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小肠运动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可能与精神心理异常、内脏感觉异常、胃肠动力紊乱及肠道感染等因素有关。有关IBS结肠动力异常的研究较多,但IBS与小肠运动功能相关关系的研究国内尚少见报道。本研究观察IBS患者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及胃肠通过时间的变化,客观评价IBS  相似文献   

2.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窦十二指肠移行性复合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的胃窦十二指肠移行性复合波 (MMC)变化 ,并分析其与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2 0名健康对照者及 17例IBS患者 (8例腹泻型 ,9例便秘型 )禁食 6h以上 ,用瑞典CTD公司生产的灌注式小肠测压管记录至少 2个完整的MMC周期 ,之后给每位受试者服标准餐 ,用餐时间为 15~ 30min ,继续观察餐后波 1~ 2h。结果 腹泻型IBS患者消化间期MMC周期短、Ⅲ相波幅高、时程长 ,便秘型IBS患者MMC周期长、时程短。IBS患者MMCⅡ相小肠离散丛集簇(DCC)波的时程延长 ,但腹泻组与便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IBS腹泻组的Ⅱ、Ⅲ相的运动指数高于便秘组和对照组。进餐后IBS患者小肠运动形式无明显改变。结论 IBS患者消化间期MMC的各相时程及波幅异常与IBS症状密切相关 ,DCC可能与IBS腹泻、便秘症状发生的关系较小 ,IBS患者餐后胃肠运动无明显异常 ,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 ,有待今后增加例数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小肠移行性复合运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移行性复合运动(MMC)与健康人相比是否有差异及IBS患者离散性丛集波(DCC)与腹痛是否有关.同时改进目前胃肠运动的监测方法 .方法 采用16导水灌注测压导管对16例便秘型IBS(IBS-C)患者、18例腹泻型IBS(IBS-D)患者、18例健康对照者进行MMC的监测.结果 IBS-C[(127.5±25.5)min]及IBS-D患者[(74.5±18.7)min]MMC周期持续时间与健康对照组[(87.5±24.2)min]相比存在显著不同(P值均<0.001).与健康对照者相比,IBS-C患者MMC Ⅲ相波幅及传播速度显著降低[(39.8±11.7)mm Hg比(61.1±14.1)mm Hg,P<0.001,1 mm Hg=0.133 kPa;(1.8±0.9)cm/min比(2.6±0.8)cm/min,P<0.01];而IBS-D患者MMC Ⅲ相波幅[(69.7±20.5)mm Hg]升高,MMC Ⅲ相传播速度[(4.1±2.5)cm/min]显著加快.IBS-C、IBS-D患者及健康对照组MMC Ⅱ相DCC发生率分别为87.5%,88.8%,83.3%,各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IBS-C及IBS-D患者MMC Ⅲ相波中断、传导障碍等异常现象发生率分别为68.8%、66.7%,且只在空肠部位观察到,而健康人中未见到该异常.结论 (1)IBS-C、IBS-D患者的MMC与健康人相比有明显差异,提示MMC运动异常是IBS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而且IBS患者空肠部位MMCⅢ相波的变化可能是IBS重要的胃肠道运动异常.(2)DCC与IBS患者腹痛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胃肠激素对胃运动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生理情况下,胃有两种运动形式,即消化期运动和消化间期运动。消化期胃运动主要将胃内容物排入十二指肠腔内,所以常将胃排空作为胃运动功能的指标。消化间期则表现为移行性运动复合波(MMC),呈时相变化,特别是第Ⅲ相波呈爆发性强收缩,是胃肠道的“清道夫”。无论是消化期.抑或是消化间期运动都受体内诸多因素的调控,其中胃肠激素(或肠肽或脑肠肽)直接或间接参与胃运动调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消化间期MMC不同时相的生长抑素、P物质、胃动素、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探讨激素在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0例健康对照及17例IBS患者(8例腹泻型、9例便秘型)用灌注式小肠测压管监测1-2个MMC周期,在Ⅰ、Ⅱ、Ⅲ相分别采血样检测生长抑素、P  相似文献   

6.
目前所知,禁食时,小肠移行性运动复合波(MMC)Ⅲ相每隔几小时呈周期性地发生。一些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对这种正常动力感知的增强很可能是腹部症状发生机制的因素之一。作者推测,如果IBS患者先天性地对小肠膨胀或收缩感知增强,则这种现象可能在MMC的第Ⅲ相最为明显,特别是在十二指肠,MMC起始时更是如此。本研究旨在检验上述假说。方法:肠易激综合征20例,受试前至少停药三天,包括辅助性纤维饮食。对照组10人,均无消化道症状或疾病史。用四腔导管记录胃窦、十二指肠进空肠的压力,记录持续整个晚上至第二天早上。夜间通常以10~  相似文献   

7.
急性肝衰竭大鼠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的变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急性肝衰竭大鼠胃肠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MMC)的变化及其特点. 方法 采用D-氨基半乳糖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用多道生理记录仪分别记录正常对照组和急性肝衰竭模型组大鼠的胃肠消化间期MMC,并对两组大鼠胃肠消化间期MMC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大鼠胃窦和十二指肠MMCⅡ相:急性肝衰竭组分别为(1519.00±831.14)s和(1535.86±930.50)s,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73.61±409.98)s和(541.09±342.30)s,急性肝衰竭组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t值分别为-3.97和-3.85,P值均<0.05.大鼠胃窦和十二指肠MMCⅢ相:急性肝衰竭组分别为(23.39±6.36)s和(27.02±11.50)s,正常对照组分别(53.32±14.01)s和(53.81±1 3.64)s,急性肝衰竭组比正常对照组明显缩短,u值分别为-4.99和4.66,P值均<0.05.胃窦Ⅲ相频率:急性肝衰竭组为(0.04±0.01)HZ,正常对照组为(0.22±0.01)HZ,u=-4.7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鼠空肠MMC周期和MMCⅡ相:急性肝衰竭组分别为(1897.71±815.77)s和(1870.90±1010.35)s,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384.17±449.34)s和(643.04±450.67)s,两组比较,u=-1.63和t=-4.94,P值均<0.05.大鼠空肠MMCⅢ相持续时间:急性肝衰竭组为(31.41土11.17)s,正常对照组为(53.11±14.74)s,t=5.10,P<0.05.大鼠胃窦和十二指肠MMC周期、十二指肠MMCⅢ相频率和空肠Ⅲ相频率变化,两组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肝衰竭大鼠MMCⅡ相显著延长,呈移行性簇状收缩,MMCⅢ相缩短,空肠MMC周期延长,可能是导致急性肝衰竭大鼠胃肠动力障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胆道运动和胆汁酸与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igrating motor complex,MMC)是在消化间期(禁食期)动物(包括人)的胃肠运动呈现的周期性变化.胆碱能神经和胃肠激素共同参与了MMC的启动及调控.消化间期胆囊运动(充盈和排空)和Oddi括约肌(sphincterof Oddi,SO)运动亦呈现周期性变化,这种变化与MMC存在时相对应关系.另外,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对于维持正常的MMC周期及血清胆汁酸循环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胆囊、Oddi括约肌、胆汁酸肠肝循环以及血清胆汁酸与MMC的关系分别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胃次全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动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胃次全切除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将1999年12月至2001年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共18例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各9例,分别给予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普通治疗。应用Synectics MicroDigitrapper动态测压仪及配套的Polygram软件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动力波形的变化,记录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胃切除术后早期所有患者的移行性复合运动(MMC)均消失,术后第一个MMC出现的时间为34min~4h不等,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术后早期MMC的表现与正常MMC有明显不同:缺乏MMCⅡ相,仅由Ⅰ相和Ⅲ相构成;72h内MMC的周期变异逐步趋于一致。观察期内偶见逆向传导的MMC。肠内营养组的MMCⅢ相持续时间(TIME)、曲线下面积(AREA)、传导速度(V)、动力指数(MI)四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胃次全切除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可加速MMC的传导,改善MMC的收缩活动,促进胃肠动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红霉素对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和十二指肠动力的影响。病人和方法:20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于空腹状态下,采用导管灌注技术连续测定胃窦和十二指肠的压力,共3.5小时,若未出现MMCⅢ期,然后于MMC Ⅰ期匀速静滴红霉素200mg,滴速为每分钟6.6mg,测定静滴期间的胃十二肠压力。结果:8例消化间期未出现MMCⅢ期,静滴红霉素期间5例诱发了MMCⅢ期,且各项动力参数值较静滴前显著增加(P<0.05)。结论:部分NUD患者的消化间期缺乏MMCⅢ期,致消化间期的胃动力减低,静滴红霉素能诱发MMCⅢ期,促进消化间期胃和十二指肠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而典型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胃肠激素是调节胃肠运动的重要因素,可能与IBS密切有关。本研究观察IBS患者血浆及乙状结肠黏膜中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生长抑素(SS)、胆囊收缩素(CCK)、神经降压素(NT)及酪神经肽(NPY)的含量,旨在探讨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幽门与胃窦十二指肠运动的时空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连续5小时上消化道测压观察了11例健康人(HS)和1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病人消化间期和消化期胃窦、幽门、十二指肠运动功能变化。结果显示,HS组胃窦部、幽门、十二指肠移行性复合运动(MMC)Ⅲ期出现率为7/11、8/11和10/11,FD组分别为3/14(P<0.05)、4/14(P<0.05)和6/14(P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5-羟色胺(5-HT4)受体激动剂对人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及血浆胃肠激素的影响,探讨5-HT4受体激动剂对MMC的调控作用及其可能的介导因素。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18人并观察给予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后MMC的变化。并且在给药前后检测MMC不同时期血浆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NO的浓度。结果健康人给药后MMC周期显著缩短[(87.5+24.2)min vs(60.5±18.4)min,P0.001],MMCⅢ期波幅、动力指数、传播速度均比给药前显著升高(P0.05)。MMC不同时期血浆MOT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SS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NO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5-HT4受体激活对人MMC有兴奋性作用,该兴奋作用可能通过SS、NO等胃肠激素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消化间期胃及小肠运动表现为一种规律的周期性的收缩活动,称为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近年的研究表明血浆胃动素在消化间期也呈周期性变化,其峰值与MMCⅢ期相对应。MMC是否由胃动素诱发,尚不清楚,本文旨在通过研究MMC与胃动素的关系探讨MMC发生的  相似文献   

15.
胃肠动力和内脏敏感性检查的诊断价值及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晓蓉  许国铭 《胃肠病学》2003,8(5):U015-U016
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在人群中发病率颇高,其发病机制与胃肠动力和内脏敏感性密切相关。这些疾病临床诊断的确立虽以症状学为基础,但胃肠动力和内脏敏感性方面的客观检查结果可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一、放射影像学检查 1.食管钡餐检查:对疑为GERD,特别是拟行抗反流手术或此类手术后的患者,可作食管钡餐检查。检查时应重点观察食管动力,包括:①食管排空是否正常;②食管动力是否正常,如食管蠕动的强弱、第三收缩波等;③是否存在食管裂孔疝及其类型;④是否有远端狭窄或黏膜痉挛环;⑤  相似文献   

16.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是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损害因子和保护因子失衡的结果,其发病机理较复杂。由于胃肠运动研究的深入,人们已对PU的胃肠动力改变产生很大的兴趣。本文复习文献,重点是PU是否存在运动异常,运动改变在溃疡病发生中的作用以及研究PU运动异常的病理的意义。一、胃十二指肠的运动生理和研究方法空腹时,胃十二指肠的运动呈周期性,其生理基础为胃肠肌电。胃肌电起博点位于胃体上部大弯侧,肠肌电起博点位于幽门下1cm处。胃肠肌电自胃向下传递,可达到回肠。空腹时胃肠肌电的慢波加上动作电位,可产生机械性收缩,称为消化间期的运动复合波(Interdigestive motor complex, IDMC)。IDMC分为四期,Ⅰ期为静止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乙状结肠移行性运动与胃肠肽胆囊收缩素(CCK)、胃动素(MTL)的关系,探讨CCK、MTL对IBS患者乙状结肠动力的调节作用。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5年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腹泻型(D-IBS)和便秘型(C-IBS)IBS患者各20例及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组15名(男7名、女8名),分别采用毛细管液体灌注测压法记录空腹状态下乙状结肠移行性高幅突发波的波幅及占记录时间百分比;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浆和乙状结肠黏膜CCK、MTL的含量。结果D-IBS组乙状结肠移行性高幅突发波的波幅和持续时间显著高于C-IBS组和健康组(P<0.05),D-IBS组血浆MTL、CCK浓度显著高于C-IBS组和健康组(P<0.01),黏膜MTL显著高于C-IBS组和健康组(P<0.01)。IBS患者乙状结肠移行高幅突发波的波幅和持续时间与血浆或黏膜CCK、MTL分别呈正相关(P<0.05)。结论IBS患者乙状结肠移行性运动可能受血浆CCK、黏膜和血浆MTL浓度相关的正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糖尿病患者胃肠运动在消化间期的主要特征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4年9月期间的6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有关资料作为观察组,另选择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胃肠测压法检测消化间期胃肠运动功能,分别在胃窦、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等部位设置6个测压孔,结合X线透视下测压管顶端金属标记物或移行性复合运动压力波频率特征定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结果显示胃肠运动有三种类型,一种是胃和小肠产生的移行性复合运动,观察组中有14例(占23.3%),对照组中有41例(占68.3%),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另一种是在小肠单独发生的移行性复合运动,胃窦不具有Ⅲ期收缩活动,观察组中有8例(占13.3%),对照组中有10例(占16.7%),存在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第三种为周期性不规则收缩活动表现,胃窦和小肠不具有Ⅲ期收缩活动,观察组中有35例(占58.4%),对照组中有9例(占15%),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连续检测胃肠动力4 h不存在胃、小肠收缩活动的情况,观察组中有3例(占5%),对照组中不存在该情况,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移行性复合运动由周期性不规则收缩活动所替代是消化间期糖尿病患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特征,其结果可使食物延长停留于小肠的时间,糖尿病代谢紊乱及并发症症状加重,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比较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就是明显改善及恢复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19.
胆酸理化特性、代谢特性影响胆固醇结石形成。但同时在消化间期 ,胆酸肝肠循环作为结石形成的动力因素 ,可通过影响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波 (MMC)和胆囊运动 ,以脱氧胆酸为中介 ,促进致石胆汁形成 ,提高结石发生率。胆固醇结石胆囊切除术改变胆酸池体积、胆酸肝肠循环和小肠MMC。  相似文献   

20.
胆酸、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波与胆固醇结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酸理化特性、代谢特性影响胆固醇结石形成。但同时在消化间期,胆酸肝肠循环作为结石形成的动力因素,可通过影响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波(MMC)和胆囊运动,以脱氧胆酸为中介,促进致石胆汁形成,提高结石发生率。胆固醇结石胆囊切除术改变胆酸池体积、胆酸肝肠循环和小肠MM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