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药物难治性枕叶癫痫的术前定位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枕叶癫痫患者的发作症候学、头皮脑电图、MRI、FDG-PET、颅内电极脑电图等在术前定位诊断方面的价值,根据Engel’s癫痫分级标准对远期癫痫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术前25例存在视觉先兆,15例头颅MRI发现了枕叶结构性病变,27例发作间期FDG-PET检查提示致痫区或其周围代谢减退,30例患者经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明确致痫区。35.3%的患者术前存在视野缺损,61%的患者术后原有视野缺损加重或出现新的视野缺损。术后平均随访41个月,81.1%的患者无发作或很少发作。结论药物难治性枕叶癫痫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癫痫控制效果。枕叶及邻近脑区表面广泛的颅内电极覆盖有助于界定致痫区和视觉皮质,尽可能保护视觉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联合应用在顽固性癫痫术前致痂灶定位中的价值。方法:对103例顽固性癫痫患者,在MRI扫描的基础上,术前行V—EEG和SPECT检查,联合定位致痫灶,通过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检查验证致痫灶定位的准确性。结果:103例患者发作间期V—EEG检查均有异常,85例患者检查过程中有癫痫发作1~3次。SPECT检查异常95例,其中表现为放射性核素稀疏区86例,放射性核素浓聚区9例。术前两者联合定位致痫灶91例,与术中ECoG所确定的致痫灶部位一致者85例,符合率为93.4%。结论:术前V-EEG与SPECT的联合应用可以较准确地定位顽固性癫痫的致痫灶,该法对于MRI无异常的癫痫患者之术前致痫灶定位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皮层电刺激及体感诱发电位(SEP)等技术以提高脑功能区致痼灶定位的准确性的方法。方法:对病灶涉及感觉运动区的11例癫痫患者,经术前评估后在高度怀疑的致痫区埋藏电极,监测癫痫发作间期及发作期的脑皮层电图(ECoG),同时另行皮层电刺激及SEP的皮层记录,以明确致痫灶起源及感觉功能区定位结果,绘制个体化的脑功能图谱,制定手术切除方案。结果:11例(100%)患者的电刺激与SEP结果相符,其中9例(82%)患者的电生理脑感觉、运动区的定位结果与解剖学定位结果相一致,2例(18%)患者的脑功能定位结果与解剖学定位结果不一致,经MRI结果显示,这2例患者的中央沟附近有异常信号。在皮层电刺激和SEP进行脑感觉运动区定位的基础上进行功能区癫痫病灶的手术切除,术后患者感觉、运动功能完整,并且术后Engel评分均为Ⅰ级。结论:应用颅内电极皮层电刺激术结合SEP对位于脑感觉、运动区的癫痫病灶可准确定位并行切除,提高了癫痫病人的外科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癫痫外科治疗的关键是致痫灶的精确定位,将影像学检查(CT,MRI),电生理检查,PET等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可提高致痫灶的检出与准确性。脑磁图是一项灵敏的无创性癫痫灶定位方法,是癫痫外科术前评估中的一项技术突破。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对8例难治性癫痫患在脑磁图定位基础上实施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癫痫发作期颅内高频脑电(60~90 Hz)的分析,实现一种基于非参数统计模型的致痫区定位方法,并研究致痫区内外的脑电信号相干性。方法首先构造高频脑电归一化指标——高频能量指数,再用该指标量化各导联的致痫性,并定位致痫区,最后分析致痫区内外电极的幅度相干和相位相干性。结果分析了8例有良好术后效果的癫痫患者共1252个电极触点的颅内脑电数据,以临床癫痫灶定位结果作为参考,高频能量指数平均敏感性29.57%、特异性96.67%。8位患者的致痫电极之间的平均相干性显著高于非致痫电极之间的相干性。结论构造了颅内脑电高频能量指标,并用非参数统计模型定位致痫区,特异性高于已有研究,能够帮助医生在癫痫手术规划中寻找关键相关致痫电极。  相似文献   

6.
癫痫病灶检测技术已成为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一种重要手段,病灶的准确检测是保证手术安全、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本文综述了癫痫病灶检测技术的新进展,包括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常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功能性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同步脑电联合功能磁共振成像(electroencephalogram-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EEG-f MRI)、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m,MEG)、磁源性影像(magnetic source imaging,MS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以及偶极子定位(dipole localization method,DLM)等检测方法,并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致痫灶定位是难治性癫痫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应用癫痫脑网络的动态分析方法,辅助临床进行致痫灶定位及病理研究。方法使用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发作起始附近(发作前2s到发作后4s)的立体定向脑电(stereo electroencephalograph,SEEG)数据,基于衰减皮尔森相关系数与替代数据检验方法,对脑区间的功能连接进行评估。通过加窗截断实现动态脑网路构建,对癫痫脑网络进行动态分析。结果在发作起始阶段,致痫灶脑区间的正相关连接较强,致痫灶与非致痫灶间正相关连接较少,致痫灶之间与非致痫灶之间网络连接模式具有差异性。结论致痫灶与非致痫灶之间的衰减皮尔森相关网络连接模式具有差异。此方法对临床致痫灶定位有一定辅助作用,也适用于基于其他功能连接参数进行脑网络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癫痫的手术治疗中,往往需要在患者颅内植入电极,通过记录和分析颅内脑电来精确定位致痫病灶.通常情况下电极植入后,依靠MRI检查来定位这些电极的位置并找到它们和脑组织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但是这些电极定位方法不是需要较多的人工参与就是计算效率较低.为此,本文开发了一种只需要用户很少参与,便可以自动高效地在MRI图像中定位颅内栅格电极的算法.本算法充分利用栅格电极的几何特征以及它在MRI图像中的成像表现来对其定位,之后利用一个光滑曲面模型对结果进行修正,最后在重建的三维人脑结构中标定这些电极的位置,从而帮助实现手术前的规划.应用本算法对数例患者的MRI脑图像进行了实验分析,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头皮EEG偶极子定位在癫癎外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头皮EEG偶极子定位方法在癫痫手术病人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准确性。方法:在80例难治性癫痫手术病人中.术前在发作间期头皮EEG上用偶极子定位方法定出致痫源放电位置.术中以皮质电图(ECoG)及脑深部电极记录确定致痫区.对比偶极子定位的准确性.按ECoG定出的位置直接对致痫区进行手术处理.术后随访手术效果。结果:在颞叶癫痫.偶极子定位与ECoG及脑深部电极定位完全一致;在额、顶、枕叶癫痫,偶极子位置误差为10~15mm。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80例中71%的病人无癫痫发作,25%的病人发作减少75%以上.手术有效率96%。结论:头皮EEG的偶极子定位方法无创、准确,相当于脑磁图,可避免创伤性检查而用于癫痫病人的术前定位。  相似文献   

10.
于晓春  肖国才  李泽  谢伟 《医学信息》2003,16(7):407-408
目的:探讨术前综合定位和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对切除癫痫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普通脑电监测(REEG)、长程脑电图监测(AEEG)、录像脑电图监测(VEEG),结合患者病史特点及影像学结果进行综合定位;手术中在皮层脑电(ECoG)监测下切除癫痫灶。结果:术前36例脑电图均为异常,癫痫灶定位在一侧颞叶20例,双侧颞叶1例,额叶3例,额顶叶4例,顶叶2例,一侧大脑半球3例,双侧大脑半球广泛癫痫灶3例;皮层脑电监测结果与术前定位基本符合;术后随访1-5年,疗效满意19例,显著改善12例;术后复查脑电图痫样放电消失29例。结论:以脑电监测为基本手段采用综合定位的方法结合术中皮层脑电监测可以提供较明确的癫痫灶的部位和范围,术后患者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临床常用人眼识别癫痫颅内脑电异常放电致痫灶(EZ)定位的方式具有一定局限性,而目前通过提取颅内脑电特征进行致痫区定位的准确率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神经脆弱性作为一种运用动态网络模型的新方法,在癫痫致痫区定位方面表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采用神经脆弱性分析方法对20名患者35次癫痫发作的立体定向脑电图信号进行了分析,进而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对致痫灶电极进行了分类,并与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提取的六个不同频段时频特征的分类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基于时频分析的致痫灶电极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介于0.870(δ频段)至0.956(高γ频段)之间,且曲线下面积随频段频率的升高而升高,而利用神经脆弱性进行分类的AUC可达0.957,且将神经脆弱性融合γ及高γ频段时频特性进行分类后AUC可进一步提升至0.969。本文验证了神经脆弱性在识别癫痫致痫病灶方面的有效性,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脑皮质电图(electrocorticogram ECOG)系指在开颅术中,将皮质电极直接放置于大脑皮层由脑电囹仪描记的电活动。目的是寻找致痫灶的部位和范围。根据近代的考察,在世界各地行癫痫手术的医院.约84%的医院采用术中的ECOG检测手段。虽然近10余年来神经影像技术有许多新的发展,如CT(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MRI(核磁共振)、  相似文献   

13.
应用病灶切除并胎脑组织移植术为13例顽固性癫痫患儿进行治疗,从术前定位到疗效评价及追踪随访,均应用脑电地形图作为重要手段之一。认为脑电地形图作为检测手段可以较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合理选择脑组织移植的方式,术后定期检查可以给临床疗效提供神经生理方面的客观指标和帮助判断远期疗效,因而脑电地形图在胎脑移植术治疗顽固性癫痫时,不论术前术后均应作为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颅内脑电图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颅内脑电图(Intracraniald ectroencepholography IEEG)主要包括术前侵人性评估,是指通过颅骨钻孔或立体定向仪把深部电极安放到脑的深部组织,如海马、杏仁核等部位,直接记录这些部位的脑电活动,和通过颅骨钻孔或开颅手术,将条型或网络状电极安置在脑表面(硬膜外或硬膜下)记录脑各个不同部位的发作间期以及发作期的脑电活动。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些电极电刺激局部脑组织,以了解它们的功能,进一步描绘出脑皮质功能图,帮助确定手术切除的范围。癫痫的手术治疗,按手术原理治疗方式可分为三种(1)切除癫痫致痫灶。如颞叶切除术,脑皮质致痫灶切除术,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大脑半球切除术等。(2)破坏癫痫放电的扩散通路。胼胝体切开术(联合纤维切断术)。(3)强化抑制结构。如慢性小脑电刺激和迷走神经刺激术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难治性枕叶癫痫的外科治疗经验,分析该类病例的致痫病因。方法:本组19例经临床评估确诊为难治性枕叶癫痫者,其中13例行病灶周围扩大切除术,3例将病灶和颞叶后部、颞叶内侧结构一并切除,3例切除病灶后联合低功率电凝热灼术。结果:手术后病理诊断为脑组织软化坏死7例、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4例、低级别胶质瘤4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颜面血管瘤病(Sturge-Weber综合征)1例。经过1年3个月至2年4个月的随访,Engel-Ⅰ级17例,Engel-Ⅱ级2例。手术后3例患者并发视野缺损。结论:难治性枕叶癫痫的致痫病变多为静止性病变或缓慢生长的低级别肿瘤,将病变和致痫灶一并切除可以有效控制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16.
利用埋藏于脑深部电极进行癫痫病灶测定,达到定位致痫灶以利行外科手术治疗癫痫而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消息     
2006全国癫痫诊疗新进展研讨会通知研讨会暨第四届全国脑功能疾病诊断治疗新进展学习班将于2006年9月2日~8日在北京举行,本期重点内容为癫痫诊疗的新技术和新进展,由王玉平教授和李勇杰教授主讲,主要内容有:①美国癫痫中心组织结构与分级标准;②癫痫病和癫痫发作的最新国际分类;③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实际应用价值;④癫痫的合理用药;⑤癫痫患者的认知和神经心理学评估问题;⑥磁共振新技术与致痫灶的发现;⑦顽固性癫痫外科治疗的策略和术式;⑧致痫灶的定位技术;⑨脑功能区的定位及致痫灶的安全切除;⑩致痫灶的神经病理基础;(11)其他神经电生理技术在癫痫外科中的应用价值;(12)顽固性癫痫12例典型病例讨论。研讨会为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将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Ⅰ类20学分。会务费2000元,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欢迎各地神经内、外科医师和神经电生理人员参加,报名截止时间:2006年8月20日。联系地址:北京市宣武区长椿街45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邮编100053。联系人:胡永生、鲁晓莉;电话/传真:010—83163174;电子信箱:bifn@public.bta.net.cn。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癫痫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脑疾病,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如何精确定位癫痫病灶区是目前医学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旨在基于脑网络信息传递特性定位癫痫病灶区,期望为临床确诊病灶区提供创新思路。方法 应用频域因果连接分析构建5位颞叶癫痫患者颅内脑电特征频段因果网络,计算网络节点因果流。结果 (1)颞叶癫痫患者颅内脑电能量分布优势频带是δ、θ频段,δ、θ频段能量显著高于其他频段,病灶区能量分布高于非病灶区。(2)颞叶癫痫患者病灶区因果流小于0,非病灶区因果流大于0。结论 (1)颞叶癫痫患者颅内脑电特征频段为δ、θ,病灶区特征频段能量异常增强。(2)颞叶癫痫患者因果网络中,被定义为因果汇的脑区为临床确诊病灶区,因果源脑区为非病灶区,病灶区易受非病灶区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中颅内电极脑电监测在癫痫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难治性癫痫患者78例术中采用颅内电极脑电监测,在病灶切除前对致痫灶区行皮层电极描记,记录有无痼样放电和范围,对痫灶部位进一步精确定位。采用联合手术方法进行病灶切除,之后再次或多次描记,以判断痼样放电有无减少或消失,对有痫样放电的皮层再次进行软膜下横切术。术后常规应用抗癫痫药物。结果:78例患者,术前均在预定的致痫灶局部记录到棘波、棘慢波、尖波和尖慢波;致痢灶切除后即时监测结果显示其中有7例痫样放电完全消失,56例痫样放电明显减少、背景波幅降低,15例在病灶周围仍散在有明显痫样放电,经再次处理后减少,所有患者均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78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至4年,多数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精神状态改善。其中发作消失51例(65%),发作明显减少(75%以上)16例(21%),发作减少(50%以上)7例(9%),发作无变化4例(5%)。总有效率为95%。结论:在癫痫外科手术中运用颅内电极进行脑电监测,能进一步明确致痂灶部位、监测异常波出现的范围及异常程度,指导手术中正确切除致痫灶,在癫痫外科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视频脑电图监测(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phy,VEEG)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应用于癫痫患儿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 2021年 12 月-2022 年12月于我院进行病灶切除术的小儿癫痫患者 100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所有患儿均行VEEG与MRI检测.以病灶切除术的术中结果(病理检测)作为金标准,将两种检查方式的异常情况检出结果和致痫灶定位结果与术中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其异常检出率和一致率,并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VEEG检出 79 例异常者,其中局灶性放电 75 例.MRI检出 53 例异常者,其中局灶性异常者 50 例.VEEG的异常检出率(79.00%)高于磁共振成像(53.00%)(P<0.05).将VEEG与 MRI 发现的致痫灶与手术中结果相对比,VEEG 和联合诊断的总一致率均明显高于 MRI(P<0.05).结论:VEEG 应用于癫痫患儿定位诊断中的诊断效能良好,可明显提升对癫痫患儿脑部异常情况的检出率和病灶定位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