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抑郁症患者外周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吲哚胺2,3-双加氧酶( IDO)、皮质醇( CORT)水平及计数调节性T细胞( Treg细胞),分析这些因子与抑郁症的相关性。方法:60例确诊抑郁症患者(根据HABD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症)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取空的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计数Treg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BDNF、IDO、CORT水平,对比分析抑郁症患者和对照组的检测结果,分析不同抑郁程度患者检测结果及单因素差异及研究对象 Treg细胞、BDNF、IDO、CORT的相关性。结果:抑郁组患者BDNF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IDO浓度、CORT浓度及Treg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症患者BDNF、IDO、CORT浓度及Treg细胞与病情轻重程度无关( P﹥0.05)。抑郁组患者BD-NF与IDO、BDNF与CORT、BDNF与Treg细胞、IDO与CORT、IDO与Treg细胞、CORT与Treg细胞均有相关性。结论:抑郁症的发病与IDO、BDNF、CORT水平及Treg细胞密切相关,其中IDO是枢纽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大肠癌组织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科诊断为大肠癌的成套石蜡组织标本60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DO的表达情况,分析IDO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IDO在大肠癌原发灶、癌旁正常组织、有淋巴结转移灶及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中的IDO高表达率分别为75.0%、18.3%、35.3%、50.0%。原发灶中IDO的表达强度与N分期、Dukes分期、p53表达有关(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肠癌原发灶中IDO和p53表达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s=0.352,P=0.006)。结论 IDO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一个指标。IDO和p53的表达关系密切,两者可能共同参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背景:DC可通过产生吲哚胺-2 ,3-双加氧酶(IDO),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诱导免疫耐受。因此,上调DC细胞的IDO表达可能成为诱导移植后免疫耐受的新策略。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不同浓度γ干扰素(IFN-γ)作用下大鼠脾脏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及IDO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因子体外诱导培养大鼠脾脏来源DC,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大鼠DC特异性分子OX62和表面分子CD80、CD86的表达。分别用不同浓度(0、100、300、500U/ml)的IFN-γ诱导作用DC后,Real-time PCR测定DC中IDO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DC中IDO蛋白在DC中的表达水平。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不同浓度IFN-γ诱导后的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体外诱导培养的DC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具有典型的树枝状突起。OX62表达率达到80%以上,CD80、CD86的阳性表达也在80%左右;DC的IDO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随着IFN-γ作用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大,不同浓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IFN-γ作用后DC与对照组比较,T淋巴细胞的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且随着IFN-γ作用浓度的增大T淋巴细胞的增殖率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的培养黏附法体外成功地获得了纯度较高的大鼠脾脏来源的DC;IFN-γ可以诱导大鼠脾脏来源DC表面活性IDO的表达增加,减弱脾脏DC对同种T细胞增殖的刺激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强效免疫抑制剂环孢素(CsA)对同种异基因心脏移植大鼠急性排斥反应程度和血清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SD和Wistar大鼠为供、受体,建立同种异基因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18只受体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CsA组(CsA 2 mg·kg-1·d-1)和高剂量CsA组(CsA 15 mg·kg-1·d-1),每组6只.术后第7天,所有受体大鼠经腹主动脉采集血样后处死,取移植心脏制备组织学检查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犬尿氨酸和色氨酸浓度,计算两者比值并以此估算IDO活性.移植心脏标本常规HE染色,采用Stanford标准进行急性排斥反应程度分级.结果 三组血清IL-2和IFN-γ水平以及IDO活性比较显示,对照组>低剂量CsA组>高剂量C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三组移植心脏急性排斥反应程度分级结果显示,对照组>低剂量CsA组>高剂量C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sA可明显减轻同种异基因大鼠移植心脏急性排斥反应程度并降低血清IDO活性,两者变化趋势一致且与CsA的使用剂量有关.提示血清IDO活性监测有可能成为一种无创性移植器官急性排斥反应及其程度的预测和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和FoxP3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和病理进程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02—2007年在仁济医院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标本,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级20例(CINⅠ~Ⅱ级组),CINⅢ级20例(CINⅢ级组),宫颈癌60例(宫颈癌组),因子宫肌瘤接受全子宫切除术且术后病理明确为子宫肌瘤的标本2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IDO、FoxP3在CIN及宫颈癌原发灶中的表达。随访宫颈癌组标本中IDO和FoxP3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及患者生存状态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标本的IDO和FoxP3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CIN组(P<0.01)。在宫颈癌组,IDO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FIGO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均相关(P<0.05),而FoxP3的阳性表达与FIGO分期相关(P<0.05);IDO和FoxP3在复发与死亡组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生存组,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局部IDO和FoxP3的表达升高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两者既可作为宫颈癌的筛查、术前疾病评估和术后随访的辅助指标,也为临床靶向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阐明运动锻炼对雌激素缺乏所致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其炎症机制,并为运动锻炼治疗更年期抑郁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6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假手术+运动组(Sham+ Ex组)、去卵巢组(Ovx组)、去卵巢+运动组(Ovx+Ex组).建立假手术和去卵巢模型,术后1周,运动组进行为期5周的跑台锻炼.运用糖水实验、旷场实验和悬尾实验来观察各组小鼠的行为学改变情况.提取各组小鼠海马组织,用ELISA试剂盒检测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及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与Sham组比较,Ovx组小鼠发生了抑郁样行为改变,包括兴趣缺失、探究性行为减少、绝望情绪增加;运动锻炼可以改善Ovx小鼠抑郁样行为.与Sham组比较,Ovx组小鼠海马中5-HT含量降低(P<0.0l),IDO含量升高(P<0.05);给予Ovx小鼠运动锻炼能够逆转上述改变.与Sham组相比,Ovx组小鼠海马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P<0.05)、IL-6 (P<0.01)和IFN-γ(P<o.01)含量增加,抑炎细胞因子IL-4 (P<0.01)、IL-10 (P<0.05)含量降低;给予Ovx小鼠运动锻炼能够逆转IL-lβ、IFN-γ和IL-4表达的改变.结论 运动锻炼可能通过减轻海马炎症反应来改善雌激素缺乏所致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7.
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作为一种体内天然存在的免疫调节酶,可通过调节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重要免疫细胞的功能,使局部微环境形成一种免疫抑制状态,进而调节母体的免疫反应,影响妊娠免疫耐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是指部分未找到具体病因的复发性流产。而现阶段认为导致URSA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为妊娠免疫耐受失败。因此,通过研究IDO调节免疫耐受的过程,可为URSA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Rg3促进树突状细胞(DC)的免疫增强作用,比较Rg3 DC疫苗与常规DC疫苗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 分离小鼠骨髓细胞制备DC,以普通DC诱导培养体系为Control组(C组),G10、G20、G50组在DC培养液中分别加入10、20、50μg·mL-1人参皂甙Rg3,观察4组DC形态变化,诱导6 ...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1,IDO-1)、AT丰富结合域1A(AT-rich interaction domain 1A,ARID1A)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诸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86例的组织标本进行研究,设为病例组。选取同期诸暨市人民医院非甲状腺癌甲状腺手术75例组织标本设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两组患者IDO-1、ARID1A及NF-κB阳性表达率及与临床病理、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患者IDO-1的阳性表达率为69.77%(60/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3%(25/75);病例组患者ARID1A的阳性表达率为47.67%(41/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8.67%(59/86),病例组患者NF-κB的阳性表达率为87.21%(75/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33%(1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性别、不同年龄段、包膜侵犯的IDO-1、ARID1A及NF-κB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的IDO-1、ARID1A及NF-κB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IDO-1、NF-κB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存活组,ARID1A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IDO-1、NF-κB与甲状腺癌患者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预后之间均呈正相关,ARID1A与甲状腺癌患者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预后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甲状腺癌组织中IDO-1、ARID1A及NF-κB阳性表达率异常,可能协同参与了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可预测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在CD20阳性(CD20+)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与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方案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且接受RCHOP方案治疗的82例CD20+ 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IDO水平,分析IDO在DLCBL患者中的表达,采用COX回归分析IDO表达与RCHOP方案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82例DLBCL患者组织IDO表达阳性45例(54.88%),阴性37例(45.12%);年龄≥60岁、Hans分型为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CB)型、Ann Arbor分期为Ⅲ~Ⅳ期、有典型B症状、治疗反应为稳定+进展的DLBCL患者IDO阳性率高于年龄<60岁、Hans分型为GCB型、Ann Arbor分期为Ⅰ~Ⅱ期、无典型B症状、治疗反应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者(P<0.05);随访截止时间2022年3月30日,82例患者随访2年PFS为19.51%,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为0~2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所致大鼠抑郁行为与前额叶及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S100β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大鼠分为安慰剂对照组、安慰剂应激组及药物应激组,使用CUMS方案建立大鼠抑郁模型,以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评估大鼠行为,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S100β和BDNF的表达。结果安慰剂应激组小鼠糖水偏爱率(52.48±13.14)%、基本动作(845.8±371.4) s、精细动作(565.6±211.9) s、静止时间(282.6±11.8) s,与安慰剂对照组(84.30±6.15)%(t=7.49,P=0.000)、(1239.1±281.6) s (t=2.83,P=0.008)、(801.8±150.9) s (t=3.05,P=0.003)、(268.2±12.8) s (t=2.72,P=0.00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和药物应激组相比,糖水偏爱率(80.55±11.31)%(t=5.39,P=0.000)、基本动作(1156.4±314.7) s (t=2.13,P=0.031)、精细动作(736.1±150.0) s (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间充质干细胞(MSC)和经Stro-1抗体分选的Stro-1+ MSC对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探讨吲哚胺2,3二氧化酶1(IDO1)和IDO2在上述两种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功能中的作用.方法: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近端股骨粉碎物中得到细胞悬液,培养MSC,并筛选Stro- 1+MSC.体外设立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体系,分别加入1×103~5× 104个经照射的Stro-1 +MSC或MSC,检测对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再分别加入IDO1和IDO2的特异性抑制剂L-1MT和D-1MT,检测T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变化;以实时定量PCR法比较IDO1、IDO2在StRO-1+MSC和MSC中的表达,以GAPDH作为内参照基因.结果:(1)不同剂量组,Stro- 1+MSC对MLR的抑制效应均显著强于相同剂量的未经分选的MSC (P<0.05); (2)加入L-IMT后,Stro-1+MSC和MSC对MLR的抑制作用均显著减弱(P<0.05),而加入D-1MT后Stro-1+MSC和MSC对MLR的抑制作用与未加入抑制剂的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3)加入L-1MT后,Stro-1+MSC和MSC对MLR抑制的显著差异不复存在(P>0.05),加入D-1MT后Stro-1+MSC对MLR的抑制作用仍显著强于未经分选的MSC(P<0.05);(4)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IDO1在Stro-1+MS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MSC (P<0.05),而IDO2的表达在两者间无差异(P>0.05).结论:IDO1在MSC的免疫调节和Stro-1+MSC的强势抑制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该作用可被IDO1的特异性抑制剂L-1MT所抑制,而IDO2的特异性抑制剂D-1MT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丁酸钠(NaB)抑制鼻咽癌细胞CNE2吲哚胺-吡咯2,3-双加氧酶(IDO)表达从而解除肿瘤免疫耐受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鼻咽癌上皮细胞CNE2,采用NaB和(或)IFN-γ处理CNE2细胞;免疫印迹检测CNE2细胞IDO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JAK/STAT的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SOCS1)和SOCS3的转录水平;Real time PCR检测CNE2细胞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的转录情况。结果在NaB作用下,CNE2细胞内IDO的表达减少,并且IFN-γ诱导的IDO表达也被显著抑制;SOCS1和SOCS3的转录水平未见改变;而IFN-γ诱导的IRF1转录受到NaB的显著抑制。结论 NaB抑制IFN-γ诱导的IDO表达,不是通过增加SOCS1和SOCS3的转录,而可能是通过下调IRF-1,抑制IFN-γ诱导的IDO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牛角地黄汤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36只SD大鼠用兔抗SD大鼠血小板血清法建立ITP大鼠模型后随机分成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另设空白组,每组12只.于造模第7天,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分别予牛角地黄汤、地塞米松干预,模...  相似文献   

15.
胡影  陈志强  金玲  王梅  廖伟 《重庆医学》2018,(17):2290-2293,2297
目的 证实儿童过敏性哮喘患者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可能通过影响Th17/Treg分化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参与儿童过敏性哮喘的发病.方法 选取该科室门诊5岁以上初次诊断为过敏性哮喘的患儿共33例,33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肺功能、皮肤点刺试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留取静脉血栓测Th17细胞及Treg数目,检测白细胞介素(IL)-10、IL-17、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静脉血和诱导痰液检测IDO代谢产物色氨酸及犬尿氨酸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存在显著的Th17/Treg失衡;IL-17、IL-6水平显著升高,TGF-8、IL-10水平显著降低;IDO水平明显降低,其水平与Th17/Treg比例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 IDO可能是Th17细胞向Treg转换的分子“开关”,在哮喘发病中起潜在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艳菊  申辽辽 《海南医学》2021,32(13):1638-1641
目的 检测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LSCC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LSCC患者的癌组织标本85例以及对应癌旁的正常组织标本28例.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乳腺癌CD33+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MDSCs)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表达情况及与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分布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单染技术检测CD33+MDSCs细胞、Foxp3+Tregs,采用免疫组化双染检测CD33+MDSCs细胞中IDO的表达情况。结果:癌组织中CD33+MDSCs细胞、Foxp3+Tregs分布无序,呈散在分布;Foxp3+Tregs高比例组中,CD33+MDSCs细胞中IDO呈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3+MDSCs中IDO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和组织学分级无明显关系,但与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乳腺癌中CD33+MDSCs中IDO高表达参与肿瘤细胞免疫耐受的形成,可能与乳腺癌淋巴转移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不同程度的慢性牙周炎牙龈卟啉单胞菌(Pg)检出率、龈沟液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的含量,探讨其与慢性牙周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13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的牙龈Pg和龈沟液中IL-1β、IL-6含量.结果 轻度、中度和重度牙周炎患者的Pg检出率分别为40.6%、66.7%和87.2%,龈沟液中IL-1β含量分别为(13.08±6.7)、(38.25±18.5)、(45.25±21.3)pg/sample;IL-6含量分别为(14.16±7.6)、(40.25±20.8)、(46.30±19.4)pg/sample.中度和重度牙周炎患者的Pg检出率和龈沟液中IL-1β、IL-6含量与轻度牙周炎患者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Pg检出率和龈沟液中IL-1β,IL-6的含量能够反映慢性牙周炎的严重程度.Pg可能通过IL-1β、IL-6等炎性因子在慢性牙周炎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2~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柴胡皂苷组,每组15只。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CUMS)结合孤养方式复制大鼠抑郁模型。从造模第2天开始,氟西汀组(1.2 mg/kg)及柴胡皂苷组(25 mg/kg)进行灌胃给药,每日1次。于实验21 d,分别进行敞箱实验及糖水消耗量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及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区Caspase-3、Caspase-9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造模21 d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与柴胡皂苷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明显改善(P0.05);免疫组化及PCR检测结果显示,海马区Caspase-3、Caspase-9蛋白及基因表达,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表达明显增强(P0.05),氟西汀组及柴胡皂苷组与模型组比较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皂苷可有效改善大鼠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区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