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络病理论在高尿酸血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阳  郭宏敏 《陕西中医》2011,32(12):1638-1639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络病理论的相关性,及其在络病状态下的演变规律和治疗特殊性。方法:通过研读中医络病理论相关研究成果,总结高尿酸血症的致病机理及治疗特点。结论:提出高尿酸血症病性总属正虚邪实,痰湿瘀毒为其病理关键,内毒致病、络脉闭阻为其病机特点。且病程中出现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络病辨证"中络脉淤塞、络脉绌急、络脉失养密切相关,故从络论治应贯穿本病不同发展阶段,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复方豨莶草胶囊降血尿酸及对肾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复方稀豨草胶囊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血清尿酸水平、肾功能及肾损害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腺嘌呤联合氧嗪酸钾建立动物模型。设立中药组、模型组、西药组与空白组。检测实验前及实验后第7、14和21d的血清尿酸、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行肾组织超微病理学观察。结果:复方豨莶草胶囊具有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并对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其第7d、14d和21d血清尿酸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均〈0.01);复方豨莶草胶囊能改善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的肾功能,其Cr、BUN已接近正常水平(P均〉0.05);对高尿酸血症肾脏病理损害有修复作用,肾组织病理及超微病理结果示中药组大鼠肾脏结构基本正常。结论:复方豨莶草胶囊可降低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血尿酸水平,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3.
刺络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扬缜 《中国针灸》2006,26(2):150-150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为高尿酸血症,西药疗效差、且副作用多。笔者自1999年始采用刺络治疗该病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经济快速发展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我国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日渐增高,并且发病人群愈来愈年轻化。随着病情的进展,严重地影响了病患的生活质量[1]。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较传统西药降尿酸疗效突出,安全性高。笔者通过查阅近20年文献,分类阐述中医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内容,以期为治疗高尿酸血症拓展思络。  相似文献   

5.
王强  吕仕超  张军平 《新中医》2013,45(12):7-9
运用络病理论探讨高血压肾损害不同阶段血管超微结构的变化,分析其中医学病理机制。认为络脉病变是贯穿于高血压肾损害不同阶段的关键,高血压期以毒损心络为主;高血压肾损害期以肾络郁结为主;高血压肾衰竭期以瘕积肾络为主,并对各期防治进行简阐释。  相似文献   

6.
丁丽娜  田君  尚文斌 《中医杂志》2018,(23):2006-2008,2016
生物管道理论与高尿酸血症的病因病机特点有密切的联系,生物管道理论的提出及应用对于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诊治具有启发作用。根据此理论高尿酸血症的核心病机主要可概括为"管道不通",由此从"通"论治应贯穿高尿酸血症治疗的始终,具体体现于清利湿热、疏理肝气、化瘀通络、通调脏腑等治法之中,且其并发症痛风性关节炎及高尿酸肾损害等亦可从通论治。  相似文献   

7.
王陈芳  黄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6):1266-1268,1451
目的:观察泄浊益肾方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腺嘌呤加乙胺丁醇复制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及西药(别嘌呤醇)对照组(n=10),检测血清尿酸、肌酐、尿素氮及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中药各剂量组大鼠血尿酸明显下降,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尤中药中剂量组;中药各剂量组血肌酐、尿素氮均较模型对照组降低(P0.01或P0.05),尤中药高、中剂量组更为显著;中药各剂量组病理改变较轻,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泄浊益肾方能够降低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的血尿酸、肌酐、尿素氮,改善肾功能,对肾脏病理有修复保护作用,可防治高尿酸血症肾损害。  相似文献   

8.
清利瘀结法治疗痛风性肾病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茂盛  吴宇红  徐业  王捷  李翔  赵俊 《中医杂志》2008,49(12):1100-1100
痛风性肾病,又称为高尿酸性肾病,是由于尿酸盐在血中浓度呈过饱和状态时沉积于肾脏而引起肾损害.近年来高尿酸血症肾病患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与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高,常合并出现,导致体内严重的代谢紊乱,影响疾病的转归与预后。高彦彬教授诊治代谢性疾病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认为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亏虚,痰湿体质为发病的内因;过食肥甘,体力活动减少,体形肥胖为重要的外因;肝失疏泄为发病的重要环节;痰湿瘀毒阻滞络脉为基本病机。防治强调应防重于治,未病先防,异病同治,从络病论治。临床分为:肝郁脾虚,痰湿阻络;湿热内蕴,毒瘀阻络;肝肾亏虚,浊瘀阻络;脾肾两虚,湿浊瘀阻肾络;气阴两虚,痰瘀阻滞心络;阴阳两虚,络脉失荣。治疗上强调健脾、益肾、调肝,更重视祛邪通络,如利湿通络、化痰通络、降浊通络、化瘀通络等,获效颇丰。  相似文献   

10.
王少杰教授认为高尿酸血症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肾亏虚为病之根本,而湿毒、痰浊、瘀血既是代谢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在治疗上依据引痰出络的指导思想从三方面论治,急性期清热利湿引浊减轻疼痛;慢性期养肝健脾、温肾利湿引浊,促进浊邪从二便排泄,同时活血化瘀贯穿始终;恢复期补肾温阳减少复发.依据性激素六项检查中的雌激素、雄激素比例,创平衡阴阳法,结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高尿酸血症文献的归纳分析,并结合专家经验,提出高尿酸血症病机在于中州失运、肺失宣肃、肾失气化、湿浊瘀阻,治疗应以健脾运中化湿为核心,以宣肃肺气、益肾化气、渗利水湿为协同,即以运中、宣上、渗下为治法,使中州得运、上焦得通、下焦水道得利,则湿浊之邪的出路调畅而无处停积,平素若再辅以饮食调节、规律运动及乐观心境,高尿酸血症便能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王亿平教授认为高尿酸血症是慢性肾脏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监测血尿酸及治疗高尿酸血症在延缓慢性肾脏病患者病情进展过程中尤为重要.王亿平教授主张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瘀毒互结为标",治疗上应标本兼顾,健脾益肾、清热利湿、化瘀解毒并重,从而延缓肾功能恶化,控制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3.
赵玉庸教授在继承前人络病理论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临床特征,结合肾脏病理,总结临床用药疗效,提出高血压肾损害"肾络瘀阻"病机学说,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强调祛邪与扶正兼施,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地榆对高尿酸血症肾病肾损害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74只,随机分为地榆高、低剂量组,阳性组,模型组和对照组。除对照组外每天下午灌胃酵母浸膏8g·kg-1和腺嘌呤100mg·kg-1造成高尿酸血症肾病肾损害模型。同时每天上午地榆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地榆20g·kg-1、10g·kg-1,阳性组灌胃别嘌呤醇50mg·kg-1模型组、空白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6周后收集尿液测定尿尿酸。未次给药后眼眶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黄嘌呤氧化酶、尿酸、尿素氮、肌酐。并对各组肾损害情况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价。结果:地榆高、低剂量组血清尿酸、肌酐以及肾小管扩张、肾小管内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肾小球囊腔扩张等主要病理改变的评分均显著低于高尿酸血症肾病模型组(P〈0.05,P〈0.01,P〈0.001)。地榆高、低剂量组对黄嘌呤氧化酶活力没有影响(P〉0.05),血清尿素氮高剂量组有显著性降低(P〈0.001),低剂量组的降低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榆对酵母加腺嘌呤诱导的高尿酸血症肾病大鼠有降低血尿酸和减少肾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孙岚云主任医师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经验。其认为肾虚血瘀、浊痹阻络是高尿酸血症的病现机制,治疗采用补肾活血以治本、化浊除痹以治标,自拟益肾化浊除痹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血症研究概况做一综述。方法参考国内外40多篇文献,从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西医治疗进展及并发症的治疗、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辨病论治、单味中药及中成药治疗、中医外治法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结果高尿酸血症作为危害广泛且多发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无论是患者本身,还是医护人员均要提高重视度,促进患者管理的有效性。近年来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不论是中医药还是西医药,尚缺乏病因治疗和根治措施,西药和中医药分别在急性期和缓解期发挥各自的优势。中西医联合不失为治疗高尿酸血症安全有效的方法,能针对病机特点,达到标本兼顾的目的,对防治高尿酸血症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归补血汤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当归补血汤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肾损害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治疗低、中、高3个剂量组.模型组给予大量高尿酸饮食,造成肾损害模型,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治疗组给予高尿酸饮食的同时给予当归补血汤低、中、高3个治疗剂量;14 d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肾组织所分泌的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同时测定肾组织SOD和MDA含量、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观察各项指标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大鼠肾组织细胞产生的NO含量和NOS、SOD均减少,MDA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较,给予当归补血汤治疗后血清尿酸(UA)水平降低,同时肾组织含量升高,MDA降低,其中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和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当归补血汤对高尿酸血症造成的肾损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各32例。针刺组给予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法治疗,电针选用曲池、血海、阴陵泉、丰隆穴位,每日1次;刺络拔罐法选用膈俞、肝俞、脾俞穴位,每周2次。药物组给予口服别嘌醇片,每次100 mg,每日2次。治疗周期均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尿素氮、肌酐值、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8周治疗,2组患者的血尿酸值均有明显改善,尿素氮与肌酐值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1. 25%,药物组为87. 5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针刺组中医证候的改善明显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法能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具有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0%以上),但由于其早期无症状,常常被忽视;高尿酸血症又是代谢性疾病,常与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共存。通过对高尿酸血症的危害、治疗必要性、药物现状、以及中药特点等系统论述,提出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必要性,为控制高尿酸血症并发症和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陈晓雯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依据叶天士络病学说,探讨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认为其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脾肾亏虚,湿热瘀阻络脉为其发病的基础,络脉日久闭塞不通,则易发为痹证。因此,陈晓雯教授提出清热祛湿、化瘀通络的治法,自拟苓玉清络饮,疗效显著,可为高尿酸血症的中医证治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