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比较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方法:采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39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城市儿童(F=9.200,P0.01),农村留守儿童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显著低于城市儿童(F=5.075,P0.05);父母一方外出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生活满意度(t=2.168,P0.05)、积极情感体验(t=2.05,P0.05)显著高于父母均外出的留守儿童,父母一方外出的留守儿童体验到的消极情感显著低于父母均外出的留守儿童(t=-2.403,P0.05)。结论: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主观幸福感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存在显著差异;留守类型影响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农村中学生自我意识与家庭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对388名农村中学生施测.结果 农村中学生在行为(t=-4.29)、焦虑(t=-10.78)、合群因子(t=-5.84)及自我总分(t=-8.36)上均低于常模,且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1).农村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家庭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家庭功能的沟通(t=-4.16,P=0.00)、问题解决(t=2.75,P=0.01)、情感介入(t=-2.57,P=0.01)、角色(t=2.36,P=0.42)、总的功能(t=-6.82,P=0.00)等维度可以预测中学生的自我意识.结论 自我意识与高中生的家庭功能有关,父母应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家庭功能以促进中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闭症儿童父母的心理复原力、自我和谐及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复原力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22名自闭症儿童父母和327名一般儿童父母进行测量。结果:自闭症儿童父母的心理复原力(t=-4.59,P0.05)、自我和谐(t=8.30,P0.001)和主观幸福感水平(t=-5.90,P0.001)均显著低于一般儿童父母;心理复原力与主观幸福感正相关显著,而自我和谐与心理复原力、主观幸福感均为显著负相关(r=-0.47,-0.51;P0.01);自我和谐均在自闭症儿童父母和一般儿童父母的心理复原力与主观幸福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但自闭症儿童父母的中介作用更为显著。结论:提升自闭症儿童父母的主观幸福感,其心理复原力和自我和谐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朝鲜族大学新生复原力的现状及基本特点。方法:采用刘兰兰编制的大学生复原力量表,对延边大学363名朝鲜族大学本科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来自城市、县镇的朝鲜族大学新生在复原力总体水平及社会交往能力、自我认可、自我掌控、自我调适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农村朝鲜族大学新生(F=5.172,5.485,7.993,8.041,4.502;P0.05);除自我价值感、自我调适两个维度外,担任学生干部的朝鲜族大学新生的复原力总体水平及各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的朝鲜族大学新生(t=3.573,3.836,3.129,3.062,2.082,3.168,2.666;P0.05);父母非离异的朝鲜族大学新生的复原力总体水平及社会交往能力、家庭支持、自我价值感、自我调适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离异家庭的朝鲜族大学新生(t=2.917,2.404,4.112,2.007,2.575;P0.05)。结论:朝鲜族大学新生复原力总体水平较好,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群体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有限自制力理论的视角下考察中学生的生活事件、自我控制与现实、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方法:使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自我控制能力问卷、青少年自评量表与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量表对453名中学生施测。结果:1现实偏差行为(t=2.20,P0.05)和网络偏差行为(t=3.32,P0.01)得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2生活事件、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现实与网络偏差行为得分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生活事件可以通过自我控制能力影响现实和网络偏差行为。结论:自我控制能力在生活事件对现实和网络偏差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青少年劳教人员和同龄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与其自尊和社会适应的关系。方法对64名青少年劳教人员和94名同龄中学生施测自我同一性过程量表(EIPQ)、自尊量表(SES)和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SAADQ)。结果①两组被试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分布从高到低依次均为:扩散型、获得型、延缓型、早闭型,劳教被试在4个同一性类型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χ2=11.375,P<0.05),接近一半的劳教被试属于扩散型(42.20%);②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探索和承诺维度(除人际探索外)和自尊、社会适应能力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而劳教被试的人际探索、人际承诺和探索维度与自尊存在显著正相关,人际探索与社会适应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③2×4多元方差分析表明:被试类型和自我同一性类型在自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主效应显著(被试类型:F自尊=19.54,P<0.001,偏η2=0.115和F社会适应能力=13.85,P<0.001,偏η2=0.085;同一性类型:F自尊=4.48,P<0.01,偏η2=0.082和F社会适应能力=4.59,P<0.01,偏η2=0.084),中学生的自尊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均显著高于劳教人员(t=4.28,t=3.80;P<0.001);在两组群体中,获得型青少年的自尊和社会适应能力均显著高于扩散型和早闭型(P<0.05),延缓型显著高于扩散型(P<0.05)。结论青少年劳教人员的自尊和社会适应能力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两个群体的同一性状态对其自尊和社会适应能力均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我控制与大学生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同时考察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以及拒绝敏感性是否在此中介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自我控制量表、拒绝敏感性问卷、交往焦虑量表、网络成瘾量表对72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自我控制与拒绝敏感性(r=-0.42,P0.001)、社交焦虑(r=-0.66,P0.001)及网络成瘾(r=-0.64,P0.001)均呈显著负相关;社交焦虑与拒绝敏感性(r=0.59,P0.001)、网络成瘾(r=0.43,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拒绝敏感性与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r=0.17,P0.001);②自我控制显著负向预测网络成瘾(t=-22.60,P0.001),拒绝敏感性与自我控制的交互项对网络成瘾的预测作用不显著(t=-0.11,P0.05);拒绝敏感性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显著(t=15.35,P0.001),拒绝敏感性与自我控制的交互项对社交焦虑预测作用显著(t=7.90,P0.001);社交焦虑对网络成瘾的预测作用显著(t=2.87,P0.01),拒绝敏感性与社交焦虑的交互项对网络成瘾的预测作用显著(t=1.84,P0.05)。结论:拒绝敏感性、自我控制、社交焦虑和网络成瘾四者之间构成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社交焦虑在自我控制与网络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拒绝敏感性在这一中介过程的前半条和后半条路径上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理剧治疗对癫痫患者自卑感、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利用信封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癫痫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均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心理剧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羞耻感评分、自我概念量表(TSC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应对方式评分。结果:观察组行为羞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3.102,P0.01);观察组TSCS量表中自我行动(t=4.348,P0.001)、自我认同(t=5.859,P0.001)、自我满意(t=5.264,P0.001)、社会自我(t=6.431,P0.001)、家庭自我(t=8.725,P0.001)、生理自我(t=5.096,P0.001)、心理自我(t=7.408,P0.001)、伦理自我(t=4.284,P0.001)、自我总分(t=4.567,P0.001)显著高于对照组,自我批评评分(t=-10.925,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AS评分(t=-5.989,P0.001)、SDS评分(t=-8.519,P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合理化(t=3.098,P=0.003)、求助(t=7.622,P0.001)、解决问题(t=2.462,P=0.01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退避(t=-12.810,P0.001)、自责(t=-8.488,P0.001)以及幻想(t=-4.837,P0.001)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癫痫患者给予心理剧治疗,可有效减少其羞耻与自卑感,提升自我概念水平,改善焦虑、抑郁心理障碍,促使其采取成熟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初中生幸福感的特点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采用幸福感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950名中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城镇初中女生在自主性(t=3.13,P0.01)、掌控环境(t=4.51,P0.001)、个人成长(t=3.63,P0.001)、他人关系(t=6.29,P0.001)、生活目标(t=5.44,P0.001)自我接纳(t=2.98,P0.01)和幸福感总分(t=5.85,P0.001)上均明显高于城镇男生;2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在自主性、他人关系和生活目标3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城镇初中生的幸福感总体水平及各个维度与家庭环境的4个因子均呈显著相关,与家庭的亲密度、家庭的知识性和组织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家庭的矛盾性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城镇初中女生的幸福感高于男生;城镇初中生的家庭环境越好,他们的幸福感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及感知的学校气氛的现状,探究中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及感知的学校气氛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量表和学校气氛问卷对321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男生在主动学习因子(t=-2.369,P0.05)、开放学习因子得分(t=-3.294,P0.05)均显著低于女生;男生在同学关系维度得分(t=-2.843,P0.05)显著低于女生;(2)学校气氛各维度与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各因子存在显著相关(r=-0.340~0.369,P0.05);(3)学校气氛的不同维度对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的部分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预测作用。结论:良好的学校气氛有助于中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共情能力的影响,为家校共育共同提升大学生共情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潍坊某高校在校本科生中随机抽取334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SPSS 19.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结果:在性别方面上,父母严厉、惩罚维度存在着明显差异(F=11.728,5.914;P0.01),且与是否是独生子女存在交互效应(F=4.451,5.087;P0.05),同时其与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三者间也存在交互效应(F=3.981,8.117;P0.05)、父亲偏爱维度在性别上也存在着明显差异,且与生源地存在交互效应(F=8.957,7.466;P0.01);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父母偏爱维度(F=29.377,16.603;P0.001)、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维度(F=7.483,4.852;P0.05)差异显著,且均和生源地存在交互效应(F=12.119,5.122;P0.05);在生源地方面,母亲偏爱维度存在显著差异(F=4.267,P0.05),且父母过分干涉维度上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都存在交互效应(F=12.361,5.147;P0.01);对大学生的共情能力分析中得出:共情能力在性别这个因素上主效应差异极其显著,女生显著高于男生(F=17.893,P0.001),而在其余两个因素上主效应均差异不显著,多因素交互效应分析得出: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两者的交互效应差异显著(F=5.123,P0.05),其余因素交互效应不显著;家庭教养方式对共情能力的回归分析得出:6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其中对共情能力有正预测作用的是父母情感温暖、理解(t=7.941,9.532;P0.001),对共情能力有负预测作用的是父母严厉、惩罚和父母拒绝否认(t=-8.347,-8.148,-6.113,-6.268;P0.001)。结论:家庭教养方式能有效预测大学生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和北京居民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对北京23所高校的141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所得数据应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调查的大学生中男生在父亲拒绝与父亲过度保护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662,P0.01;t=2.173,P0.05),而女生在父母情感温暖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2.291,P0.005;t=-2.657,P0.01)。母亲在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维度上显著高于父亲(t=-11.425,-12.732;P0.001);②担任过学生干部和加入社团的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总体水平及各个维度水平均显著高于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t=4.909、2.696、5.843、5.110、5.463,P0.05;t=2.670、3.018、3.540、3.094,P0.05),加入社团的大学生韧性维度不显著;③心理健康和心理资本与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均呈显著正相关(r=0.370~0.436,P0.001),与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0.156~-0.293,P0.001);④心理资本在父母教养的各个维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部分通过积极心理资本起作用的,提高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可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哈尼族中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及民族文化认同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问卷和学校适应行为问卷对621名哈尼族中学生施测。结果 1哈尼族中学生的学校适应处于中等以上水平,不同家庭住地(F=3.20,P0.05)、年级(χ2=51.10,P0.001)哈尼族中学生的学校适应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农村学生的学业适应得分高于乡镇学生(P0.05);县城学生的情绪管理、人际沟通得分均高于乡村学生(P0.01,P0.01);乡镇学生的总问卷分值显著低于县城和农村学生(P均0.05);2数据点折线图显示,哈尼族中学生学校适应问卷总均分及5个维度得分,随年级递升呈曲折变化趋势,有升有降;3哈尼族中学生的学校适应与民族文化认同有关,受民族接纳、社会俗约因素的影响,分别具有正向和负向预测效应(P均0.001)。结论哈尼族中学生学校适应受家庭住地、年级的影响,不同维度呈非平衡性发展特点,与民族文化认同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中职生学业自我与学业韧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学生学业韧性问卷和学业自我问卷测量1287名贵州省遵义、毕节、兴义、六盘水及贵阳5个地区的中职生。结果:1中职生学业自我(62.16±13.89)与学业韧性(88.01±15.42)良好,处于中上等水平,学业自我在性别和民族上存在显著差异(t=-4.343,-3.373;P0.001),学业韧性在性别和民族上存在显著差异(t=-3.673,-2.685;P0.01),女生得分普遍高于男生;2中职生学业韧性和学业自我在总体及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674,P0.01);3学业自我的得分能够有效的预测学业韧性(R~2=0.474,P0.001)。结论:中学生学业自我与学业韧性处于中上等水平,且学业自我对学业韧性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安全感的关系。方法:对296名大学生施测完美主义量表中文版(CFMPS)和安全感量表(SQ)。结果:1父母期望维度存在显著的性别(t=4.256,P0.001)、独生(t=2.005,P0.05)和年级差异(F=4.320,P0.01),个人标准维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2.624,P0.01);2人际安全感维度存在显著的独生(t=2.457,P0.05)和生源地差异(t=2.117,P0.05);3安全感各维度及总分与完美主义中的担心错误、父母期望、行动的疑虑、个人标准等维度以及完美主义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与条理性维度呈显著正相关;4行动的疑虑、担心错误和条理性3个维度均能很好的预测确定控制感、人际安全感和安全感总分。结论:大学生完美主义和安全感多个方面存在差异;完美主义和安全感相关显著,完美主义能够很好的预测安全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学生自我状态的特点,并进一步探索中学生的自我状态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修订后的形容词检核表(ACL)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北京市普通中学初一至高三365名学生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心理非常健康与极不健康的中学生除了在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在其他4种自我状态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t=-10.74,9.69,8.24,-10.36;P0.001);批评型父母和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与心理症状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0.46,0.50;P0.01),而照顾型父母和成人自我状态则与心理症状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43,-0.42;P0.01)。结论心理非常健康中学生的自我图轮廓接近于钟形图,但照顾型父母自我状态最高;批评型父母和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得分越高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越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社区学校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学习自主性量表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629名来自两个社区学校的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普通民众学校小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强化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总体得分高于政府公务员学校小学生(t=6.14,P<0.001;t=2.44,P<0.05;t=2.64,P<0.01);2政府公务员为主的小学父母情感温暖理解显著高于普通民众为主的小学,其他维度则相反(t=-5.00,-6.59,P<0.001);3自我检查与父亲和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显著正相关(r=0.229,0.223,0.140,0.138;P<0.01);自我总结与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显著正相关(r=0.348,0.355;P<0.01),与父亲惩罚、严厉,以及父母的拒绝否认显著负相关(r=-0.110,-0.117,-0.121;P<0.01);自我评价与除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之外的所有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自我强化与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显著正相关(r=0.253,0.247,0.158,0.111,0.224;P<0.01)。结论普通民众学校和政府公务员学校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均明显不同,且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初中生家庭功能、社会适应性的现状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和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对529名的初中生进行测评.结果 ①初中生的家庭功能((x-)=2.3501)和社会适应((x-)=2.486)处于中等水平;②初中生家庭功能在是否是独生子女(t=5.045,P<0.001),父母外出务工情况(F=4.603,P<0.05)和所在区域(t=8.655,P<0.001)都存在显著差异;③初中生社会适应在是否是独生子女(t=-3.640,P<0.001)和所在区域(t=-8.294,P<0.001)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初中生的家庭功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初中生的家庭功能越好,其社会适应性也越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网络成瘾(IA)的影响及人格的中介效应。方法:用家庭教养方式问卷(FUSQ)、大五人格问卷简版(NEO-FFI-R)和网络成瘾测验(IAT)对118名网络成瘾青少年(网瘾组)和118名正常青少年(对照组)进行评估。结果:(1)网瘾组家庭教养方式各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t=5.56-11.48,P0.001),宜人性、严谨性、外向性和开放性等人格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t=3.57-9.23,P0.001),神经质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t=-9.08,P0.001);(2)家庭教养方式和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测验总分显著相关(r=0.176-0.554,P0.001),可解释44.3%的变异;其中尊重-羞辱(β=-0.330)、宜人性(β=-0.147)、严谨性(β=-0.212)、神经质(β=0.211)对网络成瘾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宜人性、严谨性和神经质在尊重-羞辱教养方式对网瘾影响中的中介效应分别为23.0%、23.2%、28.3%。结论: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教养方式和人格特质显著关联,其中尊重-羞辱、宜人性、严谨性、神经质对网络成瘾有重要影响,宜人性、严谨性和神经质在尊重-羞辱对网络成瘾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农村中职生的学业自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以贵州省840名农村中职生为被试,采用中学生学业自我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试。结果:(1)农村中职生的学业自我(62.20±14.22)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农村中职生的学业自我在性别和民族上存在显著差异(性别:t=-2.644,P0.01;民族:t=-5.069,P0.001),女生得分普遍高于男生。(3)农村中职生学业自我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229,P0.01),并且能力知觉、成就价值及情感体验对积极应对方式(R2=0.154,P0.001)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农村中职生的学业自我与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