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灸是中医学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疗效确切已被国内外医学界认可,但其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等神经影像技术已广泛用于脑功能研究,为针刺作用机制的探讨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对针刺腧穴的特异性、针灸的治病机制、针刺效应的影响因素、腧穴配伍的效应机制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神经功能影像技术为认识人类药物成瘾的神经药理学机制提供了很大帮助.该文在阅读神经功能影像技术在药物成瘾研究中应用的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探讨药物成瘾者在依赖、戒断、复发等不同状态下脑内血流灌注、葡萄糖代谢、神经受体及转运体等发生的形态和功能活动的改变,以寻求与药物成瘾相关的神经核团、神经通路以及受体作用系统,从而了解药物成瘾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为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fMRI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影像技术,其通过对大脑的功能变化进行可视性研究,从而为针刺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fMRI在针刺领域研究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直接影响到针刺脑功能成像的实验结果。本文综述了数据采集参数、实验设计方案、数据后处理方法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对针刺脑功能成像的影响,提出在针刺脑功能成像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更好地利用fMRI研究针刺的作用机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近年来运用fMRI研究五输穴针刺中枢效应机制的文献,对五输穴的针刺效应机制进行整理,分析该领域整体趋向,为临床应用五输穴及今后研究提供参考。通过文献总结可知,针刺五输穴的fMRI研究主要包括静息态fMRI与任务态fMRI,研究的腧穴包括五输穴单穴和五输穴配伍。五输穴属于特定穴,其配伍应用具有特殊疗效。五输穴配伍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多个脑区形成复杂协调的功能网络达到治疗效果,而不是几个单穴脑激活区的简单叠加。针刺五输穴在治疗脏腑、运动、情志等方面的病症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脑功能成像技术及各种MRI分析方法成为针灸领域的研究热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伴抑郁属双心疾病,相关fMRI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存在与疼痛、情绪相关大脑区域的功能活动异常。既往fMRI研究显示,针刺内关、神门具有调节与情绪、认知等相关脑区功能活动,从而治疗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作用。故针刺内关-神门可能是冠心病伴抑郁治疗行之有效的方法。基于传统中医理论及fMRI研究结果,探讨针刺内关-神门干预冠心病伴抑郁中枢机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振动训练是一种新兴的力量训练辅助手段,国内外诸多研究集中于振动训练对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训练效果的影响。振动刺激引起肌肉力量变化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从振动训练对H反射、T反射和肌肉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三个方面入手,对近十年国内外振动训练的神经适应机制实证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为今后振动训练的神经适应机制及其运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利用神经影像技术探讨中医脑病证候的研究状况,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检索199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于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CQVIP)、万方医学网(WANFANG DATA)和中国生物科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发表的利用影像技术研究中医脑病证候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研究基本概况、设计方法、结果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并以研究最多的病症为例对检查方法和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2篇文献,其中硕博士学位论文占比较高(65%)。44篇文献的研究方法采用1种影像技术,8篇采用2种及以上影像技术。研究最多的病症为缺血性卒中(18篇)和抑郁症(10篇),其结果均显示疾病不同证型的影像表现各不相同。结论证型与病变部位存在相关性提示影像检查可指导中医证候分型;研究者还应加大研究力度,更加注意研究设计的严谨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随着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广泛开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从过去的严重致死性疾病转变为一种慢性可控疾病。并且随着HIV感染患者生存期的延长, HIV相关并发症, 特别是HIV相关神经精神障碍(HAND)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 已成为重大临床挑战。目前神经影像技术可为HAND的诊治提供重要的可视化定量信息。本共识旨在围绕HAND的神经影像诊断相关问题, 聚焦其定义、临床特点、影像检查方法、关键参数、影像表现与诊断等具体问题, 通过文献调研, 采取循证医学及Meta分析的方法, 检索文献、证据分类、特征提取并与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达成一致, 以期提高HAND检查和诊断的同质性, 推动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fMRI为针刺治疗抑郁症提供了无创、可视化的脑效应机制研究方式。由于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规范尚未统一,fMRI的介入评估也缺乏一致性。就fMRI应用于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为fMRI在针刺治疗抑郁症研究中的规范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刺可以治疗疾病,同时也可镇痛。针刺镇痛(acupuncture analgesia,AA)作用产生的机制可概括为三类:神经机制,体液机制和生物电、磁调节机制、这三种机制并非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本文从神经生物学方面探讨AA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针灸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与中草药一起,成为中医体系最重要的2种治疗方法。近几十年来,针灸作为西医的补充治疗或替代治疗得到了推广[1-4]。中医与现代医学﹑生物科学之间相互渗透,2种不同医学体系的界限逐步被打破,脑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加速了这一过程。现代神经成像技术为研究穴位-大脑-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可视化的资料。目前针刺机制的影像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针刺镇痛机制的传导通路、穴位功能特异性的神经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基于任务态fMRI的针刺临床研究现状,以期为后续试验的组织与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7个数据库中检索近5年基于任务态fMRI的针刺研究,共纳入文献66篇,提取文献基本信息、受试对象特征、研究设计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的66篇文献受试对象以健康人为主,平均样本量为18.5例/组;针刺干预以手针为主,53.0%(35/66)的研究为单穴刺激,仅28.7%的研究记录了患者得气情况;针刺任务设计以组块设计和非重复事件相关设计应用最广。结论:任务态fMRI针刺研究在试验设计、数据采集、分析方法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建立规范、切合临床实际的针刺任务态fMRI研究质量控制标准,以保证研究方案的规范化和结果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研究显示针刺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有一定的效果,但缺乏客观的可视性依据,难以揭示针刺作用的具体机制。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能够为研究针刺治疗AD机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对近年来fMRI在阿尔茨海默病针刺作用机制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综述航天相关神经眼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可能的发生机制, 为该综合征的防治提供思路和参考。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资料引用引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40篇。资料综合航天相关神经眼综合征最初被称为视觉损害及颅内压综合征, 最早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2011年提出, 2017年更名为航天相关神经眼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包括视力改变、视盘水肿、眼球后极部扁平、视神经鞘扩张、脉络膜皱褶及视网膜棉絮斑等。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包括颅内压增高及脑脊液回流障碍、视神经鞘内流体平衡与球阀效应、一碳单位代谢异常等假说。结论深入了解航天相关神经眼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发生机制, 从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才能为航天飞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俞骥  张继 《放射学实践》2023,(5):652-655
脑小血管病(CSVD)作为一种全脑性的临床、神经影像及病理学综合征,被认为是导致痴呆、认知衰退、步态障碍、情绪障碍和中风的主要血管因素,因此早期诊断十分关键。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望为CSVD的早期诊断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更多可能。本文对这些技术在CSVD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6.
人脑注意网络的功能MRI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意是人类所有认知活动的调节机制,临床上有认知障碍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注意缺陷(如高血压患者)。对正常人脑注意调节机制神经基础进行探讨是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的前提。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的发展为研究人脑注意网络的神经基础及其调节机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具。笔者在复习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近年来人脑注意网络神经基础的fMRI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个体暴露于创伤相关应激因素引起一系列严重反应的精神障碍性疾病。近年来,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使研究人员发现更多的PTSD相关大脑结构和功能的特征性改变,MRI用于PTSD的研究对观察PTSD病人的脑形态及功能尤其重要。总结神经影像技术在PTSD中的应用现状及主要发现,及其在PTSD发病机制及诊疗研究中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摘要】弱视是一种视觉发育期常见的眼科疾病,但其神经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许多研究应用神经影像技术对弱视的神经病理生理机制进行探索,可望为弱视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因此,本文就当前神经影像学技术在弱视中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能定量计算局部脑灰、白质密度和体积的改变,可更精确地显示常规影像检查不能发现的多种神经病变所引起的脑组织形态学改变,为阐明病理机制和病程监测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0.
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影像学表现(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特点及神经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PRES临床特点及神经影像表现,并复习文献.结果 PRES神经影像表现为双侧大脑后部脑白质区广泛水肿,但也可以发生在其他部位,如额叶、脑干或小脑.CT表现为白质区密度降低;MR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和FLAIR像显示高信号.血管源性水肿时,DWI呈中等或低信号,ADC图呈高信号;若致病因素不能有效消除,血管源性水肿也会发展成细胞毒性水肿.水肿有时会合并有新鲜微小的出血灶,CT表现为密度增高,T2WI、平面自旋回波T2WI及DWI均呈低信号.结论 通过神经影像检查,并结合病史,可以对PRES进行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