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mTOR信号通路介导黄芩苷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黄芩苷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芩苷(0.01~ 100 μg/ml)对体外培养的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Western blot分析检测被黄芩苷干预的HCT 116细胞的增殖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浓度为1~ 100 μg/ml的黄芩苷处理组明显抑制HCT 116细胞的增殖(P<0.05).用100μg/ml黄芩苷处理后,增殖相关的蛋白mTOR、p70S6K、S6、eIF4E表达明显下调(P<0.05),4E-BP1表达明显上调.p-mTOR(Ser2448)、p-S6(Ser235/236)、p-4E-BP1(Thr37/46)的磷酸化水平下降(P<0.05).结论 黄芩苷能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来抑制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昆明山海棠总生物碱(total alkaloids of tripterygium hypoglaucum hutch,THHta)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THHta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倒置及荧光显微镜观察THHta作用后HCT116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THHta对HCT116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 bolt检测凋亡相关caspase-3及PARP蛋白表达.结果 THHLa能显著抑制HCT116细胞增殖,抑制率与剂量和时间呈依赖关系.THHta作用HCT116细胞48、72 h的IC_(50)值小于20 μg/ml.THHta(10μg/ml)能诱导HCT116细胞G_0/G_1期比例增加及细胞凋亡,caspase-3活化及PARP蛋白剪切显著增强.结论 THHta能显著抑制HCT116细胞增殖,并可诱导HCT116细胞G_0/G_1期阻滞及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体外实验评价丁香活性组分(active fraction from clove,AFC)的抗结肠癌活性,探讨AFC对敏感结肠癌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 采用Cell Counting Kit-8 assay检测AFC对多株结肠癌细胞LOVO、HCT116、HCT8、SW620增殖的抑制作用,体外筛选敏感的人结肠癌细胞。GFP-LC3转染后荧光显微镜检测自噬水平的强弱,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的形成,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的表达。结果 AFC对LOVO、HCT116、HCT8、SW620细胞的IC50分别是280.90±12.61、113.50±7.83、211.71±7.29、174.92±9.52μg/mL,最敏感的细胞是HCT116,最佳干预时间为48 h。AFC处理细胞48 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到HCT116细胞GFP-LC3转染后出现明显自噬斑点,透射电镜观察到HCT116细胞大量的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形成。Western blot结果表明,HCT116细胞AFC处理组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Becl...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潜在的调节作用机制。方法体外正常培养的HCT116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紫草素刺激,MTT法检测HCT116细胞的增殖情况,AnnexinV-FITC/PI双染后,流式检测HCT116细胞凋亡,q RT-PCR检测细胞中Bcl-2、Bax的m 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CT116细胞中Akt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10~80μg/m L浓度的紫草素对HCT116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凋亡;随紫草素浓度增加,HCT116细胞Bcl-2的m RNA表达逐渐下降(P<0.05),Bax的m 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p-Akt蛋白表达逐渐减少(P<0.05)。结论紫草素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进一步降低Bcl-2mRNA表达,增加Bax的m 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genistein)对结肠癌HCT116细胞的自噬诱导作用并探讨其在抗肿瘤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0、5、10、20、40、60、80 mg/L)染料木素及80 mg/L染料木素联合2 mmol/L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分别作用于HCT116细胞24、48、72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通过双荧光素酶慢病毒载体构建LC3及突变LC3(LC3 Mu)基因过表达的HCT116细胞,经100 mg/L的染料木素处理24 h后,荧光显微镜观测荧光在细胞内聚集情况。不同浓度(0、10、50、100 mg/L)染料木素处理HCT116细胞24 h后,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LC3蛋白Ⅱ/Ⅰ的比例。结果:CCK8法细胞增殖实验的结果表明,染料木素对HCT116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染料木素对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1)。染料木素对HCT116细胞的24 h、48 h、72 h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85.70 mg/L、34.44 mg/L、20.56 mg/L,而3-MA可以降低染料木素对HCT116细胞的抗增殖作用(P0.01)。荧光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染料木素可以诱导HCT116细胞中LC3荧光蛋白的聚集(P0.01),从而参与自噬小体的形成;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染料木素浓度的增加,LC3蛋白Ⅱ/Ⅰ的比例逐渐升高(P0.01)。结论:染料木素可能通过上调LC3蛋白Ⅱ/Ⅰ的比例诱导细胞内自噬体的产生,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孟春芹  刘先勇 《重庆医学》2021,50(11):1806-1811
目的 探讨竹节香附素A(RA)对人结肠癌耐奥沙利铂细胞株HCT116/L-OHP的逆转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aspase-3、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耐多药基因1(MDR1)等基因的表达;免疫荧光试验及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P-gp、IκB-α、P6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RA可增加HCT116/L-OHP细胞株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两药联合后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从原来的(234.12±6.13)μg/mL降低至(140.45±2.25)μg/mL,耐药逆转倍数约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单用奥沙利铂时,细胞凋亡率为20.5%,而联合RA后,细胞凋亡率增加至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及WB结果显示,凋亡关键因子caspase-3、PARP在联合组中表达较单用奥沙利铂组增加;耐药蛋白基因MDR-1及其编码蛋白P-gp在联合组中的表达较单药奥沙利铂组减少;此外,WB结果还显示,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中IκB-α、P65在联合组中的表达较单药组减少.结论 RA可增加结肠癌耐奥沙利铂细胞株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可能与调节NF-κB信号通路减少P-g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槲皮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活力、凋亡、自噬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PC-3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PC-3细胞活力,TUNEL染色检测PC-3细胞凋亡,吖啶橙染色观察PC-3细胞自噬小泡,GFP-LC3质粒转染分析观察PC-3细胞自噬小体,Western blot分析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融合蛋白(LC3)、Beclin-1和PI3K/Akt/mTOR 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 槲皮素以浓度-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抑制PC-3细胞活力,并诱导细胞凋亡;能够增加PC-3细胞自噬小泡和自噬小体的数量;能够升高PC-3细胞LC3-Ⅱ/LC3-Ⅰ及Beclin-1表达,同时降低磷酸化-PI3K、磷酸化-Akt和磷酸化-mTOR的表达。结论 槲皮素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mTOR 信号通路诱导PC-3细胞发生自噬。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化瘀解毒方含药血清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周期、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凋亡相关蛋白Bcl-x L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10%、15%、20%健脾益气化瘀解毒方含药血清处理HCT116细胞12、24、48、72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处理24、48 h后,碘化丙啶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CT116细胞内Caspase-3,Bcl-x L和Bax蛋白的表达;对照组均予以相同浓度空白鼠血清及10%胎牛血清(FBS)。结果细胞增殖:12 h后15%、20%含药血清与相同浓度鼠空白组比较,对HC116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2 h对HCT116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P0.05),健脾益气化瘀解毒方含药血清对HCT116细胞增殖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与时间、浓度呈正相关。细胞周期:10%及15%含药血清组G2期细胞减少,而G1期与S期细胞增多,20%含药血清组G1期与S期细胞减少,而G2期细胞增加,48 h作用明显,而空白鼠血清细胞周期则无明显变化,说明含药血清能阻滞细胞周期,与时间呈正相关。细胞凋亡:与相应浓度对照组比较,含药血清处理24、48 h后,HCT116细胞晚期凋亡率增加,并且随浓度、时间增加凋亡率增加(P0.05),说明含药血清能促使HCT116细胞凋亡,与时间、浓度呈正相关。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空白鼠血清组相比,15%含药血清可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3、Bcl-x L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健脾益气化瘀解毒方可能通过将结肠癌HCT116细胞周期阻滞,从而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通过上调凋亡相关蛋白Bax,下调Caspase-3、Bcl-x L蛋白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JS-K 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 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JS-K 处理 HCT116 细胞48 h 后,采用MTS 法检测JS-K 对HCT116 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PI 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 JS-K 对HCT116 细胞周期的影响;Annexin V-FITC/PI 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JS-K 对HCT116 细胞凋亡的 影响;Texas Red-X 鬼笔环肽荧光染色观察细胞骨架形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Bcl-2 家族基 因mRNA 表达。结果 JS-K 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 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 <0.05)。 JS-K 诱导HCT116 细胞被阻滞在G2/M 期(P <0.05)。JS-K 可致HCT116 细胞发生晚期凋亡(P <0.05)。 JS-K 可改变HCT116 细胞骨架形态、微丝结构与分布。随着JS-K 浓度增加,促凋亡基因Bax、Bik、Bim、 Puma mRNA 相对表达量上调,抗凋亡基因Mcl-1 mRNA 相对表达量下调(P <0.05)。结论 JS-K 对人结肠 癌HCT116 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通过调节Bcl-2 家族基因表达,阻滞细胞G2/M 期,促进细胞发生晚 期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鞘氨醇激酶2(SphK2)在5-氟尿嘧啶(5-FU)诱导的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Hoechst33342染色检测5-FU作用48 h后HCT116细胞凋亡形态学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5-FU作用48 h后HCT116细胞的凋亡率,并分析SphK2的干扰或过表达对5-FU诱导的HCT116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用蛋白质印迹法观察5-FU诱导HCT116细胞SphK2活性的改变及干扰或过表达SphK2对5-FU诱导凋亡中凋亡标记蛋白的影响。结果 5-FU能诱导HCT116细胞凋亡,细胞出现了明显的核固缩、染色质凝集等凋亡形态变化。细胞SphK2被干扰后,与未被干扰的细胞相比,5-FU诱导后的细胞凋亡率增高(P<0.01),凋亡标记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过表达SphK2的细胞在5-FU作用下其凋亡率较对照组(空质粒处理)下降(P<0.01),凋亡标记蛋白表达水平亦下降;5-FU可诱导磷酸化SphK2水平增高。结论 SphK2对5-FU诱导的HCT116细胞凋亡具有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飞燕草素对HER-2+乳腺癌细胞MDA-MB-453自噬的诱导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不同浓 度飞燕草素处理MDA-MB-453细胞,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dT介导的脱氧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和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凋亡和与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荧光斑点、免疫荧光和Western 印迹检测自噬的诱导情况和诱导机制。 结果:飞燕草素抑制MDA-MB-453细胞增殖,增加TUNEL阳性细胞数,下调 caspase-3 和caspase-9蛋白活性,上调裂解的caspase-3和裂解的caspase-9蛋白活性。飞燕草素增加GFP-LC3荧光斑点数、 LC3免疫荧光斑点数、LC3-II和ATG5蛋白表达。飞燕草素下调mTOR通路蛋白AKT,mTOR,eIF4E和p70s6k蛋白活 性。结论:飞燕草素诱导HER-2+乳腺癌细胞MDA-MB-453凋亡的同时通过抑制AKT/mTOR通路诱导细胞自噬。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槲皮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自噬和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与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的关系及机制。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MDC染色法检测自噬泡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水平,运用3-MA研究槲皮素对自噬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槲皮素能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力(P<0.01),上调细胞中MDC染色标记的荧光颗粒,并伴随浓度的上调明显增加(P<0.01),能促进脐静脉内皮细胞中自噬蛋白LC3Ⅱ/LC3Ⅰ水平表达(P<0.01),降低p-AKT/AKT、p-mTOR/mTOR水平(P<0.01)。与槲皮素组比较,槲皮素+3-MA组细胞活力和LC3Ⅱ/LC3Ⅰ均明显降低(P<0.05),p-mTOR/mTOR明显增加(P<0.05)。结论:槲皮素可通过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细胞自噬来调控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京尼平苷(geniposide, GP)通过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对1-甲基4-苯基-四氢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 1,2,3,6-tetrahydropyridine,MPP+)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H-SY5Y细胞获得的帕金森细胞模型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方法 以SH-SY5Y细胞为研究对象,按照处理方法将其分为Control组(正常培养)、MPP+组(在Control组基础上添加1 mmol/L MPP+)、GP组(在Control组基础上添加100 μmol/L GP)、MPP++GP组(在MPP+组基础上添加100 μmol/L GP)。使用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凋亡及AMPK、mTOR、LC3蛋白相关表达水平的差异。应用AMPK激活剂、mTOR抑制剂处理后,再次使用Western blot检测MPP+组及MPP++GP组细胞上述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 相较于Control组,MPP+组细胞凋亡率、LDH活性、MAD含量、AMPK磷酸化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明显增加,SOD活性及mTOR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1)。相较与MPP+组,MPP++GP组细胞凋亡率、LDH活性、MAD含量、AMPK磷酸化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明显降低,SOD活性及mTOR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P<0.01)。而添加AMPK激活剂或mTOR抑制剂后,MPP+组及MPP++GP组细胞AMPK磷酸化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明显升高,mTOR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 结论 GP部分通过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抑制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氧化应激损伤及自噬。  相似文献   

14.
研究天然抗氧化剂右旋硫辛酸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采用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活性氧试剂盒分析细胞内ROS水平。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和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自噬以及相关通路蛋白表达,包括Bax、Bcl-2、caspase 3、PARP、ATG5、ATG7、LC3、Beclin1、mTOR、P70S6K、P38、P53、ERK、Akt、MEK等。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不同时间药物处理,右旋硫辛酸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提高细胞内ROS水平,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右旋硫辛酸通过上调促凋亡蛋白Bax,激活caspase家族,从而激活凋亡效应蛋白caspase 3和PARP,同时右旋硫辛酸还可上调自噬相关蛋白ATG5、ATG7、Beclin1、LC3水平,抑制磷酸化mTOR和P70S6K,激活自噬。通路研究表明:右旋硫辛酸可上调磷酸化的P38和JNK促凋亡通路促进凋亡,抑制磷酸化Akt、ERK的表达。添加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后,明显抑制自噬发生。因此,右旋硫辛酸可能通过调控P38/AMPK-JNK,PI3K/Akt和Ras/Raf/MEK/ERK途径激活自噬,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阿糖胞苷(Ara-C)通过自噬途径影响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株增殖、凋亡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ra-C作用24 h和48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凋亡率和周期;Hoechest染色观察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吖啶橙染色观察细胞酸性自噬小泡;Western blot检测p38和p-p38蛋白表达变化;RT-PCR和免疫荧光检测自噬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CCK-8检测发现不同浓度的Ara-C均能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FCM检测显示Ara-C能增加细胞的凋亡和将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Hoechest染色发现Ara-C处理K562细胞后呈凋亡形态改变;吖啶橙染色发现Ara-C组细胞绿色荧光增强,细胞出现大量的酸性自噬小泡;RT-PCR检测发现Ara-C上调自噬关键基因Beclin-1、LC3A和LC3B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发现Ara-C增加磷酸化p38表达;免疫荧光检测发现Ara-C增加LC3表达.结论 Ara-C能够激活p-p38介导的K562细胞发生自噬,进而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细胞实验探讨一种新的AKT抑制剂E20对人类CNE-2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及其内在的调节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E20处理后CNE-2细胞的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Mito-SOX流式数据分析检测线粒体ROS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E20处理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AIF和Bcl-2)和自噬相关蛋白(LC3B-I、LC3B-II和P62)表达的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和自噬小体的变化。结果:E20显著抑制CNE-2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E20处理后CNE-2细胞线粒体ROS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凋亡蛋白AIF显著升高,抗凋亡蛋白Bcl-2显著降低,自噬相关蛋白LC3B-II显著升高、P62显著降低(均P<0.05);透射电镜发现E20处理后的细胞线粒体受损,自噬小体增多。结论:E20可以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同时可能激活其自噬来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为鼻咽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化疗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灵芝提取物(Ganoderma lucidum extract,GLE)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诱导的Neuro-2a细胞自噬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蛋白印迹检测自噬标志物LC3的转换(LC3-Ⅱ/LC3-Ⅰ)以及荧光显微镜检测LC3点状聚集物的形成。同时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MPK/mTOR/ULK1、PINK1/Parkin、NIX/LC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激光共聚焦采集图像结果显示,MPP+处理组细胞LC3-Ⅱ聚集于自噬体膜上,观察到呈点状聚集状态,而GLE干预组细胞点状聚集状态不明显。以LC3的点状聚集阳性细胞占总细胞的百分比评价自噬水平的高低。MPP+组呈绿色点状分布的LC3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GLE组明显降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显示GLE组LC3-Ⅱ/LC3-Ⅰ比值降低。同时,经GLE处理后,可以改善MPP+损伤引起的AMPKα/mTOR/ULK1、PINK1/Parkin通路各蛋白异常表达。结论 GLE能抑制MPP+诱导的Neuro-2a细胞的自噬反应,调节细胞自噬相关蛋白AMPK/mTOR/ULK1以及PINK1/Parkin的异常表达,表明GLE可能通过调节细胞自噬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小檗碱通过自噬依赖性凋亡发挥抗结直肠功效的潜在作用机制。  方法  使用HCT116细胞和移植瘤模型小鼠进行小檗碱抗肿瘤药效和可能作用机制的研究。体外研究中, 通过利用CCK8实验评价小檗碱对结直肠癌细胞活力的影响, 使用细胞克隆实验评价小檗碱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同时借助流式细胞术和TUNEL染色法对小檗碱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作用进行研究。透射电镜和mCherry-GFP-LC3B腺病毒转染细胞用于检测细胞内自噬流变化。通过对小鼠组织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TUNEL染色, 评价小檗碱体内抗结直肠癌作用。  结果  体外研究结果表明, 小檗碱能够抑制结直肠癌细胞活力, 诱导细胞凋亡, 同时提高细胞内LC3B水平。使用自噬抑制剂3-MA、CQ和BafA1进行干预, 自噬抑制剂能够促进HCT116细胞生长, 抵消小檗碱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凋亡作用。雷帕霉素增强小檗碱上调HCT116细胞中LC3B水平的作用, 同时Z-VAD-FMK或ATG siRNA能够废除小檗碱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在体研究结果表明, 小檗碱能够降低肿瘤体积和重量, 引起肿瘤组织发生凋亡。进一步的体内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小檗碱显著抑制p-mTOR表达, 同时显著上调ATG5、ATG7、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8表达。  结论  小檗碱能够通过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发生自噬, 促进其发生caspase依赖性凋亡, 进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 B-Raf,BRAF)激活的长链非编码 RNA(BRAF-activated long-chain non-coding RNA,lncRNA -BANCR)对甲状腺癌细胞凋亡和自噬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RT-PCR检测lncRNA -BANCR在甲状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lncRNA-BANCR和甲 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联;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lncRNA-BANCR对甲状 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lncRNA-BANCR对甲状腺癌细胞凋亡行为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 lncRNA-BANCR对甲状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setern印迹检测抑制lncRNA -BANCR的表达后自噬蛋白LC3-I和LC3- II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甲状腺癌组织中lncRNA-BANCR表达水平较高(P<0.05);lncRNABANCR 的表达与甲状腺癌的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分期越高,lncRNA -BANCR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 越高(P<0.05);抑制lncRNA-BANCR的表达后,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均P<0.05);同 时可使甲状腺癌细胞的凋亡行为得到一定的促进(P<0.05);自噬蛋白LC3-I和LC3-II的表达水平相应增高(均P<0.05)。 结论:lncRNA-BANCR的表达通过影响甲状腺癌细胞的自噬行为而对其增殖、侵袭及凋亡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