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8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胰岛素注射规范率中的作用。方法对本科内的胰岛素注射规范率进行调查,分析影响规范率的主要原因并拟定对策,按品管圈程序实施对策和效果确认,分析比较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胰岛素注射规范率及护士综合素质情况的变化。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胰岛素注射规范率由75.29%提高至91.76%,目标达成率为119.00%,进步率为66.67%,护士综合素质提高,达到了制定的目标。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我科护士胰岛素注射规范率,护士的综合素质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手术器械使用后的预处理、规范清洗操作方法,以及改变包装方式、灭菌储存中的细节管理,降低器械报损率。方法统计2014年报损器械数量和报损率,与实施细节管理前2013年报损器械数量和报损率进行比较。结果 2013年使用手术器械总数量511000件,报损器械总数量204件,报损率为0.040%,2014年使用手术器械总数量485480件,报损器械数量48件,报损率为0.010%,2者报损率相比,2014年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器械的细节管理,包括器械使用后的预处理、规范清洗操作、改变器械的包装、灭菌、储存方式,提高了器械的清洗质量、减少了器械的重复清洗和消毒、加强了器械的维护和保养,延长了器械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器械的报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曾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6):9019-9020
目的通过护士积极参与持续质量改进,提高肾病患者尿标本留取及时率。方法成立质量改进小组,根据患者及护理人员反馈信息制定持续质量改进目标及实施方法,要求参加人员认真实施。结果使标本送检率达100%,大大减低了标本污染率,减少了重复留置标本率。结论遵循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原则有助于实现护理质量的有效管理,改进后的尿标本采集环节和流程更科学、快捷,提高了尿标本留取及时率,为获得及时、准确的检验结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联合用药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180例复发性阴道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硝酸咪康唑栓和伊曲康唑胶囊进行治疗,随访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真菌学检查结果后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 180例患者在进行了首次治疗后,白带增多率、瘙痒率和疼痛率分别下降到了45.5%、42.2%和21.1%;黏膜充血率、豆渣样白带率和真菌学涂片阳性率分别下将到了44.4%、40.0%和11.1%。首次治疗后180例患者的好转率和治愈率分别达到了45.5%和54.4%。维持期第3次治疗后,患者治愈率达到了99.4%。结论联合用药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患率情况,了解常见的感染部位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查阅电子病历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2017年9月17日所有住院患者及当日出院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的横断面调查。结果:调查人数984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52%,社区感染现患率为31.10%;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部位均以呼吸系统为主;医院感染现患率以普外科和骨科最高,社区感染现患率以呼吸内科和泌尿外科最高;医院感染病例检出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和大肠埃希菌为主,社区感染病例检出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达30.08%,以治疗用药为主。结论:本次调查反映了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状和特点,住院患者社区获得性感染较多,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送检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Dyna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评估颈动脉狭窄的优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就直径狭窄率和面积狭窄率两个颈动脉狭窄评估参量的准确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利用血管介入三维成像技术进行颈动脉狭窄率评估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6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结果实验组在正确服药率、遵循饮食原则率和功能锻炼率、主动咨询率、按时复诊率方面都优于对照组。结论电话回访方便、经济、快捷,是患者易于接受的一种健康教育方式,它满足了患者的健康需求,帮助患者提高遵医行为的自觉性,增进了护患关系,是提高随访率的有力保证,并使整体护理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创伤和非创伤心肺复苏患者的持续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率和存活出院率的差异对心肺复苏研究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急诊科130例心肺复苏患者的资料,根据病因分为创伤组和非创伤组,对两组患者持续 ROSC率和存活出院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创伤患者的持续ROSC率和存活出院率均很低,且与非创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和持续ROSC率和存活出院率相关的心肺复苏研究中,如果忽略了创伤和非创伤患者之间的这种差异,可能因为入选病例的差异而在同一研究中产生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巡查在提高护士对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管理规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7月开始通过对全院护士进行血糖仪检测管理培训及按规范要求实施,每季度开展由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专科护理巡查进行效果评价并对存在问题持续质量改进。对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管理知识掌握率、血糖检测操作规范率、血糖仪室内质控规范率进行比较。结果随着专科护理巡查的深入开展,护士对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管理知识掌握率、血糖检测操作规范率、血糖仪室内质控规范率均明显提高,与专科护理巡查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专科护理巡查提高了护士对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管理知识掌握率和血糖检测操作规范率,提高了血糖仪室内质控的规范率,保障了血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对肿瘤患者的外周血标本进行分析并涂片镜检,探讨适用于肿瘤患者的血液复检标准。方法用SysmexXE-2100血液分析流水线,随机检测肿瘤患者1 200例,同时涂片镜检,观察细胞形态并进行显微镜WBC分类。参考国际血液学复审协作组和我国血细胞分析复检标准制定协作组提出的复检规则,拟定了改良的筛选方案,计算其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阴性率和涂片复检率。选定200例样本验证新建立的复检标准。结果应用最初的改良筛选方案,真阳性率为34.5%,假阳性率为19.5%,真阴性率为42.7%,假阴性率为3.3%,涂片复检率为54.0%;应用改良的筛选方案,真阳性率为20.6%、假阳性率为10.3%,真阴性率为64.3%,假阴性率为4.8%,涂片复检率为30.9%。结论针对肿瘤专科医院患者建立的血液复检规则假阴性率低于最大可接受限5%,复检率下降23%,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胚胎密度和培养液体积及微孔(WOW)培养系统对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以期优化早期胚胎发育的培养条件和环境,提高胚胎的发育率和质量。方法 (1)在液状石蜡覆盖的20μl的发育液小滴中培养5、10、20和40枚2-细胞胚胎,观察并统计8-细胞率、囊胚率和孵化囊胚率。(2)15枚2-细胞胚胎放入在5、10、20、50、100μl的发育液小滴和500μl WOW系统(每个WOW中放一枚胚胎)中,观察并统计8-细胞率、囊胚率和孵化囊胚率。(3)对各组得到的囊胚进行差异染色并计数。结果在不同胚胎密度的比较中,20μl的培养液小滴中培养10枚2-细胞胚胎得到了较高的8-细胞胚胎率、囊胚率和孵化囊胚率,而且得到囊胚的ICM、TE和ICM+TE的平均细胞数显著高于5枚和40枚胚胎组。在不同培养液体积和WOW培养系统中,5μl培养液组在各阶段胚胎发育率和得到囊胚的ICM、TE和ICM+TE的平均细胞数方面显著低于其他各组。500μl WOW培养系统组在各阶段胚胎发育率方面与得到较高发育率的20μl和50μl培养组均没有统计学差异,同时500μl WOW培养系统和20μl培养液组在孵化囊胚率和得到囊胚的ICM、TE和ICM+TE平均细胞数方面显著高于100μl培养液组。结论 20μl的培养液小滴培养10枚胚胎可以得到较高的胚胎发育率,且得到的胚胎质量较好。较少的培养液体积不利于胚胎发育,较适宜的培养液小滴体积为2050μl。同时,WOW培养系统在本实验条件下取得了较好的胚胎发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2008-2009年血液非正常报废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堃  刘香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267-3267
目的掌握了解血液非正常报废现状,提出改进措施,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 2008-2009年血液采集、分离、制备和发放过程中产生的所有非正常报废血液;采取自然沉降、离心和肉眼观察等方法,对血液质量判断、评估和报废。结果 2008年血液非正常报废率为0.44%,2009年血液非正常报废率为0.34%,2009年血液非正常报废率低于2008年。结论通过血液非正常报废原因分析,采取了相应措施,减少了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以便完善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别在2009年9月2日和2010年10月19日对青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该医院2009年调查当日应调查住院患者494例,实查率98.99%,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43%。2010年调查当日应调查住院患者514例,实查率99.81%,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95%。2009与2010年度医院感染部位均以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分别为57.14%和70.00%;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64.62%和59.65%;标本送检率分别为3.85%和15.08%。结论该医院2次调查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和抗菌药物使用率均无明显差别,2010年细菌标本送检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验证某研究者建立的某尿液流水线审核规则,并进一步改进以更适用于该实验室。方法选取1 300例尿液标本在某尿液流水线上进行检测,同时进行人工显微镜检查。以人工镜检结果作为金标准,该审核规则作为依据计算复检率、人工审核率、真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审核规则,并重新评估优化后的审核规则是否适用。结果根据验证结果进行了审核规则的修改,改进后的复检率为16.92%,人工审核率为16.07%、真阳性率为19.31%、真阴性率为55.46%、假阳性率为4.15%、假阴性率为4.15%。规则修改后人工审核率从24.08%降低至16.07%,但其他各指标和修改前持平,减轻工作量的同时并未降低工作效率。结论经验证该审核规则假阴性率较低,改进后的规则假阴性率与之前持平,但人工审核率降低,该规则更适用于该实验室。该研究为其他实验室验证并改进该尿液流水线审核规则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背景 在高危和低危人群和初次献血和重复献血者中,体重对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率的影响还未被研究。而且,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率和体重并不是按资料上所要求来评估的。设计及方法 2001年,随机选择了1,073名白人高中生,在2001年和2002年从普通献血者中随机选择了949名,将他们分别按体重分组来分析其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率。结果 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74例受试者做了吸烟试验,对吸烟前后脑电图α波波率和波幅进行了测量,发现α波波率增加非常显著。α波波幅无明显变化。吸烟后α波波率增加的机制,很可能是综合因素的影响。从而推想吸烟对脑组织可能有一定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者使用一种光学敏感器紧贴食指尖用胶布周位(指触法)测定靛青绿ICG)的血浆消失率(K)和15min 滞留率(R15)。在此项研究中,作者观察了各种肝脏疾病,并将指触法与血标本常规测定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对象和方法作者共观察了健康成人6例和肝脏疾病28例(急性肝炎9例、慢性肝炎8例、肝硬化8例和肝硬化伴发肝肿瘤3例),研究了患者的靛青绿血浆消失率和15min 滞留率。测定时受试者禁食并平卧,光学传感器用粘性带贴附于食指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前后静脉输液渗出率的变化。方法科室10名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静脉输液渗出率"为活动主题,记录活动前静脉输液渗出的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制定和落实相应的对策。结果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静脉输液渗出率由6.24%降至2.07%。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静脉输液渗出率,提高了护理人员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品管圈(QCC)在提高门诊药房患者用药交待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查2018年1月至7月我院门诊药房工作人员指导患者用药的情况。利用头脑风暴法分析用药交待率低的原因,并评价有形成果(用药交待率)和无形成果(圈能力)。结果参与QCC活动前、后用,用药交待率由37.33%上升至80.67%。QCC活动制定了用药交待制度和用药交待标准化流程,制作了门诊用药交待卡片,同时圈员工作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等方面均得到了提升。结论 QCC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门诊药房患者用药交待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王雪琴  徐英 《护理学报》2016,23(15):12-14,15
目的:探讨多元化门诊预约系统的构建方法与实施效果。方法构建网络预约、电话预约、现场预约、诊间预约、住院患者门诊复诊预约等多元化预约系统,并实施患者预约、患者爽约的管理及医生停改诊管理。结果2013—2015年3年门诊预约率、各种预约途径的比率及停诊和失约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多元化的预约挂号系统后,门诊预约率逐年上升,2015年预约率达到了52.7%;停诊率逐年下降,2015年停诊率仅为5.3%;患者爽约率逐年下降,2015年爽约率仅为5.0%。结论多元化的预约挂号系统的建立,使门诊预约率逐年上升;住院患者门诊复诊预约,不仅方便出院患者门诊随访,而且实现了对患者的连续治疗的管理;爽约号源的管理,使爽约逐年下降;规范停改诊,出诊情况及停改诊率及时反馈给科室,降低了停诊率,预约患者就诊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