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三门峡市1986-2007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三门峡市乙脑流行特征与规律,探讨防制对策与措施。方法采用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的数据进行一般统计学方法,对22年乙脑发病进行描述分析。结果三门峡市1986~2007报告乙脑1673例,死亡124例。最高发病率为1988年,19.98/10万,最低2005年,0.17/万,年均发病率4.37/10万,整体疫情趋势在波动中下降。病例分布呈高度散发状态,发病高峰为每年7-9月,呈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农村高于市区。2003年后乙脑发病大年龄组明显上升。结论乙脑的防治在农村地区采取以加强免疫接种、防蚊灭蚊和健康教育宣传的综合防治措施,并且要加强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免疫接种,使人群达到并维持高免疫水平,从而有效地控制乙脑发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文通过探索和了解我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变化趋势,为提出和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得出结论:应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准确分析流行趋势,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乙脑疫苗的有效接种是预防、控制乙脑流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7-2010年河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乙脑监测管理系统信息、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7-2010年共报告乙脑86例,平均发病率0.031/10万,死亡3例,死亡率0.001/10万。病例散发且相对集中在河北东南部地区的衡水、邯郸和邢台;呈明显的夏秋季流行高峰,发病多为15岁以下儿童,占病例总数的63.95%;有免疫史的占20.63%,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占79.37%。结论河北省乙脑流行特征符合乙脑的一般流行规律。建议加强乙脑流行病学监测及提高实验室诊断水平,实施以乙脑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尤其是加强对高发地区和15岁以下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防控我省乙脑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苍溪县2004年—2013年乙脑疫情监测资料和个案调查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间共报告发生乙脑47例,年均发病率为0.66/10万,总体呈低水平流行。男女发病之比为1.14∶1;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占44.68%,其次是小学生,占31.91%;1岁~6岁组发病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4.47%;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89.36%的病例集中在7月~8月,8月份为发病高峰。结论乙脑病例呈高度散发及地区间相对高发,提示乙脑防治重点是做好儿童乙脑疫苗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加强对重点地区学龄前儿童的查漏补种工作,加大开展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开展人间、病媒生物监测及防蚊灭蚊工作,降低暴露危险。  相似文献   

5.
广西1992~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为科学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2~2006年广西疫情报告资料和19个县疫苗接种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92~2006年广西累计发病5 84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83/10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每间隔4~5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14个地级市均有病例发生;发病以6~7月为主;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男性发病多于女性,0~14岁组病例占绝大部分;1995~2005年0~14岁儿童乙脑疫苗接种率较低.结论 病例分布广泛,呈高度散发,发病有显著季节性,主要集中在低年龄儿童,需提高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1951~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湖北省1951~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特征,分析乙脑监测结果,为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湖北省疫情信息管理系统的疫情资料及2005~2006年全国乙型监测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累计报告乙脑病例130304例、累计死亡数为16227例;年发病率波动在0.14/10万~33.69/10万之间。90年代后期以后以鄂西地区发病率较高。高发季节在5~10月,10岁以下儿童占90.74%,男女发病比例为1.77:1,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59.49%)。其次为学生(34.24%)。媒介蚊密度从6月份开始增加,9月上旬达最高。猪血清乙脑IgG抗体总阳性率72.19%。正常人群血清IgG抗体总阳性率约35%。临床病例实验室确诊率50%。结论流行趋势和流行地区的改变与乙脑疫苗的使用密切相关,要加强乙脑监测及预测预警,采取加强10岁以下儿童乙脑疫苗接种和防蚊灭蚊为主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渭南市2005-201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特点和流行趋势,为提出针对该地区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渭南市2005-201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渭南市2005-201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呈现波动性,以2006年最高(1. 329/10万),2015年无病例报告,发病率中位数为0. 245/10万; 7~9月为发病高峰;全市11个县区均有发病,发病率居前3位的分别为蒲城(0. 479/10万)、富平(0. 422/10万)和白水(0. 376/10万);男女之比为0. 99∶1;发病年龄以40~80岁为主(59. 64%),2005-2010年40~80岁病例占比(55. 19%)低于2011-2016年(69. 57%);职业构成以农民居多(60. 09%),2005-2010年农民病例占比(55. 84%)低于2011-2016年对比(69. 57%)。结论应加强高发地区和重点人群的防蚊宣传教育,开展以畜棚灭蚊为重点的卫生运动,并制定面向成人的免疫接种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宜宾市2004-2011年乙型脑炎流行情况及其变动趋势,为科学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宜宾市2004-2011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宜宾市8年间共报告流行性乙型脑炎395例,死亡11例,年均发病率为1.015/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28/10万.全市十个区县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高峰在7-9月,年龄集中于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结论8年间宜宾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以散发为主,发病呈下降趋势,应加强儿童入学入托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构筑有效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9.
何志慧  蒋莉  李听松 《重庆医学》2008,37(14):1572-1574
目的总结重庆地区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临床特征,比较2005年与2006年患者的差异。方法收集2006年7~9月及2005年同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共286例乙脑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年患儿皆符合乙脑的一般临床特征;与2005年组比较,2006年组疫情严重,表现为发病例数增加,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并发心肌损害比率高;而且乙脑特异性IgM抗体检查阳性率较2005年组显著降低。结论每年流行性乙脑的临床特征不尽相同,可能与传染源、致病病毒株(存活能力、毒力、繁殖能力)、传播媒介等相关因素不尽相同有关。重庆地区2006年的高温酷暑天气和大旱,可能是导致这种差异性的气候、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钦州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为今后进一步做好预防控制和消除乙型脑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3~2007年钦州市发生547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个案调查表和疫情资料,结合现场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钦州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时间4~8月,发病高峰为6~7月份;15年间共发病547例,发病率为1.13/10万,死亡86例,死亡率为0.24/10万,病死率为15.72%,好发年龄为1~6岁,男女之比为1.51:1,无接种乙脑疫苗史494例,占90.31%。结论对钦州市所有适龄儿童进行计划免疫规划的乙脑疫苗接种,对流行地区采取灭蚊、防蚊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等综合性措施,将有效控制乙型脑炎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许昌市2007—2017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免疫接种、诊断与治疗、临床分型与愈后,以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7年许昌市累计报告流行性乙型脑炎4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09/10万。年报告发病率波动于0.00/10万~0.21/10万之间,并于2009和2010年、2016年出现两个发病率高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病例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97.50%),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95.00%),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65.00%)。时间分布在7—10月,8月为发病最高峰(55.00%),有严格的季节性。调查发现,许昌市历年常规免疫接种率均未达到100.00%,且有2.50%病例完成乙脑疫苗全程接种后发病,存在免疫空白和免疫失败情况。本地诊断率低(仅5.00%),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较长,M(P25-P75)为5.5(4~9) d。临床愈后不佳,病死率为2.50%,后遗症发生率为35.00%。结论 近年来,许昌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维持在较低报告发病率水平。但仍存在免疫空白和免疫失败、重症和极重症病例构成比高、临床后果严重、本地医疗机构诊断率低和病人发病与诊断时间间隔较长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防蚊灭蚊、环境治理、健康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减少乙脑疫情的发生和流行,提高及时诊断率和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梅州市乙型脑炎流行特征,为乙型脑炎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ELISA检测方法对梅州市2003~2011年乙脑病例检测和分析.结果 2003~2011年梅州市五华等6县区共发生乙脑病例102例.流行高峰为6月份.最小年龄8个月,最大年龄13岁,以6~10岁(59.80%)为多见.发病地区以五华县68例(66.67%)为主.临床表现以高热、嗜睡、昏迷、抽搐和锥体受损为主.结论 梅州市乙脑发病呈高度散发(除2003年外),有严格的季节性和年龄特征,儿童对乙脑无免疫力是引起发病的根本原因,乙脑疫苗的及时接种是预防乙脑发病的最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3.
潘程程  邓云  吴波 《中国热带医学》2018,18(10):1043-1046
目的 分析重庆市万州区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7年万州区肺结核患者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7年共登记肺结核患者8 420例,年均肺结核登记率为75.51/10万,登记率从2011年的81.95/10万下降到2017年的63.16/10万,肺结核疫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P=0.000)。男性患者年均登记率为106.33/10万,女性患者年均登记率为44.51/10万,男女性别比为2.4∶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5~64岁的中年人群,占53.40%;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9.30%,农村肺结核患者年均登记率高于城镇,分别为115.84/10万和48.2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重庆市万州区肺结核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防治重点人群为中年、男性、农民,重点防控地区为农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年至2011年通过突发公共卫生管理系统报告的所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至2011年重庆市报告传染病(2 011起,91.7%),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50起,2.28%),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13起,0.60%)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19起,5.44%)共2 193起,发病54 938例,死亡167例。2009年报告事件数最多(727起,33.15%),每年4~6月为发病高峰。从一圈两翼看,一小时经济圈报告事件数最多(1 206起,54.99%),渝东南翼最少(299起,13.63%),渝东北翼居中(688起,31.37%);分区县看,开县报告事件数最多(190起,8.66%),双桥区最少(3起,0.14%)。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1 769起,80.67%),以乡小学(802起,45.34%)、乡中学为主(284起,16.05%)。结论:重庆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事件为主,主要发生在学校。应加强以传染病事件为主、以学校为重点场所的预防和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住院疾病谱特点.方法 对2015年重庆市二级及以上医院0~14岁儿童住院病案首页数据中的主要诊断、性别、年龄等项目进行疾病谱顺位及构成比分析,深入挖掘疾病谱变化趋势与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 影响儿童健康的前5位系统疾病分别是呼吸系统疾病(男43.84%,女45.74%)、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男12.01%,女13.87%)、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男9.48%,女9.88%)、消化系统疾病(男9.09%,女6.95%)、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男6.86%,女5.27%),呼吸系统疾病始终排在第1位,各系统疾病性别差异不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构成及顺位上升;呼吸系统疾病排名中,肺炎(38.73%)、急性支气管炎(17.29%)、急性扁桃体炎(13.83%)是影响儿童健康的前3位类目疾病.结论 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童健康促进关注的重点,卫生防疫部门应针对儿童提供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并对于儿童不同年龄组疾病顺位的差异,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24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做好乙脑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快速IgM抗体捕捉ELISA进行患者血清或脑脊液的乙脑抗体检测,结合临床表现予以诊断.对确诊病例利用Excel软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共收集疑似乙脑患者血清/脑脊液标本626份,阳性224例,检出率为35.78%,脑脊液的阳性检出率略高于血清.男女比例为1.24∶1,好发年龄为10岁以下及50岁以上,发病者多数在农村.发病时间7-10月,发病高峰集中在8月.结论 开展乙脑病例监测,在高发地区及农村进行重点控制,加强宣传教育和增强灭蚊、防蚊意识,加强中老年人的乙脑疫苗免疫接种,是降低乙脑发病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南通市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南通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的研究。结果:(1)全市0~14岁年龄组总人数774 165例,共报告手足口病8 822例(11.40‰),其中重症病例89例,无死亡病例报告。(2)2011年2月和8月是南通市全年手足口病发病2个低点;南通市不同县(市)区手足口病发病率差异较大,市区手足口病发病率高于县区;其中港闸区发病620例(21.90‰),启东市发病441例,发病率最低(4.27‰)。(3)南通市手足口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年龄构成以0~5岁组儿童为主达8112例,占全部病例总数91.95%,其中以3岁组儿童手足口病发病数最多;(4)南通市手足口病病原构成以EV71为主达178例,占全部病原构成的48.77%。结论:根据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应重点加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全人群对于手足口病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12-2017年菏泽市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疫情特点与病毒类型,指导菏泽市流感防控工作。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选取2012-2017年菏泽市流行性感冒监测病例,对流行性感冒疫情的三间分布特征及流行性感冒病毒病原学特点进行描述性分析。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分离和鉴定采用细胞培养方法。结果 2012-2017年菏泽市共报告流感病例4 014例,年均发病率7. 94/10万;采集1 334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检出流感病毒329株,阳性率为24. 66%。共监测到H3N2亚型、BY型、BV型和新甲H1N1型4个病毒类型。结论 2012-2017年菏泽市流感疫情相对稳定,流感流行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县区分布、年龄分布、月份分布均不平衡,每年的优势流行株均不相同,先后以H3N2型、BY型、H3N2型、BV型为优势株。为预防流感疫情的发生,今后要加强流感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要扩大流感监测范围,不断提高流感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明确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合并肾功能损害患者的基本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多中心回顾性临床研究,从重庆市两所C O V ID-19定点收治医院的病例系统收集了明确诊断为C O V ID-19的患者信息,包括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和治疗方式等.结果 共收集了514例患者资料,最终纳入462例C ...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青海省梅毒疫情状况,为梅毒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青海省2011-2017年报告的梅毒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青海省2011-2017年共报告梅毒病例19 813例,报告发病率年均增长11. 79%。隐性梅毒在所有梅毒报告病例数的构成比从2011年的45. 10%提高到2017年的73. 09%,一期、二期、胎传梅毒报告发病率下降,三期梅毒报告发病率低但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16. 42%。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西宁市、海南州、海东市,年均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分别为海南州、果洛州、黄南州。20~49岁组报告病例数占全部报告病例的71. 09%,女性病例多于男性,农、牧民是发病的主要人群。结论青海省梅毒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防控措施的落实,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