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在危重患儿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80分、存活时间>6 h的患儿。在患儿入住PICU 1 h内(治疗前)进行危重症评分,行动脉血气分析并测定血乳酸水平,治疗6 h再次观测上述指标,计算6 h乳酸清除率。根据预后将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与乳酸水平的差异。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治疗前动脉血乳酸水平、PC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血乳酸水平和血乳酸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危重患儿预后判断的一个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症患者血乳酸、乳酸清除率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对疗效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68例重症患者行乳酸和乳酸清除率监测,24 h内行APACHEⅡ评分.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结果:存活组患者6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病死组(P<0.01),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病死组(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1).结论:重症患者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危重病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与重症颅脑损伤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0例的病历资料。在入住ICU后即刻、治疗12 h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主要观察血乳酸变化,记录血乳酸0、12 h数值,观察入ICU 24 h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计算12 h血乳酸清除率;以患者预后即30 d存活率将其分为恶化(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或加重放弃治疗)组和好转(存活稳定)组,比较两组患者早期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的差异与预后之间的关系;同时以12 h乳酸清除率10%为界限,分为低乳酸清除率组和高乳酸清除率组,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的差异及其与预后间的关系。结果:低乳酸清除率组与高乳酸清除率组预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早期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恶化组;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与GC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早期血乳酸清除率与重症颅脑损伤存在相关性,结合APACHEⅡ评分与GCS评分可作为预测病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儿入院6h乳酸清除率和24h内动脉血乳酸判断预后的作用.方法:对NICU 108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入院6h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24h内各组间血乳酸水平的差异及不同预后组血乳酸水平的差别.结果:血乳酸浓度越高,预后越差,尤其是在危重患儿中更明显;而治愈组和好转组入院时血乳酸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乳酸水平测定和早期乳酸清除率是新生儿危重病例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5.
严重脓毒症是危重症患者最常见死因,早期有效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血清乳酸升高是脓毒症患者组织灌注受损的重要标志。多数研究显示单次早期血乳酸测定对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少量研究发现动态监测血乳酸对脓毒症有更好的预后价值。本研究通过动态监测脓毒症患者静脉血乳酸水平,计算乳酸清除率,探讨其对脓毒症病情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的病理生理机制为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CO2潴留,在组织细胞缺氧、灌注不良的情况下,无氧酵解启动,血乳酸明显增多,甚至发生乳酸酸中毒。而当低氧状态得以纠正、灌注不良有效控制后,血乳酸可迅速降低[1]。已有研究认为,乳酸清除率(lactate clear?ance rate,LCR)可提示组织灌注和氧供情况,可用于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2]。现有LCR研究主要集中在脓毒血症、休克、心肺复苏术后、烧伤等[3-4],基于此认识,我们探讨动脉血早期(6h)乳酸清除率对呼吸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黄小权  孙小兵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1):1027-1028
目的评价乳酸早期清除率与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35例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23例)和死亡组(12例),比较患者乳酸清除率。同时以乳酸清除率10%为界限,分为高乳酸清除组(26例)和低乳酸清除组(9例),比较2组病死率。结果年龄、入ICU时的APACHEⅡ评分和血乳酸值在存活与死亡2组间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存活组的乳酸清除率高于死亡组(P〈0.05);高乳酸清除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组,且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6 h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可以评估重症感染患者的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乳酸清除率联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对重症中暑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0-2019年每年7-10月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就诊的重症中暑病例141例,入院即刻行APACHEⅡ和动脉血乳酸清除率检测,记录并统计所有病例预后情况,比较存活与病死病例的血乳酸清除率及APA...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动脉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与体外循环术后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526例体外循环下实施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死亡组(18例)和存活组(508例),比较两组的乳酸监测指标,器官衰竭数目及其他反映器官功能的指标,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与预后显著相关的指标。以乳酸指标进行量化分组,分别比较各组循环衰竭或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病死率。结果死亡组各时间点血乳酸水平、乳酸峰值、器官衰竭数目高于存活组,6 h乳酸清除率、pH值低于存活组(P0.05或P0.01)。乳酸峰值、6 h乳酸清除率、器官衰竭数目和pH值与患儿的预后明显相关。乳酸峰值≥10 mmol/L,6 h乳酸清除率≤10%的患儿病死率明显升高。结论乳酸峰值、6 h乳酸清除率、器官衰竭数目和pH值是评价患儿预后的良好指标。乳酸峰值≥10 mmol/L,6h乳酸清除率≤10%时应高度警惕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11.
黄君华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7):1271-1272
目的 探讨乳酸清除率对老年重症创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舟山医院ICU收治的老年重症创伤患者94例,入ICU时检测患者的动脉血乳酸水平,6 h后复查患者的血乳酸,计算相应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记录患者的预后转归。(1)根据患者的6 h血乳酸清除率10%作为界值,将患者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10%)67例和低乳酸清除率组(<10%)27例。对比2组患者的初始乳酸值、APACHEⅡ评分、6 h乳酸清除率和28 d病死率。(2)根据疾病的转归,94例患者分为生存组(70例)和死亡组(24例)。对比2组患者初始乳酸值、APACHEⅡ评分、6 h乳酸清除率。 结果 (1)低乳酸清除率组APACHEⅡ评分和28 d病死率分别为(27.81±5.25)分和40.74%,显著高于高乳酸清除率组[(25.36±5.19)分、1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生存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而6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 结论 乳酸清除率能够作为判断老年重症创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在判断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后收入ICU的患者临床资料,计算6h血乳酸清除率,同时进行APACHEⅢ评分及记录患者预后情况.根据患者人院72 h转归情况,分成存活≤72 h组和存活>72 h组,按血乳酸清除率10%为界分成高乳酸清除率组(>10%)和低乳酸清除率组(≤10%或负值),比较各组间性别、年龄、血乳酸基础值、6h血乳酸值、6h血乳酸清除率、6h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APACHEⅢ评分、休克指数等的差异性.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PCA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比较危险因素曲线下面积大小.结果 存活≤72 h和存活>72 h组在性别、年龄、血乳酸基础值、复苏6h内的APACHEⅢ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存活>72 h组的6h血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存活≤72 h组[(32.72±15.56)% vs (21.47±18.08)%,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中存活>72 h的比率明显高于低乳酸清除率组[73.24%vs 28.00%,P<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6h血乳酸清除率、6 h ScvO2是影响PCA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6h血乳酸清除率判断PCAS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30)较6 h ScvO2曲线下面积(AUC=0.729)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具有更好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论 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预后的评估重要且简便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乳酸清除率(LCR)对重症感染患者预后影响。方法:选取158例重症感染患者的资料,根据转归将患者分为死亡组(127例)和生存组(31例)。同时依据LCR 10%标准,将158例患者又分为低LCR组(72例)和高LCR组(86例)。分别比较各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治疗6 h后乳酸水平和清除率情况。结果:死亡组患者的治疗6 h乳酸浓度、APACHEⅡ评分较生存组高,低LCR组和高LCR组患者均低于生存组(P<0.05);低LCR组患者的6 h乳酸浓度、死亡率、APACHEⅡ评分均高于高LCR组(P<0.05);LCR≥10%且<30%的患者和≥30%患者的休克率(21.62%、18.37%)、死亡率(16.22%、8.16%)均较清除率<5%、5%~10%患者的休克率(46.43%、38.64%)、死亡率(32.14%、27.27%)低(P<0.05)。结论:早期清除感染危重症患者血乳酸水平对其预后病情改善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评估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海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64例严重脓毒症患者,记录确诊后初始动脉血乳酸、6h乳酸清除率、24h内APACHEⅡ评分及患者的转归。分别按临床转归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以血乳酸清除率10%为界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其差异性。结果各组间年龄、性别构成、初始动脉血乳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6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7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平均年龄(83.1±8.4)岁,分别于入院时和明确诊断后6 h测定动脉血乳酸,计算乳酸清除率。在患者入院第1个24 h内进行APACHEⅡ评分。以患者入院后28 d预后为研究终点,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早期乳酸清除率及APACHEⅡ评分。根据明确诊断后6 h乳酸清除率将患者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10%)和低乳酸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10%),比较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率、病死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乳酸清除率预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的乳酸清除率分别为(19.7±6.4)%和(7.7±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28 d病死率分别为26.7%(8/30)和58.8%(10/17),高乳酸清除率组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5);乳酸清除率预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率最佳临界点为20%,敏感性68.9%,特异性67.9%。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评分正相关,两者可作为判断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早期乳酸清除率对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48例重症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转归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APACHEⅡ评分、脓毒症休克发生率、初始血乳酸浓度和治疗6 h的乳酸清除率差异。根据乳酸清除率水平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APACHEⅡ评分、脓毒症休克发生率、初始血乳酸浓度和病死率的差异。结果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的一般资料、APACHEⅡ评分、初始血乳酸浓度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32.6±11.3)%比(15.2±10.1)%,P=0.024],而脓毒症休克发生率明显低于死亡组(30.9%比87.5%,P=0.019)。高乳酸清除率组的脓毒症休克发生率(34.6%比53.7%)及死亡率(25.5%比61.1%)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均<0.05)。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可用于早期评估重度感染患者的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SChE)水平联合乳酸清除率(LCR)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感染性休克患者90例,根据28天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52例)和死亡组(38例),根据SChE水平分为低SChE组(≤4 000 U/L)和正常SChE组(>4 000 U/L),根据24 h LCR分为低LCR组(LCR≤10%)和高LCR组(LCR>10%),记录所有患者一般资料以及感染性休克确诊24 h内血常规、降钙素原(PCT)、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血乳酸(LAC)。 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较大,APACHEⅡ评分、部分肝肾功能指标较高,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SChE、LCR水平较低。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SChE和LAC为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SChE联合LAC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预测效能最高(P<0.05)。 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低SChE组感染性休克患者累积存活率明显低于正常SChE组(P<0.05),低LCR组感染性休克患者累积存活率明显低于高LCR组(P<0.05)。 结论年龄、APACHEⅡ评分、SChE和LAC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SChE和24 h LCR可作为感染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血乳酸水平和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29例ICU危重患者入住ICU时行动脉血乳酸水平测定.6h和24h再次测定血乳酸水平,并计算6h和24h乳酸清除率.将患者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根据乳酸清除率的高低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6h乳酸清除率≥10%)和低乳酸清除率组(6h乳酸清除率<10%),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各组年龄和初始血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6h和24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45.25±12.52)%VS(8.53±11.21)%和(78.27+21.53)%VS(-10.63±8.22)%,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20.0%VS 51.0%,P<0.01).结论 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是反映危重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水平在新生儿窒息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8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入院后首次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并检测动脉血乳酸水平,分析二者相关性,建立线性回归方程;观察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新生儿窒息预后关系。结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CIS评分越低,动脉血乳酸水平越高,二者呈明显负相关关系 (P <0.01),直线回归分析显示:动脉血乳酸水平=19.403-0.177×NCIS。根据回归方程当动脉血乳酸水平 <3.473 mmol/L、3.473~7.013 mmol/L和 >7.013 mmol/L时,重度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2.00%、71.93%和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多器官损害发生率分别为0.00%、84.21%和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病死率分别为0.00%、1.75%和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动脉血乳酸水平作为一项客观、灵敏、简易的量化指标,能为临床医生快速及时判断新生儿窒息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169-171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及早期乳酸清除率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78例,检测治疗前1d及治疗后6h动脉血乳酸水平,计算早期乳酸清除率;根据入院血乳酸水平将患者分为重度升高组、轻度升高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APACHEⅡ评分、28d死亡率等临床相关指标。根据早期乳酸清除率,将患者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死亡率及动脉血气指标;对COPD并呼吸衰竭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随着治疗前患者血乳酸浓度的升高,其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通气率及住院时间、死亡率均呈升高趋势,且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高乳酸清除率组的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及PaCO2均有所下降,PaO2及pH升高(P<0.05),低乳酸清除率组仅PaO2较治疗前升高,高乳酸清除率组死亡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5);早期乳酸清除率是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保护因素(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早期乳酸清除率均影响患者预后,动态监测早期血乳酸水平的变化,可更好地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