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法(CSII)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法(MSII)治疗糖尿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择56例糖尿病病人行CSII治疗,选择50例糖尿病病人行MSII治疗.两组病人均应用诺和灵胰岛素.结果:CSII组与MSII组均达到血糖控制目标,CSII组的达标时间、所需胰岛素剂量均明显少于MSII组,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次数CSII组也少于MSII组.结论: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能有效地模拟正常生理胰岛素的分泌,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缩短糖尿病病人的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的负担,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低血糖反应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在强化胰岛素治疗中极易发生.低血糖后不仅可以导致反应性高血糖,造成血糖波动,病情加重[1],而且长期反复严重的低血糖发作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引起心脑血管等严重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为了有效地预防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我们对38例强化胰岛素治疗中低血糖反应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低血糖反应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强化胰岛素治疗中低血糖反应的观察及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血糖反应是注射胰岛素最常见、最严重的副反应,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病人的生命.低血糖的危害性并不亚于高血糖的危害.该文对1998年10月~1999年9月收入内分泌科的76例1型糖尿病病人,进行糖尿病强化胰岛素治疗中低血唐反应进行了临床分析,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低血糖反应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静 《中外医疗》2012,31(30):136-13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中低血糖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自2008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350例需要住院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时间单双日随机分为干预组190例和常规组160例,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治疗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发生低血糖反应46例,占24.2%;常规组发生低血糖反应84例,占52.5%。两组患者轻度、中度低血糖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轻、中度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孙凤洋 《基层医学论坛》2004,8(12):1140-114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治疗中出现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对5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18例出现低血糖症状,4例出现无症状低血糖,血糖<2.8 mmol/L。结论认真分析发病原因并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施行宣教,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糖尿病用药知识,并对医务人员强化用药知识教育,是医院预防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治疗中出现低血糖反应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刘建芝 《当代医学》2013,(18):120-121
目的观察影响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严密监测血糖,观察影响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因素,探讨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次数随并发症数量的增长而增加(P<0.05),更多表现为无症状性低血糖(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低血糖的发生,使患者得到更好、更安全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7.
李彩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12):1146-1148
目的:总结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6例接受胰岛素住院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行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药物治疗、病情观察、血糖监测等护理。结果:36例患者中35例在住院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低血糖反应,仅1例出现轻微低血糖反应,进食甜点后症状即缓解。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预防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1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原因.方法:对1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从临床特征、低血糖诱因、治疗与转归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出现饮食不佳,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使用不当等时,易发生低血糖.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低血糖反应及时明确诊断,合理治疗,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低血糖反应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在胰岛素强化治疗中极易发生,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其后果不仅可以造成反应性高血糖,加重糖尿病病情,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不良影响,而且严重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导致心、脑等严重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为减少我科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情况的发生,我们对36例胰岛素强化治疗中的住院患者出现的低血糖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低血糖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赖脯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40例赖脯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前后的FBG、PBG、HbALc和BMI变化情况,严密观察低血糖反应次数.结果:治疗后FBG、PBG、HbALc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体重指数也有下降,但是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40例患者在治疗中发生低血糖反应3次,经过对症处理后很快缓解.结论:赖脯胰岛素用于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血糖控制较好,低血糖事件发生少,是应用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较理想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1.
温云妹 《微创医学》2005,24(2):233-234
低血糖反应是在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过程中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导致心、脑等器官的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大多数患者发生低血糖时有交感神经兴奋现象,但有少数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治.本文对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住院的38例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 6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胰岛素泵(CSII)组和常规胰岛素强化治疗组(MDII)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反应.结果 应用胰岛素泵组病人能显著快速改善血糖控制,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论 胰岛素泵是2型糖尿病短期强化控制血糖的安全有效、简便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病人低血糖原因和护理方法。方法对住院病人开展胰岛素强化治疗,即餐时+基础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注意每天的胰岛素的剂量在30~60 IU,持续需要治疗15 d。结果病人经过我们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后血糖水平发生好转,出现低血糖的概率越发降低,比较护理前后的数值有差别。结论医务人员在治疗糖尿病病人过程中,选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来控制患者血糖,该种治疗方法在整个医治过程中具非凡的意义,唯一缺点就是易造成低血糖。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胰岛素30R治疗2型糖尿病病人的降糖效果,选择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药物继发性失效,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并发症(神经病变、肾脏损害、眼病变、心脏损害).结果,35例2型糖尿病和患者血糖控制稳定.5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夜间3时左右出现低血糖反应,减少胰岛素量后,夜间低血糖反应消失.认为胰岛素30R 1d 2次注射,能平稳控制血糖,并可避免或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强化胰岛素治疗的ICU危重病人进行血糖监测,预防和及时发现低血糖的发生,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使用强化胰岛素治疗的危重病人,均进行床旁血糖监测,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180例患者实施强化胰岛素后有16例发生轻度低血糖,但未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结论 强化胰岛素治疗可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后者本身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通过精心的护理预防低血糖的发生以及及时发现低血糖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可避免这种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6.
36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原因,旨在减少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方法 对3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从临床特征、低血糖诱因、治疗与转归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出现饮食不佳,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使用不当等时,易发生低血糖.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合理使用降糖药物,避免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长期高血糖会合并许多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威胁病人的身体健康.控制血糖可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1] .胰岛素能快速有效的控制高血糖,且毒副作用小,是治疗糖尿病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也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不良事件-低血糖的发生.反复低血糖或者严重的低血糖事件同样会加重并发症,甚至会危及病人的生命.我院护理人员对注射胰岛素的病人改进了护理方法,明显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率及严重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高颖 《大家健康》2013,(22):160-161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糖尿病病人血糖症出现的主要原因与治疗效果,明确预防低血糖的主要措施。方法:对159例糖尿病低血糖病人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与研究。结果:低血糖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胰岛素的使用不恰当,它主要体现在胰岛素的绝对或者相对用量较多,通过老年糖尿病病人实施积极有效的低血糖治疗,其有效率达到94%。结论:一定要强化对老年糖尿病病人以及病人家属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与患者家属能够掌握与低血糖的急救与与预防方法,可以有效减少低血糖的出现率。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人血糖的良好控制可减轻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通过饮食控制和胰岛素强化治疗使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但随之而来的增加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笔者就我科40例严重的低血糖反应进行对比分析,以提高护理人员对低血糖反应的识别处理能力。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患者,男25例,女15例;年龄18~82岁;病程2~30年;Ⅰ型糖尿病4例,Ⅱ型糖尿病36例,胰岛素使用量每日18~40U不等,注射次数2~4次,多数有1次为混合胰岛素。1.2低血糖诊断标准当血糖<2.8mmol/L可诊断为低血糖症,典型低血糖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出汗、饥饿、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低血糖发生率,低血糖时间分布特点。方法:根据病情及治疗的需要,将199例2型糖尿病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每日注射胰岛素4次)和胰岛素非强化治疗组(每日注射胰岛素1次或2次),比较两组病人低血糖发生率,两组病人低血糖时间分布特征。结果:强化组低血糖发生率2.33%,明显高于非强化组低血糖发生率0.70%,p〈0.05;强化治疗组空腹低血糖和三餐后2小时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强化治疗组,p〈0.05;两组凌晨3点(3Am)低血糖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强化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强化组,三餐后2小时低血糖发生率高于非强化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