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及应对方式。方法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工作场所暴力调查表对江山市28家基层医院的59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591名被调查的护士中,有519名在最近1年内至少遭遇过1次工作场所暴力事件(87.8%),主要以语言攻击为主,大部分发生在病房(57.8%),发生时间以白班为主(51.8%),主要施暴者为患者亲属(82.5%),施暴者大部分为31~40岁的男性青壮年。护士的应对方式主要是耐心解释、忍让回避。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发生与护士年龄、婚姻状况、护理职称、聘用形式显著相关(P0.05)。结论基层医院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形势较严峻,需进行进一步的干预研究,从而降低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县级综合公立医院急诊护士遭受医院暴力事件的状况。方法采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问卷(修订版)对江苏省6所县级公立医院的179名急诊护士遭受的医院暴力事件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96.65%的急诊护士在过去12个月中遭受过医院暴力,多为辱骂和威胁。发生医院暴力地点多为急诊抢救室、输液中心,时间多为前夜班,施暴的原因多为对护士的技术不满意、候诊时间长、不合理要求被拒绝;医院暴力事件发生后护士的应对方式多为忍让回避、耐心解释,大多数护士感觉委屈、气愤和工作热情下降等。结论县级公立医院急诊护士的医院暴力发生率较高,管理者必须予以重视,注重预防并积极干预,从而降低医院暴力的发生率,保护护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深圳地区综合医院临床护士经历医院场所暴力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深圳地区综合医院护士经历医院场所暴力事件的发生率和医院暴力事件状况。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运用医院场所暴力调查问卷的修订版,调查深圳市19所医院的1552名护士1年内所经历的医院场所暴力事件。结果1年内护士经历的医院场所暴力事件发生率为70.55%。暴力事件的特点为: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高于一级医院;急诊科发生率最高;暴力多发生在白班、病房;施暴者特点是中年、男性、患者家属;施暴原因主要为不合理要求被拒绝;护士的应对方式主要是“耐心解释”和“忍让回避”。结论综合医院护士经历医院场所暴力具有普遍性,建议加强管理,从而减少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护士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情况,探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3家综合性医院至少临床工作1年的932名护士,收集其一般资料和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情况.结果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总体发生率为64.3%,其中心理暴力占86.0%、身体暴力占20.9%和性暴力占11.5%.护士认为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传媒的负面导向(81.1%)、患者病情无好转(67.8%)、患者要求未能得到满足(64.8%)、患者(或探视者)候诊时间长(51.9%)等.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护龄、性别、学历、应对方式(P<0.05).结论 目前护士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总体发生率较高;针对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积极加强医院系统应对、干预、控制,强化护士对工作场所暴力的防范意识与应对能力,以减少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使用自拟的医护人员遭受病人及家属暴力事件调查问卷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共90所县级医院的6 82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县级医院护士暴力发生率为66.4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护士的年龄、所在科室、工作年限与直接接触病人时间是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县级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较高,提示医院管理部门应对工作场所暴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减少医院暴力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护士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情况,探讨护士在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过程中的应对方式。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3所综合性医院工作至少1年的1 020名在职护士,采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量表,调查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发生情况和护士在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结果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总体发生率为64.3%,其中心理暴力86.0%、身体暴力20.9%、性暴力11.5%。护士对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主要应对措施包括与对方讲道理(71.0%)、求助上级与同事(55.9%)、委曲求全或躲避(43.2%)、不理睬(37.6%)、报警(20.9%)等;医院暴力发生后护理人员的情感支持来自同事(76.2%)、家人/亲属(50.1%)、朋友(36.7%)以及网络倾诉对象(11.3%)。对工作生活事件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护士遭受医院暴力的风险较采用消极应对者为小(P<0.01)。结论护士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总体发生率较高;护士面对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时,恰当运用不同的应对方式和情感支持,能够减少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对护士的身心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及其原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北京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168名急诊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和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情况。结果在166份有效问卷中,有149名(89.8%)护士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不同年龄、工作时间、学历和职称的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形式依次为语言伤害(86.1%)、躯体冲突(32.5%)、特定威胁(20.5%)和性暴力(3.0%);而等待时间过久(67.1%)、未满足患方要求(64.8%)、肇事方醉酒或药物滥用(58.4%)、认为医疗费用高(53.4%)是发生暴力的主要原因;暴力发生可使护士出现委屈(75.8%)、愤怒(66.4%)、不安全感(47.6%)等不良心理反应。结论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对护士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因此医院管理部门应给予充分重视,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综合医院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描述综合医院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两阶段抽样法,采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问卷修订版调查深圳市19家医院的1552名护士.结果 552名调查对象中,1年内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发生率为70.6%.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是否发生为因变量,"工作部门"、"医院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职务"、"教育程度"、"医院对待员工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的态度"和"医院候诊区均为固定座椅"7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综合医院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是普遍现象,建议进行进一步的干预研究,从而减少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描述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问卷修订版对浙江省8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04名门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4名调查对象中,1年内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发生率为74.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职位、是否为独生子女、积极的应对方式和医院是否采用有效预防暴力的措施4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结论 :门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高。职位、是否为独生子女、积极的应对方式和医院是否采用有效预防暴力的措施是工作场所暴力的影响因素。建议进行进一步的干预研究,以减少门诊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及上报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及减少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省18个地市区的52所医院的儿科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工作场所暴力调查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964名调查对象中有588名(61.0%)1年之内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其中心理暴力发生率为60.0%,躯体暴力发生率为10.1%,性暴力为3.3%;不同医院等级、工龄、婚姻状况、独生子女的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院等级、工龄、年龄、人事状况、婚姻状况的护士上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人事状况是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影响因素,职称、人事状况是上报的影响因素;暴力发生与上报呈中到高度相关(r为0.622~0.840,P0.01),在护士站(57.2%)、操作不成功(72.8%)、护患沟通不良(69.7%)时常发生暴力;暴力发生后以口头报告(83.5%)为主,不知晓方法(45.3%)及不愿意(42.3%)导致未上报,56.7%护士会采取积极处理。[结论]儿科护士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较高,以心理暴力为主,护士需提高沟通及操作技能,医院及主管部门应针对儿科护士采取培训预防及应对措施,减少发生及提高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州市院前急救护士遭受暴力事件的现状,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自行编制调查问卷,对广州市9所三级甲等120网络医院1年内有参与院前急救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在98份有效问卷中,有76.5%护士在过去12个月参与院前急救时遭受过暴力事件。暴力形式主要为口头辱骂(92.9%),施暴者多为家属(90.8%),发生暴力地点主要为公共场所(75.5%),发生时间多为晚上(67.4%),施暴的原因主要为施暴者醉酒或精神障碍(76.5%),暴力事件发生后护士的应对方式主要为耐心解释(79.6%),忍让回避(75.5%),暴力事件发生后护士感到不安全感(55.1%),有调岗意愿的(69.4%)。结论:广州市三级甲等医院院前急诊护士遭受暴力事件发生率较高,管理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院外急救暴力事件的发生,保障院外急救护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护士在医院工作场所遭受暴力的情况,探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遭受深圳市3家综合性医院工作至少1年的护士932名。运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情况和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结果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总体发生率为64.3%,其中心理暴力为86.0%、身体暴力为20.9%和性暴力为11.5%。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组护士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为61.0/64.0分高于未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组的护士29.0/40.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9.734,P〈0.01);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护士在心理健康9个维度方面得分均高于未遭受暴力的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遭受医院暴力的发生频次越多,其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得分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遭受心理暴力的发生频次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遭受身体暴力及性暴力的发生频次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护士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总体发生率较高;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组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较未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组的护士低;护士遭受医院暴力的发生频次越多,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专项培训对提高基层医院急诊护士规避医院暴力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基层医院急诊科护士103名,对其进行规避医院暴力的理论和技能培训,调查培训前后护理人员遭受医院暴力的频次、对医院处理暴力事件的认知及心理健康水平。结果培训后护士遭受医院暴力频次降低;护士对暴力事件态度及措施的认知程度提高(P0.01或P0.05);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P0.05)。结论对急诊科护士进行规避医院暴力的专项培训,能降低医院暴力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护士对医院处理暴力事件的认可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分析急诊发生的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特征,探究基于高危因素的暴力事件防范措施培训对急诊护士工作安全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湖南省儿童医院急诊科2016年1月-2019年1月发生的126例工作场所暴力事件进行汇总,分析发生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特征;以该院急诊科9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危因素对其进行工作场所暴力事件防范措施培训,培训后用于临床实践一年,比较培训前后一年暴力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是否有差异,同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工作倦怠量表和护士工作疏离感量表对急诊护士的睡眠质量和工作状态进行评价.结果 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发生时间以夜班居多(56.35%),施暴人员以男性为主(65.08%),其中家属施暴比例占比较高(61.90%),患者年龄<1岁(25.40%)、≥60岁(30.95%)、患者病情较重(48.41%)、文化程度较低(文盲35.71%,初中及以下23.03%)均是易发生工作场所暴力的危险因素.患者病情急(25.40%)和对医疗服务不满意(31.75%)是施暴的主要原因.实施暴力风险因素识别培训后,急诊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培训前(P<0.05),患者的满意度显著上升(P<0.05),同时培训后急诊护士的PSQI得分、工作疏离感量表得分均低于培训前(P<0.05),职业倦怠感较培训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针对高危因素进行的暴力风险识别培训可显著降低急诊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改善急诊护士的睡眠质量,改善职业倦怠感和工作疏离感,在临床上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西安市综合医院医务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现状,为进一步预防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及合理应对暴力事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4年8月—12月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15所综合医院1 398名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结果]有工作场所暴力经历的医务人员占67.7%,其中66.2%的医务人员有工作场所语言暴力经历,8.7%的医务人员经历过躯体攻击,2.7%的医务人员经历过性攻击;儿科医务人员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发生率为83.8%,急诊科医务人员77.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医务人员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影响因素为职称、工作科室、文化程度、医院级别;回归模型可解释总变量的19.1%(P0.05)。[结论]西安市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较高,以辱骂、威胁等语言暴力最常见,对服务不满意是发生暴力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和特点,分析精神科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影响因素,以及工作场所暴力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三级精神科专科医院140名精神科临床一线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科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为80.7%。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女护士、低能级、低年龄是医院暴力发生的危险因素。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组的护士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躯体化等维度的得分比较高(P0.05)。结论 :精神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较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组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较未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组的护士低,需要给予综合干预策略,降低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改善护士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湖南省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及特征,为制订维护护士权益的有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问卷对湖南省各地区各级医院6 034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人数5 201人,占86.19%,平均每年遭受2次及以上的工作场所暴力的人数2 997人,占57.62%,暴力类型主要以语言伤害为主,占62.29%。在医院的各科室中,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最多的科室为急诊科,主要原因为缺乏沟通交流。超过一半以上的护士表示未接受过防范工作场所暴力的培训,医院对待工作场所暴力的态度积极与否对暴力事件的发生有重要影响。结论湖南省各级医院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问题较为严重,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医院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干预,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行儿科门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预防及干预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问卷,对济南市10家综合性三级医院的166名儿科门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66名调查对象中,有123(74.1%)名护士在1年之内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其中以心理暴力为主(99.2%);对护士技术不满意(65.9%)、候诊时间太长(43.9%)、不合理要求被拒绝(43.9%)是儿科门诊发生暴力的主要原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有无孩子、是否值夜班、工作满意度是儿科门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影响因素。结论:儿科门诊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对护士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医院应针对儿科门诊工作特点采取相应预防及应对措施,提高护士应对工作场所暴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工作场所暴力对急诊护士影响及医院应对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工作场所暴力对急诊护士的影响及医院应对现状.方法 采用工作场所暴力调查表对164名急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124名(75.6%)护士遭受过暴力,对护士的生理、心理和职业态度产生较大影响,医院缺乏规范、有效的应对暴力措施.结论 急诊护士是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医院应建立预防和应对暴力的系统模式,创造和谐的医疗环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精神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8年底,采用发放量表的形式,对苏州市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ICU病房护士在过去1年内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PICU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总发生率为100%,受到语言攻击的占98.3%,受到身体攻击占79.6%,受到性骚扰的人数占30.6%;印象最深的一次受暴行为多发生在白班有同事在场时,施暴者91.8%为患者,81.6%护士遭受暴力后继续上班;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聘用形式是影响PICU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PICU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较高,以语言暴力和躯体攻击为主,护理管理部门应加强护士培训,护士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同时,可增强暴力防范意识和技能,从而减少暴力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