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涛 《医学信息》2005,18(11):1584-1584
拇外翻(haltux valgus deformity,HVD)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治疗方法较多,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院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小切口微创治疗HVD患者五百多例共800足,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损伤小,不用钢针内固定,不打石膏,不缝合,术后不留疤痕等优点,经6个月-3年随访,畸形矫正满意,疼痛消除彻底,优良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2.
经皮微创跖骨远端截骨治疗拇外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拇外翻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后天性畸形,以女性多见,有家族性,时常合并扁平足。它是由拇跖外翻和跖骨内翻构成的三角形畸形,第一跖骨头肥大,内侧多形成滑囊,压痛明显,足前部增宽,足横弓塌陷,行走困难。传统的拇外翻手术方法有130余种,多数医生根据患者拇外翻角,跖骨间角,第一跖骨长度,内收程度等决定手术方式。我院白2006年1月~2007年4月采用经皮微创跖骨远端截骨方法治疗跖外翻16例27足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微创截骨治疗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使用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踇外翻38例46足,男3例(3足),女35例(43足)。年龄30~85岁,平均62岁。对手术前后负重正位X光片上HAV角(踇外翻角)及IM角(第1、2跖骨间角)进行比较;疗效从畸形纠正、踇指跖趾关节活动度、患者满意度等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手术时间为20~40min,平均30 min。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负重正位X光片上HAV角(踇外翻角)及IM角(第1、2跖骨间角)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参照评分标准院优40足,良4足,差2足,优良率95.6%。结论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踇外翻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矫正满意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微创Chevron联合Akin截骨(MICA)治疗足拇外翻的研究进展。方法:以“拇外翻”“经皮”“微创”以及“hallux valgus”“percutaneous”“minimally invasive”“minimally invasive chevron-Akin”等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医...  相似文献   

5.
背景:拇外翻是一种复杂的畸形,尚无治疗金标准,截骨治疗目前得到推崇,但并发症较多,能否进行不截骨矫正拇外翻是作者所在课题组进行的一项新尝试。目的:探讨Endobutton钢板悬吊固定治疗拇外翻畸形的效果。方法:2013年4月至2018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骨科采用Endobutton钢板悬吊固定治疗拇外翻26足,不截骨。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术前、术后测量拇外翻角及第1,2跖骨间角,术后12个月评估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均获满意随访,随访周期8-38个月;②术后患者拇外翻角[(14.15±3.60)°vs.(28.95±4.12)°,P<0.01]及第1,2跖骨间角均显著小于术前[(7.88±0.90)°vs.(15.82±1.81)°,P<0.01]:③术后12个月患者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为(89.15±7.81)分,显著高于术前(62.08±7.10)分(P<0.01);④提示Endobutton钢板悬吊固定第1,2跖骨间是治疗拇外翻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探讨拇外翻微创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接收的90例拇外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给予系统性的围术期护理,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风险低的优点,而且围术期系统性的护理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拇长伸肌腱移位治疗拇外翻的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利用微创截骨单螺钉固定结合松解外侧软组织的方法治疗轻中度拇外翻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期间采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用微创截骨单螺钉固定结合松解外侧软组织的方法治疗16例(19足)轻中度拇外翻患者。其中,男1例(1足),女15例(18足);年龄25 ~ 78岁,平均41.9岁;轻度6例(7足),中度10例(12足)。通过测量19足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 HVA),第Ⅰ、Ⅱ跖骨间夹角(Ⅰ-Ⅱ IMA),第Ⅰ跖骨远端关节面角(distal metatarsal articular angle, DMAA)变化情况,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拇趾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6例(19足)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 ~ 18个月,平均12.5个月。术前HVA(27.2±6.8)°、Ⅰ-Ⅱ IMA(16.9±4.2)°、DMAA(11.2±3.5)°、AOFAS评分(57.2±8.8)分,末次随访时HVA(8.7±5.1)°、Ⅰ-Ⅱ IMA(7.1±3.3)°、DMAA(4.1±2.1)°、AOFAS评分(88.2±3.6)分,术前与末次随访时HVA、Ⅰ-Ⅱ IMA、DMAA及AOF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结果:优10足,良7足,可2足。术后2例患者出现切口周围红肿,加强护理后愈合良好。未出现切口感染及跖骨头坏死并发症。结论 微创截骨单螺钉固定结合松解外侧软组织的方法可以有效治疗轻中度拇外翻,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建板矫形内固定治疗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4月采用重建板矫形内固定术治疗拇外翻患者25例,共48足。临床症状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1994年制定的AOFAS评分系统,影像学采用2006年2月中华骨科学会足踝外科学组制定的拇趾外翻的分型标准,术前与术后进行对比。结果术后与术前相比,HVA平均矫正17.3±1.2°,IMA平均矫正3.5±1.2°。AOFAS评分平均增加55.6±3.7分。结论重建板矫形内固定治疗拇外翻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背景:关于拇外翻畸形二维层面的第一跖骨骨性结构位移改变参数对临床诊疗有重要意义,而三维层面畸形指标量化分析可能对术后疗效有一定影响。目的:探讨拇外翻畸形截骨矫形术后第一跖骨三维层面畸形指标量化改变,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3年4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拇外翻畸形患者100例(足),均行截骨矫形术。于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足踝矫形学会拇趾关节评分评估患者足部功能;术前、术后6个月拍摄负重位足部正侧位X射线片及模拟负重位CT片,量化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疗效患者手术前后第一跖骨三维层面畸形指标,包括第1-2跖骨间角、拇外翻角、远端关节面固角、胫侧籽骨位置及第一跖骨旋转α角,分析第一跖骨三维层面畸形指标手术前后差值对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与结论:(1)术后6个月美国足踝矫形学会评分为75-98分,平均(88.25±4.14)分,其中优56例,良28例,可14例,差2例,优良率为84%(84/100);(2)相较于术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拇外翻畸形患者术后6个月第1-2跖骨间角、拇外翻角、远端关节面固角、胫侧籽骨位置及第一跖骨旋转α角均明显改善(P <0.05...  相似文献   

11.
文题释义:微创治疗拇外翻:根据小夹板纸压垫固定原理,采用1、2趾蹼间夹垫,“8”字绷带和宽胶布作外固定的方法,术后允许患者适当下地活动,进行拇趾关节、踝关节锻炼,避免了患者长期卧床及“石膏病”的发生。经临床应用获得了患者的肯定,总优良率为98.5%。 有限元分析法:有即化整为零、集零为整,通过将研究对象的连续求解区域离散为一组有限个单元,且按一定方式相互联结在一起的单元组合体,由于单元能按不同的联结方式进行组合,且单元本身又可有不同形状,因此可以模拟成不同几何形状的求解小区域,然后对单元进行力学分析,最后再整体分析。 背景:微创治疗拇外翻临床效果显著,仅通过绷带外固定维持截骨端稳定,目前缺少有关截骨端稳定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微创治疗拇外翻术后平衡站立工况“8”绷带外固定对截骨端应力和位移的影响。 方法:在微创治疗拇外翻术后“8”字绷带外固定有限元模型上,以第一跖骨截骨面为中心,建立3条两两垂直的坐标轴(X轴、Y轴、Z轴)。X、Z轴平行于足水平面,分别指向足内侧、前方;Y轴垂直于足水平面,指向上方;定义远端截骨面4个节点内上为A1,外上为B1,外下为C1,内下为D1,近端截骨面对应4个节点为A2、B2、C2、D2。位移与坐标轴方向一致时为正值,相反时为负值。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出平衡站立工况截骨面远端及近端各个节点的应力、位移的方向和大小。 结果与结论:①微创治疗拇外翻术后“8”字绷带有限元模型平衡站立工况时,截骨端最大应力在截骨面的背外侧(B2),为0.632 MPa;②截骨面第一主应力在Z轴上,方向与Z轴相反,与总应力相同,属于压应力;剪切力在XY平面最大,最大应力在近端截骨面的背内侧(A2),为0.058 MPa;③第一跖骨截骨远、近端主要位移在X轴上,位移分别在截骨面的跖内侧(D1),为-1.002 mm、跖内侧(A2),为0.621 mm;④结果说明“8”字绷带外固定能够维持微创治疗拇外翻术后截骨端的稳定,有利于截骨端愈合。 ORCID: 0000-0003-3116-7287(白子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17例(23膝)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测量所有病例的股胫角,检查其膝关节活动度,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分。通过选择髌旁外侧入路、针对性地截骨、有选择性地松解外侧软组织,对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再次测量股胫角,并于术后6个月对所有病例进行复查,检查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同时采用HSS膝关节评分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术后6个月来我院进行复查,股胫角由术前的(28.4±4.9)°下降至(5.2±2.3)°;膝关节活动范围由(65.4±16.7)°提高至(106.7±27.3)°;HSS评分由术前的(38.46±3.75)分提高到(87.41±4.77)分,术后各项指标较术前均有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加选择性软组织松解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显著,患者膝关节外翻畸形情况均得到纠正,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3.
背景:膝关节外翻畸形临床相对较少,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治疗效果不如膝关节内翻畸形。对于置换入路、软组织松解方法步骤及假体选择目前均无统一看法。目的:总结病例资料,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中医院关节骨一科同一组医师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37例(42膝)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13个膝关节;女26例,29个膝关节。年龄56-78岁,平均63.7岁。对比分析患者置换前后膝关节活动范围、股胫角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的差异,评估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临床效果。结果与结论:置换后随访6-36个月。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由置换前平均68.5°提高到置换后末次随访时平均108.5°,置换前股胫角平均16.82°减少到置换后末次随访时平均5.62°,置换前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平均39分提高到置换后末次随访时88分,末次随访时与置换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疗效肯定,是改善畸形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明确微创治疗拇外翻截骨端位移与发生转移性跖痛症之间的关系,结合有限元进行量化分析,为手术治疗转移性跖痛症提供精准数字化依据。方法 首先基于拇外翻患者术前足部相关数据的测量建立真实的拇外翻几何模型,参考文献对志愿者各方面生物力学系数赋值,根据模拟中西医结合手法整复微创治疗拇外翻技术,对其第一跖骨进行旋转、移动及截骨,最终得到微创治疗拇外翻合并跖痛症术后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拟微创治疗拇外翻截骨端位移,利用有限元计算获取拇外翻患者手术前后的第1跖骨下与第2跖骨头下最大压力数值,分析截骨远端位移方向和位移量与发生转移性跖痛症的量化关系。结果 平衡站立时,当第1跖骨截骨远端向外侧水平位移为2 mm时,随着垂直位移的增加,第1跖骨头下压力与第2跖骨头下压力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r值为0.954;垂直位移在2 mm时,随着水平位移的增加,第1跖骨头下压力与第2跖骨头下压力变化相关性最大,r值为-0.764。结论 微创治疗拇外翻在截骨的基础上通过正骨手法将第1跖骨截骨远端向外侧位移2~4 mm时、跖侧位移2 mm时,能够有效减轻或治愈拇外翻及并发的跖痛症,避免拇外翻术后转移性跖痛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背景:第1,2跖骨间弹性固定治疗拇外翻虽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报道中发生第2跖骨应力性骨折的并发症风险较高,课题组前期研究中使用这种弹性固定治疗拇外翻获得了良好临床效果。目的:通过对第1,2跖骨间固定建立拇外翻手术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力学加载分析,进一步验证该技术的安全可靠性。方法:基于1例女性拇外翻患者的CT图像作为建模数据,利用软件Mimics 19.0、Geomagic Studio、Hypermesh 12.0、ANSYS 19.0进行相关操作建立拇外翻三维模型,对拇外翻模型进行手术位点划分:自第1跖骨远节基底部分别至第2跖骨的远节基底部(A组)、中段(B组)、近节基底部(C组)分为3个手术模型。对3组手术模型进行水平力学加载逐步减小跖骨间角力学测试分析;模拟人体站立时的受力方式,在胫腓骨上段逐步进行垂直力学加载,观察全足及第1,2跖骨的力学及形变。结果与结论:(1)在应力方面,在第1,2跖骨间角施加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在50,100,200,300 N时,跖骨整体作用点时最大应力发生在B组;第1跖骨应力最大发生在A组模型;第2跖骨应力最大发生在C组模型,第2跖骨应力最小发生在B组...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分析总结彩超引导下微创注射治疗180例肌间静脉畸形临床疗效,探讨改进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平阳霉素治疗脉管畸形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我院采用彩超定位下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肌间静脉畸形和肌肉静脉畸形合并疼痛效果明显。特别是一些肌间静脉疼痛较重,值得临床注意。我院在临床上选用不同浓度的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在彩超引导支持下穿刺注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第1跖骨远端截骨后克氏针和绷带固定对拇外翻的作用效果。方法通过拇外翻的医学影像数据建立完整的三维足部有限元模型,此模型包括足骨、籽骨、软骨、韧带、软组织、跟腱等;分别建立克氏针和绷带固定的模型,分析拇外翻平衡站立时的足部受载特点。结果绷带固定下截骨之间的压应力(14.9 MPa)大于克氏针峰值应力(6.71 MPa)。从背侧、跖侧、内侧、外侧来看,克氏针固定对截骨面的稳定作用都优于绷带固定,更有利于截骨面的稳定。结论绷带固定可减少截骨端的愈合时间,有利于临床上拇外翻术后固定方式的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18.
背景:拇外翻畸形矫正方式多样,采用迷你双螺纹空心钉材料结合截骨矫形的方式损伤小,能够满足拇外翻矫形的目的,是临床上新型的微创生物型内固定材料。 目的:回顾性分析迷你双螺纹空心钉材料应用于截骨矫形拇外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拇外翻畸形患者30例,其中双侧矫形患者8例,单侧矫形患者22例。根据自愿均采用第一跖骨截骨矫形迷你双螺纹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前后拍摄X射线片测量外翻角、跖间角、籽骨位置,进行AOFAS评分,并计算第一跖骨短缩长度。 结果与结论:采用迷你双螺纹空心钉结合截骨矫形治疗后,拇外翻畸形患者的外翻角、跖间角、AOFAS评分及籽骨位置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第一跖骨短缩在矫形可控范围内避免畸形复发及跖骨痛。  相似文献   

19.
背景:膝关节外翻畸形的病例较少见而手术难度大,目前国内外的截骨及软组织平衡技术规范尚不统一。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8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外翻畸形初次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外翻程度进行分组,选择个体化软组织松解、精准截骨、合适假体及手术入路。评估患者术前、术后3年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膝关节协会评分、股胫角、膝关节活动度、EQ-5D量表评分,定期复查X射线片,观察膝关节有无松动和移位,并记录生存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32例患者(32膝),随访时间3-9年;②术后3年随访膝关节协会临床和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前不同畸形组别的膝关节协会临床和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3年不同畸形组别的膝关节协会临床和功能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轻度畸形组、中度畸形组评分要高于重度畸形组;③术后3年EQ-5D量表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前不同畸形组别的EQ-5D量表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3年不同畸形组别的EQ-5D量表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轻度畸形组、中度畸形组评分高于重度畸形组;④术后3年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前不同畸形组别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不同畸形组别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轻度畸形组、中度畸形组骨关节炎指数低于重度畸形组;⑤患者置换后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增大,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不同畸形组别的膝关节活动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⑥随访期内膝关节假体固定良好,未出现松动及脱位,无明显深静脉血栓事件、假体感染等情况发生,假体生存率为100%;⑦提示在个体化软组织平衡技术及精准截骨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膝关节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安全有效,中长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背景:目前Ludloff截骨术虽在国内外应用广泛,但对其造成具体的前足底生物力学改变研究较少。目的:了解Ludloff截骨造成足底压力分布的改变,并进一步推测其特点及适应证。方法:实验组选取拇外翻患者11例15足,行第1跖骨远端软组织松解、近端改良Ludloff截骨术。对照组选取健康成人11名16足。对照组、实验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均采用Tek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进行动态测试,将前足底依5个跖骨头位置划分为5个研究区域,分别用Mn(1,2,3,4,5)表示。通过比较术前术后及对照组之间的区域压力峰值(PF)和区域压力总合(F)来评估足底压力变化。结果与结论:F值:患者术前步态周期中,当第1跖骨头负荷达峰值时,通过第2跖骨的负荷最大,第1跖骨次之;而术后则为通过第1跖骨的负荷最大,第2跖骨次之;对照组则为通过第1,2跖骨的负荷最大,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各组中第3,4,5跖骨负荷均是由内向外依次递减。PF值:术前与对照组均表现为M2、M1(M3)、M4、M5依次递减;术后为M1(M2、M3)、M4、M5依次递减。M1/M2、M2/M3仅在术前与术后有明显差异。结果提示:①拇外翻患者足底压力的确存在外移,但主要是由第1跖骨移向第4、5跖骨。②Ludloff截骨术主要影响第1,2跖骨负荷,而对3,4,5跖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