法择期在全麻下实施手术病人 96例 ,ASAⅠ~Ⅱ级。以咪唑安定 0 1mg/kg、芬太尼 2 μg/kg、氟哌啶醇 0 0 5mg/kg、丙泊酚 1 5mg/kg及琥珀胆碱 1mg/kg静注诱导后 ,明视下行气管插管。气管导管的前 1 / 3表面预先均匀涂抹利多卡因乳剂。术中以安氟醚吸入维持麻醉 ,必要时追加芬太尼或肌松药。以病人术毕清醒时对气管插管的耐受性及放气、充气刺激评定对气管刺激反应的抑制效果。优 ,清醒…  相似文献   

6.
"快通道"心脏麻醉与术后早期拔管及术中知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通道”心脏麻醉 (fast trackcardiacanesthesia,FTCA)是目前较为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 ,有利于术后早期拔除气管导管 (简称早期拔管 ) ,减少在ICU的停留时间[1] 。本文对FTCA后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知晓进行分析。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术前一般资料见表 1,FTCA(Ⅰ组 )和大剂量芬太尼麻醉 (Ⅱ组 )的病人各 10 0例。方法 麻醉诱导选用咪唑安定、芬太尼及维库溴铵 ,麻醉维持Ⅰ组用 1 0 %~ 1 5 %异氟醚和芬太尼 3~ 5 μg/kg ,心肺转流 (cardiopulmonarybypass,CPB)中用丙泊酚 30~10 0 μg·kg 1·min 1维持 ;Ⅱ组用芬太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麻非心脏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病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29例全麻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65岁以上),ASA分级Ⅰ~Ⅲ级。年龄(78.4±13.8)岁,65~70岁7例,70~75岁10例,75岁以上12例。体重(58.4±18.2)kg。术前大部分有焦虑情绪,但无POCD。普外科手术4例、泌尿外科手术5例、普胸外科手术9例、骨外科手术8例、妇科手术3例。术前用药为苯巴比妥钠0.1、东莨菪碱0.03mg/kg,全麻诱导采用咪唑安定、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采用静吸复合,异丙酚、维库溴铵靶控输注、辅吸异氟醚。结果患者症状出现在术后3d内,21例持续到术后7d,表现为精神错乱、人格改变等。症状以夜间为重。确诊POCD后,立即进行积极治疗。19例给予安定或咪唑安定5~15mg分次静注有效,7例用咪唑安定无效,改用异丙酚静脉持续泵注1~2mg/(kg·h)。其余10例密切观察病情,未行药物治疗。至出院,全组无一例有严重的精神系统后遗症。结论POCD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围术期必须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咪唑安定、芬太尼、安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胸腹手术中的应用刘红,涂继善我们从1991年起选用咪唑安定(midazolan)、芬太尼、安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施行胸腹部手术,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择期胸腹部手术28例,年龄10~70岁,ASAⅡ~Ⅲ级。术前检查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七氟醚与异氟醚麻醉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与异氟醚组(Ⅰ组),每组20例。两组静注异丙酚2mg/kg、维库溴胺0.05mg/kg,随即S组吸入8%七氟醚或Ⅰ组吸入4.5%异氟醚2min后行气管插管术,术中分别以七氟醚或异氟醚维持麻醉。监测围术期血压、心率、心电图及脉搏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记录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及认知恢复的时间。结果麻醉诱导后,S组与Ⅰ组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降低,心率加快(P〈0.01);气管插管后MAP、HR均升高(P〈0.05或P〈0.01)。七氟醚或异氟醚维持麻醉均满足手术要求,两组麻醉苏醒顺利,不良反应少,但S组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及认知恢复的时间均快于Ⅰ组(P〈0.01)。结论七氟醚或异氟醚全麻均适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七氟醚的麻醉苏醒比异氟醚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在结肠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将需行结肠镜检查的145例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A组(70例)和B组(75例)。A组采用传统结肠镜方法检查并施行常规护理;B组采用无痛检查方法,即静脉推注咪唑安定0.05mg/kg、芬太尼1μg/kg,1~2min后开始进行结肠镜检查;检查前、中、后均施予针对性护理支持。结果两组MAP、HR组间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B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为4.00%;B组92.00%患者镇静程度达Ramsay 2~3级水平,效果显著优于A组(P〈0.01);B组镇静镇痛效果、遗忘及满意程度和再次接受结肠镜意愿显著优于A组(均P〈0.01)。结论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用于结肠镜检查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且安全;护理支持是顺利完成检查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1.
地氟醚、异氟醚对罗库溴铵强化作用的时间依赖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IMAC地氟醚或异氟醚对罗库溴铵强化作用的时间依赖性。方法:24例择期腹部手术病人在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麻醉期间持续输注罗库溴铵,维持95%的肌松,达到稳态后,病人随机吸入呼气末浓度为1MAC的地氟醚或异氟醚,调整罗库溴铵的注入速率,维持95%的肌松,观察吸入地氟醚或异氟醚后罗库溴铵的注入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果:地氟醚,异氟醚都显著降低了罗库溴铵的注入速率,此效应随吸入地氟醚或异氟醚时间的延长逐渐加,吸入地氟醚或异氟醚90min后达最大效应即罗库溴铵的注入速率下降到最大值。最大下降率:地氟醚组为42.7%,异氟醚组为37.6%,结论:地氟醚,异氟醚明显增强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其程度相近,且这种强化作用有显著的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雷米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全麻在腹腔镜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全麻在腹腔镜手术的应用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35例全麻下腹腔镜胆囊或妇产科手术病人,男6例,女29例,ASAⅠ或Ⅱ级,以雷米芬太尼1μg/kg、咪唑安定2~3mg、丙泊酚1~2mg/kg、维库溴铵8mg作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为雷米芬太尼0.2μg·kg-1·min-1、丙泊酚2mg·kg-1·min-1微量输注泵恒速输入,吸入1%~2%七氟醚,间断追加维库溴铵4mg。记录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注入雷米芬太尼后BP和HR明显下降,注入丙泊酚后进一步下降,气管插管后明显回升,切皮时较插管后下降。气腹后CO、每搏量(SV)和心脏指数(CI)均明显下降;随后逐步回升,放气后恢复或高于基础水平。结论雷米芬太尼和七氟醚均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无蓄积,适用于腹腔镜下的短小手术。  相似文献   

13.
静吸复合麻醉下七氟醚与异氟醚对颅内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颅内顺应性正常神经外科病人,观察1.0 MAC七氟醚与异氟醚对颅内压的影响。方法:垂体瘤或颅咽管瘤手术病人1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咪唑安定 芬太尼 1.0 MAC异氟醚;B组为咪唑安定 芬太尼 1.0 MAC七氟醚。选择L_(3~4)行蛛网膜下腔穿刺。麻醉诱导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阿曲库铵。插管后维持稳定30分开始吸入七氟醚(或异氟醚)。分别于麻醉前、吸入麻醉药前、达预定呼气末浓度30分内观察监测指标。结果:1.0 MAC七氟醚和异氟醚均可显著降低脑灌注压,异氟醚作用较强。吸入1.0 MAC七氟醚后颅内压首先呈显著性下降,15分后回复至基础水平。吸入1.0 MAC异氟醚后颅内压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在颅内顺应性正常患者,1.0 MAC七氟醚和异氟醚均可安全用于神经外科麻醉。  相似文献   

14.
七氟醚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静吸复合麻醉下 0 5、1 0MAC七氟醚对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选颅内顺应性正常的择期行垂体瘤或颅咽管瘤手术患者 16例 ,随机分为两组 :A组用咪唑安定 +芬太尼 + 0 5MAC七氟醚 ;B组咪唑安定 +芬太尼+ 1 0MAC七氟醚。于L3~ 4穿刺至蛛网膜下腔以监测腰部脑脊液压 (ISP)。麻醉诱导采用芬太尼 咪唑安定 阿曲库铵。气管内插管后静脉泵入咪唑安定 0 1mg·kg-1·h-1、阿曲库铵 0 5mg·kg-1·h-1。插管后稳定 3 0分钟开始吸入七氟醚。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吸入七氟醚前、达预定呼气末七氟醚浓度即刻、5、10、15、2 0、3 0分钟时观察并记录各监测指标。结果 :吸入 0 5MAC七氟醚后颅内压逐渐上升 ,达预定浓度后 3 0分钟上升 11 2 % ;吸入 1 0MAC七氟醚后颅内压首先呈显著性下降 ,15分钟后逐渐回复至基础水平。结论 :0 5、1 0MAC七氟醚可安全用于神经外科颅内顺应性正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用异氟醚静脉复合麻醉于心内直视手术20例。先静注γ-OH40mg/kg或安定0.1mg/kg,吸入0.2-2%异氟醚(半紧闭法),再静注琥珀胆碱1mg/kg和芬太尼2μg/kg,气管插管。继用0.4-1.0%异氟醚(紧闭法)维持麻醉。切皮前再静注首次剂量1/2芬太尼。用Normac测定呼气末异氟醚浓度,Nccom3测量心排血量等循环功能指标。结果表明,麻醉各阶段平均呼气末浓度为0.5MAC,最高0.84MAC,最低0.38MAC。异氟醚对循环功能抑制小,复合静脉麻醉可维持适当麻醉深度,避免异氟醚增侠心率相降低平均动脉压的缺点,具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与乳化异氟醚在大鼠麻醉中的相互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均分为咪唑安定组(A组)、咪唑安定+乳化异氟醚组(B组)和乳化异氟醚组(C组),以夹尾是否有叫肢或躯体发牛逃避反射作为终点指标,采用序贯法分别测定符组药物的ED50用DixonMood法计算药物的ED50,用等辐射方法和Algebraic分析法分析药物的相互作用.结果 咪唑安定和乳化异氟醚的ED50分另为(58.3±8.2)mg/kg和(1.275±0.205)ml/kg,在B组ED50分别为咪唑安定(22.5±3.2)mg/kg+乳化异氟醚(0.450±0.063)ml/kg;通过等辐射分析和代数分析显示咪唑安定同乳化异氟醚产生协同效应(P<0.01).结论 乳化异氟醚单次给药能安伞的产生麻醉作用;乳化异氟醚同咪哗安定在麻醉效应上能产生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术中持续静脉泵注利多卡因对鼻内窥镜术术中异氟醚用量及术后短期内疼痛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鼻内窥镜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L组麻醉诱导前缓慢静注利多卡因1 mg/kg,给予2 mg·kg-1·h-1泵注至手术结束;C组以生理盐水替代.两组均行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阿曲库铵和异氟醚吸入复合全麻.调整异氟醚的吸入浓度,保持BIS值45~55.观察并记录入室后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1、5 min、拔管前5 min、拔管时、拔管后5、30 min、术后2、6 h的血压、心率;术中异氟醚用量;拔除气管导管前后行躁动评分;PACU期间需芬太尼镇痛例数及拔管后30 min、术后2、6 h VAS.结果 两组术中血压、心率基本平稳.L组较C组术中异氟醚用量明显减少、PACU期间芬太尼用量减少、拔管时间缩短,术后2、6h VAS明显降低(P<0.05).结论 术中静脉持续泵注利多卡因在鼻内窥镜术中能减少异氟醚用量,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中患者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 择期体外循环(CPB)下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20例,ASAⅡ或Ⅲ级,年龄20~60岁,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C组)和异氟醚预处理组(Ⅰ组),每组10例.两组麻醉诱导均采用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8~0.12 mg·kg-1、芬太尼5~10μg·kg-1、维库溴铵0.1 mg·kg-1;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C组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咪唑安定及维库溴铵,Ⅰ组吸入异氟醚2 MAC及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咪唑安定、维库溴铵.CPB前维持收缩压90~120 mm Hg、舒张压50~80 mm Hg及心率60~90次·min-1;CPB开始时Ⅰ组停吸异氟醚.于气管插管后即刻(T0)、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1)、1 h(T2)、2 h(T3)采桡动脉血15ml,并分离提取中性粒细胞,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测定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记录心脏自动复跳情况、多巴胺及硝普纳用量.结果 与C组比较,Ⅰ组T0时NF-κB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其他时点NF-κB活性降低,心脏自动复跳率升高,多巴胺用量降低(P<0.05),硝普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多巴胺用量与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的最高值呈正相关[C组r=0.962,Ⅰ组r=0.908(P<0.01)].结论 异氟醚预处理通过降低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对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对心脏术后早期拔管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房室缺修补手术病人,随机分成芬太尼纽(F组)和异丙酚组(P组),F组使用中剂量芬太尼(30~35μg/kg),P组使用小剂量芬太尼(15~20μg/kg)及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4~6mg/(kg·h)).两组维库溴胺及咪唑安定用法相同.结果:两组病人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P组拔管的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5),术后呕吐发生率呈减低趋势.结论:房室缺修补术患者术中,异丙酚4~6mg/(kg·h)持续静脉泵注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维持麻醉有利于术后早期拔管.  相似文献   

20.
吸入麻醉药用于颅内病变病人可引起颅内压(ICP)增高和平均动脉压(MABP)降低,从而对脑灌注压(CPP)产生不利影响。作者选择23例择期神经外科手术病人研究开颅前和术后3h期间异氟醚对CPP和脑脊液压(CSFP)的影响。病人分为两组:颅内肿瘤组(TC)10例,平均年龄54岁,颅內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组(SAH)13例,平均年龄42岁。麻醉前约1h口服安定15mg。静注安定0.1mg/kg,硫喷妥钠4~5mg/kg、芬太尼0.1~0.2mg和本可松0.1mg/kg后气管插管。吸入40%氧-60%N_2O控制通气,将PaCO_2调整至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