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医学创新》2015,(36):85-87
目的:分析护理专案对降低ICU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ICU高危压疮患者54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选择2013年7月-2014年6月就诊的ICU高危压疮患者54例为观察组,采用护理专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压疮发生率、压疮风险评估准确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风险评估准确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专案有利于降低ICU高危压疮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还能够更为准确地对ICU高危压疮患者加以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进行分级护理对预防压疮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方法:我院综合ICU自2011年开始对患者实行应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将2010年1月~12月收住综合ICU的109例患者(对照组)与2011年1月~12月收住综合ICU的555例患者(观察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期间压疮的发生率。其中对照组采取2小时翻身1次、气垫床减压等护理措施;观察组,根据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得出的高危、中危、低危的不同评估结果进行分层护理,制定不同的压疮预防与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1.4%,对照组为10.1%,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对综合ICU患者进行分层护理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压疮护理小组在神经内科的压疮预防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方法我院从2013年5月建立压疮护理小组,以2013年5月-2014年4月的神经内科患者500例作为观察组;以2012年5月-2013年4月未建立压疮护理小组之前的50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压疮高危上报人数、难免压疮发生情况以及非难免压疮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疮高危上报人数、难免压疮发生率以及非难免压疮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立压疮护理小组,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压疮预防护理,能够显著地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刘金宁 《基层医学论坛》2016,(15):2171-2172
目的 探讨风险评估应用于手术室高危压疮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6月期间在我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743例择期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压疮预防护理;选择2015年7月-12月期间在我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826例择期手术患者为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对压疮风险进行评估,筛选压疮高危患者,并针对性采取压疮预防措施.比较2组患者手术压疮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术后3d内手术室压疮发生率为5.38%,观察组术后3d内手术室压疮发生率为1.33%,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压疮风险评估应用于手术室压疮预防,可准确筛选出高危压疮患者,通过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防范手术压疮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压疮风险评估在患者术中压疮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12月至该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患者500例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对于压疮发生情况进行分期,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的轻重程度.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6.4%,明显低于对照组14.8%,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发生压疮程度轻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压疮风险评估能够明显减少术中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减轻压疮形成的严重程度,对于术中压疮预防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53例及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神经内科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基于风险评估表的管理制度在神经内科患者压疮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神经内科120名护士及收治的2 9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12月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方案,2017年1—9月实施基于风险评估表的管理制度。统计对比实施前后神经内科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压疮程度,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实施基于风险评估表的管理制度后,神经内科患者压疮发生率及压疮程度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9.1%(1 565/1 579),高于实施前的90.8%(1 214/1 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风险评估表为基础调整神经内科的护理管理制度,能够更好地完成压疮防控,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延续性护理降低老年高危压疮患者发生压疮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4年7月到2016年7月在本院进行压疮治疗并痊愈出院的老年高危压疮患者11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随访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50.9%(28/55),观察组为14.5%(8/5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老年高危压疮患者的护理中可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防治神经内科昏迷患者并发压疮中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108例神经内科昏迷未发生压疮的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简称研究组)和常规护理组(简称对照组),观察不同护理措施对于神经内科昏迷患者压疮发生及预后的影响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护理措施后,研究组发生压疮4例,护理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发生压疮6例,护理无效者2例,有效率为66.67%,两组患者压疮护理的预后情况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不但有效降低神经内科昏迷患者压疮的发生率,还对于压疮的预后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在肝胆外科对压疮实行程序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的肝胆外科患者50例,实行压疮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的肝胆外科患者50例,实行压疮程序化护理,对比压疮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为8例,发生率为16.0%,观察组压疮发生为1例,发生率为2.0%,两组的压疮发生率差异显著。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患者满意为40例,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满意患者为49例,满意度为98.0%,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程序化护理的方式,压疮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满意度增加,压疮预防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分析压疮风险评估表在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1-5月的未使用评估表的卧床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1-5月使用评估表的卧床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我科自使用评估表以来压疮发生明显降低.结论 对卧床患者使用评估表可大大降低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实施预防性压疮护理对于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98例老年患者纳入观察范围,按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49)与观察组(n=49),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压疮护理,以进一步明确预防性压疮护理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影响。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Braden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住院期间观察组压疮总发生率为6.12%,低于对照组的22.45%,且以上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预防性压疮护理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Braden评分有较好改善作用,降低压疮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庞芳芳 《黑龙江医学》2021,45(12):1303-1304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和Braden压疮评分标准下分级护理措施在骨外科手术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进行编号,采用单双数分组法将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126例骨外科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对照组采用Braden压疮评分标准,根据评估结果分别给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压疮风险评估结果的一致性,以及术中和术后压疮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和Braden压疮评分标准在风险等级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下高度危险和极高危险的患者较Braden压疮评分标准增加.术后24 h内观察组共发生压疮6例,占比4.67%,对照组发生压疮15例,占比11.90%,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压疮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骨外科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评估等级相对更高,有利于提高护理防范措施,降低手术压疮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于民权县中医院就诊的50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民权县中医院就诊的50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采用Norto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评估患者入院时压疮发生风险,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结果入院时,对照组31例正常,8例压疮风险为轻度,9例为中度,2例为重度;观察组30例正常,10例压疮风险为轻度,9例为中度,1例为重度。两组患者入院时压疮风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压疮总发生率分别为46.0%(23/50)、14.0%(7/50)。观察组压疮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可有效降低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 Braden评估表评估重症监护室(ICU)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程度,探讨由其建立的压疮预警机制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无压疮病史,Braden评分<17分,APACHEⅡ评分>15分的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收治的105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收治的113例作为观察组。根据Braden评估量表将2组患者又分为高危患者和低危患者。对照组施行常规的压疮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警干预措施。比较2组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不同危险等级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高危患者(P<0.05)。结论:ICU压疮预警机制的建立能够强化护士预防为主的理念,降低ICU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改变翻身间隔时间对预防神经内科患者压疮的作用。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防御性办法对其压疮进行护理,每2-3个小时为其翻身一次。为观察组患者在按照对照组的方法进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翻身循环卧位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及两组患者受到护理后发生压疮的状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施护理后观察组中仅有1例患者发生压疮,其压疮为骶尾部I期,其压疮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发生压疮,其中有1例髋尾部的I期压疮患者,有2例骶尾部I期的压疮患者,有2例足跟部I期压疮患者,有4例骶尾部Ⅱ期压疮患者,其压疮的发生率为22.5%。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压疮的发生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变翻身间隔的时间能有效降低神经内科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儿头部静脉留置针预防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头部静脉留置针患儿共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压疮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头部静脉留置针的压疮预防护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穆艳芬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2):1034-1035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患者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08年-2010年收治的难免压疮、压疮患者,设计压疮报告表,采用Norton评估法,对新入院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量化评估,根据评估情况,确定重点护理对象,进行护理观察。结果经过我们的护理,8例压疮高危患者未发生压疮,43例压疮患者中1例无变化,1例效果不佳;40例患者好转出院,3例因病情恶化死亡。结论做好压疮的预防和护理,认真评估每一位患者的营养、皮肤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可以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压疮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综合护理运用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高危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高危压疮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护理,对两组的生活质量和压疮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高危压疮患者综合护理,不仅可以降低压疮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陈燕 《中外医疗》2012,31(30):151-151,153
目的探讨压疮危险评估对于住院患者护理效果。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该院住院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1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1例)患者进行压疮危险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3.2%(1/31),对照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12.9%(4/31),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住院患者应用压疮危险评估,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能够降低患者压疮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很好的临床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