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阶段性改变理论的整体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角色转变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建档且待产的12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以阶段性改变理论为基础的分阶段整体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的改变,采用母亲角色适应情况调查表评定初产妇产后对母亲角色的适应程度,观察产后两组喂养方式的变化,统计泌乳量及母乳喂养率,应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量表(BSES)评定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4.306,4.966;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角色适应差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适应良好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χ~2=6.708,5.565;P0.05);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人工喂养率低于对照组(χ~2=6.000,5.217;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量表技能、心理活动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4.827,4.447;P0.05);观察组产妇奶量足所占按比例高于对照组,无奶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χ~2=4.232,8.106;P0.05)。结论:阶段性改变理论的整体干预可纠正初产妇产后焦虑、抑郁心理,促进其适应母亲角色转变,提高母乳喂养率及产妇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对孕产妇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6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研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认知行为干预。利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OS)、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评估两组抑郁、焦虑评分,并进行比较,记录两组分娩方式(顺产、剖宫产)、喂养方式(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与新生儿Apgar评分(≥8分、8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时间SAI、EPO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107,15.032;P0.05)。两两比较显示,出院时、产后1个月观察组SAI、EPO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顺产率分别为65.12%、74.42%,显著高于对照组34.88%、48.84%(χ~2=8.203,5.950;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孕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母乳喂养率与顺产率,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多维度系统化健康教育配合心理干预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初产妇临床资料,仅接受常规心理干预者纳入对照组(n=144),在其基础上采取多维度系统化健康教育者纳入观察组(n=112)。分析两组产后母乳喂养意识[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简表(BSES-SF)、母乳喂养家庭支持问卷]、母乳喂养行为(泌乳情况、喂养情况)、角色适应情况[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心理状态[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结果:产后2个月时,观察组BSES-SF、母乳喂养家庭支持问卷、母乳喂养率、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MCMQ及PS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5.749,5.415,4.717,4.331,3.247;χ~2=13.243;P0.05),而泌乳延迟率、泌乳不足率及EP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320,8.207,t=-4.276;P0.05)。结论:多维度系统化健康教育配合心理干预能诱导初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并改善其心理状态,有利于促进产妇尽快适应母亲角色。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针对性的孕产期心理保健指导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00名居住在闵行区的产妇,用调查问卷对其进行心理状况调查评估,问卷中包含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对新生儿健康的担心和对分娩的恐惧是孕产妇主要担心的问题;是否母乳喂养(χ2=7.895,P0.01)、家人的支持和鼓励程度(χ2=9.450,P0.01)、工作/生活压力大小(χ2=10.393,P0.01)是影响产妇抑郁的重要因素,其中工作/生活压力(χ2=6.933,P0.01)又与产后焦虑症的发生有关,以上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83.61%的产妇认为有必要开展孕产期心理指导,最希望得到家人的支持与鼓励。结论呼吁全社会关注孕产妇心理健康,通过广泛开展孕产期心理健康宣教,提倡母乳喂养,家人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支持,能够对孕产妇的心理调节产生积极作用,降低焦虑、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心理疏导联合新式助吸乳贴对产妇心理健康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7年3月间在本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新式助吸乳贴干预,观察组产妇接受产后早期心理疏导联合新式助吸乳贴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抑郁评分、幸福感评分及母乳喂养情况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产妇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心理幸福感量表(PWBS)各个维度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EPDS评分、SDS评分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t=-16.52,-11.43;P0.05);观察组产妇心理幸福感量表(PWBS)中独立自主、环境控制、个人成长、自我接纳、良好关系、生活目标各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t=-7.58,-7.61,-8.30,-7.14,-7.24,-7.74;P0.05)。观察组产妇的初始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妇(t=15.27,P0.05),且产后72h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χ2=10.21,P0.05)。结论:剖宫产初产妇接受产后早期心理疏导联合新式助吸乳贴干预,有助于减轻抑郁情绪并增加主观幸福感,提升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心理的诱发因素及心理保健服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525例分娩产妇进行一般资料问卷调查,同时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评价社会支持情况及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研究对象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筛选出产后抑郁患者(EPDS评分≥13分),将其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保健服务,干预3个月后观察比较抑郁组和正常组患者一般资料,并对两组患者中单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同时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EPDS评分。结果:抑郁组和正常组在年龄、文化程度、夫妻关系、是否计划内怀孕、孕产期保健知识知晓、孕期抑郁情绪、产后负性事件发生、丈夫期盼生男孩程度、社会支持总分比较差异显著(χ~2=8.878,11.648,5.745,5.886,14.523,7.075,9.696,8.122,t=2.203;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文化程度、孕期抑郁情绪、产后负性事件和丈夫期盼生男孩程度是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3.773,12.840,0.171,2.811;P0.05),而社会支持是产妇产后抑郁的保护性因素(OR=0.350,P0.01)。两组患者干预后EP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t=8.498,4.347;P0.01),且观察组患者EPD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410,P0.001)。结论:产妇文化程度、孕期抑郁情绪、产后负性事件和丈夫期盼生男孩程度是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心理保健服务能够显著改善产妇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妊娠期抑郁症对体质量增长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高龄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观察组(SDS≥53分)和对照组(SDS53分),其中观察组69例,对照组85例,观察比较两组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在兴趣减退、失眠乏力、能力减退、食欲减退、决断困难、思考困难、感觉无用等抑郁症状及抑郁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04,5.017,5.070,7.468,6.761,4.716,4.908,11.157;P0.05)。观察组孕妇体质量增长、顺产显著低于对照组(t=6.828,P0.05;χ~2=11.169,P0.05),而剖宫产率显著低高于对照组(χ~2=4.589,P0.05)。观察组孕妇在妊娠呕吐、羊水量异常、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及产后血压升高等并发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早产儿、新生儿低体重、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龄孕妇抑郁情绪,能够降低产妇体质量增长,使产妇剖宫产率、分娩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后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哺乳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3年所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中选取4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采用产后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在产后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生产后2h的开奶率、奶量充足率、纯母乳喂养率等都比对照组产妇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实施产后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避免糖尿病发病风险,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产前心理干预联合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对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1000名初产妇纳入本次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与健康宣教,实验组实施产前心理干预联合孕妇学校健康教育,比较2组入院时与临产前1d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并观察两组分娩方式、新生儿喂养方式、产时应对行为评分。结果:临产前1d,实验组HAD中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33.765,-34.142;P0.001);实验组初产妇临产前1d健康知识掌握评分(t=30.056,P0.001)与产时应对行为评分(t=27.339,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剖宫产率20.80%,明显低于对照组34.60%(χ~2=23.773,P0.05);实验组母乳喂养所占比例56.60%,明显高于对照组41.60%(χ~2=22.892,P0.05)。结论:产前心理干预联合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初产孕妇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及产时应对行为,提高健康知识水平,减少剖宫产,促进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瑜伽运动结合心理辅导对初产妇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健康及体型、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信封法将100例初产妇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心理辅导,观察组采用瑜伽运动结合心理辅导;分别于干预前后测评两组心理健康状况[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体型指标[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盆底功能指标(盆底肌肌力、盆底器官脱垂分期、尿失禁程度)水平,并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EPDS评分、SAS评分均明显降低(t=-4.267,-3.935;P0.01)。干预后,两组BMI、腰围、臀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大腿围、小腿围比较上,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t=-4.686,-7.701;P0.05)。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盆底I类肌纤维肌力及II类肌纤维肌力分级均明显增高(t=6.852,4.641;P0.01),盆底器官脱垂分期及尿失禁程度均明显改善(χ~2=7.977,6.243;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GQOLI-74量表各维度(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2,4.810,2.298,2.150;P 0.05)。结论:瑜伽运动结合心理辅导有助于改善初产妇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体型、盆底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乳汁分泌、婴儿照顾能力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产后抑郁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给予常规产后抑郁心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团体人际心理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患者抑郁症状及社会功能的评估,并对母乳量及婴儿照顾能力进行评分。结果:治疗6、12周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SDSS评分降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t=-2.870,-3.622;P0.05)、SDSS评分(t=-5.603,-8.651;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6、12周后两组患者泌乳量及婴儿照顾能力提高,观察组患者泌乳量评分(t=4.604,5.224;P0.05)及婴儿照顾能力评分(t=3.562,3.465;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团体人际心理治疗能显著改善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状及社会功能,提高泌乳量及婴儿照顾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产妇及家属参与母乳喂养知识竞赛对产妇和婴儿的影响,以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的依从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2月我院产7病区收治的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尾数单双数分别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实验组产妇及其家属参与母乳喂养知识竞赛,对照组产妇及其家属不参加竞赛,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理论知识与哺乳技巧掌握程度,参赛后乳头皲裂发生率、乳汁淤积的发生率、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结果 两组产妇参赛前母乳喂养理论知识与哺乳技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赛后观察组母乳喂养理论知识与哺乳技巧掌握程度、乳头皲裂发生率、乳汁淤积的发生率、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及家属参与母乳喂养知识竞赛可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理论知识与哺乳技巧、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可减少乳头皲裂、乳汁淤积的发生,可提高产妇的自信心,延长了产妇喂婴儿母乳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妇孕期社会支持对分娩后出血风险及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接收的待产孕妇244名,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2例。对照组予以孕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孕期社会支持。两组均1次/周,直至分娩。比较两组分娩时孕周、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抑郁发生率[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干预前后的社会支持[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结果:两组均顺利接受干预至分娩,分娩时孕周、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的SSRS评分分别为(17.22±2.54)分、(17.50±2.7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PDS评分为(7.75±1.2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8.12±1.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5,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SSR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6.316,P0.001),观察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4.92%低于对照组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0,P0.05)。结论:产妇孕期社会支持对产后出血无明显影响,但可有效降低产后抑郁风险,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产妇产后7天内产后抑郁状况,分析抑郁与人口学和社会支持的关系,以期为提升住院期间产妇的护理质量提供借鉴。方法:调查2016年1-12月期间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分娩的产后7天内982例产妇,应用综合问卷(包括一般情况问卷、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调查产后7天内产妇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产后7天内产妇产后抑郁的检出率为12.9%;(2)不同文化程度的产妇中,初中及以下抑郁者有65人,占抑郁总人数的51.18%,高中及大专42人(33.07%),本科及以上20人(15.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898,P=0.012)。本市户籍产妇抑郁占抑郁总人数的28.35%,流动户籍91人,占71.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44)。不同的年龄、分娩方式、分娩史和流产史的产妇抑郁情况无统计学意义;(3)产妇的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利用度抑郁者显著低于正常产妇(t=3.439,4.922,3.461;P0.001)。结论:产妇产后7天内抑郁情绪者发病率高,与产妇文化程度、流动人口及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与无乳糖配方奶喂养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免疫功能、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56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综合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谷氨酰胺与无乳糖配方奶喂养,对照组给予谷氨酰胺与早产儿配方奶喂养。喂养14d后,比较两组患儿免疫功能、胃肠激素、体质量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免疫功能:观察组Ig A、Ig G、Ig M、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82~6.271,P0.05);胃肠激素:观察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7.178~8.211,P0.05);体质量:观察组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2.340,P0.05)。结论谷氨酰胺与无乳糖配方奶喂养有助于改善儿坏死性小肠炎患儿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促进患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团体心理辅导结合健康宣教对初产妇角色适应、主观幸福感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入住我院产科分娩的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干预及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辅导结合健康宣教。比较两组初产妇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主观幸福感量表(SWBS-CC)评分,并分析对比两组初产妇角色适应情况、分娩方式及初产妇妊娠结局与新生儿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4.267,-6.491;P0.05);观察组初产妇角色适应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Z=4.740,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维度SWBS-CC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5.978,2.670,3.440,5.265,3.372,2.466,2.615,2.503,3.058,3.543;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5.698,4.501;P0.05);观察组初产妇早产、胎膜早破、宫内窘迫、会阴撕裂、产后大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低出生体重儿、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等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5.165,4.114,3.914,4.114,5.165,6.275;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结合健康宣教有助于促进初产妇心理健康,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更好地向母亲这一角色转换,提高初产妇主观幸福感与阴道分娩率,降低初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延续干预对甲亢患者心理健康、服药依从性、甲亢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11月12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延续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甲亢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t=-5.591,P0.05);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5.276,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较佳比率85.00%高于对照组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8,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机能评分高于对照组(t=5.617,P0.05];生理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t=7.359,P0.05);躯体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t=5.308,P0.05);躯体活力评分高于对照组(t=10.305,P0.05);精神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t=5.467,P0.05);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t=4.318,P0.05);情感职能评分高于对照组(t=4.126,P0.05);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t=7.614,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3,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延续干预有利于减轻甲亢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状态,增加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甲亢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二胎产妇产后住院期间社会支持、产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二胎产妇抑郁与人口学和社会支持的状况,以期为提升住院期间二胎产妇的护理质量提供借鉴。方法:调查2016年1-12月期间在上海市某二甲综合医院分娩住院期间二胎产妇532例,应用综合问卷(包括一般情况问卷、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调查出院前二胎产妇的社会支持、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①出院前二胎产妇产后抑郁的检出69人,占12.97%;②二胎产妇的不同年龄(χ~2=6.671,P=0.036);不同户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46,P=0.008);③二胎产妇的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利用度抑郁者显著低于正常产妇(t=3.106,0.243,1.987;P0.05);④二胎产妇社会支持与常模比较发现:支持主观分高于常模;支持客观分和支持利用度低于常模,具有统计学意义(t=5.49,-8.40,-8.77;P0.05);社会支持总分与常模比较无差异。二胎和初产妇抑郁组间的社会支持各维度比较中客观支持分低(t=-2.941,P0.05)。结论:二胎产妇产后抑郁情绪者发病率高,与产妇年龄、流动人口及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二胎产妇社会支持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娩预演对初产妇认知程度、心理状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抽签法将我院收治9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教育,实验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分娩预演培训,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认知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娩方式意向与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实验组SAS(t=8.750,P0.001)、SDS(t=3.007,P=0.002)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娩态度(t=6.430,P0.001)、妊娠知识(t=7.327,P0.001)及产时应对(t=9.140,P0.001)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554,P0.05);实验组产后出血(χ~2=6.095,P=0.014)、感染(χ~2=5.031,P=0.025)及新生儿窒息(χ~2=7.551,P=0.006)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初产妇进行分娩预演,可有效提高初产妇认知程度,减少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改善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助产士全程陪伴对初产妇VAS评分及产后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在某院住院就诊的初产妇86例,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住院初产妇选取43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6-10月住院初产妇选取43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住院期间采用常规分娩管护干预,观察组采用助产士全程陪伴干预,均干预至产妇出院.采用疼痛评定量表(VAS)评分比较两组产痛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分娩情况(产程、产后24h出血量和剖宫产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记录并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情况(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产后24h泌乳量、产后48h母乳喂养率);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分娩过程中VAS评分、产程、产后24h出血量和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 =-4.420,-7.438,-8.980,X2=4.914;P<0.05);观察组干预后 SAS、SDS 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 =-6.840,-8.046;P<0.05);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7.661,P<0.05),产后24h泌乳量、产后48h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 = 5.343,X2=4.497;P<0.05);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 =4.962,PP<0.05).结论:采用助产士全程陪伴干预可缓解初产妇产痛水平和产后负面情绪水平,对改善分娩结局和母乳喂养情况、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