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林木平  刘维藩 《广东医学》2011,32(3):394-396
MicroRNA(微小RNA或miRNA)是真核生物细胞中一类内源性的长度为18~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miRNA本身不编码蛋白,它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3′端非编码区(3′UTR)完全或不完全互补配对, 导致靶mRNA降解或者抑制其翻译,负性调控靶基因的表达[1].miR-200家族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miR-200a作为miR-200家族的一员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下调,主要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对肿瘤的侵袭转移起关键作用,在多数肿瘤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充当着抑癌基因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miRNA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miRNA是近年来在多种真核细胞及病毒中发现的一类来源内源性染色体上的非编码单链RNA,长度为21~25nt的短序列,在进化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能够通过与靶mRNA特异性的碱基互补配对,引起靶mRNA降解或者抑制其翻译,从而对基因进行转录后的表达调控[1].  相似文献   

3.
微小RNA(miRNA)是细胞内源性的一种非编码的RNA,可表达出原始miRNA转录物(pri-miRNA),较大的primiRNA经一种RNA内切酶Ⅲ(Drosha)和辅助因子Pasha(含有双链RNA结合区域)加工成单链miRNA前体,随后具有发卡结构的单链miRNA前体在细胞质中被双链RNA专一性RNA内切酶(Dicer)切割成约22 nt的miRNA.成熟的miRNA中的一条单链与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RNAinduced silencingcomplex,RISC)结合,形成RISC复合体.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3'非翻译区(3'UTR区域)的碱基完全或不完全配对,导致mRNA降解或mRNA翻译抑制,即转录后基因沉默[1].  相似文献   

4.
何亚舟  刘嘉铭  舒驰 《重庆医学》2013,42(15):1771-1774
微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8~26nt的小分子非编码RNA。研究表明miRNA与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关联;其通过与靶基因mRNA结合在转录后水平调控肿瘤相关基因表达。靶基因mRNA序列中与miRNA相结合的区域称为miRNA结合靶点区(miRNA binding site)。  相似文献   

5.
陈筱山 《重庆医学》2012,41(24):2538-2541
微RNA(micro RNA,miRNA)是长度为20~24个核苷酸(nt)的内源性非编码蛋白RNA基因。在动植物细胞中,通过与靶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的3′端非编码序列(3′-uncoding region,3′-UTR)相互作用,在翻译后水平抑制靶基因活性或降解靶基因来调节其表达的活性。miRNA表达具有高度保守性、时序性和组织特异性。miRNA在中枢神经系统广泛分布,对神经发育、分化、成熟发挥重要调节作用[1]。  相似文献   

6.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约为22 nt的小分子非编码单链RNA,由独立的非编码区RNA或蛋白编码基因的内含子转录而来,通过与其靶mRNA的3’非翻译区结合引起靶mRNA抑制发挥调节作用。近年来,miRNA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角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从miRNA对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影响两个方面总结了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miRNAs是一大类非蛋白编码的小分子RNA,他们已成为基因表达的重要调节因子[1-3].目前已有约500个mRNAs被分离并鉴定[4].然而,目前有研究报道人类基因组中含有约1 000个miRNAs[5,6].miRNAs通过使其靶mRNAs的翻译抑制或降解来抑制基因表达[7-9].每个miRNA都有数百个进化上保守的靶基因,以及几倍的非保守的靶基因.目前估计人类30%的基因可能被miRNAs调控[10].  相似文献   

8.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能够调节蛋白质编码基因的非编码RNA.成熟的miRNA长度约22个核苷酸,在动植物中均有表达,通过与靶mRNA的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互补结合,降解靶mRNA或抑制其翻译,在转录后水平调节靶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调控细胞生长、干细胞分化、发育时序、信号转导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许多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都与miRNA的异常缺失、突变或过表达密切相关.现将miRNA与内分泌肿瘤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MicroRNA是真核生物中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调控的非编码小分子RNA.这些小分子RNA通过碱基配对与靶mRNA序列的3'非翻译区或编码区结合,促进目标mRNA降解或抑制蛋白翻译,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它们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基因调控及疾病的发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已有研究表明,miRNA与肿瘤的发生相关.阐明miRNA在癌症发生中的分子机制,对癌症的靶基因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真核生物基因组中超过97%的转录产物是不编码蛋白质的RNA,miRNA作为其中的一类非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长约20~25个核苷酸,通过与其靶基因mRNA完全或部分互补结合在转录后水平发挥广泛的调节作用,包括生长发育、病毒防御、造血、器官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等.目前已经识别的人类miRNAs约900种,调控至少30%基因的表达,其中半数miRNA的基因位于肿瘤相关的染色体脆性位点[1].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p53的突变是肿瘤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而miR-34a的表达受p53的直接调控,同时miR-34a可以通过其靶基因调控肿瘤增殖、侵袭迁移等多种生物学活性[2].  相似文献   

11.
MicroRNA是真核生物中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调控的非编码小分子RNA。这些小分子RNA通过碱基配对与靶mRNA序列的3’非翻译区或编码区结合,促进目标mRNA降解或抑制蛋白翻译,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它们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基因调控及疾病的发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已有研究表明,miRNA与肿瘤的发生相关。阐明miRNA在癌症发生中的分子机制,对癌症的靶基因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小分子RNA(microRNA,miRNA)是一组大小1925 bp,在生物进化过程具有高度保守性的非编码RNA分子,它可以利用碱基配对原则识别靶基因3'非编码区的靶位点,进而抑制目标mRNA和(或)降解目标mRNA,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在过去十年来,miRNA的发现对基因调控、细胞分化、增殖、凋亡、代谢和肾脏疾病等的病理生理认识具有革命性意义[1],已成为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的热点领  相似文献   

13.
微小RNA(miRNA或miR)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类长度约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RNA,通过与靶mRNA互补结合,在转录后水平调节靶基因的表达是细胞内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微小RNA与肿瘤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微小(micro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的类似于siRNA的小RNA分子,由高等真核生物基因组编码、非编码蛋白,长度大约为22个核苷酸RNA片段,通过核酸序列的互补性结合到特定的靶mRNA上,并调节、翻译或降解靶mRNA来调控基因表达。近年来,miRNA作为生物体重要的基因调控分子与疾病的关系尤其是与肿瘤的关系备受关注。现就miRNA与肿瘤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郭岩  王琳  刘鸣  肖辉 《医学综述》2013,19(1):63-65
微小RNA(miRNA)是由长为18~25个核苷酸组成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通过与特定的靶mRNA结合来抑制mRNA翻译过程而调节基因的表达,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密切相关。miR-203是一类来源于上皮基底细胞且特异性高表达于上皮细胞的非编码小RNA,由于其与恶性肿瘤的高度相关性及表达矛盾性,近年来已经成为miRNA领域的研究热点。现就miRNA-203在不同恶性肿瘤中表达及其甲基化、靶基因等热点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microRNA(miRN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长度为19~25个核苷酸单链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其在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通过与靶mRNA的3’非翻译区不完全性互补配对,抑制编码蛋白靶基因的翻译或(和)降解靶基因,介导转录后基因调控,并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应激等多种生物学功能.miRNA的变化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以下对miRNA在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microRNAs(miRNAs)是大小约21~23个碱基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通过与靶基因3′端非翻译区(3′-UTR)的不完全碱基配对发挥基因调控作用,使mRNA降解或抑制靶mRNA翻译.miRNAs广泛参与了生物体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凋亡、应激反应和肿瘤生成等[1-3].  相似文献   

18.
微小RNA(miRNA)最早在线虫中被发现[1-2],结构上主要有3个特点:(1)本身不具有开放阅读框架(ORF)及蛋白质编码基因的特点;(2)通常的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3)有独特的特征序列.很多学者认为miRNA对其靶基因主要为抑制作用,但是,2007年,美国哈佛医学研究所在研究ARE的调控作用中发现,miRNA有活化翻译的作用,即在细胞周期的调控中上调靶mRNA的翻译[3].  相似文献   

19.
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的对基因进行微调的非编码RNA小分子,约占人类基因组的3%,控制了人类约1/3的mRNA表达,通过与靶基因mRNA碱基配对引导沉默复合体(RISC)降解mRNA或抑制mRNA的翻译,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调控蛋白表达,参与生命过程中一系列重要进程,包括早期胚胎发育、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脂肪代谢以及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等 [1].1993年Lee等 [2]首次在线虫中发现基因Lin-4通过转录生成的RNA调控虫体的发育过程,2000年Reinhart等 [3]又发现了另一个类似的具有转录后调节功能的小分子RNA:let-7.随后的研究发现,此类小RNA在各种生物中普遍存在,miRNA作为新的研究切入点,为功能基因组学、转录调控机制及基因治疗等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现将miRNA的生物学特性、生成、作用机制及与妇科肿瘤的相关性研究等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20.
<正>肝癌是继肺癌、结肠直肠癌和胃癌之后2015年因癌症死亡的第4位原因[1]。全球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类型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其次是胆管癌[2]。HCC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多因素的协同作用,经过启动、促癌和演进等过程以及多个癌基因和相关基因参与的结果。微小RNA(miRNA)是一种小的非编码RNA分子,由20~24个核苷酸组成,可以通过与靶mRNA的3’非翻译区(UTR)结合来下调其靶基因的表达,导致mRNA降解和翻译抑制[3-4]。miRNA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