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究LRP1基因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已构建的amiRNA载体靶向沉默LRP1基因,用脂质体2000转染人食管癌细胞系EC-109,实验分为3组(转染空载体Ctrl LRP1组、LRP1 amiRNA-3组、转染LRP1 amiRNA-3干扰载体组)。应用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实验分别检测LRP1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人食管癌EC-109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人食管癌EC-109细胞转染LRP1 amiRNA-3干扰载体后,mRNA和蛋白水平均被有效抑制,LR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LRP1 amiRNA-3组细胞增殖水平低于转染空载体Ctrl LRP1组(P<0.05)。转染LRP1 amiRNA-3干扰载体对食管癌细胞产生了凋亡效应,且48 h左右凋亡作用达高峰。结论靶向抑制EC-109人食管癌细胞中LRP1基因的表达可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进而影响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B6-Co小鼠与正常C57BL/6小鼠眼睑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与HSP70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 C57BL/6(B6)小鼠按雌雄小鼠2∶1的比例配种获取孕鼠;B6-Co小鼠按B6(雄)×B6-Co(雌)=1∶2或B6(雌)×B6-Co(雄)=2∶1比例配种获得孕鼠,取18.5 d的孕鼠腹中胚胎,再取胚胎眼睑组织培养小鼠眼睑成纤维细胞;用免疫荧光、HE染色鉴定原代细胞、观察成纤维细胞形态。根据血球计数板直接计数法观察两种细胞生长曲线的差异,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种细胞中HSP70的表达量。体外构建HSP70基因si RNA干扰载体,Lipofectamin2000转染B6小鼠眼睑成纤维细胞;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实验从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检测HSP70的相对表达量,测定其干扰效率;Transwell实验检测B6小鼠眼睑成纤维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小鼠眼睑成纤维细胞生长曲线结果表明,B6-Co小鼠眼睑成纤维细胞增殖速度慢于B6小鼠眼睑成纤维细胞(P0.01)。B6-Co小鼠成纤维细胞中HSP70表达量远远低于B6小鼠成纤维细胞,具有显著性差异。B6小鼠眼睑成纤维细胞转染HSP70 siRNA干扰载体后,siRNA-HSP70-3干扰效率最强,mRNA和蛋白水平均被有效抑制,干扰效率高达70%(P0.05);siRNA-HSP70组在迁移能力上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SP70基因及蛋白表达下调影响B6-Co的成纤维细胞生长曲线,构建的siRNA-HSP70-3干扰载体能够有效抑制B6小鼠眼睑成纤维细胞中HSP70基因的表达,并显著抑制细胞迁移。HSP70可能参与成纤维细胞胚胎期发育的调控,是造成其EOB表型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RNA干扰技术下调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构建针对EGFR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入卵巢癌SKOV_3细胞中,并筛选稳定表达siRNA的转化克隆,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EGFR mRNA和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克隆形成实验及MTY法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率及细胞体外的增殖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表达质粒pGenSil-HK、pGcnSil-EGFRI和pGenSil-EGFR2,并转染SKOV,细胞,通过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转染克隆,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转染pGenSil-EGFRI、pGenSil-EGFR2后的细胞EGFR mRNA和蛋白表达均受到了明显抑制,FGFR mRNA抑制率分别为41.87%和68.07%,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45.21%和70.25%.与未转染组和pGenSil-HK组相比,pGenSil-EGFR2组细胞凋亡比例显著增加,G_1期细胞增多,而S期细胞减少(P<0.05);转染pGenSil-HK组克隆形成率为(0.82±0.03),转染pGenSil-EGFR2组克隆形成率为(0.61±0.04),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MTT显示细胞培养36 h后,pGenSil.EGFR2组的细胞生长均显著低于未转染组和转染pGenSil-HK组(P<0.05).结论 靶向EGFR基因RNA干扰能够阻抑卵巢癌SKOV_3细胞中的EGFR表达,诱导细胞凋亡、调控细胞周期再分布、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小干扰RNA(siRNA)沉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表达,旨在探讨其对卵巢癌SKOV3细胞体外侵袭力影响.方法 体外构建靶向EGFR基因siRNA质粒和阴性对照质粒, Lipofectamin 2000介导转染到SKOV3细胞中.实验分空白对照组、非特异性转染组、特异性转染组.采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EGFR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平板克隆形成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体外侵袭力.结果 特异性转染组细胞EGFR mRNA 的表达与其他两组相比明显减弱(F=50.45,q=12.87、11.72,P<0.01),EGFR 蛋白表达明显下调(F=61.54,q=14.58、11.46,P<0.01);细胞生长增殖能力减弱(F=130.12,q=21.12、18.15,P<0.01);体外侵袭力明显降低(F=34.09,q=11.26、8.34,P<0.01).结论 siRNA可以有效抑制SKOV3细胞EGFR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SKOV3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靶向沉默分化抑制因子1基因(id1)的短发夹RNA(shRNA)表达质粒载体对食道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设计针对id1基因的shRNA序列,合成序列并克隆入pGFU6/neo质粒中.重组质粒转染食道癌细胞,RT-PCR检测id1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d1、p16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台盼蓝染色、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以及各周期分布.结果 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表达干扰质粒构建成功.转染重组质粒的食道癌细胞i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 (P<0.05),食道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而S期的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5).结论 构建的id1 shRNA表达质粒能有效下调id1基因的表达和抑制食道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抑制survivin基因的表达对人乳腺癌SKBr-3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针对survivin基因序列特异性shRNA的表达载体,脂质体转染SKBr-3,G418筛选阳性克隆.实验分为RNA干扰组(S1&P),脂质体对照组(H1&P)和空白对照组.光镜观察转染后细胞的形态变化;0.5 μg/ml 多柔吡星作用于转染后的细胞,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Annexin V荧光标记检测细胞凋亡,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结果 成功构建具有新霉素抗性的靶向survivin的序列特异性shRNA表达载体,基因测序完全正确;转染后干扰组细胞均发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低剂量多柔吡星诱导后,TUNEL染色结果,S1&P组凋亡细胞比例(23.6±4.8)%明显高于H1&P组(4.1±1.1) %和空白对照组(3.2±1.4) %(P<0.05),表明转染了RNA干涉载体的SKBr-3细胞对低剂量多柔吡星的敏感性显著增加;Annexin-V染色结果:空白对照组凋亡比例为(17.43±3.12)%,H1&P组为(20.51±4.67)%,S1&P组为(68.76±8.49)%,后者与前两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扰组细胞凋亡率、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实验证实抑制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可提高乳腺癌SKBr-3细胞对多柔吡星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构建以STAT3为靶基因的短发夹状小干扰RNA表达载体,并探讨STAT3小干扰RNA表达载体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pGPU6/GFP/STAT3质粒为载体,构建STAT3的小干扰RNA表达载体,使用脂质体法转染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系,用M1Tr法检测空白对照组、小干扰RNA组、阴性对照组与脂质体对照组的增殖活性,48h后流式细胞仪分析4组细胞周期分布与凋亡的变化,并且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结肠癌HCTll6细胞STAT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表明靶向STAT3的RNA干扰重组体构建成功;重组体转染HCT116后,STAT3的mRNA和蛋白水平较空载体转染组显著下降;小干扰RNA组与3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受到抑制(P〈0.01);细胞生长明显减缓,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P〈0.01)。结论:沉默STAT3基因可有效控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使癌细胞阻滞于G0/G1期并诱导其凋亡,可望成为结肠癌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宋洋  徐正磊  张茹 《中外医疗》2012,31(23):28+30-28,30
目的分析RNA干扰靶向抑制PI3K p85α表达对大鼠大肠癌细胞的侵袭及转移的影响。方法设计1条阴性载体及4条shRNA干扰载体转染大肠癌细胞,检测shRNA干扰载体对减少PI3K p85α蛋白表达的作用。结果 shRNA/324转染组PI3K p85α蛋白表达量降低幅度最大;转染shRNA/324载体的干扰组LoVo细胞迁移能力显著减弱(P〈0.05)。结论 RNA干扰靶向可有效抑制PI3K p85α表达并降低肿瘤细胞运动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脂质体介导人纤溶酶原k1-3基因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导致细胞凋亡和移动抑制的效应,初步探讨k1-3基因的抗血管生成机制.方法 以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人纤溶酶原k1-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k13转染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经细胞凋亡检测和移动抑制试验,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凋亡率和抑制率.结果 转染pcDNA-k13组有明显的细胞凋亡效应和移动抑制.结论 人纤溶酶原k1-3基因在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并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及抑制细胞迁移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HIF-1α基因沉默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 A549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TIMP1)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siRNA-HIF-1α质粒载体稳定转染至A549细胞中,于缺氧环境下培养。应用MMT法和Transwell试验分别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应用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分别检测转染细胞内TIMP1、MM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A549组HIF-1α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与Blank组和si-NC组相比,si-HIF-1α组HIF-1α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Blank组相比,si-HIF-1α组在转染24、48和72 h后细胞增殖率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Blank组相比,si-HIF-1α组A549细胞在转染24 h后的迁移和侵袭数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Blank组相比,si-HIF-1α组细胞内MMP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TIMP1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均P<0.05)。 结论 在缺氧状态下,HIF-1α siRNA靶向沉默HIF-1α在A549细胞内的表达,并可以通过下调MMP1表达和上调TIMP1的表达而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2.
孙志兵  杨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11):1484-1487
目的探讨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物A(MafA)对小鼠胰岛β细胞Min6的增殖以及胰岛素相关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MafA siRNA转染的MafA干扰A组、MafA干扰B组、MafA干扰C组及未转染的对照D组、对照E组、对照F组。MafA干扰A组和对照D组培养的葡萄糖浓度为5.6 mmol/L,MafA干扰B组和对照E组为10 mmol/L,MafA干扰C组和对照F组为25 mmol/L。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mRNA及蛋白表达,MTT法检测胰岛细胞增殖,ELISA测定胰岛素浓度。结果在MaFA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MafA干扰B组和对照E组、MafA干扰C组、对照F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afA干扰C组Min6细胞增殖水平低于对照F组(P < 0.05)。MafA干扰C组Insulin-1、Insulin-2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F组(P < 0.05)。MafA干扰C组胰岛素浓度低于对照F组(P < 0.05)。结论MafA基因与小鼠胰岛β细胞增殖和胰岛素分泌相关,其作用可能与血糖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病毒转染KISS1基因过表达对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KISS1基因低表达结直肠癌细胞株,构建慢病毒载体并转染KISS1基因,分为对照组(PBS处理)、空载体组(转染空载体)和过表达组(转染含KISS1载体)。荧光显微镜检查转染的荧光率(MOI),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KISS1mRNA和蛋白(metastin)的表达量,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各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LoVo、SW620 、SW480、HCT-116和HT29细胞中,HCT-116细胞中KISS1mRNA和蛋白表达量相对最低,因此筛选其作为研究载体。包装有KISS1基因的慢病毒感染HCT-116细胞后,能够稳定表达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MOI均>80%。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比较,过表达组细胞中KISS1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降低(P<0.05),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亦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空载体组细胞增殖活力、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病毒转染KISS1基因能够过表达KISS1蛋白及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KISS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组织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水平,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探讨其对子宫内膜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细胞中ILK阳性表达率。分别将ILK siRNA和siRNA control转染至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作为干扰组和空载组,以不作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EC-1B细胞中IL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和磷酸化GSK-3β(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距离,Transwell小室法检测侵袭细胞数。结果:2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组织中ILK阳性表达率为79.3%,癌旁组织中ILK阳性表达率为10.3%,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LK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对照组和空载组比较,干扰组HEC-1B细胞中ILK、p-Akt和p-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Akt和GSK-3β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划痕实验,与对照组和空载组比较,干扰组HEC-1B细胞迁移距离明显缩短(P<0.05),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ILK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高水平表达,干扰ILK表达能够降低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Akt和GSK-3β蛋白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究绞股蓝总皂苷(Gyp)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CC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相关机制。 方法 用不同浓度Gyp(70、85、100 μg/ml)培养SCC9细胞系,未用Gyp处理作为对照组(Ctrl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荧光定量实时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中Notch1和Jagged1 mRNA和蛋白表达。 结果 Gyp浓度分别为70、85、100 μg/ml时,SCC细胞增殖率分别为62.15±8.13、50.08±7.14、24.83±5.63,均显著低于Ctrl组(P<0.05);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3.54±2.17、37.01±3.62、60.03±7.85,均显著高于Ctrl组(P<0.05);Notch1 mRNA表达分别为2.24±0.17、2.46±0.23、2.97±0.31,蛋白表达分别为0.98±0.08、1.26±0.09、1.71±0.13,均显著高于Ctrl组(P<0.05);Jagged1 mRNA表达分别为0.94±0.11、0.51±0.09、0.26±0.06,蛋白表达分别为1.43±0.15、0.73±0.08、0.24±0.06,均显著低于Ctrl组(P<0.05);SCC9细胞荧光强度分别为65.69±11.32、113.12±15.94、163.32±19.48,均显著高于Ctrl组(P<0.05)。 结论 Gyp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OSCC细胞系SCC9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中Notch信号通路活化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Raptor基因稳定干扰的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系(mouse thymic epithelial cell line 1, mTEC1)。方法: 根据Sigma公司数据库Raptor基因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序列,在其3′和5′端添加pLKO.1 puro慢病毒载体酶切位点序列,合成shRNA序列,插入载体。将pLKO.1 puro shRNA Raptor慢病毒载体与包装质粒混合,共同转染293T细胞,收集病毒颗粒感染mTEC1,再用嘌呤霉素对其进行筛选,最后用免疫印迹法检测Raptor,mTOR,磷酸mTOR(p mTOR)以及mTOR下游分子核糖体S6激酶(ribosomal S6 kinase, p70S6k),磷酸化p70S6k(p p70S6k)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细胞计数和TUNEL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结果: 合成的Raptor基因shRNA序列成功插入至经Age Ⅰ和EcoR Ⅰ酶切的pLKO.1 puro载体,经测序表明序列正确;免疫印迹结果显示,pLKO.1 puro shRNA Raptor感染mTEC1后,Raptor、mTOR及其下游p p70S6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但细胞增殖及凋亡无明显变化。 结论: 成功构建Raptor 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稳定的Raptor基因敲降的小鼠mTEC1。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基因沉默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对人滋养细胞TEV-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的影响。方法:构建ILK-siRNA慢病毒载体后,转染人TEV-1细胞,分ILK基因沉默组(KD组)和空白质粒转染组(NC组)进行;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RNA和蛋白表达,MTT法、Transwell法和划痕实验等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基因沉默ILK后,TEV-1细胞的ILK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证明干扰ILK表达成功。沉默ILK后,TEV-1细胞的增殖能力、侵袭能力、迁移能力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ILK-siRNA转染TEV-1细胞后,MMP-9和p-GSK3β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沉默ILK通过下调GSK3β和MMP-9的表达抑制人滋养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9.
外源性microRNA介导的RNA干扰抑制HBV复制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设计并构建靶向HBV的外源性micro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HBV表达和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HBV P基因和X基因为靶基因,根据pcDNA6.2-G/W-miR载体要求,设计靶向HBV的microRNA序列,进行直接合成获得目的 片段并克隆到载体中,测序正确的载体通过脂质体方法转染HepG2.2.15细胞,RT-PCR、乙肝五项定量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对HBV mRNA和HBV DNA的抑制作用.结果 质粒的转染效率为50%~60%,在这种状态下,外源性microRNA表达载体在HBV mRNA和HBsAg、HBeAg和HBV DNA水平上均能显著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V的复制和表达(P<0.05).结论 外源性microRNA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能抑制HBV靶基因的表达,为其在慢性HBV感染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阐述Smad7对瘢痕疙瘩角质形成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影响。  方法  培养瘢痕疙瘩角质形成细胞(KK细胞)和正常皮肤角质形成细胞(NK细胞),构建Smad7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及Smad7干扰慢病毒载体,筛选最佳过表达和干扰慢病毒以及对照载体分别感染NK和KK细胞,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将培养细胞分为8组:NK-Control(正常培养的NK细胞);NK-NC(对照慢病毒筛选的NK细胞);NK-shSmad7(干扰慢病毒筛选的NK细胞);NK-mSmad7(过表达慢病毒筛选的NK细胞);KK-Control(正常培养的KK细胞);KK-NC(对照慢病毒筛选的KK细胞);KK-shSmad7(干扰慢病毒筛选的KK细胞);KK-mSmad7(过表达慢病毒筛选的KK细胞)。CCK-8法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的关键蛋白(N-cadherin和Occludin)表达情况。  结果  成功构建Smad7干扰慢病毒载体和Smad7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干扰Smad7可促进NK细胞和KK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并抑制KK细胞的凋亡,但对NK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P>0.05);过表达Smad7可抑制NK细胞和KK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并促进其凋亡。干扰慢病毒感染后,与NC组比较,NK细胞和KK细胞Occludin蛋白表达减弱(P<0.01),KK细胞N-cadherin蛋白表达增多(P<0.01),但NK细胞N-cadherin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过表达慢病毒感染后,与NC组比较,NK和KK细胞Occludin蛋白表达增多(P<0.05),NK细胞的N-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P<0.05),但KK细胞N-cadherin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Smad7基因的调节可以影响正常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和瘢痕疙瘩角质形成细胞中的EMT,进而调控细胞的增殖、迁移、凋亡的能力。Smad7基因的调节对瘢痕疙瘩角质形成细胞中EMT的影响大于对正常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EMT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