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电监测中癫痫发作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癫痫患者提供在脑电监测癫痫发作过程的安全护理 ,保证脑电监测质量 ,确定致痫灶 ,为手术提供准确定位。方法 :脑电监测前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 ,对患者应用抗癫痫药物进行干预 ,做好脑电监测过程中癫痫发作时各种抢救工作及护理安全措施。结果 :4 8例癫痫患者脑电监测癫痫发作、美解眠诱发癫痫发作 ,抢救工作准备充分 ,护理措施得当 ,监测医生和护士密切配合 ,既描记到致痫灶波形 ,又安全度过癫痫发作过程 ,无一例意外发生。结论 :脑电监测癫痫波形是确定致痫灶一种主要检查项目 ,是为选择手术方式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主要手段。在脑电监测患者癫痫发作期间 ,监测医生与护士进行密切配合 ,做好各项抢救及护理措施准备 ,是患者平安度过脑电监测癫痫发作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癫痫病人提供在视频脑电监测过程中的安全护理,保证监测质量,确定致痫灶,为手术提供准确定位。[方法]对52例癫痫病人行视频脑电监测,在监测前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及药物干预;做好各种诱发试验和癫痫发作时的抢救工作及护理安全措施。[结果]52例癫痫病人在脑电监测过程中,由于护理干预措施得当,监测医生和护士密切配合,所以完整记录了导致痫灶波形和病人的体态活动,使病人安全度过癫痫发作过程,无一例意外发生。[结论]视频脑电监测癫痫波形是确定致痫灶一种主要检查项目,是为选择手术方式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主要手段。在视频脑电监测期间,加强病人管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种护理干预措施和抢救工作的准备是病人安全及顺利地完成检查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癫痫病人行视频脑电监测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癫痫病人提供在视频脑电监测过程中的安全护理,保证监测质量,确定致痫灶,为手术提供准确定位。[方法]时52例癫痫病人行视频脑电监测,在监测前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及药物干预;做好各种诱发试验和癫痫发作时的抢救工作及护理安全措施。[结果]52例癫痫病人在脑电监测过程中。由于护理干预措施得当,监测医生和护士密切配合,所以完整记录了导致痫灶波形和病人的体态活动,使病人安全度过癫痫发作过程。无一例意外发生。[结论]视频脑电监测癫痫波形是确定致痫灶一种主要检查项目,是为选择手术方式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主要手段。在视频脑电监测期间。加强病人管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种护理干预措施和抢救工作的准备是病人安全及顺利地完成检查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萧春燕  魏慧  徐敏 《护理与康复》2014,13(7):680-681
目的观察癫痫发作提问卡在视频脑电监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作癫痫发作提问卡,包括发作时10个问题、发作后12个问题。一旦患者在监测中出现癫痫发作,立即按癫痫发作提问卡内容进行提问。结果对105例视频脑电监测患者应用提问卡,54例有异常表现与症状患者中,排除癫痫17例,明确癫痫分型15例,获得致痫灶定位22例。结论癫痫发作提问卡的应用有助于医生对癫痫的诊断、鉴别诊断、分型及致痫灶的定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内电极监测癫痫发作初始期脑电对致痫灶的定位价值。方法1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其临床、影像学检查及头皮脑电记录等不能精确定位致痫灶,经颅骨钻孔、埋置颅内深部和/或皮层电极,长程脑电监测并分析发作初始期脑电的异常放电节律和范围,对比术后病理学检查和随访结果,分析发作初期脑电定位致痫灶的准确性。结果记录到了47次临床发作。发作初期异常放电可分为4种形式:低幅快节律、尖波节律、高幅棘波节律和棘慢波节律。按异常放电范围可分为:局限性放电、区域性放电和广泛性放电。11例(78.5%)患者准确定位了致痫灶,术后癫痫发作消失(64.3%)或极少发作(14.2%),2例(14.2%)发作减少90%以上,1例(7.1%)术后无改善。结论颅内埋置电极脑电监测癫痫发作初始期异常放电形式、部位和异常放电范围是定位致痫灶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癫痫刀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的配合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12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应用癫痫刀行病灶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认为手术前要加强安全管理,做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配合医生做好术前视频脑电监测定位;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癫痫发作的观察与护理、烦躁患者的安全护理,做好出院宣教,指导正确使用抗癫痫药物.本组12例经癫痫刀治疗,10例癫痫波消失,2例少量痫样放电.  相似文献   

7.
李明英  倪艳  邓开鸿 《华西医学》2011,(10):1517-1520
目的探讨用视频脑电图和MRI诊断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2月一2010年5月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38例。其中,海马硬化25例,颞叶萎缩伴脑发育不良2例,脑灰质移位及巨脑回4例,血管畸形3例,胶质瘤2例,脑内囊肿1例,外伤性癫痫1例。用视频脑电图监测癫痫发作期及发作间期痫样放电的来源部位及脑电活动特点,用MRI扫描显示痫灶区的表现特征,并与手术、病理改变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视频脑电图对癫痫发作期的致痫灶来源定位准确率为100%(38/38),发作间期定位准确率为53%(20/38)。MRI对发作间期的致痫灶及相关病变定位诊断准确率为89%(34/38),病变定性准确率为79%(30/38)。结论视频脑电图和MRI检查有机结合,对药物难治性癫痫,能更有效检出致痫灶的部位及性质,为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8.
颅内电极监测癫痫发作初始期脑电定位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颅内电极监测癫痫发作初始期脑电对致痫灶的定位价值。方法 14例难治性癫痫患,其临床,影像学检查及头皮脑电记录等不能精确定位致痫灶,经颅骨钻孔,埋置颅内深部和/或皮层电极,长程脑电监测并分析发作初始期脑电的异常放电节律和范围,对比术后病理学检查和随访结果,分析发作初期脑电定位致痫灶的准确性。结果 记录到47次临床发作。发作初期异常放电可分为4种形式;低幅愉节律,尖波节律,高幅棘波节律和棘慢波节律。按异常放电范围可分为:局限性放电,区域性放电和广泛性放电,11例(78.5%),患准确定位了致痫灶,术后癫痫发作消失(64.3%)或极少发作(14.2%),2例(14.2%)发作减少90%以上,1例(7.1%)术后无改善。结论 颅内埋置电极脑电监测癫痫发作初始期异常放电形式,部位和异常放电范围是定位致痫灶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6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对18F-FDG PET显像与EEG在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位上的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62例临床确诊颞叶癫痫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发作间期PET-CT脑显像检查和长程/视频EEG检查,细致分析图像,并将所得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二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8F-FDG PET显像准确定位42例癫痫患者病灶位置,头皮EEG准确定位致痫灶30例,准确率分别为67.7%及48.4%,二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18F-FDG PET显像结果表现较多样,影像分析应细致、审慎。结论:发作间期PET-CT脑显像检查定位颞叶癫痫致痫灶优于长程/视频EEG检查,但因其价格较昂贵,临床可首选EEG定位癫痫,EEG定位困难时选择PET显像可明显提高致痫灶定位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癫痫患者行脑电监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癫痫患者提供在脑电监测前、中、后的持续护理,保证脑电监测质量,为确定后续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360例有癫痫或疑似癫痫发作病史的患者行视频脑电监测,脑电监测前对患者及陪伴人员进行健康宣教,准备适当的环境,做好脑电监测过程中各种诱发试验和癫痫发作时各种抢救工作及护理安全措施,检测结束后进行皮肤护理。结果215例患者经监测后确定癫痫给予合理调整癫痫药物,避免超用药物,减少药物不良反应。50例患者确定可行手术,得到了根治的机会。69例患者确诊不是癫痫,避免误诊。26例患者因监测期间无发作,家属放弃监测。监测期间无患者外伤、舌咬伤等意外事件发生。监测质量医生满意,图像及脑电图反映清晰。结论视频脑电图监测结果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疾病诊断、治疗方案、癫痫部位定位及药物合理的使用,因此癫痫患者行脑电监测期间的护理配合尤为重要,良好的护理配合在提高脑电图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术中皮层脑电监测的护理经验.方法 术中使用皮层电极对病灶及相应部位皮层脑电监测,确定癫痫灶的位置及范围,显微镜下行癫痫灶切除,切除后再次进行皮层脑电图监测.结果 本组34例在监测中均有痫样放电,患者术后8~12 d恢复顺利,无并发症.结论 术中皮层脑电监测对癫痫的手术治疗十分重要,对于术前定位的病例,可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阐述难治性癫痫病人颅内埋藏电极置入的方法、对象的选择及发展,综述难治性癫痫病人颅内埋藏电极术后视频脑电监测的护理进展,认为术后视频脑电监测过程中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保证致癫痫病灶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3.
视频脑电监测是在普通脑电图的基础上,采用录像系统与脑电图同步描记法,对患者各种状态下的脑电活动进行监测,将患者临床发作全过程以及发作时脑电图记录同时展示给医生,既可长时间同步记录脑电图与录像,又可以识别伪差,大大提高了癫痫的确诊率,是确定致病灶的一种主要检查项目,为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了有利依据[1].  相似文献   

14.
视频脑电监测是最近发展起来的新型脑电检查手段,可以将癫痫病人发作的临床表现和脑电活动的同步变化在获得病人脑电记录的同时得到病人同期临床表现的录像.视频脑电图可以进行任意时程的监测[1],对于癫痫诊断、鉴别诊断和癫痫手术治疗前的术前定位有重要价值.长程视频脑电监测通过延长记录时间,增加记录发作的机会,分析发作期及间歇期痫性放电,提高痫灶定位的准确性,目的是获得病人发作期的脑电图和具体发作的临床表现[2].  相似文献   

15.
长时脑电监测即对患者行长时间动态脑电图追踪描记 ,对其清醒、睡眠各不同状态脑电图予以记录 ,捕获其癫痫特异性脑电波放电 (痫样放电波 ) ,是部分癫痫病人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为提高痫样波的阳性率 ,在检查前、检查中需停服抗癫痫药物数日 ,此容易诱致临床发作 ,甚至跌伤、摔倒等意外。作者总结了 69例患者行长时脑电监测时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6.
视频脑电监测是在普通脑电图的基础上,采用录像系统与脑电图同步描记法,对患者各种状态下的脑电活动进行监测,将患者临床发作全过程以及发作时脑电图记录同时展示给医生,既可长时间同步记录脑电图与录像,又可以识别伪差,大大提高了癫痫的确诊率,是确定致病灶的一种主要检查项目,为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了有利依据^[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连续视频脑电监测对急性脑梗死并发癫痫样放电和临床发作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脑梗死部位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对259例重症急性幕上脑梗死患者进行连续视频脑电监测,记录脑电图显示癫痫样放电和临床发作的类型、时间,详细记录患者头颅CT和(或)MRI显示的脑梗死部位,记录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既往史及NIHSS评分。结果259例中227例(88%,227/259)脑电图监测异常,一侧半球慢波化94例,局灶改变99例,慢波伴有痫样放电34例。早期癫痫发作12例,其中3例脑梗死以癫痫发作起病,9例为脑梗死后1周内发病。12例患者中,10例为强直一阵挛发作,2例为局灶性发作。12例临床发作患者中有9例监测到癫痫样放电脑电波。25例患者监测到痫样放电而无临床发作。脑梗死部位与癫痫样放电之间的关系显示,分水岭梗死组较皮层和(或)皮层下同时部分受累组、皮层和(或)皮层下同时完全受累组癫痫发病率明显增高(29.0%、13.4%、9.0%,P值分别为:0.03、0.01)。结论连续脑电监测能够早期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癫痫和癫痫样放电,为预防性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痫性发作后患者对癫痫事件发生的自我知晓程度。方法:癫痫患者39例痫性发作后1 h,在视频脑电监测下询问患者是否出现痫性发作,并通过视频脑电图确认痫性发作的种类、发作时间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接受视频脑电监测的39例癫痫患者共有69次痫性发作,痫性发作不知晓37次(53.6%)。痫性发作不知晓率在复杂部分性发作为89.3%,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为58.8%,单纯部分性发作为8.3%,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初始改变出现在左侧大脑半球的痫性发作不知晓率为75.8%,右侧大脑半球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者的痫性发作不知晓率>50%。痫性发作所致的意识受损程度及痫性发作的起源部位可能是影响患者对痫性发作自我知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下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并处理致痫灶对伴癫痫症状脑肿瘤患者的预后.[方法]65例伴有癫痫症状的脑肿瘤患者,术中通过ECoG确定癫痫灶,应用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后,再根据ECoG所确定的癫痫灶进行切除或热灼,术后观察患者癫痫发作情况并随访3~72个月.[结果]65例患者切除肿瘤前均可通过ECoG描记到癫痫波,切除肿瘤后,癫痫波完全消失者59例.术后57例癫痫发作停止,8例发作程度减轻,3例胶质瘤复发失去随访.[结论]针对脑肿瘤继发性癫痫患者,术中在ECoG监测下切除致痫灶或同时进行皮层热灼,是一种控制术后癫痫继续发作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长程视频脑电监测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52例长程视频脑电监测的癫痫患者做好预见性护理,监测前对监测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做好环境准备和制定监测护理方案;监测中护士陪伴,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满足患者的生活需要,检查电极安装情况并给予调整,保证摄录效果;监测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做好皮肤护理和环境整理。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度过监测期,无一例意外发生。结论: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护理有效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和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