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并发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回顾392例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发生术后感染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术后出现发热体温>38℃者78例,可诊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者(SIRS)56例,其中可诊断为尿脓毒血症27例,出现感染性休克1例,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 术后感染虽是PCNL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但通过控制术前尿路感染、把握好术中的一些细节、重视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感染等环节可有效治疗防控PCNL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2.
罗永雄  朱萌萌  李光龙 《黑龙江医学》2021,45(17):1819-1821
目的:探究在降低经皮肾镜术(PCNL)后脓毒血症中微通道自然低压的临床应用.方法:本次试验研究时段为2019年8月—2020年8月,将于医院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10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微通道自然低压经皮肾镜术,依据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情况分组,分为40例尿源脓毒血症组和60例未发生尿源脓毒血症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脓毒血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中共40例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率为40.00%;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年龄、性别、糖尿病、结石大小、尿常规、尿培养、术前抗菌药物应用及泌尿系统感染与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呈正相关;手术时间、肾功能不全、术中冲洗量与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呈负相关.结论:在经皮肾镜术后脓毒血症中微通道自然低压的应用,不会明显损伤患者,但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较多,需深入分析,严密监测患者术后情况,从而有效降低术后脓毒血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早期诊断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后尿脓毒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1年4月于新余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PCNL治疗的患者70例,其中术后出现尿脓毒血症患者35例纳入观察组,术后未出现尿脓毒血症患者35例纳入对照组。采集血液标本送检,测定血清中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水平。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PCT、CRP及WBC水平,分析血清PCT、CRP及WBC在早期PCNL后尿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前,两组PCT、CRP及WB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PCT、CRP及W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可见,PCT在PCNL后尿脓毒血症患者诊断中AUC值高于CRP及WB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在诊断早期PCNL后尿脓毒血症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依据其水平变化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病情进展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瑞  郝井志  刘晓琳 《海南医学》2022,(23):3071-3076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TLR) 2 m RNA和TLR4 m RNA诊断泌尿系结石患者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效能。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59例泌尿系结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观察组)、59例泌尿系结石术后单纯泌尿系感染患者(对照B组)、59例泌尿系结石术后无泌尿系感染患者(对照A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比较三组患者的经典炎症标志物[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和TLR2 m RNA、TLR4 m RNA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TLR2 m RNA、TLR4 m RNA与经典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泌尿系结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ROC下面积(AUC)分析TLR2 m RNA、TLR4 m RNA诊断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效能,并比较观察组不同病情(普通尿源性脓毒血症、严重尿源性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患者PCT、CRP、WBC、TLR2 m RNA、TLR4 m RNA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3):52-55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RIRS)术后患者并发尿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采用RIRS治疗的31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患者纳入发生组,将未并发尿脓毒血症的患者纳入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并将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自变量并为其赋值,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RIRS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316例经RIRS治疗的患者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18例,发生率为5.70%(18/31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结石直径≥20 mm、多发结石、手术时间70 min、肾功能不全、C-反应蛋白(CRP)异常、降钙素原(PCT)异常均可能是RIRS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石直径≥20 mm、多发结石、肾功能不全(Scr、SUN)、CRP异常、PCT异常均是影响RIRS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建议临床在实施RIRS术前应评估患者是否伴尿脓毒血症风险因素,针对存在风险者,应积极采取干预,可能对减少术后尿脓毒血症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治疗经验,为临床指导诊疗该类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例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尿源性脓毒血症不同程度合并尿源性脓毒血症相关危险因素,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4例,阳性4例:大肠埃希菌3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8例均能及时诊断尿源性脓毒血症,4例白细胞计数>12×109/L,4例白细胞计数<4×109/L,PCT<0.05~22.09 ng/m,2例进展为感染性休克,无死亡病例。结论相关危险因素的评估、预警指标的检测为脓毒血症抢救的早诊断提供指导,及时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可提高脓毒血症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是治疗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鹿角结石、直径≥2 cm肾结石的主要术式之一.感染是其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可逐步进展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严重者可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SIRS作为感染进展的哨点,早期识别和预防SIRS的发生对防治尿源性脓毒血症及感染性休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尿源性脓毒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行PCNL的11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病例组)的临床数据,通过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CRP及PCT水平,绘制单项指标及两者联合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其对尿源性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术前2组患者CRP和PC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组患者CRP及PCT水平均上升(P <0.01);血清CRP诊断PCNL后尿脓毒血症的ROC下面积(AUC)略低于PCT;CRP和PCT单独检测的AUC明显低于两者联合检测的。结论 CRP及PCT均可作为PCNL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PCT比CRP更有诊断价值,并且CRP及PCT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行PCNL治疗且术后出现尿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SOFA)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低危组42例和高危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饮酒史)、术前感染情况、手术情况(术中肾盂压力、穿刺通道数量、结石负荷、手术时间、一次手术清石率),以及两组术后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N末端B型利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分析影响PCNL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其对PCNL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相较于低危组,高危组的患者年龄更大,一次手术清石率更低,女性比例及血清suPAR、sTREM-1、NT-proBNP水平更高(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60岁、一次手术清石率<90%,以及术后血清suPAR>14.50 ng/mL、NT-proB...  相似文献   

10.
上尿路结石腔道手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腔道手术并发尿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手术方式包括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输尿管硬镜碎石取石术(rigid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上尿路结石且接受腔道手术治疗的患者,排除孤立肾、马蹄肾以及术前已出现尿脓毒血症或诊断为肾积脓、脓肾的患者。分别收集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2 032例,输尿管硬镜碎石取石术1 781例,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625例,其中分别发生尿脓毒血症123例、98例、37例;发生率分别为6.05%、5.50%、5.92%。未发生脓毒血症的患者为对照组,发生脓毒血症的患者为病例组。首先将术后脓毒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卡方检验),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找出与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密切相关的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尿常规(OR95%CI=2.008~7.584)、尿培养(OR95%CI=1.496~3.489)、结石大小(OR95%CI=1.811~5.420)与PCNL术后尿脓毒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尿常规(OR95%CI=1.602~6.776)、尿培养(OR95%CI=2.659~7.924)与输尿管硬镜术后尿脓毒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尿培养(OR95%CI=1.739~12.770)输尿管软镜术后尿脓毒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术前已存在尿路感染是上尿路结石腔道手术发生尿脓毒血症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在PCNL中,结石大小也是尿脓毒血症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已成为绝大多数医院治疗大体积肾结石的首要方法,术后感染是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尿源性脓毒血症是最严重的并发症。目前许多危险因素被发现会增加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风险,这些危险因素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危险因素。本文结合对文献的复习,现介绍PCNL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症的发病机制,讨论有关危险因素并对PCNL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防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陈忠军  周家杰  沈昊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4):1753-1759
背景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方法,其所引起的尿源性感染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细菌耐药率的逐年升高,术后不合理用药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如何降低术后尿脓毒血症发生率,合理、有效地应用抗生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 探讨肾盂尿和结石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预防PCNL后发生尿脓毒血症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荆州市中心医院实施PCNL的940例患者的术前中段尿、术中肾盂尿和结石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这三种标本的菌种分布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根据术中肾盂尿及结石标本的药敏试验结果,筛选出敏感性最高的三种非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收集2018年10-12月在荆州市中心医院实施PCNL的100例术前中段尿培养结果为大肠埃希菌或肺炎克雷伯菌的上尿路结石患者,根据术中/术后是否使用针对肾盂尿和结石细菌培养敏感的抗生素,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术前、术后均使用中段尿培养和药敏结果显示的敏感非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试验组:术前使用中段尿培养和药敏结果显示的敏感非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术中/术后使用对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敏感的非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观察两组患者PCNL后1周尿脓毒血症发生率。结果 940例患者中,术前中段尿培养阳性171例,术中肾盂尿培养阳性210例,结石培养阳性182例。术前中段尿、术中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出的菌种多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在术前中段尿培养结果为大肠埃希菌的药敏试验中,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和米诺环素这三种非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敏感率最高;而在术中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结果为大肠埃希菌的药敏试验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这三种非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敏感率最高。在术前中段尿培养结果为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试验中,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和复方新诺明这三种非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敏感率最高;而在术中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的结果为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试验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这三种非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敏感率最高。术前中段尿、术中肾盂尿和结石中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和米诺环素的敏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术中肾盂尿和结石中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头孢西丁、米诺环素的敏感率均低于术前中段尿(P<0.01);术中肾盂尿和结石中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头孢西丁、米诺环素的敏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中段尿、术中肾盂尿和结石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和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中肾盂尿和结石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和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均低于术前中段尿(P<0.01);术中肾盂尿和结石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和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术后1周尿脓毒血症发生率为26.0%(13/50),试验组为10.0%(5/50)。对照组术后1周尿脓毒血症的发生风险高于试验组〔相对危险度(RR)=2.600,95%CI(1.002,6.750),P<0.05〕。结论 使用对术中肾盂尿及结石细菌敏感的抗生素能够降低PCNL后尿脓毒血症发生率。在PCNL中,应常规进行肾盂尿及结石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严重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出现的3例严重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3例患者均出现休克血压、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结果 1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抢救成功。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严重尿源性脓毒血症致死率高,术前充分评估准备,术中低压灌注、控制手术时间,术后严密监测,尽早使用强有力的足量的敏感抗生素以及积极抗休克等综合治疗是防治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严重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王威 《当代医学》2021,27(35):100-102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结石腔镜手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原因,并分析其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泌尿系结石腔镜手术治疗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分为两组,其中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20例作为观察组,未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11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经单因素分析二者相关因素,并进一步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防治对策.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年龄、鹿角性结石、腔镜通道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性别、术前尿培养、结石面积、狭窄盏颈型结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尿培养阳性、手术时间>90 min、有狭窄盏颈型结石、结石面积>800 mm2为泌尿系结石腔镜手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泌尿系结石抢镜手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原因较多,主要与术前尿培养阳性、手术时间>90 min、有狭窄盏颈型结石、结石面积>800 mm2等有关,为此术前应积极做好检查,术中控制手术时间,术后确保引流通畅等,才能尽量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手术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5.
庞兰  李丽  梁伟霞  韦颖  苏蕾 《微创医学》2014,(5):651-652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的护理。方法经皮肾镜碎石术后6例并发尿脓毒血症的患者,3例伴肾功能不全,多发结石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例,上盏入路1例,中盏入路5例;行休克护理、控制感染、管道监管案护理措施。结果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隐蔽性强,起病急,病情发展快,5例患者生命征渐平稳,尿量恢复正常,5 d内体温、血常规正常;1例转ICU救治,3 d后生命征平稳,症状渐消失。结论对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要早期发现,并及时抗休克、抗感染治疗,这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发生尿原性脓毒血症的相关因素、临床特点、防治措施,以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4月本院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162例术后出现尿原性脓毒血症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结果:8例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原性脓毒血症,经选用敏感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后,均顺利出院,随访肾功能正常。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保持低压灌注,冲洗回流通畅,控制手术时间,术后及早发现并使用敏感抗生素积极治疗尿原性脓毒血症,对抢救患者生命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US)早期诊断中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血清降钙素原(PC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住院治疗的82例肾结石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US分组,将36例发生US的患者作为实验组,46例未发生US的患者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h、术后12 h尿NGAL、PCT浓度,Pearson分析尿NGAL、PCT相关性,将尿细菌培养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PCNL术后US诊断中尿NGAL、PCT的诊断效能。结果实验组术前尿NGAL、血清PCT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 h、术后12 h尿NGAL、血清PCT均高于参照组(P<0.05)。尿NGAL与PCT呈正相关(r=4.174,P<0.001)。尿NGAL、PCT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结石患者PCNL术后若发生US,其尿NGAL、血清PCT会明显增高,两者呈正相关,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伍宏亮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2):2031-2033
目的 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5年6月399例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术前尿培养阳性率、糖尿病、息肉有无、结石大小和手术时间等临床资料,术后23例(5.76%)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男性9例,女性14例(11例处于围绝经期),年龄39~78岁,平均(50.8±16.5)岁;手术时间47~197 min,平均(62.8±23.5) min;术前尿培养阳性16例,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希菌11例、肺炎克雷伯菌2例,革兰氏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均未输血。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70岁)、女性、糖尿病、术前尿培养阳性及手术时间>60 min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有关(均P<0.05),而结石大小、息肉有无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无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糖尿病、术前尿培养阳性及手术时间长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相关(均P<0.05)。 结论 女性、糖尿病、术前尿培养阳性及手术时间长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结石细菌培养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石细菌培养与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发生的相关性,评价结石培养在经皮肾镜术后SIRS治疗方面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66例经皮肾镜手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分析评估结石细菌培养、术前尿细菌培养、年龄、性别、术前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索、结石体积、手术时间、通道数目等8种因素与术后SIRS的相关性.比较结石培养结果与膀胱尿细菌培养结果的差异.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结石细菌培养与术后SIRS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结石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膀胱尿细菌培养(48.48%:30.30%);术后21例SIRS患者中,共有14例(66.67%)根据结石细菌培养+药敏检测结果选择使用抗生素,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结石细菌培养阳性与PCNL术后SIRS发生显著相关,与传统膀胱尿细菌培养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其药敏检测结果对术后抗生素的选择有指导意义,建议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的围手术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其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术后尿脓毒血症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405例接受一期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尿脓毒血症将患者分为两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患者发生尿脓毒血症的独立风险因素,根据回归系数绘制相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405例患者PCNL手术均获成功,其中32例(7.9%)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术后尿脓毒血症相关的独立风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史(OR=4.511,P=0.001)、较高结石负荷(OR=2.588,P=0.043)、较长手术时间(OR=2.353,P=0.036)、较高灌注速度(OR=5.862,P<0.001)以及感染性结石成分(OR=2.677,P=0.036)。列线图模型在建模样本中的一致性系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为0.834,在验证样本中的C index为0.802,表现出良好的符合度。结论:糖尿病史、较高结石负荷、较长手术时间、较高术中灌注速度以及感染性结石成分是一期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独立风险因素,根据上述临床独立风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有助于预测术后尿脓毒血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