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标志,是大多数癌症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肿瘤发生转移是由肿瘤细胞内在的特性改变所决定的,尤其与所处的微环境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肿瘤细胞在机体内所处的微环境为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1].淋巴转移是肿瘤的主要转移方式之一,而肿瘤微环境中的一些特殊因素可促使肿瘤更容易、更早地发生淋巴转移.目前国内外对肿瘤微环境及肿瘤淋巴转移的研究颇多,本文就肿瘤微环境在肿瘤淋巴转移中的作用做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3.
4.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癌症一直是寰球死亡的主要起因之一,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迅速增加。食道癌患者的预后依然很差,5年生存率仅为15%-25%。肿瘤免疫微环境中,不同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及细胞表面分子相互作用,对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的研究发现,免疫疗法可以改善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在此,本综述结合食管癌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常见的相关肿瘤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肿瘤微环境包括肿瘤新生血管、缺氧及酸性环境、炎症系统及免疫系统、细胞外基质等,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转移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肿瘤的治疗除了从肿瘤本身入手,更应该注重从肿瘤微环境这一靶点着手。中医药可通过改善肿瘤微环境来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从而为中医药治疗肿瘤开拓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6.
中图法分类号R73-37恶性肿瘤浸润与转移一直是肿瘤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最近,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Li-ota博士〔1〕提出了肿瘤浸润的三步学说,即粘附、降解和移动,首次明确地指出肿瘤浸润与肿瘤间质降解之间的关系。肿瘤转移的过程是肿瘤细胞与宿主相... 相似文献
7.
8.
肿瘤转移是癌症临床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是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肿瘤源性分泌因子或骨髓衍生细胞可在播散肿瘤细胞定植之前到达靶器官,提示靶器官转移前微环境(pre-metastatic niche,PMN)是导致肿瘤转移的关键因素。中药及其组分通过降低免疫抑制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抑制肿瘤相关分泌因子的表达,阻断PMN的形成。本文综述中药对肿瘤PMN相关靶点的调控机制,为肿瘤转移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s)在肿瘤微环境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研究证实,TANs不仅与肿瘤微环境的形成与维持有关,而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等病理过程也紧密相关。按照其功能的不同,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可以分为N1型和N2型。N1型TANs具有抗肿瘤效应,能够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 N2型TANs具有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效应,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化学因子,等影响肿瘤发生、发展、预后及治疗等过程。 相似文献
10.
肿瘤细胞迁徙和在远距离的靶器官的生长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步骤.然而,这些不是以随机的模式发生的,具有一定的靶向性.早在1889年Paget提出"种子和土壤"学说,认为肿瘤转移的形成,是处于旺盛生长状态的肿瘤细胞作为"种子",当遇到合适的器官、组织的基质环境,即"土壤"时,就会发生肿瘤的转移[1].但此后的临床统计发现肺癌、肾癌、甲状腺癌及前列腺癌均易发生骨转移,而胃癌和卵巢癌则少见骨转移[2],说明不同类型肿瘤在亲骨、定位生长和与骨基质结合方面有明显差异.因此"种子和土壤"学说不能解释为什么只有特定类型的肿瘤细胞优先转移到骨,而其他的则很少发生骨转移.骨转移可导致骨质疏松、高血钙症、脊髓压迫和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乳腺癌软组织转移确诊后的中位生存期仅为3~5个月,而伴骨转移确诊后的中位生存期一般为20~30个月[3],显然提高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生存质量就显得十分有意义.因此深入研究肿瘤骨转移的分子和细胞学机制,有可能为骨转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靶点. 相似文献
11.
12.
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状态能够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肿瘤内免疫细胞对肿瘤生长转移的促进作用与抗肿瘤免疫反应同时存在,而肿瘤细胞能够主动抑制抗肿瘤免疫。本文综述了乳腺癌免疫微环境相关因素与预后的关系,并总结了乳腺癌肿瘤免疫微环境与乳腺癌发展、转移的关系,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肿瘤微环境包括肿瘤相关的各种细胞和非细胞组分,其在肿瘤发生、生长和转移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 nt的非编码RNA,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进程。研究表明,lncRNA在肿瘤与其微环境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进而影响肿瘤进展。本文将近年来关于肿瘤微环境中lncRNA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探讨其在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提出开发有效特异性敲除lncRNA的策略和选择合适的体内运载工具特异性靶向目的细胞等方面是未来深入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消化道肿瘤(gastrointestinal cancer, GI)是我国常见高发的恶性肿瘤,随着其发病率的日益升高和愈发年轻化的趋势,新的治疗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其中免疫疗法正在引领消化道肿瘤治疗新时代。然而,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给消化道实体瘤的免疫治疗增添了重重阻碍。本综述以消化道实体肿瘤为切入点,回顾了影响其免疫抑制性微环境形成的主要因素,概述了靶向免疫抑制微环境治疗的策略,分析了各类免疫联合疗法的协同机制,总结了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和未来方向,旨在为消化道实体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也是多因素参与的过程。肿瘤的转移不仅仅依赖于肿瘤细胞本身的特性,也与肿瘤细胞和宿主靶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肿瘤细胞通过产生某些可溶性的因子,使得骨髓中的前体细胞动员并迁移至靶器官,从而在肿瘤细胞到达靶器官形成转移前改变了靶器官的微环境,形成预转移小生境。本文中作者就近年来关于预转移小生境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