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内经》中代有二义 :一是脾的正常脉象。《素问·宣明五气》曰 :“五脉应象 :肝脉弦 ,心脉钩 ,脾脉代 ,肺脉长 ,肾脉石 ,是谓五脏之脉。”唐·王冰释 :“代 ,软而弱也。”《素问·平人气象论》曰 :“长夏胃微软弱曰平 ,弱多胃少曰脾病 ,但代无胃曰死。”清·高士宗释 :“代  相似文献   

2.
<正> 《素问·奇病论》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喑,此为何也?’岐伯曰:‘胞之络脉绝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无治也,当十月复。’这段经文阐明了子喑的症状:怀孕九月、声音发哑;病因:胎儿长大,压迫胞宫;病机:胞宫络脉系于肾,肾的经脉贯肾上系舌根,因胞宫脉络不畅通,使肾之经脉受阻滞,因而音哑:治疗:本病无需药治,到十月后经脉畅通,声音自然恢复。然文献从古迄今均解释为“待十月分娩后其音自复”。对此解说,笔者不敢苟同、因有不  相似文献   

3.
妇人妊娠妊娠之名,始见于《金匮》。与妊子、重身、怀娠等均同怀孕。其脉证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渴,不能食,无寒热。”考《素问·阴阳别论》曰:“阴搏阳别,谓之有子”。《平人气象论》曰:“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金匮》言妊娠之症状为渴,不能食,乃是有病之象。而脉则平,为无病之脉也。何以致之?此《素问·腹中论》所谓之:“身有病面无邪脉”也。妊娠  相似文献   

4.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十四条曰:“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上言支饮病症“喘而不能卧,加短气”,下却又言“其脉平”,然而,“脉平”究指何脉?若为正常平和之脉,脉症不符,难以理解;若为病脉,当谓何脉呢?对此历代医家  相似文献   

5.
脉诊是中医学中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对判断病因病位病性、明确治则、选方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脉诊的计数方法称为平息,是指医者在诊脉时保持呼吸调匀,清心静神,以自己的呼吸为时间单位,来计算病人的脉搏至数。平息计数法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曰:"黄帝问曰:平人何如?歧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  相似文献   

6.
“此为痹”自古多歧义。作为中风历节病篇首条经文,若能深究其实质,明乎其真谛,对深入研究仲景中风的学术观点,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笔者不揣冒昧,试析如下。一、古今医家释“此为痹”《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云:“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历代注家对“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这段经文认识颇多不一。其中有释本段经文是论述中风与痹证之鉴别者,如黄元御曰:“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非风也。痹者,风寒湿合而痹其血脉  相似文献   

7.
答:“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这段经文出自《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全文是:“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风伤皮  相似文献   

8.
“太冲脉”一词,语出《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这段经文,说明在肾气的作用下,以“天癸至”、  相似文献   

9.
天癸时限性异常与常见的妇科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天癸时限性的认识1·1古代文献的记载《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此段经文客观清晰地描绘了天癸具有明显的时限性:天癸二七、二八而生,七七、七八而竭,只存在于生命具有生殖能力的育龄阶段,同时又明确揭示了天癸的“至与竭”(即时限性)与肾中精气的盛衰…  相似文献   

10.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有这样一段经文:“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藏府各因其经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  相似文献   

11.
《索问·太阴阳明论》曰:“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全国统编教材《内经选读》取吴崐之说,把此段经文中“亦为之行气于  相似文献   

12.
弦脉一、历代诸家对弦脉形象的认识《内经》论弦脉,有属时令正常之弦,有病脉之弦,有死脉之弦,弦非一种.《素问·平人气象论》说:"春胃微弦曰平".(王冰注:言微似弦)此言春时之脉微弦,即是略弦.又说:"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王冰注:谓急而益劲,如新张弓弦也),言弦多,则是偏于弦;言胃少,则是缺乏柔和之胃气,故属病脉;至于但弦而无柔和之胃气,则为死脉.又说:"平肝脉来,耎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王冰注:如竿木梢,言长耎也),揭、高举也,招招即迢迢,举长竿之末梢,末梢细耎,根端粗重,则觉所持之末梢耎弱而迢迢,且有强感,以此象征肝脉,说明柔和之中有强感.又说:"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王冰注:长而不耎,故若循竿),循、《说文》"行顺也",《正韵》"摩也".如摩长竿,但觉盈实而滑,不见软弱,以此象征肝之病脉.又说:"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观此则肝脉当柔和而长,其形微弦,病脉之弦当盈实而滑,死脉当如新张弓弦之劲急;后世形容弦脉曰如新张弓弦,是以死脉形容病  相似文献   

13.
一、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一语是中医教材论证“肾主纳气”理论时引用最多的经典语录.一些工具书,如《中医百家医论荟萃》也将此经文编列在《论肺》篇中.但将此语与人的呼吸机能相提并论,以论证呼气、吸气与肺肾的关系,纯属误用,不仅大失经文原旨,而且理论上也极不规范,经不起仔详推敲.“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一语出自《难经·四难》,云:“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然: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  相似文献   

14.
“各有所发”,见于《素问·痹论》。全段说:“帝曰:以针治之奈何?岐伯曰:五藏有俞,六府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对于上述经文的注解,历来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三种: 1.杨上善:“五藏俞者,疗痹法取五藏之俞,……疗六府之痹当取其合,良以府藏俞合,皆有藏府脉气所发,故伺而诛之”。意谓治疗五藏之痹,应当取五  相似文献   

15.
“前曲后居”,《内经》、《难经》各有一处,用来形容心(夏)死脉的形象。《素问·平人气象论》:“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难经·十五难》:“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死,夏脉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病,但钩无胃曰死,夏以胃气为本。”古今注家多依常训,未尽得经旨,故陈管见于此,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6.
《素问·脉要精微论》开首言:“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这段话岐伯提出了诊脉比较准确的时段应该在“平旦”。 考“平旦”一词,“平”从于从八,“于”是气受阻而越过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正脉诊通常采用独取寸口诊脉法,这一诊法通常取患者双手的寸口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即左为阳,右为阴。用于脉诊时,则左手为阳,右手为阴。《脉义简摩·三部分配脏腑》曰:"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心肝为阳脏,配于左手;肺脾为阴脏,配于右手。肾为阴阳水火同居之脏,根据其体阳、体阴分别位于左手、右手[1]。五脏六部脉还体现了五行间的相生、相克关系。  相似文献   

18.
脉之“三贵”是辨别平脉与病脉吉凶的理论根据。何谓“三贵”? 一曰脉贵“有胃”。《素问·五藏别论》:“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素问·平人气象论》:“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人体营卫气血、脏腑经络等一切生机皆由胃出,都可从气口测知;人体生机的有无,决定于胃气的有无,这可从脉象测知。  相似文献   

19.
答:频发早搏,是指冠心病患者不时出现节律收缩不规则或频繁歇止的脉象。《素问·平人象论》说:“脉绝不止曰死,乍疏乍数曰死。”《灵枢·根结》篇提到:“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气……不满十动  相似文献   

20.
《新中医》2016,(1)
正"肺肾相关"的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输》曰:"肾上连肺"。《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提示肺肾两脏经脉相连,经气互通。为全面认识肺肾关系,本文从呼吸运动、津液代谢、阴阳互资三个方面探讨"肺肾相关"理论,并对其现代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