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影响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8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措施。分析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改善情况,自制问卷评估两组干预后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中生理机能、精神健康得分均比对照组、得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58,4.137;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693,-6.723;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067,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情绪状态、满意度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的干预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一般自我效能及乐观心理的影响。方法:将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积极心理干预,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及乐观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差异。结果:干预5周后,两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t=2.43,7.26;P0.05),且干预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患者一般自我效能(t=2.95,7.44;P0.05)、乐观评分(t=5.60,11.17;P0.05)均较干预前提高,干预组提高更明显;干预组在积极预期(t=6.08,P0.01)、消极预期(t=9.15,P0.01)、接纳(t=9.09,P0.01)、转换(t=6.12,P0.01)、努力(t=11.90,P0.01)5个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提高,对照组仅在接纳(t=2.57,P0.05)、努力(t=4.50,P0.01)2个维度得到提高。结论:积极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提升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及乐观心理,促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是维持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命的主要疗法,但有些患者缺乏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知识,不愿配合,甚者要求停治。为此护理人员必须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才能使治疗顺利进行。作者在对这类病人的护理中发现患者的心理活动,可分三个阶段,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取得了一些体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干预组87例,对照组8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并比较。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CL-90各项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03,12.382,9.415,10.363,10.119,8.906,8.804,9.388,5.746;P0.05);干预组SF-36各个角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61,9.453,13.329,10.721,11.190,14.020,9.585,14.071;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长期进展性疾病,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措施之一[1].患者依赖血透治疗方法维持生存由此带来经济上的负担,使他们心理压力较大,心理问题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患沟通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自我感受负担的干预效应.方法 研究对象80例,在完善常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患沟通干预,包括:交际性沟通、评估性沟通、治疗性沟通、延伸性沟通.并且在干预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系统沟通干预后6个月,再次采用上述3种量表对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测评数据利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 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干预前与国内成人常模比较(t=9.374,8.910;P <0.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提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较重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自身干预前后比较(t =6.020,7.502;P <0.001),也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提示系统沟通干预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明显缓解或减轻;②系统性护患沟通干预前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得分结果比较(t=5.047,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提示系统性护患沟通干预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明显减轻.结论 对终末期肾衰竭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系统性护患沟通可满足患者需要,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病人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对于165例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开始时进行心理干预12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焦虑评分。所得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血液透析病人有较严重的焦虑情绪,进行心理干预前165名血液透析病人有86人(52.1%)存在焦虑情绪,进行心理干预后只有33人(20%)存在焦虑情绪。进行心理干预后各种程度的焦虑患者明显减少。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血透病人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治疗配合心理干预对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理状态、希望水平及治疗配合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肾病内科接诊的180例MHD患者随机等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常规组给予MHD治疗+常规干预;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和心理干预,干预12周,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希望水平、肾功能和治疗配合度。结果:干预后,联合组偏执、抑郁、强迫症、恐怖、人际关系、躯体化(t=-3.79,P0.05)、敌对、精神病性、焦虑及其他评分均低于常规组(t=-2.36,-4.11,-2.58,-2.18,-2.41,-3.79,-2.60,-3.24,-2.89,-2.88;P0.05);联合组Herth希望量表对现实与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的积极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及总体评分均高于常规组(t=4.35,5.29,4.70,8.45;P0.05);两组间血清Scr水平无显著差异,联合组血清BUN、IWGR、K~+、PO■水平均低于常规组(t=-3.34,-3.64,-3.37,-2.93;P0.05),而血清Ca~(2+)水平高于常规组(t=4.01,P0.05);联合组总不配合度(χ~2=26.22,P0.05)低于常规组。结论:认知行为团体治疗配合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MHD患者心理状态和希望水平,提高治疗配合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路径对胃癌患者术后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40例,根据护理路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路径干预,给予观察组实施心理康复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的差异。结果:干预前观察组患者面对、回避、屈服3种应对方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中应对方式明显优于对照组,从面对应对方式对比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70,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弹性量表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弹性量表总评分与对照组总评分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979,P0.0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应对方式不佳,心理弹性水平较低,心理康复干预可改善胃癌患者应对方式,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有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提高肾功能衰竭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认知水平,主动配合治疗。方法首次血液透析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在接受治疗前进行血液透析知识教育,根据患者的疑虑进行耐心解答,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的透析前谈话,讲解透析常识。结果首次血液透析过程中干预组发生焦虑、恐惧、缺乏信心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12.25,10.71,20.61;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在理解、正确认知、充满信心方面的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15.41,16.32,20.38;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首次接受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压力状况,探讨其干预对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纳入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32例青年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7例,男40例,女27例;对照组65例,男34例,女31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医疗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健康(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心理压力(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和CP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知觉压力量表(CP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40,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600,-6.050;P0.05)。结论:青年血液透析患者容易焦虑抑郁,心理压力大,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尊水平、心理韧性与自我感受负担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于我院血液透析室接受MHD治疗的患者168例。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自尊量表(SES)、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回收后剔除无效者,最终纳入162例患者。结果:162例MHD患者SPBS总分的平均值为(26.51±5.17)分,自我感受负担处于轻度水平,其中经济负担评分为(2.86±1.34)分,身体负担评分为(13.21±3.85)分,情感负担评分为(10.44±3.11)分;SES评分平均值为(25.57±5.10)分;CD-RISC评分平均值为(35.78±9.10);SPBS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SES评分、CD-RISC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性(r=-0.265,-0.282,-0.294,-0.311,-0.239,-0.246,-0.304,-0.306;P0.05)。结论:MHD患者普遍存在自我感受负担,其程度与患者自尊水平、心理韧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患者主要的替代疗法.到2010年,我国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人数超过100万[1],现代透析的目标一是延长透析患者的生存率,二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血液透析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时间越来越长,远期透析出现的并发症越来越多,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已成为当前血液净化领域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2].帮助他们保持健康的生理、心理状态,并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14.
背景: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亦不断上升,如何提高其生存质量,已经引起患者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逐渐成为综合评价透析效果的可靠指标。 目的:探讨个体化干预与集体化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透析时间大于3个月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血液透析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预先制定的周计划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为期6周;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按预先制定的周计划进行集体化护理干预,为期6周。干预前后,均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和终末期肾脏疾病透析患者调查简表(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short form,KDQOL-SFTM)评价2组患者生存质量变化。 结果与结论:干预后2组患者SF-36及KQQOL-SF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 < 0.01);试验组患者SF-36体能影响、整体健康、情感状态、情感影响、社会功能、精力等6个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水平(P < 0.01);试验组患者KQQOL-SF社交质量、睡眠、社会支持、患者满意度4个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 < 0.01)。提示个体化干预及在个体化干预基础上进行集体化干预均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后者能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更好的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背景:虽然终末期肾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理健康水平相对平稳,长期生存率有明显提高,但这些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2例,其中男38例,女34例,年龄27~86岁,给予持续健康教育3个月,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 结果与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年龄、家庭支持、透析时间、透析次数、费用类型、经济收入、残余尿量、合并症、每周运动时间及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均< 0.05);进一步对血透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生活质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较前明显改善(P < 0.05或P< 0.01)。并发现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大于生理健康状况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说明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康复期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为量化指标,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倒.结果 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较,HAMD量表结果显示:心理干预组患者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3.24),其中6个因子亦有明显差...  相似文献   

17.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IL-17水平及与CRP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相互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透析年限的相关性,探讨IL-17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异常及微炎症状态的关系.方法: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29例透析超过3个月的不同透析年限的维持性透析(Maintai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外周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夹心法检测所有血清样本的CRP、IL-6、IL-17水平及生化检查TG水平.结果:(1) 患者CRP、IL-17、T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IL-6水平较正常人无明显差异.(2) 患者CRP、IL-6、IL-17及TG与透析年限均无相关性(P>0.05).(3) IL-17与CRP、TG呈正相关,IL-6与其他指标均无相关性.结论:(1) MHD患者血浆的IL-17水平远远高于正常人,与公认的反应炎症状态的指标CRP有正相关性,但与透析年限无相关性,提示IL-17可能参与了MHD患者免疫功能异常和微炎症状态的免疫发病机制;(2) IL-17水平和IL-6无相关性,引起MHD患者IL-17升高的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肾病及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时间长短和其他相关因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及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评价血液透析时间及其他相关因素对糖尿病肾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方法:利用高频超声检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组、非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组、终末期肾病未透析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变化,以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透析时间的关系,比较各组胰岛素抵抗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组和非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值增大(P < 0.01);非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24个月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值与非糖尿病肾病未透析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非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60个月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值较非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24个月组增大(P < 0.05);非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60个月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值较终末期肾病未透析组明显增大(P < 0.01)。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60个月组与终末期肾病未透析组及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24个月组相比,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糖尿病肾病24个月组HOMA-IR值较糖尿病肾病未透析组稍微降低(P < 0.05),糖尿病肾病60个月组HOMA-IR值较糖尿病肾病未透析组显著降低(P < 0.01)。提示血液透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且这种作用与透析时间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研究社会支持干预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实施社会支持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MOS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在体能、健康、情感、社会功能、精力等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生理职能、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36,2.651,0.322,4.245,4.848,2.938;P0.05)。结论:社会支持干预可从健康、心理、社会等方面有效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