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AT1受体拮抗剂Ⅰb对 L -甲状腺素诱发大鼠心肌肥厚的作用.方法大鼠连续腹腔注射(ip) L -甲状腺素0.4 mg/kg×10 d,造成心肌肥厚模型.观察心脏重量系数,心肌组织ATP酶活力,血清CK和LDH活力以及电镜组织学变化.结果3 mg/kg组化合物Ⅰb可以逆转 L -甲状腺素所致大鼠的心肌肥厚,心脏重量系数明显改善,心肌组织ATP酶活力降低,血清CK和LDH活力下降.电镜结果显示心肌组织线粒体、肌纤维结构改善.结论化合物Ⅰb可以抑制 L -甲状腺素引起的大鼠心肌肥厚,明显改善心肌肥厚的各种指征.  相似文献   

2.
心肌肥厚是心脏本身对与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一种适应性反应,为临床上许多心血管疾病共有的病理过程。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心肌肥厚患者中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远高于正常人群,而心源性猝死又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1]。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心脏重建过程中的左室几何学改变和心肌纤维化、肥厚心肌的电生理紊乱及左室功能障碍是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1,2].高血压病引起房性心律失常的原因可能为高血压对心脏的重建作用.重建作用不仅影响左室而且也累及左房,即使是无明显左室肥厚的高血压病患者,其左心房做功已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缝隙连接蛋白43(Cx43)是心脏缝隙连接中的主要蛋白,与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Cx43已被确定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靶点.Cx43水平、磷酸化和分布状态的改变可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探索C...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肌肥厚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心脏结构的变化,及其与 TNNI3K 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压力超负荷大鼠模型;通过 HE 染色、投射电镜观察心肌肥厚形态学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模型中 TNNI3K 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各对照组心肌纤维排列整齐;2周模型组的心肌细胞弥漫性肥大,线粒体增多;4周模型组的心肌细胞更加肥大,心肌纤维走行紊乱,可见间质纤维化;6周模型组的心肌细胞进一步肥大,肌纤维断裂,线粒体密集增多并可观察到死亡细胞。TNNI3K mRNA 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逐步增强。结论随着超负荷心肌肥厚的发展,TNNI3表达逐渐增强,表明其参与了超负荷心肌肥厚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心肌肥厚是由多种病理性刺激因素引起的心脏适应性反应,是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肌肥厚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心肌肥厚发生过程中存在多个信号转导途径的变化,各信号转导途径或独立或交互成复杂网络参与疾病调控。信号转导途径在心肌肥厚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深入认识参与心肌肥厚发生发展的信号转导途径,可以为心肌肥厚诊断、治疗、预后分析提供有效靶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缩窄术后左心室肥厚大鼠心肌线粒体氧化呼吸功能的改变及卡维地洛的作用,探讨卡维地洛对压力超负荷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用卡维地洛治疗腹主动脉缩窄术后的成年雄性SD大鼠,5周及15周后观察假手术组、腹主动脉缩窄组及卡维地洛治疗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心室重塑指标,常规石蜡切片观察心肌纤维结构;高速离心密度梯度法分离大鼠心肌线粒体,Clark氧电极法测定线粒体呼吸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腹主动脉缩窄组5周出现左心室肥厚,15周进一步加重,卡维地洛可减轻左心室肥厚;腹主动脉缩窄组5周Ⅲ态、Ⅳ态呼吸及氧化磷酸化效率(OPR)均增高,呼吸控制率(RCR)降低,卡维地洛可降低Ⅲ态、Ⅳ态呼吸及OPR,增高RCR;腹主动脉缩窄组15周Ⅲ态呼吸、RCR、OPR均降低,Ⅳ态呼吸无显著差异.应用卡维地洛后,与腹主动脉缩窄组15周比较,Ⅲ态呼吸、RCR、OPR增高,基本恢复至对照水平.各组间磷氧比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肥厚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发生改变,卡维地洛可保护线粒体呼吸功能,从而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卡维地洛维持心肌正常能量代谢可能是其保护心肌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Julius  M.  Gardin    MD  Michael  S.  Lauer    MD  倪钧 《美国医学会杂志》2005,24(6):368-370
左心室心肌重量增加与大多数慢性心脏疾病密切相关。传统的看法认为,左心室肥厚(左心室重量极度增加)为心肌对压力和容量负荷过大的反应。在短期内,心肌重量增加使心脏对室壁压力和潜在血液动力学异常进行代偿,从而可能具有益作用。但是长期而言,左心室肥厚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9.
辛伐他汀对压力超负荷大鼠APN、IL-6及心肌肥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压力超负荷大鼠血清脂联素(APN)、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心肌肥厚的影响,探讨该类药物影响心肌肥厚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动物随机分对照组、心肌肥厚组、治疗组,每组10只.应用经典的腹主动脉结扎方法,制备压力超负荷大鼠模型.治疗组大鼠给予辛伐他汀5 mg/kg 每日清晨灌胃,连续6周.心肌肥厚组和对照组同时以同等剂量的9 g/L的氯化钠溶液每日清晨灌胃,直至术后6周.采用鼠尾测压法测定大鼠血压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大鼠血清APN、IL-6浓度.实时定量PCR检测心肌组织中IL-6、脂联素受体1(AdipoR1)的mRNA表达.称量法计算各组大鼠心脏质量及心脏质量/体质量比值,并观察心肌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心肌肥厚组大鼠血清APN水平、IL-6水平、心脏质量、心脏质量/体质量比值、左心室壁平均厚度、心肌细胞平均直径,以及心肌IL-6、AdipoR1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q=3.41~31.83,P<0.01).治疗组大鼠与心肌肥厚组相比血清APN水平、IL-6水平、心脏质量、心脏质量/体质量比值、左心室壁平均厚度、心肌细胞平均直径以及心肌IL-6、AdipoR1 mRNA表达差异有显著性(F=3.57~329.93,q=3.11~31.08,P<0.01).结论 辛伐他汀可能通过增加血清APN的浓度以及心肌细胞因子的表达来抑制压力负荷增加引起的大鼠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线粒体膜分子异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线粒体功能障碍在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而线粒体功能的正常发挥,依赖于线粒体膜结构的稳定.对糖尿病心肌线粒体膜分子改变及相关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深入认识,对其治疗措施有所突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徐挺  池菊芳  郭航远 《浙江医学》2023,45(7):769-773
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不能用冠心病、高血压或其他心脏疾病解释的特异性心肌疾病,与心力衰竭、预后不良和死亡率升高等密切相关。线粒体自噬能够通过清除异常的线粒体、影响线粒体生物合成及减少活性氧簇恶性循环等参与DCM的发生、发展。本文对线粒体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其在DCM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在长期容量或者压力负荷诱导下,心肌会发生代偿性的变化,这一过程中包含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和转录因子的变化,使心肌细胞蛋白质不断累积,最终导致心肌肥厚.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广泛存在于细胞中并以高度特异方式对不需要的蛋白进行降解,其功能的紊乱与心肌肥厚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腹主动脉结扎的动物模型中已经证实,抑制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可阻止或逆转心肌肥厚的过程,这为寻找心肌肥厚防治靶点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心锚重复蛋白(CARP)是一个与心血管系统发育和重塑密切相关的关键节点分子,含有4个ANK重复序列,它可以介导多种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并且能与多种配体结合发挥作用.在心脏生长发育、血管新生、细胞凋亡、维持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心肌肥厚、动脉粥样硬化和心律失常等多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大鼠胸主动脉部分缩窄诱导心肌肥厚动物模型.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两组:胸主动脉缩窄组20只和同期假手术组10只.在右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之间将主动脉结扎于8G针头上,随后将针头退出即可.术后10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观察心脏的大体剖面以及HE染色、测量心肌肥厚指数评价心肌肥厚的效果.结果 术后10周,肉眼观:模型组心脏体积明显大于对照组.M型超声示:模型组较假手术组缩短分数下降,左室内径和室壁厚度明显增加.超声测量结果示: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室间隔厚度增加明显(2.527±0.269 vs.1.943±0.1)mm,(P<0.01);后壁厚度增加明显(2.492±0.242 vs.1.902±0.076)mm,(P<0.01);缩短分数略减小(49±7.681 vs.55.7±9.828)(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射血分数均无明显变化.心脏肥厚指数明显增大(3.196±0.11 vs.1.785±0.099),P<0.01.结论 胸主动脉缩窄可以导致大鼠心肌肥厚,为研究心室肥厚、心肌功能障碍以及心肌重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型.  相似文献   

15.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以心肌肥厚尤其是左心室不对称性心肌肥厚、心肌纤维肥大、排列紊乱为病理特征的原发性心肌病,是目前年轻人和运动员常见的猝死原因之一。目前HCM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基因突变所导致的常染色体疾病,呈显性遗传。最近研究发现心脏肌节蛋白基因以及相关的线粒体基因与修饰基因的基因突变,超过900种不同的基因突变类型与HCM发生发展以及临床表型有关。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关于HCM常见的基因突变与其临床意义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心肌缺血是心脏缺血、缺氧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肌缺血时,线粒体内活性氧(ROS)含量、Ca2+浓度以及线粒体内膜通透性等发生改变,导致心肌内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Ca2+-Mg2+-ATP酶活性、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开放程度等与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张伟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9):388-389
心力衰竭(CHF)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各种疾病使心脏负荷过重或心肌发生病变引起心肌肥厚和心室扩大,继以心室舒缩功能障碍逐渐发展而成。其发生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虽然目前有许多药物用于治疗心衰,但疗效并不理想。CHF的临床治疗对策,目前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此,我院近年应用利尿剂、地高辛和转化酶抑制剂(ACEI)培哚普利联合治疗CHF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卡托普利防治心肌肥厚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大鼠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模型,并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进行了防治实验。结果表明,心肌肥厚大鼠血压增高;全心重/体重比值增加。应用卡托普利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其血压未见增高,心脏重量未见明显增加。提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参与心肌肥厚的形成,卡托普利能有效地防治心肌肥厚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心肌肥厚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亚娥  吴扬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3,23(1):106-108,111
心肌肥厚是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升高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尽管经历几十年的研究 ,左心室心肌肥厚(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 VH)目前仍是临床研究和实验心脏学的热门研究课题 [1 ]。肥厚心肌基因表达的变化、在生长过程中许多非血流动力学因素的参与以及 L VH和 L VH逆转两个方面并存等问题 ,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因此探讨心肌肥厚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心肌肥厚的发生机制作一综述。1 诱导心肌肥厚的因素心肌肥厚主要表现为心肌细胞的肥大和间质成分的改变(或称心脏重构 ) ,心脏顺应性和循环泵功能降低。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压力超负荷大鼠肥厚心肌高能磷酸盐含量及分布变化的特点。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术后5周及15周观察大鼠血流动力学参 数、心室重构指标,密度梯度法提取大鼠心肌线粒体,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心肌组织及心肌线粒体高能磷酸盐含量。结果大鼠腹主动脉缩窄术后5周出现左心室肥厚,术后15周加重并有心功能减退;CAA5周组与CAA15周组心肌组织ATP、ADP、AMP及总腺苷酸池含量均降低,且CAA15周组心肌PCr降低,其总腺苷酸池及ATP含量低于CAA5周组;CAA15周组线粒体内ATP、ADP、AMP及总腺苷酸池含量降低。结论压力超负荷可影响心肌高能磷酸盐的含量和分布,肥厚心肌组织能量消耗增多且能量产生及储备均不足,可能是心肌发生肥厚及心功能异常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